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能合併在一起?最終可組成新的星系系統!

2020-12-01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多個望遠鏡捕捉到的SDSS J084905.51+111447.2星系系統的圖像。這是一個由三個合併的星系組成的系統,距離地球約10億光年。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該星系中有三個正處於碰撞過程中的超大質量黑洞

新浪科技訊 9月29日消息,科學家在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一個罕見的景象,三個超大質量黑洞以相當近的距離聚在一起,看起來即將合併。

這項新研究報告稱,這三個超大質量黑洞位於距離地球約10億光年的SDSS J084905.51+111447.2星系系統中。「我們當時只是在尋找成對的黑洞,然而,通過篩選技術,我們偶然發現了這個驚人的系統,」研究第一作者、美國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的瑞安·普費弗爾(Ryan Pfeifle)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有力的證據,證實了這種三黑洞系統的存在,而且這些超大質量黑洞都十分活躍。」

取得這一重大發現並不容易。研究人員利用多種儀器進行觀測,並得到了許多民間科學家的幫助。發現歷程始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斯隆數位化巡天(SDSS)望遠鏡,它在光學條件下拍攝了SDSS J084905.51+111447.2的圖像。利用這些圖像,公民科學項目「星系動物園」(Galaxy Zoo)的志願者們將該系統標記為一個正在進行的星系合併事件。

接下來,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收集的數據。結果顯示,WISE探測到該星系系統發射出大量的紅外光,預示著其正處於合併階段。據估計,其中不止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將迅速地吸積物質。

X射線和光學觀測進一步觀察證實了這一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在該合併系統的每個中心附近,都探測到強X射線源,表明那裡正在消耗大量的氣體和塵埃——這是黑洞「進食」的跡象。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也發現了有氣體和塵埃環繞其中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證據。斯隆數位化巡天望遠鏡和亞利桑那州的大雙筒望遠鏡(LBT)收集的光學數據也進一步證實了這三個黑洞都處於活躍狀態。

「通過使用這些大型天文臺,我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來識別三個超大質量黑洞組成的系統,」普費弗爾說,「每一個望遠鏡都給我們提供了關於這些系統的不同線索。我們希望擴展這方面的工作,用同樣的技術找到更多的三黑洞系統。」

研究人員稱,每個超大質量黑洞到它最近的鄰居之間的距離從1萬光年到3萬光年不等,但它們之間的距離會不斷縮小。很顯然,這些黑洞註定要合併,因為它們的母星系就正處於合併過程中。

天文學家已經對黑洞如何碰撞有了一定的了解。畢竟,雷射幹涉儀引力波觀測臺(LIGO)已經探測到了許多黑洞合併事件產生的引力波。但研究人員表示,一個三黑洞系統的工作原理可能與傳統的雙黑洞合併系統略有不同。舉例來說,當兩個超大質量黑洞附近存在第三個超大質量黑洞時,它們的合併速度可能會變得更快。

這項或許可以為『最終秒差距問題』的解決提供線索。所謂最終秒差距問題,是指兩個相距僅數光年的超大質量黑洞如果要相互靠近,就需要一些額外的拉力,使其向內合併。第三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影響,就像SDSS J0849+1114,可能最終會使這三個黑洞合併在一起。

需要說明的是,LIGO和歐洲的室女座幹涉儀(Virgo)項目都無法探測到超大質量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因為其中所涉及的頻率不在LIGO和Virgo的探測範圍內。這兩個引力波探測裝置只能探測到是由更小的恆星質量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天體物理學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任天)

