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次核酸陰性後確診!「雙陰性」才是真正「通行證」

2020-11-29 健康界

據央視新聞11月10日消息,11月8日,太原市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該病例入境集中隔離期滿返並後居家醫學觀察,期間8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入境前2次,口岸入境城市集中隔離期間4次,返並後2次)


11月7日,該病例到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就診複查,核酸檢測仍為陰性,但血清抗體(IgM、IgG)呈陽性,胸部CT有少許毛玻璃狀改變。後經省級專家會診,確診為輕症病例恢復期。


隨後,太原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該病例乘坐的航班CZ3749(10月30日)和敦化南路泰享裡熊孩子樂園滬上阿姨奶茶店(11月4日17時左右)、大南門聯通營業廳(11月6日14時左右)、五一路上官巷老郭羊湯(11月7日7-8時)、呷哺呷哺中正天街店(11月7日14時左右)等所有涉及的駐留場所進行嚴格消殺和接觸者追蹤排查。


截止目前,已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2人,全部落實隔離醫學觀察,經2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篩查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和一般接觸者179人,全部進行核酸檢測和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同時,對該病例住所、居住單元樓道及其駐留場所進行了終末消毒。


梳理以往病例,發現此類情況並不鮮見:


5月26日,上海報告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該病例5月7日入境後即被隔離觀察,期間曾有血清抗體檢測陽性,但數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25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再次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5月26日確診。


6月25日,北京新增的一例確診病例,曾核酸檢測陰性,但採集血標本檢測新冠病毒抗體IgM、IgG均為陽性,隨後確診。


7月3日,北京新增1例確診病例,其6月21日起出現全身酸痛、發熱、咳嗽等症狀。7月2日到宣武醫院就診,核酸檢測陰性,血清IgG抗體陽性,診斷為疑似病例;7月3日再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當日確診。


目前,抗體檢測核酸檢測是新冠病毒感染檢測的兩大主力軍,這兩種檢測方法有何區別?各自優缺點在哪裡?


7月2日,澎湃新聞記者曾就此採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檢驗科趙倩。


01.什麼是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目前是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金標準」,也是判斷受檢者體內有無新冠病毒的直接證據。


現階段臨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含有新冠病毒特有基因信息的探針去患者採集的鼻咽拭子標本裡尋找相應的序列。能夠找到,代表檢測陽性;沒有找到,檢測為陰性。



02.什麼是新冠病毒抗體檢測?


抗體檢測是用於檢測人血清、血漿和靜脈全血樣本中新冠病毒特異性IgM/IgG抗體,是判斷受檢者有無感染新冠病毒的間接證據,是核酸診斷的補充手段。


新型肺炎發病3-5天後,血清特異性抗體逐漸產生。首先出現的是免疫球蛋白IgM抗體,約在5-7天產生;然後出現IgG抗體,約在10-15天產生。



03. 兩種檢測方法的優缺點是什麼?


核酸檢測具有早期診斷、靈敏度和特異性高等特點,但有其局限性:



抗體檢測採樣相對更便捷,樣本更穩定。操作簡單快捷,尤其是膠體金法,通俗一點說一滴血15分鐘,用肉眼就能夠觀察到判斷的檢測結果。


但抗體檢測也有其局限性:





趙倩表示,當核酸檢測陰性時,將IgM和IgG抗體檢測增加進去,可以彌補核酸檢測容易造成漏診的不足。一個用於疾病的鑑別診斷,確保不錯;一個用於疾病的初篩,確保不漏。

10月29日起,中國駐美國、法國、英國、愛爾蘭、義大利、波蘭、德國等多個國家的大使館網站均發布了《關於搭乘航班赴華人員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雙陰性證明登機的通知》中轉旅客須再次檢測。


11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此事時稱,來華乘客登機前核酸檢測措施實施以來,在防範境外疫情輸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有關專業部門意見,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結果穩定,配合核酸檢測,可大大提高對新冠病毒感染篩查的準確性,所以我們增加了血清抗體檢測的要求。

