後疫情時代,就近留學、回國「留學」或成新趨勢

2021-01-14 網易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大四學生張歆悅,已在成都的家中上了9個月網課。每周,除了10個小時左右的錄播課,還要熬夜參加三個半小時的直播課。

  「原來課堂參與的作業,變成了看一節錄播課,寫一篇感想。寫得多了,說得少了。」她說。

  張歆悅學的是新媒體專業。她的選修課老師相對寬容,可以選擇通過Zoom回看網課,根據視頻內容完成作業。

  但是,其他專業的一些中國同學就沒那麼幸運了。「有的同學是商科,要參與線上討論,不參與就完成不了這門課程。有些同學從凌晨一直上到早上八九點。」

  張歆悅正在申請英國和中國香港的學校。在疫情發生以前,她已經在美國和英國間選擇了後者作為留學目的地,但疫情後的經歷讓她更加堅定離開美國。

  中國是國際學生的主要來源地之一,但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其帶來的旅行限制、籤證限制和面授課程暫停,動搖了中國學生的出國意願,不少學生因此改變了留學目的地、延期入學甚至取消了留學計劃。

  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約73%的機構表示2020年的留學諮詢人數減少。

  美國關注度降低

  早在2020年3月,春季假期回校以後,張歆悅就曾跟美國同學說起她的擔憂,「疫情在美國可能掀起比較大的波浪。」

  美國人的反應加深了她的焦慮。「同學們說疫情跟流感一樣,不認為戴口罩有什麼用。」很多美國學生仍然舉辦10人以上的聚會。

  「美國的疫情防控讓我失去了對美國的信心。」張歆悅最終在去年4月底輾轉回國,過程艱辛。

  房子已經退租,但航班一次次取消,她被迫借宿在朋友家裡長達一個月。「當時我快要抑鬱了,」張歆悅說,「既擔心疫情,又擔心成績,心情起伏特別大。只要看到任何與機票有關的信息,就控制不住地難過。」

  疫情發生以來,美國出臺的對國際學生的不友好政策,也影響了張歆悅對這個國家的看法。

  2020年7月6日,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出臺了一項新政策,特定籤證類別的國際學生如果只上網課就必須轉學或者離境,否則面臨被遣返。

  儘管在高漲的反對聲中,這些政策不久就被撤銷或被判無效,但已經在國際學生中造成了恐慌和混亂。

  「美國曾是最為火爆的留學選擇地,但今年它變為了中國留學生的後備之選。因為疫情影響,英國、新加坡、日本成了留學家庭近期重點關注的國家。」國際教育機構和出國服務平臺、美中國際教育集團創始人王寅說。

  美國在中國留學服務市場上的「遇冷」,折射了疫情對有計劃留學的中國學生的衝擊。

  「低齡留學、本科留學、研究生留學生幾個年齡層級中,受影響最大的是低齡留學與研究生留學這兩個群體。」王寅說,他們調查發現近8成以上原計劃去海外讀高中的家庭推遲了留學時間,轉而選擇國內提供國際化教育的學校讀中學;近4成研究生申請者推遲或取消了海外留學的計劃,進而選擇國內保研或工作。

  另一家大型出國留學服務機構、金吉列留學總裁鄭應文說,儘管從去年9月底開始留學業務逐步回暖,但他預計2020年全行業的留學申請受理人數比去年下降50%。

  安全、健康成為首要考量因素

  安全、健康曾經是留學國家理所應當具備的條件,如今卻成了首要考量因素。

  根據2020年英國文化協會對上萬名中國學生開展的一個調查問卷,「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成了留學申請者最擔心的事情。他們對這兩項的重視程度,超過了留學花費、申請難度和距離因素。

  「我意識到美國對我的人身安全可能帶來風險。」正在申請到美國和加拿大讀本科的高三學生程伽屹說,風險指的是疫情失控以及示威遊行造成的社會動蕩。

  疫情帶來大的不確定性,似乎讓學生更願意選擇離家近的地方。香港嶺南大學一項調查顯示,「後疫情時代」最受歡迎的5個留學目的地中有3個都位於東亞,包括日本、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這項調查的作者預計,在後疫情時代,學生選擇就近留學可能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新趨勢。

  若果真如此,對於中國境內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將是一大利好。

  「關注我們學校的人更多了。」上海紐約大學創校校長、原華東師範大學校長俞立中說,2020年美國紐約大學曾給就讀的中國學生三個選項,包括在上海紐約大學就近入學、上網課或者休學,最後約一半的學生選擇了就近入學。上海紐約大學本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加起來只有1700人,而去年一下子接收了3000名從美國轉來的中國學生。

  難以改變的選擇

  對18歲的成都女孩程伽屹而言,儘管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讓她有所顧慮,但留學這條路必須走到底,沒有回頭的可能。

  剛入高三,她就和學校籤署了一個放棄參加高考的協議。更重要的是,她已經把過去的三年時間都花在了赴美留學的準備上。從託福考試、SAT考試、去國外上暑期課程、到外地參加英語辯論比賽,她一樣也沒落下。

