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與格局,復旦MBA讓我洞見世界

2021-01-13 環球網

引言:

1月27日,英國《金融時報》(FT)發布2020年全球MBA項目百強榜單,復旦MBA項目位列全球第33位、大陸大學商學院第1名,7年排名成績持續進步。

值此契機,我們採訪了2014級復旦S3 Asia MBA校友湯知音,現任微軟全渠道事業部商業企業事業部大中華區合作夥伴轉型負責人,讓我們一同來聆聽復旦MBA如何賦予她國際視野和創新思維,全面激發她的優勢。

作為2014級復旦S3 Asia MBA校友,湯知音前期的職場軌跡一直有兩條「穩定」與「非穩定」的平行線:她本科畢業後入職一家負責進出口貿易的製造企業並工作5年,這樣的經歷很容易給人以長於沉澱、重視積累的印象;但她同時又在企業內部輾轉多個不同的崗位,在一次次「波動性」的轉崗中充分展現出了自己的判斷力、決定力、以及能夠在組織內部遊刃有餘的溝通能力。

對於湯知音而言,這兩種相對平行的職場發展路徑無疑是欠缺統一度的,而通過復旦MBA的學習,她不僅令自己的成長履歷增添了「國際化」色彩,實現了精神層面的提升,更成功地將這兩條線完美交融到一起。

深入洞見亞洲,MBA課程超出期望值

在來到復旦S3 Asia MBA之前,湯知音的職場經歷相對比較單一,向外拓展的「邊界」也不夠清晰。她雖然在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方面都達到了一定的積累,但也和很多畢業後工作了五、六年的職業人一樣,開始進入了瓶頸期。

「我那時在工作中最大的困惑就是,有些事情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但偏偏不知道該怎麼去做。所以感覺需要用一些時間去沉澱下來,想明白究竟什麼才是更適合我的。並且我也希望通過系統的MBA課程學習,讓自己在財務、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領域有更深層次的認知。」

對於求學,湯知音更多的是抱著一種「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而復旦S3 Asia MBA給予她的,不僅僅是與項目一脈相承的專業度與社會責任感、東西方融合與碰撞之下的國際化視野,也不只是更具深度和完整度的知識體系,更多的是一種有著亞洲特色的、具有包容性的商業思維和商業邏輯。在湯知音看來,這一點尤為重要。復旦S3 Asia MBA的課程讓她感覺「遠遠超出了期望值」。

首先令湯知音欣喜的是,她之前在工作中接觸的職場群體相對比較單一,在搭建公司戰略理論框架方面尚缺乏明確的切入點。而復旦S3 Asia MBA 的特色課程《亞洲商業洞察》不僅彌補了湯知音的「短板」,令她對中國市場,包括亞洲整體商業格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她有信心去更好地應對日趨國際化的職場發展要求。

「《亞洲商業洞察》讓我們走出課堂,去零距離地面對不同的行業,有機會和企業的高層進行交流。我們能夠了解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的發展困境,包括他們的一些訴求。這種與『商業環境的接軌』,不僅讓我學會了用更加多元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同時也為我建構起一套更具實戰性的職場知識體系,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而復旦S3 Asia MBA 給予湯知音的另一個驚喜,則是她與團隊成員代表中國隊參加了「供應鏈金融」全球學生挑戰賽,並一路突出重圍,最終拿到了總決賽的入場券。儘管已經過去了幾年,但談及於此,湯知音依舊難掩激動:

「供應鏈金融對於我來說是從來沒有涉足過的全新領域,也是我第一次登上國際性的舞臺。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時候團隊經常要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在一起論決策變量的關係,建立適當的數學模型等等,每個人都在全力投入。在夥伴們的身上,我也感受到了一名復旦國際MBA學生所具有的開闊思路和創造性思維。」

知識的厚度決定飛翔的高度,而精神層面的不斷豐富也讓湯知音的內心世界更加強大。通過在復旦S3 Asia MBA 的學習,湯知音不僅零距離地感受到了復旦MBA的專業和前沿、實現了人生的第二次成長,也由此擁有了足夠的勇氣和底氣,去邁向更廣闊的職場天地。

