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地球生命的宇宙災難,人類能躲過幾個?

2020-09-05 蓬萊島勇士科學站

自從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發明瞭望遠鏡之後,人類開始慢慢地認識宇宙。原本以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但隨著人類天文技術的發展人們認識到,宇宙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大。面對浩瀚的宇宙,地球只是滄海一粟,更何況我們人類呢!對於自然的力量我們是無法抗拒的,比如說海嘯、地震、颶風。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身處在變幻莫測的茫茫宇宙當中,那它需要面的哪些困難呢?接下來我們來一起盤點一下。

小行星撞擊地球——威脅指數(☆☆☆)

不容忽視的橫禍:近地軌道有將近五千多顆小行星,當它們轉動到近地點時,如果受到其他星球的引力影響就會偏離軌道,就有可能撞向地球。小行星是由巖石或金屬構成的,而彗星則由冰和氣體構成的。當他們撞擊地球時就變成了流星;那些墜落到地球上但沒有燃燒的物體叫做隕石。研究人員稱,當一個寬15米,重達1.4萬噸的隕石,以每秒17千米的速度猛撞到地球上時,就形成了沃爾夫克裡克隕石坑。如果一個巨大天體撞擊地球,它可以摧毀一座城市,殺死數百萬人。但也有可能,這個天體大的足以在一擊之下,滅絕人類。真實的例子:1908年,一個直徑不超過200米的天體撞向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個針葉林地帶。隨之而來的爆炸將大約770平方英裡(約合1994平方公裡)的森林夷為平地。

如何監控:那麼,我們就這樣等死嗎?肯定不會的。人類現在可以對小行星的行蹤進行密切監控。比如日本隼鳥2號(Hayabusa 2)太空船,於2018年9月21日朝下寬900米的小行星「龍宮」(Ryugu)投下2臺探測器MINERVA-II1A和MINERVA-II1B,成功登陸並移動探測。別的國家也通過衛星來實時監控小行星的行動軌跡。

真的撞過來如何應對?面對撞那個過來的行星,現在防禦措施一般是通過主動手段,包括核爆、動能撞擊、雷射燒蝕、離子束牽引、引力拖曳、質量驅動等,破壞小行星的結構或者偏轉小行星的軌道。將通過發射無人飛行器捕獲小尺寸小行星或者在碎石堆小行星上採集超過100噸的巖石,與飛行器構成組合撞擊體,操控組合體撞擊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將潛在威脅小行星偏轉出撞擊地球的軌道。特別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航天系統電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李明濤、王藝睿、王有亮、周炳紅、鄭偉等科研團隊提出應對大尺寸潛在威脅小行星的「以石擊石」防禦方案,為積極主動應對小行星撞擊地球潛在威脅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效選項。

太陽風暴——(危險指數:☆☆)

先來看事實:1989年3月13-14日,太陽風暴造成加拿大魁北克地區電網停電;全球無線電通訊受到幹擾;日本一顆通訊衛星異常;美國一顆衛星軌道下降;1991年4月29日,強磁暴發生後,美國緬因州核電廠遭到災難性破壞;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那麼啥是太陽風暴呢?太陽風暴,實際上,是由於太陽在黑子周期性活動的高峰階段產生的劇烈爆發活動。太陽風暴爆發時釋放大量帶電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嚴重影響地球的空間環境,破壞臭氧層,幹擾無線通信,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太陽黑子活動周期每11年發生一次,是一種太陽自身的周期性變化。每個周期內都會有峰年。這時,太陽黑子群釋放的氣體和帶電粒子與地球磁場發生撞擊後,會產生地磁衝擊波,而後引發地球磁暴。現在人類對通訊、電力的依賴很重。一旦磁暴,後果很嚴重啊!好在地球周圍有厚厚的大氣層吸收絕大部分射線,以及並且地磁場對太陽風暴吹過來的高能粒子起到屏蔽作用。

不過也別驚慌,太陽活動不會給在地面活動的人類帶來像地震那樣可怕的災難,更何況能導致強烈地磁暴的太陽爆發是罕見事件。所以不用太擔心了!

