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七成表演系學生改行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全國各大藝術院校表演系畢業生,70%因為就業不理想而改行;藝術類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藝術教育:進口爆棚,出口冷清?

  5月,畢業季臨近。曾就讀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的滿瑞回想起自己的經歷頗為感慨:畢業幾年了,目前還在每天跑劇組,看看有沒有小角色可演。他的結論是——當導演很難。「剛畢業時,給上百家公司發了求職簡歷,去過幾十家公司面試,但人家要求有相關經驗。幾年過去了,自己寫劇本、打零工,有了相關經歷,人家又覺得我年齡大了。」滿瑞無奈地說。

  其實,滿瑞的經歷只是很多藝術專業大學生就業狀況的一個縮影。相比不久前結束的2012藝考招生,今年部分藝術類學生的擇業場景冷清了許多。曾經從千軍萬馬中擠過獨木橋的藝術專業大學生,就業的理想與現實之間落差到底有多大?就業困境的背後有著何種藝術教育的現實?這給當下的藝術教育何種啟示?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調查。

  1 藝考很熱,就業很難

  近年來,藝考招生不斷升溫。從1998年到2011年,中國藝術類招生人數擴大了60倍。如今,除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上海戲劇學院等傳統藝術院校外,全國2000多所高校中有700多所高校建立了藝術類專業與院系,其中包括綜合類院校、師範類與理工科院校。

  僅以表演專業為例,目前全國設有表演系的高校已超過400所。潮水般的學生湧進藝術院校,眾多的學生進入表演系,他們畢業後都能當上演員嗎?「表演系畢業生的失業率很高,隱性失業率就更可怕了,許多表演系畢業生畢業後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北京某學院從事表演教學的趙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每年,全國萬餘集電視劇、500多部電影、200多臺話劇,需要多少演員?在原本已經陣容強大的演員隊伍中,又能容納多少新演員?據北京某媒體2011年的調查,全國各大藝術院校表演系畢業生,70%因為就業不理想而改行。

  實際上,即便是已經就業的演員,也面臨著隱性失業的危險。演員的就業與失業,不是以有無單位錄用來統計。北京某文化公司王宇經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演員籤了經紀公司,就算是就業了。然而,就業容易開工難。

  在王宇看來,一個職業演員,無論有沒有單位,一年至少要有6個月時間拍戲才能算是正常就業。然而,大部分表演系畢業生,畢業後即便籤了經紀公司,也不能保證有戲可拍,相當一部分人處於等待狀態。

  作為國內培養影視明星較多的院校,上海戲劇學院學生畢業後能否如願進入影視圈?情況也許並不如外界預期的那樣。「文化公司、公關公司、自主創業、主動待業,都是學生的選擇。導演系學生眼光高,不願去偏遠地區就業。」該校導演系石老師說。

  「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語言文學、播音學以及藝術、美學等多學科知識與能力,能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及其他單位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的複合型應用語言學高級專門人才」,這是某綜合大學招生簡章中對播音與主持專業培養目標的描述。

  然而其學生畢業後真正能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的人有多少?現今在北京民航從事地勤工作的王永利,曾是該校播音與主持專業的畢業生。畢業時投出近百份簡歷無果,最後參加了一年的航空地勤培訓。「想當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人真的很難。」王永利說。

  2008年畢業於某戲劇學院戲文系的張曉曉,目前待業在家。他告訴記者,現在沒有工作,但自己的目標很明確,要當作家。家人對他不理解,認為他的想法不切實際,但他就是想趁年輕闖一闖,希望在三五年內能實現目標。

  某綜合大學表演系學生李莉,畢業一年多還未籤約公司。「現在搞藝術的人太多了。」李莉告訴記者,「有時天天悶在家裡不知道該幹什麼,即便如此也沒有想過轉行,不管花多長時間都要堅守。因為特別喜歡,而且不知道還能幹什麼其他的工作。」

  來自麥可思公司201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2010屆藝術類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明顯低於全國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的平均水平。2010屆藝術類本科、高職高專畢業生,畢業後從事表演藝術與影視類職業的比例,僅為0.3%。

