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國銀監會發布《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穩步開展雲計算應用,主動實施架構轉型,到「十三五」末期,面向網際網路場景的重要信息系統全部遷移至雲計算架構平臺,其他系統遷移比例不低於60%。在傳統金融與新興網際網路科技的碰撞下,本次《意見》將雲計算作為重點內容之一,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啟金融雲領域的創新實踐。
全國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的恆豐銀行日前透露,已順利完成包括核心銀行系統在內的第四批應用系統向其金融雲數據中心的遷移,率先響應監管要求,實現了主要應用系統的雲化升級,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面向網際網路的應用已實現整體上雲。通過應用系統上雲,恆豐銀行旨在發揮雲計算技術彈性可擴展特點,降低科技運維成本,提高業務創新能力,為客戶提供更為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
隨著《意見》的發布,金融雲再次成為熱詞。金融雲是運用雲計算技術提供的金融產品、信息等的創新服務,恆豐銀行相關人士介紹,通過建設雲數據中心,可以原先需要硬體實現的部分功能通過軟體來實現,促進了基礎設施的標準化和通用化,降低了硬體的採購和維護成本,實現了應用系統與各種異構的計算、存儲、網絡資源之間的解耦,提高了整體IT系統的標準化、專業化、自動化、規模化水平。
銀監會在《意見》中指出,銀行業要探索構建私有雲平臺,採用成熟度高、開放性強的計算虛擬化、容器虛擬化、分布式存儲、網絡虛擬化等技術,建立資源池,形成資源彈性供給、靈活調度和動態計量的私有雲平臺。目前,許多大中型銀行已經在積極部署向私有雲平臺的轉型。恆豐銀行相關人士稱,為適應網際網路環境下計算資源彈性變化和快速部署等需求,恆豐銀行的金融雲數據中心前端基於x86純開放式技術架構體系,後端基於高可靠性集中式架構體系,是國內大中型銀行中第一個實現生產環境下主要應用系統運行在基於開放開源的OpenStack雲平臺,也是第一家全面投產上線軟體定義網絡(SDN)和多租戶行業雲的大中型銀行。
為把握雲計算技術應用給銀行業創新發展帶來的機遇,恆豐銀行將金融雲數據中心列為金融科技創新的重點方向。據悉,恆豐銀行金融雲應用遷移項目自今年3月開始實施,經過反覆驗證,啟動了百餘套系統的大規模雲化改造,目前已完成了核心系統、網銀系統等重要系統在內的4個批次共55個應用系統的遷移投產。截至目前,在該行新一代金融雲平臺的創新架構中,各項應用系統運行平穩。恆豐銀行應用遷移完成後,關鍵系統的部署、擴展、供應能力將明顯提高,業務需求響應時間將大大縮短,為該行後續科技金融創新奠定了良好基礎。恆豐銀行金融雲技術架構的建立,不僅為其自身業務快速擴展提供IT支持保障,也能幫助具有類似需求的中小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其他金融客戶快速完成IT架構轉型,提高跨機構共享金融數據的能力,促進普惠金融發展。
「十三五」期間,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複雜的經濟環境將使銀行面臨更嚴峻的挑戰。銀監會在《意見》中指出,「科技將成為引領創新的關鍵引擎,依託科技創新,助推轉型升級,是積極應對挑戰的戰略選擇;信息科技也將成為金融機構抵禦風險和增強競爭力的關鍵。」恆豐銀行搶先成功布局金融雲,標誌著該行科技運行重點正式轉移向新一代金融雲數據中心,為其跨越式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科技支撐,也將為銀行業信息科技發展帶來示範作用。
在英國《銀行家》雜誌「2016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恆豐銀行排名第143位,較上年提升27位。截至2015年底,該行資產總額達1.06萬億元,增幅26%,全年實現淨利潤81億元,增幅13%,兩項指標增幅在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