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中,黑洞的合併是一個偶然事件?還是必然的結果

2020-12-04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合併?難道它們是合作夥伴的關係?也許吧。

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經過對兩個正在合併的黑洞模擬圖像的正面觀察,正式宣布從前兩次的觀測運行中,已經發現了10次這樣的合併現象發生。(SXS的透鏡)

通過LIGO和Virgo幹涉儀的觀測過程中發現:越來越多的雙黑洞合併現象出現。此刻,我們不得不有一些疑問:產生合併現象的黑洞之間有什麼共同之處嗎?還是說它們完全是隨機配對?

雙黑洞以及它們的來源

關於雙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問題,目前仍然對此存在很大的爭議,由於所涉及的黑洞質量比預期的要高,導致這個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對於雙黑洞的討論,一部分天文學家認為雙黑洞是由於大質量恆星已經存在於雙星系統中才會出現的現象,同時,另一些天文學家則提出了這樣的假設: 在稠密的恆星群中,黑洞會彼此相遇並配對。

另一種可能性則是,雙黑洞中的黑洞形成於宇宙早期,跳過了恆星的存在,最終形成了雙星。

藝術家們對於兩個黑洞在太空中合併現象的見解。(LIGO / T Pyle)

雙黑洞合併現象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去研究雙黑洞領域的知識 ,合併的構成屬性(如質量)被歸為產生的引力波中。

在最初的兩次觀測中,LIGO和Virgo觀測到了10次雙黑洞合併,所有被觀測的黑洞,其質量似乎出現了從18到84倍之間不等的太陽質量現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瑪雅·菲什巴赫和丹尼爾·霍爾茲(芝加哥大學)探測出雙黑洞是如何根據它們的質量進行配對。然而,他們卻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原來雙星中的黑洞彼此之間,可能有著比我們想像中更多的共同點!

潛在的分布

瑪雅·菲什巴赫和丹尼爾·霍爾茲試圖通過不同的黑洞質量分布來理解雙黑洞的配對現象。一般來說,他們考慮了三種情況:

這張圖用藍色顯示了,在前兩次的探測中,LIGO在雙星系統中已經得知,黑洞不存在不確定因素。當黑洞存在不確定因素的時候,通過LIGO探測系統探測到的10次雙黑洞合併現象將擁有相同的質量分量。(LIGO-Virgo /弗蘭克Elavsky /美國西北部)

1、黑洞的合併是偶然的嗎?

2、黑洞質量分布受黑洞內最小質量與最大質量的約束,這個比例在大黑洞質量之間。

3、黑洞質量分布取決於最小值很最大值的質量,這個質量比在大黑洞組成部分和大黑洞總質量,對10個可利用的大黑洞合併觀測得到的數據上進行建模應用和設想,菲什巴赫和霍爾茨得出兩個主要發現:隨機配對是完全不受歡迎的,超大黑洞中的黑洞質量相似的可能性是不相似的5倍,他們還發現系統的總質量也許對超大黑洞的配對沒有太大影響作用。

以質量相似的黑洞破滅組成超大黑洞模型一般涉及到大質量恆星雙星,也並不排除其他機制,但是菲什巴赫和霍爾茨的認為未來模型可能需要參考超大黑洞的質量比。

當然,這個內容僅僅是基於是個黑洞觀察,不管怎樣嗎,隨著現在對獅子座和處女座的更多觀察,天文學家不久的將來能夠發現這其中的奧秘並且最終解決這個難題。

相關知識

黑洞是一個時空區域,存在宇宙空間的一種天體,它具有極其強大的引力,沒有任何粒子甚至像光這樣的電磁輻射都不能能從中逃逸出來。(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連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廣義相對論預言一個足夠緊密的質量可以使時空變形形成黑洞。

事件視界,是空間時間中不可逃逸區域的邊界(任何東西和人一旦進入事件視界,就會很快地到達無限緻密的區域和時間的終點,物體和人可以通過事件視界落到黑洞中去,但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通過事件視界逃離黑洞),儘管事件視界對穿越它的物體的命運跟環境有著巨大的影響,它沒有局部可察覺的特徵

在很多方面,黑洞就像一個完美的黑體,因為它不反光。

而且,量子場論在彎曲時空中預測視界發射霍金輻射,與溫度與質量成反比的黑色物體具有相同的光譜,對於恆星質量的黑洞來說,這個溫度大概是十億分之一開爾文(熱力學溫度單位),這個導致它基本上無法觀察。