相關焦點

  • 高校表演系過多過濫?七成表演專業畢業生被迫改行
    全國400多所院校設有體育藝術類專業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讓馮遠徵困惑的體育大學表演系其實還不少。全國高等體育院校藝術類專業建設協作會秘書長洪偉介紹,全國已有400多所院校招收體育藝術系專業學生。
  • 全國高校15個專業就業困難 表演系畢業生七成被迫改行
    金融工程、土地資源管理等看似「高大上」專業,大都是近幾年新設置的,高校教什麼、學生學什麼都還是一本糊塗帳,專業定位不明晰,導致社會對這些專業不了解、不認可。    脫離實際    師資欠缺影響培養質量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為了滿足新興產業和家長、學生的需求,紛紛開設新的專業。
  • 成名艱難,太多人半途離開 七成全國藝校表演系畢業生改行
    本報記者接觸到不少中戲、北影表演系的畢業生,直接從事表演工作的並不多。有調查顯示,全國各大藝術院校表演系畢業生,70%因為就業不理想而改行;藝術類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目前全國設有表演系的高校已超過400所。潮水般的學生湧進藝術院校的表演系,他們畢業後都能當演員嗎?
  • 藝術畢業生八成改行?
    本報訊 每年這個時候,「藝考」都成了不可避免的娛樂話題。今年2月12日,北京電影學院招生開始,18042名考生參加,其中最熱門的表演專業錄取85人,卻有6186人報名。2月22日,中央戲劇學院初試開始,8400多人報名表演系,錄取的名額只有50人。而除了這兩所全國知名的「明星搖籃」,本月中國傳媒大學、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等知名藝術院校也陸續啟動藝考。
  • 《娛樂現場》獨家調查 表演系畢業生成名有多難
    表演系畢業生大多另謀出路  從《真維斯娛樂現場》記者的調查情況來看,如今表演系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實在不容樂觀,雖然有很多學生希望從事自己喜歡的表演事業,但無奈路窄人多能堅持下來的人少之又少。而面對迫在眉睫的就業與生存問題,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只能是選擇另謀出路,一位表演系畢業生在接受《真維斯娛樂現場》記者採訪時就表示:「過段時間,我想去考一個學校的老師,其實我更願意演戲,但是講課的話也不會差,先給自己找一條活路。」
  • 表演系畢業生成名有多難?北電一個班僅4人籤約
    表演系畢業生大多另謀出路  從記者的調查情況來看,如今表演系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實在不容樂觀,雖然有很多學生希望從事自己喜歡的表演事業,但無奈路窄人多能堅持下來的人少之又少。而面對迫在眉睫的就業與生存問題,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只能是選擇另謀出路,一位表演系畢業生在接受《真維斯娛樂現場》記者採訪時就表示:「過段時間,我想去考一個學校的老師,其實我更願意演戲,但是講課的話也不會差,先給自己找一條活路。」
  • 表演系畢業生朱美君入職直播公司開啟主播之路
    兩個月前,就業道路受阻的表演系畢業生朱美君果斷轉換思路,鑽研直播技巧,成功敲開廣州直播機構的大門,成為一名服裝主播。畢業在即,朱美君期待在朝陽行業裡迅速成長,她對職業前景充滿希望。在她看來,表演系畢業生就業門路廣,但缺乏精準定位,導致就業籤約率不高,目前她的學院落實工作的畢業生不到一半。年前,朱美君面試過幾家藝術機構、院團,打算應聘演員或老師。讓她意外的是,有的崗位因自身條件不符被拒,有的公司因演藝行業停擺縮減了用人需求,她的求職計劃全部落空。  疫情對線下業務帶來影響,相比之下直播電商一片繁榮,宅在家中的消費者樂於在主播吆喝聲中下單。
  • 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 2020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怎麼樣
    2月12日,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同比增加40萬人。綜合考慮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的影響,預計今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形勢就更加複雜嚴峻。教育部已經針對防控疫情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加強網上就業服務。
  • 數據淺談目前環境科學與工程行業就業形勢與畢業生的就業選擇
    關於漲薪的幅度,40.6%人環保人才,在跳槽時,期望薪酬漲幅在2成-3成,而38.1%的人期望薪酬漲幅為30%以上,只有近3%的求職者是出於追求自己喜歡的工作,或是急於換工作的情況,或是其他的原因,所以對於薪資的要求不高於10%。
  • 高校15個專業就業困難 表演系畢業生七成被迫改行
    原標題:全國高校15個就業「困難戶」專業出爐 表演、市場營銷等「上榜」  表演、旅遊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這些曾經的「香餑餑」專業如今將被打入「
  • 2021年大學畢業生就業依舊很難嗎?有什麼好的應對辦法?
    文|冷絲欄目|大學專業和就業眾所周知的原因,2020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度面臨空前的嚴峻局勢。自然而然,2021年的就業形勢依舊很難,至少不會有大的改觀。那麼,對於大學畢業生本人,還有家庭和家長,我們該如何看待當下嚴峻的就業形勢?社會各界又該如何找到應對辦法?在當前就業處於異常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高校畢業生會表現得無所適從,要面對來自父母的期望、社會的認可、同齡人的壓力等,對自身的前途過於擔心,產生焦慮迷茫的心理。
