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給大家推薦另一部最近比較火的電影!
好吧,相信大家看推文標題就知道是什麼電影了,本來還想賣個關子,用標題吸引一下眼球。
《寄生蟲》最近在豆瓣熱門上佔據第一,評分高達8.9的它,榮獲了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看影評時發現,不止小編一個人對片名存在誤解——以為是災難片,類似於外來生物入侵地球人類生存面臨危機這種,後知後覺原來用了隱喻。
看完電影,除了說不出的複雜心情,還有就是……睡不著!!!細思恐極!!!
影片開始,是一家四口住在半地下室的鏡頭。
狹小的空間,沒有信號的手機,一家人沒有固定工作,靠折披薩紙盒勉強度日。
故事是從基宇朋友的突然拜訪緩慢進展的。
敏赫要出國留學,希望基宇替代他接手家教的工作。
按理來說,比基宇能勝任這份工作的大學生比比皆是,可敏赫卻把工作介紹給復讀四年的基宇。
不論是出於私心還是其他,總之,在基婷的幫助下,基宇帶著偽造的證書去面試了。
剛見面時,樸太太表現出一副「精明」的樣子,要求陪女兒試聽一節課。
基宇沒有同以往的方式上課,而是先做心理建設。(開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捕獲了多慧的芳心)
樸太太果真像朋友敏赫說的那樣,善良又單純。基宇如願以償得到了這份工作。
無意間聽太太說多頌缺美術老師,便盤算著給妹妹也找份工作。臨時起意給基婷捏造了一個「傑西卡」的假名,謊稱她是朋友的堂妹,美術名校畢業,有著獨特的藝術教學方式,假意介紹給太太。
接著,通過各種手段,一家人全都陸陸續續都在這棟別墅得到了工作。
父親基澤是樸先生的司機,妹妹基婷是多頌的美術老師,母親忠淑是這家人的保姆,基宇自己是多慧的家教老師。
某天樸先生一家要出門野營,別墅儼然成了基澤一家的天地。他們不但胡吃海喝一頓,還把主人家裡也弄得一片狼藉,吃飽喝足後,便閒聊起來。
就在這時,門鈴不適宜地響了。
敲門的是這棟別墅的前保姆雯光,她表示突然被解僱,走得匆忙,忘了帶走放在地下室的東西。
忠淑不得已開門讓她進來,見雯光遲遲待在下面沒有出來,便下去一看,發現柜子後面,竟然是一個密道的入口!!!裡面還藏著一個男人!!!
那個男人是雯光的丈夫,借了高利貸,沒錢沒房,為了躲避債主,藏在這暗無天日的地下室四年之多。
雯光拜託忠淑,表示每個月給她一筆錢,希望能每隔一段時間給自己丈夫送點吃的。
正在兩人攤牌之際,躲在暗處的另外幾個人不小心被發現了,雯光知道他們的關係後,化被動為主動,拿手中的視頻要挾他們。
不湊巧的是,主人一家因為暴雨不得不取消露營,馬上就要到家,基宇一家慌忙把雯光和她丈夫藏在地下室……
劇情開始反轉……
影片中有3處細節讓小編細思恐極。
第一處是味道。
影片中不止一次出現這個詞,先是多頌嗅到金司機和保姆、傑西卡身上的味道一樣;他們回到家後,基婷自嘲說是半地下室的味道;房主一家突然回來,基澤一家藏在茶几底下,聽到樸氏夫婦的對話,說金司機的味道像搭地鐵的人有種特別的味道;樸太太一家舉辦聚會,在和基澤採購回家的路上,她在車上一邊和朋友打電話,一邊用手捂住鼻子;多頌在聚會上暈倒,車鑰匙被壓在兇手的後背,他一臉嫌棄地推開受傷的罪犯,捂著鼻子撿起車鑰匙……這些都在為後來的劇情做鋪墊。(不知該不該劇透)
第二處是名字。
前保姆慧光欲出地下室向太太舉報,忠淑慌亂中順腳把她踢回地下室,不料她的頭狠狠撞到牆上,導致腦震蕩,在得不到及時治療的情況下就匆匆去世了,慧光臨死前,和丈夫有段對話,並喊著忠淑的名字……
第三處是畫像。
鏡頭不止一次切換到多頌的畫——那幅掛在牆上的自畫像。通過後來的劇情可以猜出:社長家小兒子畫的畫,就是那個藏在地下室前保姆的老公!!!還有摩斯密碼……
連影片中的一塊石頭,都有它特殊的意義……
就像導演奉俊昊說的:
「這是一部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壞人的悲劇,什麼是好人壞人,在這個社會已不能單就結果去定論。」
我們能感覺到這部電影裡沒有壞人,不過,還是發生了可怕的事情。
回顧我們社會,也並不是只有精神病患者或者帶著惡意的人,這些「壞人」所犯的罪。大家都會有點缺陷,又或者這麼說:
「她很善良的,但是她卻殺了人。」
「他是個好人,但他被人騙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人們是不會把善惡刻在頭上的,一般大家都是「灰色的」,適當地善良和小心,又適當地不良和卑劣。《寄生蟲》的人物也都是這樣的,雖然沒有帶著惡意,但是無法控制的事情時有發生。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
影片中沒有絕對的善與惡是與非,大家都在不容易但努力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