相關焦點

  • 黑洞竟然能夠合體,組成一個全新的星系系統,這是一種全新的循環
    要知道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自然現象,因為黑洞有巨大的引力,就算是光子也無法逃脫,所以黑洞觀測起來非常困難,只能通過一些間接的手段來觀察。即便如此,科學家通過自己的聰明智慧,找到了一系列的方法。近期科學家又有了全新的發現,下面給大家具體的介紹一下。歡迎朋友們加我粉絲和關注,這樣就能夠看到美女小倩全部的科學文章,我們一起探討宇宙科學的奧秘。
  • 黑洞合併,竟然可以發光?
    在10多億光年之外,兩個分別由36個和29個太陽質量組成的黑洞合併在一起。在一個意外的轉折中,美國宇航局的費米衛星在0.4秒後觀測到一個來自不明地點的微弱伽馬射線信號。然而,光只能從黑洞視界外發射。當人們提到黑洞是什麼,就會立刻明白為什麼當兩個黑洞碰撞時它不應該發光。黑洞不像我們宇宙中其他形式的物質那樣是一個固體的物理物體。它們不是由可識別的粒子組成的;它們不會與環境中的粒子發生交互或反應;當另一個物體與它們碰撞時,它們不會發光。
  • 星系的中心是黑洞,黑洞不斷吞噬,最終會吃掉整個星系嗎?
    黑洞擁有無限的密度和巨大的質量,質量越大,則引力場越強,所以黑洞能夠帶動大量的宇宙天體進行運轉,而這些宇宙天體的運轉又會帶動外圍的天體運行,於是一個以黑洞為中心的龐大天體系統就運轉了起來,而這樣的天體系統就是我們所說的星系。幾乎每一個星系的中心都有一個黑洞,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自然也不例外。
  • 當兩個星系碰撞合併時,可以將黑洞「踢」出星系的力量有多大?
    當兩個星系碰撞合併時,星系中心的黑洞會合併,並發出引力波。天文學家推測,反衝效應有時會將合併後的黑洞踢出星系,同時拖曳附近的恆星一起旅行。來自SRON和拉德布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對這些星系的樣子進行了預測,以識別它們並證明它們的存在,其研究發現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天文學家認為所有的大質量星系都有一個中心黑洞,質量在數百萬到數十億個太陽質量之間。
  • 黑洞和中子星碰撞合併事件:不產生可探測到的光線
    黑洞和中子星都是超新星災難性爆炸的恆星殘骸,超新星的爆發可使一顆恆星短暫地比星系中所有其他恆星更加明亮,當一顆恆星變成超新星時,其殘骸核心會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崩塌。如果這個殘骸足夠大,就可能形成一個黑洞,其引力強大到光線都無法逃脫。質量較小的恆星內核會形成中子星,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它的引力非常強,可以將質子和電子一起壓碎,形成中子。
  • 超大質量黑洞合併,將成為整個宇宙歷史上僅次於大爆炸的活躍事件
    就亮度而言,它很容易勝過整個星系。 就力量而言,它可以短暫地與宇宙中的大多數星星競爭。唯一能與超新星釋放的能量相匹敵或超過這種能量的是伽馬射線爆發或更大範圍的爆發,諸如合併星系或星系團之類的擴展事件,或是以大量物質為食的超大質量黑洞。在20世紀10年代,我們發現了至少一些伽馬射線爆發的起源:千新星,或者兩顆中子星的合併。
  • 當星系碰撞時:哈勃展示了六次美麗的星系合併
    從2015年開始,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就對這個距離地球2.3億光年的奇怪星系進行了深入觀測。歐洲航天局表示:「整個宇宙都可以找到相互作用的星系,產生各種各樣複雜的結構,有些是安靜發生的,一個星系無情地吸收另一個星系。另外一些是暴力和混沌, 一些星系合併可以引發星爆,也就是所謂的超新星爆炸,或者創造類星體,它們是由超大質量黑洞驅動的非常明亮的物體。
  • 在這個星系中心,首次發現三個超大質量黑洞!其他星系都只有一個
    在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的這些獨特觀測結果顯示,星系核心的黑洞彼此接近,這項研究指出了宇宙中最大星系形成過程中的同時合併過程。像銀河系這樣的大質量星系通常由數千億顆恆星組成,中心有一個質量高達幾百萬到幾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被稱為NGC6240的星系由於其特殊形狀而被稱為不規則星系。
  • LIGO給出解釋:這是雙黑洞合併星系的信號
    但是現在研究員們公布了一個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的顯著的信號:GW190412,這是對雙黑洞併合星系的首次觀測。在這個系統中,兩個黑洞的質量完全不同,分別是太陽質量的8倍和30倍。而這一引力波不僅提供了更多關於這一系統天體物理性質的珍貴測量數據,也使得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臺和室女座探測器的科學家們能夠驗證關於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一個至今未被證實的預測。
  • 銀河中心黑洞巨大氣體雲:或為雙星系統合併
