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在未來的某一天因為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在太陽系的得到行星都將會被太陽所吞沒,於是人類為了生存下去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表面建造了數以萬計的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帶著地球去尋找另一個適合地球生存的星系。但是後來發動機突然出現了故障,地球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同時受到木星的強大吸引,加速度不夠逃脫木星的引力,所以最後就會發生地木相撞的場面,當時身處空間站的劉培強改變了空間站的行駛方向,衝到了地球和木星之間,用爆炸的動力將地球推離了木星,同時地球上的發動機也開始啟動,地球上的人得到了救贖。
事實上太陽的壽命有100億年左右,現在的太陽剛剛走到中年,將近46億歲,在未來的50億年裡,除非有彗星撞地球,地球都將會安穩地圍繞太陽自轉。想必到了50億年之後,人類科技已經突飛猛進到現在的人類不可置信的地步,所以到了那一天,人類應該尋找到了另一處適合生命居住的新家園了吧。
今天的故事和太陽沒有關係,和木星有關係。事情發生在1993年的3月24日,這一天,美國天文學家尤金和卡洛琳·蘇梅克夫婦在觀測宇宙時發現了一顆彗星,這顆彗星原本應該處於太陽系外圍的小行星帶,但是突然發生了脫離,朝著太陽系內側飛了過來。這顆彗星被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由於是突發事件,引起了美國航天局的高度重視,經過了一系列的天文公式演算,這顆彗星將在1994年7月的某一天直接撞上地球。
最終1994年還是在眾人的恐懼中來臨了,本來它應該和地球相撞,但是這時候,木星出現了,木星的磁場強度是地球的14倍,在半途中將那顆彗星給截了過去,被木星的引力給撕成了21塊碎片,其中最大的碎片直徑達到了35公裡。於是在1994年的7月16日,這21顆碎片連續撞向木星的大氣層,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相當於在木星表面同時爆炸了20億顆廣島原子彈,釋放出相當於40億噸TNT同時爆炸的總能量。而那些碎片也在木星的表面留下了4個長達幾萬公裡的大氣坑,比地球的直徑還大。
試想一下,如果不是木星截獲了這顆彗星,那麼這顆彗星就會直直地衝向地球,那時候人類直面的就是6500萬年前恐龍面對的那種毀滅性災難,而且還是10倍往上的那種,人類文明在這樣的衝擊下不堪一擊,只會在地球上徹底毀滅,後來的生物文明也只能在化石上探求我們的存在了。
也幸好太陽系中有木星這個「星際清道夫」般的存在,它會將一切靠近它的小行星撕成碎片,所以歷史上發生彗星撞地球的概率很少,也是因為在木星的保護下,地球上誕生的生命才能安穩地繁衍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