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Panopath_liuxue
作者:Olivia
「機場的地板很硬很冷。
別問,問就是因為睡過。」
2020年,一票難求,一張薄薄的回國機票成了多少人的心病,爸媽在國內睡不著覺,加了無數留學互助、機票信息的微信群。
從害怕被無良刷票的騙了錢,到現在一票難求,想被騙都沒有機會。
抬頭一望,全球好像爆發了新一輪新冠疫情,美國確診人數累計破千萬......
今年的留學生好像總是在水生火熱中撲騰,從三月底突然頒發的「五個一」政策、中美關係緊張停航又復航、到九月十五美國對華為和Tiktok的禁令......如今,全球第二波疫情爆發,領事館頒布48小時「雙陰性檢測」政策——一系列波折反反覆覆,玩的就是心跳,玩的就是速度與激情。
「雙陰性政策」,總能讓人莫名想起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然而八竿子打不著,這麼說吧,就是極喜和極悲的區別。
11月11日零點,湖南衛視和各大賣貨主播在倒計時:十、九、八、七...... 三、二、一!買他!!衝啊尾款人!!!
在新的雙十一,我們要步步高升,離夢想更近一步!
11月6日美西零點,由於北美地區疫情日益嚴重,「雙陰性證明」政策正式啟動:十、九、八、七...... 三、二、一!「
在美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泰國、尼泊爾等全球各地的留學生們,好像回家又艱難了一點......
唉......還沒回家的留學生們,該怎麼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國大使館10月29日最新通知:
為控制疫情跨境傳播,保護乘機人健康安全,自美西時間2020年11月6日0時起,自美國出發,搭乘航班赴華的中、外籍乘客,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血清特異IgM抗體檢測(以下簡稱「血清IgM抗體檢測」)為陰性的證明,申請並獲得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或健康狀況聲明書。
這個新增的血清IgM抗體陰性到底是什麼?
● IgM抗體:
通常在感染病毒後5~7天形成,隨著病人逐漸康復,IgM抗體也開始下降。
● IgM抗體陽性:
初步判斷已發生感染,用於早期診斷。
● IgM抗體陰性:
通常說明患者在近期沒有感染過新冠病毒。
回國政策千變萬化:從最初的連續打卡15天、到提供登機前3天內的核酸檢測、再到現在的48小時內雙陰檢測證明...... 如果前兩個政策的難度相當於爬山,那麼「雙陰性政策」就是登天。
因為「雙陰性政策「的時間限制和要求極其刁鑽:須在登機前48小時內,完成核酸血清IgM抗體各一次的檢測,並且上傳大使館並獲得綠色健康碼。
在這樣的新政策下回國,有哪些困難?需要注意什麼?
首先,我們需要買到直飛機票。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雙陰性政策」基本否定了中轉回國的可能性。因為如若轉機,你原本千辛萬苦獲得的HS綠色碼將失效,也就是說,你需要從中轉國再次重新獲得新的兩份陰性檢測,並且再次向大使館提交新的HS碼申請。
就論這第一步,我們粗略有四個顧慮:
1. 中轉一般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我們怎麼可能等48小時做核酸?
2. 中轉國人生地不熟,甚至有可能語言不通,我們去哪裡做核酸?
3.感染風險是不是增大了呢?原本幾個小時的停留突然變成了深度遊,如果在中轉國感染了豈不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4.沒有直飛航班的國家怎麼辦?對現居非洲、南美、北歐等國家的中國公民來說,因為轉機成功率幾乎為零,他們回國的可能性也零。對於這些留學生來說,最近可能是真的無法回國了。
其次,48小時內,在出發國完成核酸血清IgM抗體各一次採樣、檢測。
各國國情不同,檢測速度和政策不同:在發達國家,例如美國、歐洲,根據不同醫療機構的接待能力,出結果的速度也有所不同,不過有親歷者表示,如今在美國普遍都可以在24小時到72個小時之間完成,提早規劃再加一點的運氣,還是有機會順利回國的。
然後,在獲得雙陰性證明後,我們還需要向中國駐外領事館申請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或者健康狀況聲明書。
大使館這裡也需要至多12個小時的時間審核,審核通過後才能給你出證明。當然,大使館工作人員也真的很辛苦,這裡毫無催促之意,誠摯致謝!
(圖自官方答疑)
具備以上所有證明,你才可以出發。戴上你的口罩、穿上防護服、裝好足夠的酒精紙巾、拖著大包小包去機場了。
哦,對了,記得至少提前三小時到達機場哦!
對於這樣的政策,很多留學生表示——太難了,做不到啊!