相關焦點

  • 多人持雙陰性證明來華後確診!高福院士:口罩不能摘!
    多人持雙陰性證明來華後確診!高福院士:口罩不能摘!>《通知》稱,近日,多名自英國出發赴華旅客持BioGrad診所出具的PCR核酸和IgM抗體陰性報告,在抵達中國後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 什麼是核酸檢測「假陰性」?
    「金標準」,只有通過核酸檢測陽性才能確診。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採用的是逆轉錄-多聚酶鏈反應(RT-PCR)的方法,理論上這種檢測方法的敏感性是很高的,也即陽性率很高。然而,之前媒體多次報導,這次新冠肺炎病毒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並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檢測出核酸陽性,即核酸檢測結果出現了假陰性。比如,英雄李文亮醫生的前兩次核酸檢測結果一直是陰性,直到第三次檢測才是陽性,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病情的診斷治療。
  • 12月1日起日本回國華人需2日內雙陰性證明和健康碼
    中國駐日大使館發布的最新通知明確表示從12月1開始從日本出發到達中國的華人和外籍乘客提交2日內指定機構做的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和血清IgM抗體檢測雙陰性證明的同時需要向中國駐日本使領館申領帶」HS」或」HDC」綠色健康碼。
  • ...憑檢測陰性證明(雙陰性證明)申領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或...
    2020-10-31 13:40:26來源:FX168 【中國駐英大使館:從英國回國需48小時內雙陰性證明】10月30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官網發布《關於搭乘航班赴華人員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測雙陰性證明乘機的通知》顯示,從英國時間2020年11月7日開始,自英國出發,搭乘航班赴華的中、外籍乘客,須在登機前48小時內在完成核酸和血清IgM抗體各一次採樣、檢測,憑檢測陰性證明(雙陰性證明)申領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或健康狀況聲明書,否則不得登機。
  • 深夜通報:天津一6歲女童確診,7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半月前爺爺奶奶...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246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現有疑似病例8例。累計確診病例3936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3690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12月5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279例(其中重症病例6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1706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6619例,現有疑似病例9例。
  • 11次核酸陰性為何又轉陽了?專家分析存在窗口期延長的原因
    健康時報記者 井超 實習記者 李曌懿「由於本次疫情具有潛伏期長、傳播速度快、情況複雜等特點,有的病例做了11次核酸檢測才顯出陽性,有的地區檢測6輪還有陽性病例出現。」1月4日,大連市民政局局長湯易在當地政府舉行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這樣一起特殊病例,此前多地也曾出現多次核酸陰性後轉陽的病例,專家表示,這其中有窗口期較長的原因。資料圖。張磊/攝健康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多次核酸陰性後轉陽的病例屢見不鮮,在北京、大連、哈爾濱、青島、海南等地都出現過3次以上核酸陰性而後轉陰的病例。
  • 核酸檢測陰性才登機 非洲飛成都一航班落地仍有9人新冠病毒陽性
    航空圈訊 非洲奈及利亞拉各斯飛四川成都的一個國際航班,落地後機上9名乘客檢測出感染新冠病毒。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旅客均為中國公民,在當地工作,乘機前均在當地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經過篩查後才登機,而且抵達成都入境時體溫正常,無異常症狀,採樣後送集中隔離點醫學觀察。想不到,抵達後第二天就有9人被檢測出感染新冠病毒。根據通報,所有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均由集中隔離點專車轉送至定點治療機構,無市內停留場所。轉運車輛及患者停留過的隔離點房間均已實施終末消毒。
  • 【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昨日新增13例,北京一病例確診前4次核酸陰性
    關於【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昨日新增13例,北京一病例確診前4次核酸陰性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昨日新增13例,北京一病例確診前4次核酸陰性,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疫情最新消息今天,北京一病例確診前
  • 為何核酸陰性還被確診? 來看吳尊友怎麼說!