引力之王——黑洞(危險指數:☆☆☆☆)

在龐大的銀河系當中一些到達生命周期的巨大恆星塌陷後最終變成黑洞的引力巨大,就連傳過來的光也逃不掉。如果有一顆流浪的黑洞靠近太陽系的時候,地球將脫離軌道。這樣地球上的一切生靈將全部化為灰燼。

現代的設備這麼先進,為啥對黑洞卻無能為力,觀測不到呢?其實,黑洞並不是一種實體星球,而是宇宙天體運動時產生的各種「磁場旋渦」現象。它的能量、射線輻射主要都是由磁場引力作用產生的,因為它的構成物質密度非常稀薄,光波反射極其微弱,所以根本無法在遠距離用光學儀器觀察到它的形狀。

人類不能活活等死,天文學家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就是密切注意黑洞,當其「伸出黑手」去捕捉和吞食其他星球時,被吸附的物質將圍繞著黑洞外圍高速旋轉,形成盤狀或喇叭狀。這些高速旋轉的物質,還會因摩擦而產生高溫,釋放出強大的高能X射線,而X射線人們用儀器可以探測得到,所以這類高能輻射也是搜尋黑洞的重要線索。

一些科學家還提出了反物質彈,簡單講就是它可以把質量全部轉化成能量釋放出來。比原子彈的威力大的多!可是人類對黑洞的認識還遠遠不夠,要想利用它必須進一步探索了。


大家還知道哪些宇宙災難呢?可以留言交流。也可以通過頭條搜索直接輸入獲得更多的相關知識。

關注我點進入有趣的科學世界!本文參加,內容為原創。

相關焦點

  • 小行星2019OK「偷襲」地球失敗 天降災難就真的躲過了?
    面對這顆被命名為「2019OK」的小行星,有網友稱,「差一點就被KO了」,「始終還是躲過了浩劫」,那麼來自天外的威脅是否完全消除了?人類能否像科幻電影裡一樣,能抵擋這些小行星的撞擊呢?8月1日,我們對話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海斌,解讀這片燦爛星空裡的潛在威脅。
  • 地球曾數次瀕臨「毀滅」,都躲過了,外星力量在保護人類嗎?
    雖然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地外生命的過程中,但是並沒有太大收穫,因此有人悲觀的認為,人類或許就是宇宙中的唯一智慧生命。生命誕生的條件並非偶然,有很多人認為在地球存在的漫長時間中,曾經有數次也瀕臨毀滅,但是地球都神秘的躲過了,這究竟是巧合還是背後有其他的秘密呢?
  • 來自天上地下可能毀滅人類的災難,你知道幾個?人類該怎麼辦?
    澳洲大火燃燒4個月,接踵而來的還有大型的地震、海嘯等多種災難,人類該何去何從呢?我們一起看看影響到人類生死存亡的各種災難吧。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活條件都會因此受到嚴重威脅。它的出現,一般表明太平洋表面水溫出現了失衡,當它持續時間較短時,對地球上的氣候影響不是很大,但是當它持續3個月以上時,厄爾尼諾現象就會轉化為厄爾尼諾災害事件。 然而,即將在印度洋發生和出現的類厄爾尼諾現象恐怕會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威脅。
  • 來自天上地下可能毀滅人類的災難,你知道幾個?人類該怎麼辦?
    澳洲大火燃燒4個月,接踵而來的還有大型的地震、海嘯等多種災難,人類該何去何從呢?我們一起看看影響到人類生死存亡的各種災難吧。這些能量爆發非常強大,因為它們將能量聚焦到持續不超過幾秒鐘的窄光束中。其產生的輻射可能會破壞地球的臭氧層,使地球生命易受太陽強烈的紫外線輻射的影響。超新星爆炸更有可能出現在銀河系密集中心,值得慶幸的是太陽系位於銀河系中心大約2/3銀河系半徑處。
  • 人類在未來可能會面臨5大災難,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讓人類終結
    在科學的指引下,科學技術不斷更新,人類文明迎來了飛速發展的輝煌時期。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我們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讓我們對世界和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幾百年前,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開始擴張,變得自滿,從而忽略了很多未來可能影響人類的潛在威脅。那麼未來有哪些災難可能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呢?下面簡單介紹五種有代表性的災害,每一種都不是危言聳聽。