主動出擊,實現思維進階

兩年的學習結束後,湯知音通過微軟公司在復旦的校園招聘,來到微軟工作。由於復旦S3 Asia MBA分別會讓學生到上海、韓國和新加坡各學習一個學期,完全浸入到全英文的學習實踐環境,所以初入外企的湯知音並沒有絲毫的「水土不服」,很快便融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在湯知音眼中,微軟這個國際化的平臺是多元的,包容的,也是富有同理心的。它會給予員工一定的「自由發揮」空間,而這些又與復旦S3 Asia MBA有著某種程度上的契合,從而令她能夠在「國際思維」與「中國思維」之間輕鬆切換。

在微軟,此前完全沒有零售行業工作經驗的湯知音曾為自己申請了一個職位:負責零售行業的市場拓展。由於這種基於人工智慧及智能雲平臺基礎上的智能零售拓展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在很多方面還停留在概念階段。該怎樣邁出第一步?湯知音面臨很多困難,也做了充分的準備。

「我專門去閱讀了零售的書籍,也和微軟的夥伴探討產品和服務,由此尋找突破點。我還找來技術人員做大數據分析,從中去了解該怎樣更好地結合技術與業務,幫助企業做出滿意的產品。」

湯知音認為,職場人一定要擁有挑戰力,有主動「出擊」的精神,要勇於跳出舒適圈,不要輕易對自己Say No。在她看來,選擇具體的職位時最好遵從三點:首先,明確是不是自己感興趣的;第二,考慮目前所掌握的知識能否助力自己快速做出貢獻;第三,這個職位是否擁有成長空間。「如果滿足了上述條件,那麼不妨大膽地嘗試一下,讓自己多一個學習和鍛鍊的機會。」

湯知音通過復旦S3 Asia MBA建構構建了完整的知識體系框架,實現了精神層面的「狹義思維」到「廣義思維」的進階。她學會了更加理智地看待「沉沒成本」和複利思維,再加上「本身就喜歡嘗試新挑戰」的個性,她不僅能夠在職場上做到快速轉化、在陌生的領域建立自己的專屬「標籤」,同時也全面激發了自身的潛力。

「微軟是一家不吝於給予員工機會的企業。所以將來有機會再次面臨職位選擇的時候,我應該不會去選擇一個已經熟悉並掌握了80%的崗位;而更加青睞那些我已經有了60%技能,但還有40%學習和挑戰空間的崗位。」對於未來的發展,湯知音已有了相對清晰的規劃。

在復旦MBA引領下,為團隊和企業賦能

湯知音認為,復旦MBA之所以能夠在管理教育領域威望素著,不僅源於其與國際接軌的課程設置和強大的文化輻射力,在職業發展的配套上也非常成熟和完善——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全方位職業輔導正是其中之一。

「我一開始的職場方向是比較模糊的,也經歷過迷茫期。後來通過與項目老師們的溝通交流,我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定位;而通過一系列涉及不同行業的講座,我了解到各行業企業的真實狀態及未來前景,最終意識到高科技行業才是與自己契合度最高的。所以我在畢業最後的一個學期找工作的時候目標非常明確,少走了很多彎路。」

在新加坡的一個學期,湯知音不僅要與國外的MBA學生一起上課,每周還有2-3天去一家公司的戰略部門實習。而就是在時間已經非常緊湊的情況下,她還主動為自己「增壓」,專門輔修了工科。

湯知音認為:「和一群單純有夢想的人在一起學習是很容易被感染的,我會渴望自己更好,有更多的可能。並且復旦MBA的學習並不僅限於課程方面,還有更加注重實踐的iLab『行動學習』。聽說去年復旦MBA和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商學院合作的iLab項目也非常精彩,同學們將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幫助泰國知名企業進軍中國市場。這樣具有開拓和創新性的實戰,能夠大大激發同學們的潛力,讓我們把學以致用落到實處。」

始終在享受學習的湯知音也坦言,無論哪種學習都肯定會有壓力,但壓力不應該成為止步不前的藉口。「關鍵在於應該怎樣運用知識、技能和思維模式去克服壓力,解決問題,要有進無止境的決心,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一定不要忽略對精神層面的滋養。」

儘管離開復旦已有數年,但湯知音的復旦情結卻歷久彌新。她會在每次「返回校日」儘量回到母校看一看;會抽出時間到復旦聽講座;也會為復旦MBA的持續進步和優異表現感到驕傲,因為她篤信「我們的項目課程和師資力量都是一流的!」

湯知音用「明燈」,「朋友」和「專業」來概括復旦S3 Asia MBA項目。她希望未來能夠充分發揮項目所給予的成長能量,進一步專注知識的拓展與心靈的成長,提升自身工作的社會價值,為團隊和企業賦能。