    在此之前,這一氣體雲被認為受到黑洞作用正分崩離析,但新的觀點認為,這可能一開始就不是純粹的氣體雲。該研究顯示,這團名為「G2」的氣體雲,實際很可能是兩顆正在碰撞、合併的恆星。據觀測,G2在與銀河系中央的黑洞人馬座A*(Sgr A*)最近距離的靠近中倖存了下來。
  • 仙女座兩個黑洞數萬年後可能合併成超大黑洞
    中新網5月28日電 日本岐阜大學和東北大學的天文學家最近通過射電望遠鏡觀測到仙女座中兩個巨大的黑洞正在相互靠近的跡象。據科學時報報導,專家預計,這兩個黑洞幾萬年後將開始合併,最終成為質量是太陽數百億倍的超大型黑洞。美國《科學》雜誌5月23日刊登了他們的論文。  天文學家表示,仙女座距地球過於遙遠,觀測起來十分困難。
  • 10億光年外,3個超大質量黑洞即將合併,天文學家正密切關注
    即使是已經拍攝的第一張黑洞照片,也只是顯示了黑洞周圍一個被稱為「事件視界」的可觀測照片,而真正的黑洞,由於連光線都無法逃離,因此,人類實際上迄今仍然沒有更好的方法一睹黑洞的真實面目。不過,就算是我們永遠也無法一睹黑洞的「芳容」,但是通過對其華麗的風採的研究,仍然可以了解許多關於黑洞的信息。最近,科學家就首次拍攝到了3個即將發生碰撞的黑洞,它們距離我們比較遙遠,足有10億光年!
  • 宇宙中奇異的雙黑洞系統,將幫助人類實現星際旅行
    雙黑洞系統在宇宙中存在這樣的一種天體系統——雙星系統,它是指由兩顆恆星組成,相對於其他恆星來說,位置看起來非常靠近的天體系統,聯星是指兩顆恆星各自在軌道上環繞著共同質量中心的恆星系統。雙星可以當成聯星的同義詞,但一般而言,雙星可以是聯星,也可以是沒有物理關聯性,只是從地球觀察是在一起的光學雙星。
  • 科學(普)有道:在偏遠星系中尋找黑洞
    現在大家都知道,大多數星系中散布著許多恆星質量的黑洞。它們通常是由恆星在超新星爆炸中死亡而產生的。它們有時在雙星系統中被發現,黑洞和白矮星或其他類型的恆星在一起做軌道舞蹈。天文學家所知道的絕大多數超大質量黑洞都隱藏在星系中,這些星系本身被捆綁在一起形成星系團。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一個有210億個太陽的質量,位於彗發星系團星系的核心。彗發是一個距離銀河系3.36億光年的巨大團塊。
  • 哈勃空間望遠鏡帶來六個星系合併精彩瞬間:場面震撼
    為了慶祝剛剛到來的2021年,近日,哈勃空間望遠鏡官方公布了六張星系合併的照片剪輯,場面頗為震撼。據悉,此次公布的六張照片剪輯是哈勃極端環境和星團成像探測器(HIPEC)任務調查的一部分。該任務旨在調查合併系統中新恆星形成的速率,這將有助於了解銀河系的形成和演化,也是銀河系形成過程中最壯觀的事件之一。
  • 知新速遞:科學家首次發現三個超大質量黑洞正在趨向碰撞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在距離地球約10億光年的「SDSS J084905.51+111447.2」星系系統中,有三個吞噬光線的超大質量黑洞,正肩並肩地依偎在一起。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當時只是在尋找成對的黑洞,然而,通過他們的選擇技術,偶然發現了這個驚人的系統。
  • 恐怖的黑洞 最大黑洞 到底星系造就了黑洞,還是黑洞造就了星系
    黑洞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很神秘的東西,及看不見、也不可能觸摸到,但科學家一直認為它是確實存在的。而且幾乎每一個星系中間都有一個黑洞,就像我們的銀心黑洞一樣。2019年8月,科學家在距離地球約7億光年的鯨魚座發現了一個相當於太陽質量400億倍的超大黑洞,它就是霍姆伯格15A星系中心黑洞。
  • 恐怖的黑洞 最大黑洞 到底星系造就了黑洞,還是黑洞造就了星系
    黑洞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很神秘的東西,及看不見、也不可能觸摸到,但科學家一直認為它是確實存在的。而且幾乎每一個星系中間都有一個黑洞,就像我們的銀心黑洞一樣。此黑洞位於獵犬座的TON 618,可以稱為人類已經知道的最大黑洞。研究表明,它是由兩個早期星系合併而成,而且這種類型的星系合併,非常的罕見。在大約40億年後,我們的銀河系將會和仙女座星系相撞,而此次相撞很可能會出現跟更大質量的黑洞。
  • 陳根:引力波揭秘黑洞合併之謎,黑洞裡面套黑洞
    現在,來自LIGO和Virgo科學合作組織(LVC)的天文學家報告了迄今為止首次直接觀測到的最大規模黑洞合併。來自ARC引力波發現卓越中心(OzGrav)的研究人員參與了這次探測,並利用新引力波數據中心的計算資源來推斷合併黑洞的質量,表示其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50倍。事實上,這次大規模碰撞並不僅僅是圖表上的一個新數字,它更提出了幾個關於黑洞的基本問題。
  • 天文學家發現新的超星系團 為解釋星系演化鋪平道路
    據外媒報導,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一個新的超星系團,可能有助於解釋星系演化的基本原理,並驗證了eFEDS項目對宇宙中一些最大的已知結構提供突破性新見解的能力。 隨著宇宙的擴張,超星系團在我們的銀河系之上擴展了幾個數量級,並有可能跨越數十億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