更有神仙網友翻譯了一下這個新政策的潛臺詞就是:唉,非常時期,暫時就別回來了吧。
也有人認為:少些怨氣吧,互相理解,咱們國家防疫能有今天的成效也都是無數人的付出和犧牲。
對於如今的留學生們,我們過於焦慮和埋怨,似乎已無濟於事,那麼,在此政策之下,我們面臨著哪些問題呢?——對於這些問題,每個留學生都需考慮再三。
·美國留學生的你,下學期還敢回美國嗎?
換句話問,回去了還能再回來嗎?
雖然在如今美國大選後,各權威媒體官宣的新任總統拜登雖然看起來可能比川普老頭子正常,但是他領導下的美國仍然是我們未知的領域。
中美關係到底何去何從,這將直接影響著留學生的命運。如果下學期回美國了,誰能保證不會出現一個24小時「三陰性檢測」政策呢?
不得不感慨,以前的遊子離鄉是文藝片,然而現在的離鄉卻是諜戰動作懸疑恐怖片。
·是不是國內隔離酒店不夠用了?
也有猜測表示,以上海虹橋機場為例,其附近酒店已經全部徵用為隔離酒店,如果入境人數繼續按照現在的增長水平,很可能隔離酒店會不夠用。再加上機場防疫人員持續高壓工作,不少人表示「雙陰性」政策或許是在減輕國內防疫負擔。(再次向防疫人員致敬!)
·打疫苗了之後能出去了嗎?
有許多樂觀的人在積極尋找解決方案:沒準打了疫苗之後就可以安心出國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大約半個月前,有一個火遍留學生圈的留學生優先疫苗預約消息?
這件事似乎也沒有進行下去了——由於不少無良媒體帶節奏,將原本對所有自願接種者、國企央企需出國職工、或有特殊需求群體的人開放的免費疫苗接種預約,強行煽動成留學生特權免費接種。
這讓許多人心裡不平衡,再次開麥炮轟留學生、叫停留學生疫苗渠道,導致國藥集團不得不關閉預約通道。
「竟然免費給他們??
他們出得起錢留學,還差這點疫苗費嗎?」
本身很好的事,由於人們盲目仇富,只看自己想看到的。卻不知這本來就是一個第三期疫苗試驗品,開啟志願性免費接種為了共贏互利,再加上留學生亞洲體質但接觸國外病毒,是免費、優質又共贏的「實驗品」。
這麼一鬧,現在疫苗接種再次變成了僅活在人們口中的美好神話。
所以,如今留學生們,應當慎重考慮關於雙陰性政策下回國、出國的問題——提前規劃,早做安排。
對於如今的情況,留學生早已是「有苦說不出」,留守國外的同學們的身心健康已成為了我們共同關注的話題。只可惜,儘管這樣,網絡上對於留學生的「口誅筆伐」還是沒有停止,這些沒有同情心的發言,讓同學們傷透了心:
小懂王型:
用嘴抗疫型:
道德綁架型:
......
最近天氣變冷,咖啡店都放起了聖誕節的音樂。
昨天在跟同為留學生的室友研究雙十一怎麼玩、如何複製淘口令給朋友助力。
想起去年雙11的時候,我們都還在國外上著學,但也不忘湊熱鬧。買東西寄到家裡讓爸媽籤收,千叮嚀萬囑咐讓爸媽不要拆,放我臥室裡等我聖誕節回來親自打開。
這下有多少留學生歸期遙遙,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拆自己的雙11快遞了。
在知乎相關問題下有個高贊回答——在新政策的迫使下,有善良的外國房東駕車帶中國租客去檢測,並且連連感嘆「crazy」。
兩個中國學生想要為祖國辯解一下,但仔細想想,卻又無從下口。
因為,這裡的「Crazy」並不是個貶義詞——比如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卡迪B在談到中國的防疫政策時,高呼:「China Crazy!(中國牛逼)」。
然而,這個「Crazy」背後,是無數默默犧牲自己,為祖國抗疫事業做貢獻的留學生們。
被噴成狗的留學生,最愛吃的小零嘴還是魔芋爽和螺螄粉;看視頻時有地域限制也不怕,鍾愛用多瑙追劇;上著課也要用youtube看春晚直播;雖然沒有父母給買新衣服了,但還是忘不了在過年的時候換上紅色的衣服或者配飾,見面笑著說聲過年好。
......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在生死之際,人們往往都是自私的——但就在這非常時刻,是留學生們的配合與犧牲,為祖國的抗疫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所以,請大家不要再對留學生,說「舍小保大」、「千裡投毒」,而是說一聲「感謝「......
要知道,2020年,只是碰巧你不是那個「小」而已。
快在評論區留下
#對於這次「雙陰性」政策的看法#
如果你現在身處國外
不妨發表一下你2020的心路歷程吧!
我們歡迎敞開心扉~
新聞|故事|留學生
排版|甜懵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