  • 盤點人類面臨的七大威脅:超級火山爆發等
    超級火山爆發:超級火山爆發是超級火山作用,能夠釋放1000立方千米的宇宙物質進入空中,同時,爆發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燃燒物質,對相當於歐洲面積的地理區域造成燃燒破壞。超級火山爆發釋放的有害氣體進入同溫層,將對人類生存帶來災難,還會在全球形成硫酸煙霧層,持續幾年時間,這將導致氣候系統極不穩定。
  • 威脅人類的災難還有哪些?超級強子對撞機真能撞出黑洞嗎?
    上期我們講的是「伽馬射線暴」和「超級太陽耀斑」,今天我們繼續聊關於毀滅人類的幾種可能,當然其中也包括正在威脅人類生存環境的問題。不記得的朋友可以通過下面的傳送門前往。今天我們將介紹另外兩種可能導致人類滅絕的情況。
  • 誰躲過了滅絕恐龍的大災難?
    這顆飛彈撞擊地球時釋放的能量是擊中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的10億倍,產生的連帶效應讓生命幾乎無法存活。其實許多生物還是躲過了撞擊最初的連環災,但它們卻會在災難後續的煎熬中九死一生。撞擊產生的灰燼或碎屑遮天蔽日,太陽不見了蹤影,地球進入了完全沒有白天的黑暗寒冬。幾個月過去後,天稍稍亮了,卻下起了酸雨,導致植物枯萎、死亡,動物難以呼吸。當這一切漸漸好轉,撞擊釋放的溫室氣體又開始蒸烤大地。
  • 地球的外部環境並不好,宇宙中的「意外」太多,人類離滅絕有多近
    不過我們對地球的外部環境其實是高估了的,宇宙中的危險非常多,我們目前感受不到,只是時間的問題,畢竟人類的文明史還不到1萬年。地球的外部環境沒有那麼安全,宇宙中的意外太多了,殺死人類不過是時間和具體方式的問題。太陽活動太陽是地球生命能生存下來的一個關鍵因素,但是作為一個中等質量的恆星,太陽的活動對周邊的行星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 星際行星:流浪於宇宙的「孤兒們」。地球生命的隱形威脅
    它們失去了恆星,獨自穿行於宇宙,尋找著能夠落腳的地方。它們有兩個起源,一是可能受到其他天體的引力影響而脫離原本的行星系統。二是在行星系統形成期間被彈射出來。Stevenson)發表的論文中則提及,被逐出行星系的行星,因為&34;(radiative heat loss),有可能在冰冷宇宙中,保留濃密的大氣,以保護星球不被凍結。
  • 2029年,阿波菲斯可能撞向地球,人類能成功避免災難到來嗎?
    地球軌道附近,時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行星,這些小行星一旦改變自己的運行軌跡,很有可能會撞擊地球,要知道在6500萬年前,恐龍之所以會從地球上滅絕,和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帶來的災難有關係。根據近段時間天文學家觀測,預計在2029年一顆小行星將撞擊地球,如果它一旦撞擊地球後,人類文明會發生什麼改變?
  • 27年前彗星朝地球襲來,若不是木星阻擋,人類結局將會怎樣?
    誠如距今5.4億年前出現的作為地球體型最大動物的恐龍一般,一場突如其來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無妄之災,導致恐龍全族滅亡,以致我們今天的考古學家只能通過地表挖出的幾具骸骨,才能猜測出它們當時在地球上的生存狀態。
  • 鯊魚在地球上生存了4億多年,成功躲過5次生物大滅絕,憑什麼?
    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46億年的時間了,而地球上第一個生命誕生至今也已經走過30多億年的歷史,人類如今雖然是地球上的絕對霸主,但是放眼整個地球的歷史,人類區區百萬年的時間真的是彈指一瞬間的事。
  • 人類將來無法避免的災難有哪些?這三個無法避免