作者:Tarini Konchady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人類的出現是一個偶然還是一個必然?
    那麼人類的誕生是偶然還是必然?有很多人認為,人類的誕生是生命進化演化必然的結果,也是大自然選擇的結果,事實真的如此嗎? 地球的誕生 大爆炸理論中:138億年前,宇宙發生了一場大爆炸,瞬間物質都被四散出去,原本這些物質都以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
  • 人類的出現是一個偶然還是一個必然?
    自由空間中的星系galaxy in a free space 那麼人類的誕生是偶然還是必然?有很多人認為,人類的誕生是生命進化演化必然的結果,也是大自然選擇的結果,事實真的如此嗎?地球的誕生 大爆炸理論中:138億年前,宇宙發生了一場大爆炸,瞬間物質都被四散出去,原本這些物質都以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
  • 人類的出現是一個偶然還是一個必然?
    就像一段繞口令,似乎有種要把自己繞暈的感覺,但這裡說明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就是人類的存在是宇宙是這個樣子的關鍵,那麼人類為什麼會存在呢?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人類出現的概率有多大?人體中有超過10%的元素是氫,氫元素在地球上並不是比例最高的元素,但在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卻是氫,因為它的原子核結構最簡單,只有一個質子,捕獲一個電子即形成氫!
  • 超大質量黑洞合併,將成為整個宇宙歷史上僅次於大爆炸的活躍事件
    圖註:當兩個黑洞合併時,它們的大部分質量可以在一個非常短的時間間隔內轉換為能量。 當超大質量黑洞發生時,它們有可能成為整個宇宙歷史上最活躍的事件。上周,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宣布了宇宙有史以來最活躍的爆炸事件,從而創造了歷史。在距地球3.9億光年遠的星系團中,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發射出了一個噴射流,在該星系團的星際空間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空腔。
  • 科學家探測到最大規模黑洞合併事件,或將改變黑洞形成理論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事件。天體物理學家對這一引力波事件非常關注,因為這對目前的黑洞形成理論提出了挑戰。  宇宙中充滿了時空漣漪——引力波——的迴響,現在,在我們所聽到的「宇宙交響樂」中,又增加了一段新的聲音。
  • 天文學家說他們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兩個黑洞合併事件
    天文學家可能已經探測到了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規模的兩個黑洞碰撞事件,這發生在大約70億年前,但是其跡象才剛剛到達我們面前。這一災難性事件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近距離觀察位置,見證了宇宙中最難以捉摸天體之一的誕生。這場遙遠的表演包括兩個主要角色:一個黑洞的質量大約是我們太陽的66倍,另一個黑洞的質量大約是我們太陽的85倍。
  • 黑洞合併,竟然可以發光?
    如果氣體密度足夠高,黑洞合併可能產生電磁(光)信號:在2019年的一次壯觀事件中,在引力波和光波中都看到了這種信號。在隨後的5年裡,LIGO被升級並加入了處女座,在那裡又看到了大約50個黑洞合併。在所有這些事件中,沒有一個發射伽馬射線、X射線、無線電波或任何其他引力波信號。直到2019年5月21日,Zwicky瞬變設施看到一個電磁耀斑與其中一個合併相一致。
  • 這是宇宙超級文明的一次黑洞實驗?100億光年外發現黑洞合併,歐空局發布黑洞合併產生的超強引力波
    我們目前已經知道在100億光年外有兩個處於合併期的黑洞,最新的計算表明,21年內這兩個黑洞會發生合併,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會來研究時空漣漪。為了模擬時空漣漪的出現,歐洲空間局近日發布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來模擬宇宙時空漣漪的出現,即兩個超大質量黑洞碰撞的場面,可以揭示宇宙在140億年前是如何誕生的。
  • 中子星合併,是形成中子星還是坍塌成黑洞,我們能識別出來嗎?
    圖註:2019年4月25日,兩顆中子星合併產生伽馬射線爆發和大量重元素,然後產生中子星產物,然後坍塌成黑洞。2017年8月17日,發生了一個事件,永遠改變了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被捕獲到一個距離僅1.3億光年的星系中兩顆中子合併。
  • 人類文明的出現,是必然還是偶然,怎樣在進化變數中脫穎而出?
    比如人的出現,是地球氣溫、液態水、氧氣、有機物生態進化等環境創造的必然結果,這些必然條件如果缺少一樣,就不會有人類出現,這樣,看起來人類是必然的結果。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幾個條件是出現地球生命的基本條件,有了這個條件並不一定就會出現人類,因此人類的出現又充滿了偶然性。