  程伽屹告訴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申請美國高校要準備申請文書,回答高校關心的問題,比如最大的挑戰是什麼、自己為社區做了什麼貢獻。為了豐富履歷,從2017年底開始至今,她一直在四川廣播電臺實習。同年,她還前往多地參加學生英語辯論賽。

  她也看重國外大學提供的自主選擇空間。「最初吸引我的,就是美國學校最晚大三才確定專業,而國內需要一進去就選專業,聽說之後換專業很難。」程伽屹希望留出三年探索自我的時間。

  「對我來說,留學的決定已經定了,已經付出了太多時間和金錢。」程伽屹說。

  正在等待英國和香港學校錄取通知書的張歆悅考慮過回國,但最後放棄了。

  「回國要參加秋招,還要準備申請學校,兩頭搞不定。」她還說,考研一般從大二甚至大一就要開始準備,留學生報考國內研究生沒有明顯優勢。

  張歆悅想在時尚行業找一份工作,她能想到的相關城市都在國外,比如紐約、洛杉磯、倫敦、巴黎。

  「有一部分孩子不適合國內目前培養模式和選拔模式,他們不擅長考試。與其進個一般的國內學校,還不如去國外,有的孩子到了國外變得非常優秀。出國給了他們更多的選擇,今後還是會有相當數量的學生繼續選擇出國。」俞立中說。