    為何核酸陰性還被確診? 來看吳尊友怎麼說!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現場獲悉,現場有記者提問,有的病例確診前兩次核酸和抗體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那麼,為什麼確診病例前兩次核酸和抗體檢測結果都是陰性呢?
  • 第二波疫情與IGM「雙陰性」政策後的留學生:什麼時候,才能回家?
    抬頭一望,全球好像爆發了新一輪新冠疫情,美國確診人數累計破千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國大使館10月29日最新通知:為控制疫情跨境傳播,保護乘機人健康安全,自美西時間2020年11月6日0時起,自美國出發,搭乘航班赴華的中、外籍乘客,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血清特異IgM抗體檢測(以下簡稱「血清IgM抗體檢測」)為陰性的證明,申請並獲得帶
  • 多人被確診!立即暫停
    今天下午#多人持雙陰性證明自英國來華後確診#跑上熱搜近段時間境外疫情形勢惡化中國面臨的輸入風險持續加大繼中國民航局對國際客運航班實施熔斷機制、中國海關暫停進口冷鏈食品檢測被陽性病毒的相關企業產品之後,對多次出現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11次才「顯陽」,為什麼?
    1月4日,大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有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做了11次核酸檢測最終才檢測出陽性。核酸檢測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照妖鏡」,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手段讓看不見的病毒「顯形」。為什麼有的人1次「照」不出來,竟然需要11次?
  • 一文讀懂北京發布會:百事可樂公司出現確診病例,密接者核酸陰性也...
    北京昨新增22例確診病例,年齡最小1歲7個月,最大86歲。核酸檢測機構擴大至124所,日最大檢測能力從10萬份已擴增到23萬份以上。百事可樂公司出現8例確診病例,已啟動應急預案停產停業,87名密接者全部集中隔離。
  • 「石家莊有人檢測6次才呈陽性」,核酸檢測是不是不靈了?_新華報業網
    1月13日,話題#石家莊有人核酸檢測6次才呈陽性#衝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熱議:  在12日石家莊市新增確診的84例病例中,一50歲男子曾在1月3日至10日間做了5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而1月11日的檢測結果卻呈陽性。
  • 瀋陽一本土確診病例5次核酸檢測陰性 連續2次血清IgM、IgG抗體陽性...
    王景巍 攝中新網瀋陽1月8日電 (李晛)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萍8日在瀋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2場新聞發布會上通報,1月8日0時至12時,瀋陽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據王萍通報,患者李某某,男,71歲,中國籍,現住址:瀋陽市皇姑區崑山西路向工北小區,職業:退休。在瀋陽譜康醫院輸液期間與尹某某共處一室,是確診病例尹某某的密切接觸者。
  • 一地確診病例核酸檢測6次後呈陽性?專家回應……
    石家莊一確診病例核酸檢測6次後呈陽性,為什麼? 1月12日0-24時,石家莊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4例軌跡公布。許多市民對此十分關注:有些確診病例經過3次,甚至5次核酸檢測陰性後,在後續檢測中也檢出陽性。
  • 核酸檢測5次「假陰」轉陽咋回事?專家權威解讀!
    現在,每天都會對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軌跡進行公布。這兩天許多市民對一個問題十分關注:有些確診病例經過3次,甚至5次核酸檢測陰性後,在後續檢測中也檢出陽性。 多次檢測才呈陽性?
  • 11次核酸檢測後才呈陽性,新冠病毒真的如此狡猾嗎?
    而在近日的大連疫情中,有病例做了11次核酸檢測才顯出陽性,有的地區檢測6輪還有陽性病例出現。這些消息不禁讓人對於核酸檢測結果打了許多問號——為什麼會出現假陰性的情況?核酸檢測到底有沒有用?為此,動靜記者採訪了貴州省人民醫院中心實驗室餘福勳教授。據餘福勳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病毒中特異性RNA序列是區分該病毒與其他病原體的標誌物。
  • 陝西三原可疑病例6天5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專家解讀
    1月12日,記者從鹹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獲悉,1月7日,鹹陽市接三原縣報告,陳某某因有發熱症狀在當地醫院就診,經第三方機構核酸檢測為陽性。隨後,經省、市、縣疾控和醫療機構6天5次檢測,均為陰性。
  • 中國駐薩爾瓦多使館通知赴華乘客須憑兩次核酸陰性報告乘機
    本文轉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薩爾瓦多大使館】;關於實施薩爾瓦多赴華乘客憑兩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PCR)陰性報告乘機暫行辦法的通知據中國駐薩爾瓦多大使館網站消息,為減少疫情跨境傳播,我館於今年10月31日發布了《關於搭乘航班赴華人員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測雙陰性證明乘機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