  • 50億光年外發生了黑洞合併事件,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認為這種天體在宇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會把範圍內的物質全部吸引過來,科學家認為黑洞之間也會相互合併成為更大的黑洞,在2017年科學家通過雷射幹涉儀捕捉到發生在50億光年外的神秘時空漣漪,認為這個遙遠的空間裡可能正在發生一場
  • 引力波探測器發現迄今最強黑洞合併事件
    此次黑洞合併最早被發現於2019年5月21日,合併產生的引力波被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義大利室女座幹涉儀(Virgo)探測到,合併事件被命名為GW190521。兩個探測器感應到了黑洞合併產生的最後四個波紋,波紋頻率在一百毫秒內從30赫茲升至80赫茲。根據探測到的引力波,天文學家可以估算黑洞質量。
  • 人類的出現,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科學家: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人類的出現,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科學家: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目前對於宇宙起源,最有影響力的看法,宇宙起源是來自於一次大爆炸,不過在大爆炸之前,究竟是什麼呢?大家都不知道,那麼為什麼宇宙會有大爆炸呢?我們也不知道,不過科學家們卻已經了解到了,大爆炸之後所發生的事情。
  • 50億光年外發生了黑洞合併事件,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小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認為這種天體在宇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會把範圍內的物質全部吸引過來,科學家認為黑洞之間也會相互合併成為更大的黑洞,在2017年科學家通過雷射幹涉儀
  • 合併中的黑洞: 重力波提供宇宙如何運行的新洞悉
    這個由一對合併中的黑洞所產生的擾動,被設置在華盛頓州Hanford城市和路易斯安那州Livingston城市的LIGO (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雷射幹涉儀重力波天文臺)所捕獲。這個事件標示出第一次偵測到重力波,以及開啟宇宙如何運行的一扇新的科學櫥窗。
  • 150個太陽:迄今最強黑洞合併事件揭秘
    此次黑洞合併最早被發現於2019年5月21日,合併產生的引力波被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義大利室女座幹涉儀(Virgo)探測到,合併事件被命名為GW190521。兩個探測器感應到了黑洞合併產生的最後四個波紋,波紋頻率在一百毫秒內從30赫茲升至80赫茲。根據探測到的引力波,天文學家可以估算黑洞質量。
  • 黑洞能合併在一起?最終可組成新的星系系統!
    這是一個由三個合併的星系組成的系統,距離地球約10億光年。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該星系中有三個正處於碰撞過程中的超大質量黑洞新浪科技訊 9月29日消息,科學家在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一個罕見的景象,三個超大質量黑洞以相當近的距離聚在一起,看起來即將合併。
  • 黑洞合併全家福
    Geller,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and Frank Elavsky, LIGO-Virgo這張圖顯示了由美國LIGO引力波探測器和歐洲的VIRGO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的50起引力波事件。這裡包括兩個黑洞的合併,黑洞和中子星的合併,以及兩個中子星的合併。
  • 宇宙深處傳來信號,兩個黑洞發生了碰撞,合併在一起
    在宇宙中,除了存在恆星、行星等天體以外,還有一些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物質,如黑洞等。我們之所以肉眼看不到黑洞,是因為黑洞的質量非常大,所以它的引力非常大,連光都沒法逃脫它的引力,因此我們沒法直接看到它的樣子。不過,在藉助先進觀測設備的情況下,黑洞最終還是「現原形」了。
  • 迄今最強黑洞合併事件被發現!強大、遙遠,但令人困惑?
    (圖片來源:Science Photo Library)天文學家自己都沒想到,引力波探測到了迄今為人所知的、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事件。這次合併強大、遙遠,且令人困惑。此次黑洞合併最早發現於2019年5月21日,合併產生的引力波被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義大利處女座幹涉儀(Virgo)探測到,合併事件被命名為GW190521。兩個探測器感應到了黑洞合併產生的最後四個波紋,波紋頻率在一百毫秒內從30赫茲升至80赫茲。根據探測到的引力波,天文學家可以估算黑洞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