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島首批從武漢撤離澳人回家,激動涕淚!家長擔憂孩子受歧視

2021-01-13 澳洲新快網

 凱薩琳和丈夫在機場激動地擁抱在一起。(澳洲廣播公司圖片)

首批從武漢撤回澳洲、並在聖誕島隔離檢疫了14天的澳人周一在返回澳洲大陸後,暢談了自己的感激與欣慰的心情,但依然有人對今後的生活感到憂慮。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周二則呼籲在澳華人無需太拘謹,如果不是最近14天內才從中國大陸回澳的話,應該像往常一樣自由活動。

241名首批從中國武漢撤回的澳人昨天大部分都已回家,莫裡森擔心在華人社區內可能有錯誤信息流傳,因此今天他在墨爾本表示:「你們可以自由地到處活動,不需要留在家裡。」

這批澳人中沒有一人感染了新冠肺炎,他們周一搭機返回了各自所生活的6座城市,率先抵達澳洲大陸的是周一傍晚7點40分,降落在珀斯的客機。

凱薩琳.陳(Catherine Chen)在帶著兩個孩子去湖北後,已經和丈夫分離了一個月。

她說:「雖然只有一個月,但我覺得時間太漫長了。」

「我很高興現在能回家,覺得很幸運。」

凱薩琳在西澳傑拉爾頓(Geraldton)經營託兒中心,她稱離開中國的過程很緊張,並稱「我們不知道所有的機場都關閉了,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回來。」

「我還有些擔心孩子們。」

凱薩琳的孩子們在聖誕島交到了新朋友。(澳洲廣播公司圖片)

疏散者在聖誕島被安置在高度戒備的非法移民羈留中心裡,過去這裡住的是尋求庇護者。

凱薩琳稱,在聖誕島的隔離經歷「很美妙」,「比我想像的好多了,而且人太好了,讓我們覺得非常舒服。」

「我們在那兒真的很開心,我的孩子們還交到了新朋友,簡直不想回家了。」

10歲的伊莉莎白(Elizabeth Taylor)周一從聖誕島返回珀斯後,表示在隔離期間可以玩遊戲以及結交朋友。

「這真的很棒,我交了新朋友,而且很喜歡那裡。」

伊莉莎白表示,島上的日常生活還包括每天測兩次體溫,「早上和下午都有醫療兵定時來敲門,用測溫儀來測體溫。」

伊莉莎白甚至覺得,回到位於珀斯的家有種陌生感,而且一想到要上學一點都不激動。

於麗雅和媽媽昨晚抵達墨爾本機場。(澳洲廣播公司圖片)

家住墨爾本的於麗雅(Yuliya )對回家感到興奮,但想到要返校又覺得緊張。

11歲的於麗雅表示,有朋友告訴她,全班同學都知道她是從武漢疏散回來的,因此她有點擔心被孤立。

她說:「然後他說所有人都會漠視我,我有點害怕。」

「我和幾個朋友說了這個事情,她們說他們不會。」

墨爾本男子吉姆(Jim)有兩個分別為7歲和5歲的孩子,他早前在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BC)採訪時也表達了類似憂慮,並稱「我最擔心的是回家後得不到(社區的)歡迎。」

「這對成年人沒什麼,但如果孩子受到歧視就太糟糕了。」

4歲的哈雷在坎培拉機場抱著好久不見的爸爸。(澳洲廣播公司圖片)

昨天有6人是從聖誕島返回坎培拉,吳偉(Wei Wu,音譯)的妻子安妮(Annie)和他們4歲的兒子哈雷( Harley)就在其中。

這一家三口早前一起回中國度假,但吳偉先回了澳洲,安妮和哈雷則留在武漢和安妮的父母在一起。

在坎培拉機場見到爸爸時,哈雷滿臉笑意地跑過去擁抱。吳偉說:「我覺得他過得很高興,但不幸的是,他現在對iPad上癮了。」

到雪梨的客機是周一晚上快8點降落的。

家住林菲爾德(Lindfield)的格洛瑞亞.鄭(Gloria Zheng,音譯)表示,她在得知要疏散到聖誕島後很震驚,畢竟當地以羈留船民而聞名。

格洛瑞亞說:「我們一開始非常不安,但當我們到了之後得到了非常好的照顧。」

「因為一開始沒有人知道是否有疑似或確診病例,我覺得(醫護人員)能到聖誕島來照顧我們,真的勇氣可嘉。」

她還提到依然有澳人「困在武漢想要回家」,希望澳中兩國政府能安排進一步的疏散。

拉斐爾.黃(Raffael Huang,音譯)和妻子齊娜(Kira,音譯)和他們的小寶寶艾麗西亞( Alicia)也是在聖誕島隔離的澳人,他們對澳洲政府和軍方的支持感到高興。

齊娜說:「他們給寶寶提供了一切,從尿布到浴缸,而且還每天都做新鮮的事務,這真的太棒了。」

「我由衷地感激。」

家住好市圍的海蒂在接受採訪時情緒激動。(澳洲廣播公司圖片)

家住雪梨華人區好市圍( Hurstville)的海蒂.孫(Heidi Sun)在談到聖誕島的隔離生活時情緒激動,並稱:「我不喜歡這樣的經歷,但既然發生了就只能接受。」

她對政府以及在聖誕島上照顧他們的人表示感謝,並說「我感覺到人們對我們非常好,非常非常好。」

「我們剛到島上的時候,他們說『歡迎回家』……非常暖心。」

海蒂還說當局認真對待隔離者的健康,「每天都檢查,體溫、咳嗽或是喉嚨痛」,「我可以告訴你,我很健康。」

當局還為所有的疏散者出具了健康證明,確認他們沒有感染新冠病毒,而且可以回到社會裡重新過上正常的生活。

在聖誕島上實施了嚴格的隔離檢疫措施,疏散者們被分到3個不同的院落中,然後再以家庭為單位進一步細分,而且與其他的疏散者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1.5米。