    今天我們就要說其中三個人類無法避免的災難,這些或許會導致地球上的生態系統遭到大量破壞,而到那個時候,我們人類也難以在地球上生存。美國的黃石超級火山,到目前為止雖然十分平穩並沒有噴發的跡象,但它對於人類來說不得不算是一個潛在的威脅,畢竟如果有一天它噴發的話,那麼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可能威脅到我們人類的生存。
  • 末世猜想:可能導致人類滅亡的威脅
    ,或緊急生態大災難等能毀滅人類文明的種種危險。我們人類已知,上述大災難曾導致地球約每1億年就會出現一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最終可能不再有智人這個物種存在,人類可能會進化成一個新的物種。人類要想比其他哺乳類動物活得更長久,就得大變身成為其他物種,說來也是諷刺。問題2:能否存活到地球生物圈終結之後再過10億年(或者前後差個幾億年),太陽光亮度的增強會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滅頂之災。
  • 1994年那晚,多虧木星為地球「挺身而出」,人類躲過一場災難
    2019年2月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在未來的某一天因為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在太陽系的得到行星都將會被太陽所吞沒,於是人類為了生存下去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表面建造了數以萬計的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帶著地球去尋找另一個適合地球生存的星系。
  • 恐龍時期統治地球1.6億年,那人類呢?能統治地球多久呢?
    恐龍時期統治地球1.6億年,那人類呢?能統治地球多久呢?在人類統治地球之前,地球的霸主是出現於三疊紀晚期的恐龍,鼎盛時期是在侏羅紀和白堊紀中期,滅絕於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恐龍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橫跨了1.6億年的時間。
  • 隕石撞擊地球人類能阻止嗎?螳臂擋車還是絕處逢生,試試才知道
    而能夠掉落地球發生傷亡事件的,能夠查到的也就那麼幾回。也就是說大多數天外來客在經歷大氣層摩擦和低空解體之後,要不所剩無幾,要不灰飛煙滅。根本構不成威脅。那麼有沒有經歷這個過程後,還有很大破壞力的小行星呢?可能有。現在科學界普遍認為,造成大滅絕事件的幾次原因中,必然有一回是由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的。但是這樣的事件可以說是千年難遇。
  • 可能人類是地球上的「病毒」,而宇宙是個「生命體」?
    我們的科學已經越來越發達,人們對於宇宙也是越來越好奇了,相信大家一直都把宇宙當作是一個非常好奇的事情,畢竟宇宙現在在人們心中還是非常神秘,而且沒有答案的,很多人都認為宇宙是一個物質。但是之前有科學家提出,宇宙或許是一個生命體徵,而且生生命體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地球只是一個小細胞,既然地球已經被稱為細胞,那麼人類有可能是「病毒」,因為人類一直在地球上索取所有的資源,如果用這樣的話來說,人類就相當於是在破壞細胞的病毒。
  • 為什麼地球能夠出現生命並一直延續下去?我們要感謝三個保護神
    可是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走出地球之後對宇宙有了進一步的認知。這個時候,科學家發現地球能夠出現生命並一直延續下去,並不僅僅是因為地球的各種條件符合生命的演化,更重要的還是來自於外部的一個穩定的環境。如果沒有地球之外太陽系給我們創造的一個優良星空環境,即使地球的生態條件再好,能夠誕生早期生命,可是想要穩定進化演化下去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