相關焦點

  • 跨界與突破,復旦MBA給我直面挑戰的底氣
    而對於自己的成長,毛虹同樣有著「平衡訴求」:知識迭代與發展壓力;思維拓展與職場上升空間;格局的提升與整體職場規劃……通過復旦MBA的學習,她不僅擁有了解決複雜商業問題的能力,從財務工作轉型到了更加感興趣的諮詢領域,對於「平衡」的追求也由此獲得了實現。多元格局的MBA項目,讓成長力「疊加」來復旦讀國際MBA之前,毛虹是一名手捧「金飯碗」、深耕於財務工作線上的公務員。
  • 實力與情懷,是復旦MBA給我的雙重饋贈
    面對這些榮譽和掌聲,他卻認為復旦MBA給自己最大的饋贈在於「個人胸襟及格局的提升」,「復旦MBA讓我懂得堅持自我,不隨波逐流;更讓我明白一名商學院學生應有的社會責任。除了名利,人生還有更值得追尋的東西,譬如儘自己微薄之力讓世界更好更暖。」商業與人文並重,這正是復旦MBA獨有的教育理念,它也賦予了復旦MBAer們不一樣的個人風採。在邵曉敏當下的具體工作中,「公益」成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聚勁2018」Orientation完美落幕,復旦MBA知行之旅揚帆起航!
    個人發展藍圖以「我的復旦MBA啟動之旅」為主線,從個人提升維度,逐步實現打開封閉心靈、打破固有格局、跳出既有思維,推動新生重新思考個人定位,並最終生成個人未來一年復旦MBA學習行動計劃。作為又一次顛覆傳統新生入學導向設計思維的Orientation,引領學生探尋個人提升和價值獲取,並且「唯學生不同」的人文格調、「想學生所想」的前瞻眼光、「隨學生所馭」的項目設計,也重新定義了復旦MBA初階學習,讓學生發現更多的可能性。
  • 我不是學霸,但我成功考上了復旦MBA
    很多人都覺得,想要報考復旦的研究生,一定是學霸吧!按照常理來說,沒瑕疵。不是學霸還想報考復旦的研究生,那不是抓瞎嗎?是的,但是如果是MBA,那一定才能是學霸才能上嗎?當然不是,MBA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另外一點,MBA在入學測試的時候會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不是應試能力,所以通過預面的學生就是復旦認為有潛力的學生。如果你是面試通過的學員的話,那麼擺在你面前的就一條筆試的通關之路了。如果你能有幸拿到復旦大學的預面C線的話,你就可以以接近於國家線的成績入學復旦MBA了。是不是非常有誘惑力。復旦2019年的分數線是175/60/105,其實已經非常低了。
  • MBA面試經典試題分析
    我選擇讀mba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綜合的結果 A、我學歷較低,為提升自己的學歷 B、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為以後創業儲備專業知識 mba學位是一種注重複合型、綜合型人才培養的學位,是能力培養重於知識傳授的學位。它教授的是面對實戰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學」。它要求其畢業生有應變能力、預測能力、綜合能力、組織能力,並能在風雲變幻的世界市場和國際化競爭中不斷發展,不斷取勝。
  • 世界上最棒的10種思維(深度好文)
    學習以下10種世界最頂級的思維方式,也許你能找到人生最正確的打開方式。1愛別人要像愛自己一樣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維1、上帝思維《聖經》有言:要愛人如己。兩次奪得世界馬拉松邀請賽冠軍的山田本一,曾經說過自己奪冠的秘訣:「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
  • 【MBA院校:復旦篇】復旦大學MBA報考指南
    復旦MBA項目介紹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育部1991年批准的首批試點舉辦工商管理碩士多年來,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立足中國國情,藉助上海得天獨厚的經濟優勢,充分擷取國外先進工商管理教育經驗的精華,形成了自身的獨特優勢和品牌價值。 2001年,復旦大學MBA項目獲得教育部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0年,項目被教育部列為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
  • 什麼是大格局,大格局的人有哪些思維模式
    這些都是大格局必要的思維模式。有大格局的人,就是謀天下,做大事、利益往往是兩者的重要結合體,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謀劃要長遠。不追求短期利益,只有格局小的人才去追逐蠅頭小利。主持大事的時候,有功推給部下,有過攬在己身這些都是大格局的表現,不首先追求自身利益,而是追求大家的利益,作為努力的方向。不爭即爭,不爭一時之短長,既是個人信心 的體現也是個人能力的表現。
  • 一文讀懂招生簡章(附2021年MBA/MEM招生簡章)
    (歡迎同學們在留言區補充)官方連結如下:1.清華大學2021年MBA招生簡章:http://mba.sem.tsinghua.edu.cn/dynamic/21583.html2.華中科技大學2021年高級工商管理碩士(深圳班)招生簡章:https://mp.weixin.qq.com/s/EgIui-Rzu9xdoru33z3sRQ