  「疫情的記憶慢慢會被現實的生活所取代。對學習、就業、能不能生活得好的焦慮,遠遠大於疫情的觸動。」鄭應文說。

  「2021年應該會出現留學行業的『堰塞湖』。」他如是形容對2021年行業快速回暖的樂觀預期。(記者王迪)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五問留學教育—新聞—科學網
    在高等教育領域,受此次疫情影響和衝擊最大的,應該算是留學教育了。,當前,我國在海外有大量留學生,還有許多學子準備踏上留學之路。未來,留學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不久前,以 「疫情後的留學教育」為主題的全球名校長論壇舉行線上專題論壇。多位專家、學者就「留學」相關話題進行了分享。從他們的分享內容中,我們也可以對於後疫情時代我國留學教育的某些問題,找到一些答案。
  • 後疫情時代受重視的留學大熱專業
    受新冠疫情影響,20年代的產業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受時代影響所浮現出來的,就是這個時代所需要面對的。留學在2020這一年被打上了「太難」的印記,但在國際環境的衝刷之下,浮現出了一些社會新需求專業。而要想學好這些專業,首選的頂尖學院多是需要通過留學申請進入的。話題#你的專業可以為抗疫做什麼#最近也是進入了熱搜榜。
  • 施一公:清華學生留學後大多都不回國,在美國碌碌無為卻很滿足
    學校越好,學生留學後歸國的越少根據2019年中國留學白皮書,只有28%的中國學生選擇畢業後立即回國就業。學生本科學校越好,學生留學後歸國的越少。以清華大學為例,清華大學2019屆畢業生中,選擇出國深造的本科生699人,碩士137人,博士199人。據網上的數據調查,清華學生選擇回國的比例為19%!
  • 英國大學申請人數上漲31%,後疫情時代,留學首選國變了嗎?
    相比之下,美國留學跌宕起伏,國際學生入學率早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出現了下降的趨勢,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今年入學美國高校的國際新生人數下降了43%。赴美留學人數首次實現負增長。    Open doors  英國留學異軍突起?美國不再是留學生首選?  後疫情時代,英美留學應該如何選擇?
  • 北大學霸留學美國,學成後回國,為「抑鬱症」患者帶來曙光!
    隨著當下國家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也讓不少國外學子紛紛選擇來到我們國家留學。同樣的,我們國內學子也選擇在大學畢業後出國深造!有些學子們是抱著愛國的情懷,去國外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回國為祖國的科研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有些學子們卻選擇留在了國外發展!
  • 2021年英國留學形勢,疫情之後是留學寒冬還是「眾神之戰」?
    隨著疫情的不斷好轉,去英國留學的人數逐漸增多,今年更是突破65萬大關,即便如此還是有諸多準留學生想要去往英國留學,那麼英國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只因為疫情的好轉嗎?A加未來就跟你聊一聊英國深受留學生喜愛的原因!
  • 留學本科沒畢業,回國工作遇到學歷麻煩怎麼辦?
    留學本科沒畢業,回國工作遇到學歷麻煩怎麼辦? 雖然不想承認,但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很現實,像電視劇中追求夢想的並不多了,大部分人每天被物質生活所囚禁。留學也是這樣,與其說是對知識的渴求,不如說大部分留學生的初衷,只是為了能夠給自己的學歷鍍金,回國以後能有一個好的發展。
  • 「出國留學,我的檔案怎麼辦?」
    對於出國後不準備回國工作的同學,檔案方面的影響並不會很大;但對於要回國工作的人來說,有需要用到檔案的地方時,卻找不到,真的很讓人頭禿。 否則,回國後就會發現自己一不小心做了好幾年的無業游民。而且,如果存放不當,也會造成歸國學歷認證受阻,甚至變成「死檔」,無法調轉,很是麻煩。 檔案該存放在哪裡?
  • 留學韓國沒畢業回國學歷認證還有可能通過嗎?
    出國留學現在也已經不再新鮮,與之相對的,是國內對於留學生的審核更加嚴格了,並不是你有留學經歷就行,還需要通過學歷認證才能被認可。留學沒畢業、學校不被認可、籤證時間不足等等都會導致學歷認證不通過,也就得不到認可,那麼留學韓國沒畢業回國學歷認證還有可能通過嗎?
  • 上海發布留學回國人員落戶新政,重點企業人員可直接落戶!
    剛剛,備受廣大留學回國人員關注的新版留學回國人員申辦上海戶口實施細則發布,新版留學回國人員落戶上海政策自2020年12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新版留學回國申辦上海戶口政策整體上延續了上一版留學回國人員落戶實施細則中對留學回國人員的相關申請條件要求。
  • 留學之殤:男生海外難覓偶 女生回國多被「剩」
    然而,除卻最極端的個例不談,因留學「拖」成大齡男女的優質留學生越來越多,火爆的《非誠勿擾》海外場、頻頻回國相親的優質剩男、為綠卡「賭上」婚姻的女留學生,在人們瘋狂渴望留學的同時,卻很少冷靜評估留學為婚戀帶來的風險。
  • 回國後的我,居然被人當眾翻白眼?!這些可是「土澳留學小習慣」惹的...
    相信留學的小夥伴一定有這樣的感受 那就是在土澳呆久了 乍一回國或多或少有些不適應 即使每天火鍋燒烤小龍蝦 可就是有一些潛移默化的小習慣
  • 從廣東貧寒家庭走出,他赴蘇聯留學,回國後"創造"領域歷史,當選院士!
    他曾駕駛拖拉機開墾過荒地,在工棚裡學習知識,也曾在蘇聯留學,還創造了多個&34;,成為中國農業機械化的開拓者。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汪懋華。從小汪懋華就開始幫母親幹活,白天放學後他去小店鋪售賣做好的帽子補貼家用,晚上則幫忙剪裁帽子模板。清貧的生活培養了汪懋華吃苦耐勞的品德和自力更生的精神,也讓他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在學生時代,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1951年,19歲的他花費兩天兩夜的時間趕到廣州參加高考,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心儀的北京農業大學農機系(現中國農業大學),開始了他與農業工程相伴的一生。
  • 澳洲留學籤證下籤快嗎?
    體檢體檢需要在申請籤證之前先進行預約完成,待體檢中心將體檢結果上傳至籤證局後片便可以開始下一步申請電籤~所以提前體檢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在還沒有拿到coe之前體檢就可以早早完成,在申請籤證1年之內的體檢都是有效的。
  • 時代興華留學:美國數據科學留學就業前景怎麼樣?
    儘管DS專業就業前景很好,我也不鼓勵大家都去申請這個專業,專業選擇應該結合本科專業、職業興趣、就業方向來選擇,如果大家想要諮詢留學專業選擇、留學規劃、選校定位、申請條件、就業數據等問題,可以聯繫時代興華,我會給大家詳細解答。
  • 疫情後期留學,選擇新加坡的優勢是?
    說起留學國內多數會優先考慮新加坡。因新加坡因其獨特的地理文化和語言優勢受到中國學子們的青睞。 疫情下最安全的國家,新加坡第4名 英國風險投資公司「深度認知集團」(Deep Knowledge Group
  • 施一公的「賢內助」,出國留學事業穩定後,鼓勵丈夫回國做貢獻!
    後不忘本,學成以後回到祖國創立了西湖大學並擔任校長,還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為培養國家生物學領域方面的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之所以他能下定決心回國,還得益於他夫人趙仁濱的全力支持和鼓勵!網友紛紛表示:真是一位優秀「賢內助」!
  • 當留學再也不能完成階級躍遷,留學的意義在哪?
    然而25年後,這樣的潮流翻了個有趣的個兒——80、90年代年輕人「寧願端盤子打黑工也要(出國)見見世面」的光景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出國像串門一樣方便」的當今海外留學生,都熱衷回國。上文提到的《為什麼回國後我這麼害怕「社會底層」》一文中,給出了三個理由:1.
  • 這3位學霸拿公費赴美留學,學成後拒不回國,轉頭加入美國國籍
    ,希望他們能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資助他們公費出國留學。 這3位學霸拿公費赴美留學,拒不回國 為何這些人才學成後沒有選擇回國?
  • 中國學生理工科留學報告:理工科留學申請量逐年上升,計算機科學最...
    啟德留學客戶服務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理工科申請數量一直呈上升趨勢,2020年因疫情影響,整體留學申請數量出現了明顯下降,但理工科專業的留學申請在所有留學申請中的佔比仍保持上升趨勢。數據顯示,在理工科留學的碩士階段,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52%)申請人數最多,且在近三年所有理工科專業的申請佔比中一直處於上升趨勢;電子電氣工程(9%)與機械工程(9%)位於其後。而在理工科留學本科階段,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39%)同樣居首,其次是數學(28%)、物理學與天文學(8%);同時,基礎學科數學近三年在理工科的申請佔比也一直處於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