  • 西南交通大學招就處:構建「雲就業」體系 全力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常規的校園招聘活動面臨挑戰,再疊加經濟、政治和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等方面的影響因素,2020屆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就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一、強化工作落實,快速反應,搶抓「雲就業」機遇學校從1月底到2月上旬,先後發布了《致2020屆畢業生的一封信》、《共同戰「疫」、就業不斷線——疫情防控期間用人單位招聘指南》、《SWJTUer在線求職成長手冊》等6個重要的通知公告,2月19日沈火明副書記專門召開了一次學生工作例會,對疫情防控期間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整體部署
  • 熊熊火焰下的經濟學專業,就業形勢令人咋舌
    近年來大學是就業形勢可謂是逐年嚴峻化,根據教育部的相關信息顯示,2018年全國各大高校的畢業生總量達到了820萬人,與2017年的795萬人增加了近30萬,高校畢業生的總人數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歷程中創下了歷史新高。就業如此嚴峻,那經濟學專業就業如何呢?
  • 大學生就業率最高的十大專業,醫藥類最好就業,哪些專業最熱門
    年年都迎「史上最難畢業季」,一年更比一年難……畢業生難找工作,企業苦於無人可用。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就業創業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前不久有關部門對這些數據進行梳理,得出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最好的學科專業。
  •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2021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啟動會順利舉行
    他講道:2021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之下,畢業生就業規模再創新高,就業壓力持續加大;由國內產業結構升級、中美貿易戰等國內國際環境造成的經濟形勢下行大環境依然沒有改變。因此,2021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我們要做好打攻堅戰的準備,從六方面開展工作,一是要繼續強化責任意識,落實就業領導;二是要明確工作目標、促進就業工作全面開展;三是要真抓實幹做好拓寬學生就業渠道、就業指導、精準就業幫扶、基層就業、大學生徵兵、就業派遣等日常工作;四是要繼續完善就業反饋機制;五是用好工具,要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就業」信息化平臺建設;六是要加強就業安全教育,確保就業安全。
  • 看似好就業,實際上是圈套的十大專業!
    摘要:有些專業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上就業形勢並沒有那麼好。>摘要:有些專業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上就業形勢並沒有那麼好。食品工業在國內外的競爭,最終體現在技術競爭與人才競爭上,按理說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應該被青睞。但由於最近幾年受國有企業進行體制改革及食品工業普遍效益不佳的影響,食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難度陡然增大。同一院校內部,食品專業相對於計算機、電子通信等專業而言,也是非常冷清。
  • 中國畢業生就業率93%!上紐大發布2020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27:40 來源: 周到上海 舉報   新年伊始,上海紐約大學最新發布了該校2020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 2018畢業生男女就業現狀分析:學歷越高性別薪資差異越明顯
    近年來,隨著高校大規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畢業生就業問題。在當下的就業形勢,男女就業狀況也有所不同。近日專業的校園招聘網站梧桐果根據網站自有數據以及畢業生問卷調查,發布了《2018屆畢業生男女就業現狀分析》,從2018屆男女畢業生的求職時間、就業方向、薪資、選擇行業等方面多維度分析,向大家展示現今「2018屆男女畢業生就業情況」,一起來看看吧!
  • 求職大數據:什麼樣的畢業生就業薪酬高
    目的:為畢業生們從學科類型、學校所在地區,月薪及就業需求方面來選擇學校及學科門類提供一定數據支持。關鍵詞:datafocus,薪酬,學科門類,學校名稱一、案例背景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的畢業生達到820萬人,相比2017年大幅增加近25萬人,高校畢業生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另外高考結束後,考生們都會面臨著選大學和選專業的大難題,很多人在選學校和專業的時候會考慮到以後的就業前景和薪資水平等因素。
  • 高校畢業生就業最差的十個城市、就業率最低的十大專業
    據教育部統計,2020年高校畢業生將再創新高,達874萬人。近日,《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發布,通過網絡大數據和網絡調查數據,從畢業生總體就業形勢、擇業期望、求職經歷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數據分析表明,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結構性矛盾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