  • 2021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無科創,無未來
    1月16日,2021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重磅來襲。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的新起點,本屆新年論壇把目光投向產業發展動能中的最強音——科創,圍繞疫情後全球政經秩序的變與不變、科技創新與管理創新如何相互賦能、生物醫療和人工智慧如何裂變等核心議題,奉上深刻洞見和前瞻思想,踏浪逐新,瞰見未來。
  • 快訊| 北交大MBA第三、四批提面開始!/2021年復旦大學MEM提前面試...
    【查看詳情】【2021年復旦大學MEM提前面試全面啟動!】復旦大學2021MEM開始招生,招生領域(非全日制):項目管理40人,物流工程與管理10人,學費12萬/生, 學制3年。2021年採用「預審+初試」,參加由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組織的預審,即日起至11月30日申請人通過學院網站下載報名申請表(見附件1),填寫掃描後發送至mexy@fudan.edu.cn。
  • 年中報告:進擊雲端的復旦大學MBA項目
    我想要個新玩具。」奶聲奶氣的話讓袁真老師倍感愧疚,每周80多個小時的上班時間,讓他已經沒有時間好好陪兩個年紀尚小的孩子。「只能給孩子多買些玩具來彌補心中的愧疚。」袁真老師說。設備基本調試完成後,直播間很快迎來了第一批「主播」。「第一次有老師來上課時,攝像頭沒到、燈少了一個,屏幕也沒到,IT同事們第一時間找到學院裡的現有資源拼湊起來。」
  • 「夜讀」世界上最棒的10種思維
    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人與人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習以下10種世界頂級的思維方式,也許你能找到人生更為正確的打開方式。來 源丨洞見(ID:DJ00123987)作 者丨洞見Neo特別鳴謝本期主播:曉月雲揚01 上帝思維《聖經》有言:要愛人如己。
  • 推演洞見未來
    這一共識的基本落腳點,就是推演的價值遠不止於通過研究具體問題形成科學、可靠、客觀的決策建議,其更重要的價值在於改進戰略研究思維、改進決策流程及執行體系,最終形成優化戰略決策文化的積極局面。  推演的首要價值在於改進預判與決策思維。
  • 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項目招生宣講會
    【MBA中國網訊】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項目2017年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項目排名,位列第38位,在職MBA項目全球第五,職業發展位列在職MBA
  • 運用科學思維認識和把握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堅持運用科學思維作出的戰略抉擇。
  • 2021.1.9《洞見-世界最富創意的廣告公司》
    但我還是要煽情的說一句:書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偉大的發明。我想通過我隨心的讀後感讓更多的人可以不必花太多時間看書,卻可以簡簡單單知道一些書,可以讓自己多一些談資。當然可能我的語言表達還不盡完美,甚至略顯囉嗦,請原諒,這是我的第一篇,所以話多了些。《洞見-世界最富創意的廣告公司》(以下簡稱洞見)一書共有13章,整本書看下來我還是很滿意的,最起碼這本書我是漸漸有味的花了4個小時看完。
  • 復旦大學2017年MBA招生簡章
    2001年,復旦大學MBA項目獲得教育部唯一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全面提升復旦MBA學生素養。 遍布世界各地的龐大校友網絡和豐富人脈資源 學院目前擁有20000餘名校友,其中有近5000名MBA校友。
  • 開學典禮上,復旦、上海交大、同濟、華師大的校長各說了什麼
    復旦大學校長:個人的命運總是存在於時代洪流之中9月13日,復旦大學開學典禮上,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發表講話《讀懂世界 讀懂中國 讀懂未來》,寄語14845名新同學,努力讀懂世界、讀懂中國、讀懂未來。
  • 評論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讓我們「洞見未來」
    從明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未來5年乃至15年發展提出的建議,擘畫出一個「未來中國」,讓14億國人激情澎湃,洞見未來。  洞見未來,源於徹悟歷史。歷史告訴我們:凡事預則立。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小到有計劃,大到有規劃,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已成為我們的「行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