除了每天要進行兩次體檢外,疏散者在自己的房間外活動時必須要戴口罩。

相關焦點

  • 聖誕島第一夜,真實經歷曝光!撤離者抱怨住宿環境,跟說好的不一樣
    就在昨天澳洲首批從武漢撤離的243名僑民,已經順利入住了聖誕島。>目前,撤離到聖誕島的隔離中心的共有240名澳大利亞公民和永久居民,其中包括84名16歲以下的兒童和5名2歲以下的嬰兒。 (圖片來源:ABC News)從武漢撤離到聖誕島的另一個家庭也對衛生條件表示了擔憂。
  • 聖誕島再現新冠疑似病例!中國來澳貨輪船員生病,被疑感染
    (《澳洲人報》圖片)據《澳洲人報》報導,再有一名澳人在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上被進一步隔離,正在等待新冠病毒檢測結果。昨日,該報拍到兩名女軍人將這名成年人的檢測樣本交給身著軍服的男子。他隨後將樣本送到在聖誕島機場等候的一架大力神(Hercules)運輸機上。
  • 調查顯示:九成家長擔憂自閉症孩子未來
    調查顯示:九成家長擔憂自閉症孩子未來 活動中發布了市自閉症研究會製作的《中國自閉症人士及其服務現狀調查(華南地區)》,調查報告指出,雖然自閉症是由於大腦先天發育不足所致,但是調查結果顯示仍有一半人認為「自閉症就是性格孤僻」。
  • 「蝙蝠龍捲風」侵襲澳昆州 父母擔憂孩子上學安全
    「蝙蝠龍捲風」侵襲澳昆州 父母擔憂孩子上學安全 2020-02-06 15:38:47   蝙蝠逼近學校 父母擔憂孩子上學安全  據報導,蝙蝠佔領了英厄姆鎮上的植物園,很多樹上「長滿了」蝙蝠,以至於在蝙蝠重力的壓迫下,樹都開始變形。蝙蝠的數量仍然在增長,並且他們開始向當地的幼兒園和小學附近的樹林中蔓延。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全。澳大利亞昆州近日遭大量蝙蝠侵襲。
  • 網友批《小豬佩奇》稱孩子學豬叫 家長:動物歧視?
    《小豬佩奇》動畫片截屏圖《小豬佩奇》又火了,這次是遭到了一群家長的抵制。一時間,此貼引起許多家長共鳴,甚至直呼動畫片「有毒」:孩子常沉迷於動畫片情節,模仿角色行為,看到相關玩具就「走不動路」。但也有家長認為,類似於《小豬佩奇》這樣的動畫片「三觀正」,孩子從中學會禮貌、語言能力也得到提升,「為什麼不能學豬叫呢,動物歧視嗎?」
  • 武漢重啟造血幹細胞移植,迎來首批捐獻者
    「封城」期間,武漢所有造血幹細胞移植計劃被迫叫停,亟需移植造血幹細胞的重症血液病患者們在病情和疫情的雙重生死線上苦苦掙扎。4月22日,中華骨髓庫第9548、955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雪峰、宇寧為武漢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為結束「封城」的武漢患者送去重生希望。一位武漢移植醫院的協調員非常激動地說「感謝骨髓庫!致敬捐獻者!武漢已重啟!」
  • 校門口商店賣「蜂卵」 引濟源家長擔憂
    他認為商家只圖利益向學生銷售小蜜蜂,這樣是破壞小動物的生長規律,也給孩子成長帶來不良影響。校門口商店賣活蜂卵暗訪疑為「三無」產品12月26日,接到家長反映後,濟源晨報記者來到宣化學校門口,向學生打聽銷售活蜜蜂卵的商店。
  • 武漢十二時辰·子時|滯留武漢的外鄉人:回家的日子,到了
    再過3個小時,一則轟動全國的消息將會發布:1月23日10時起,武漢「封城」。城裡城外,無數人的生活因著這場突然的封鎖發生改變。有人只是碰巧路過,有人沒來得及離開,有人只想短暫逗留……他們被困在這個並不熟悉的城市,熬過寂寞、焦灼、恐懼,熬過子時最深的黑夜,終於等來了76天後的「解封」。回家的日子,到了。
  • 第二批撤離葉門的中國公民抵達吉布地:「終於可以回家了!」
    特寫:「終於可以回家了!」——記第二批449名撤離葉門的中國公民抵達吉布地「這次是我們全家一起撤離,妻子和女兒也在船上。」  同時下船的新疆留學生努爾麥麥提·熱合曼也深有同感:「葉門太危險了,現在感覺舒服了!」  只有經歷過戰火動蕩的人,才知道這一刻有多麼珍貴。今年年初以來,葉門局勢不斷惡化,沙特等國從本月26日開始對葉門多地的胡塞武裝目標持續空襲。
  • 通訊:「回家的感覺真好」——從葉門索科特拉島撤離的9名中國公民...
    原標題:通訊:「回家的感覺真好」——從葉門索科特拉島撤離的9名中國公民抵達阿曼  新華網阿曼塞拉萊4月7日電(記者孫磊)當地時間7日上午9時20分許,從葉門索科特拉島撤離的9名中國公民搭乘的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微山湖艦緩緩駛入阿曼南部的塞拉萊港。
  • 澳兒童頻道播以科普之名傳播歧視,澳華人怒了
    在節目播出後不久,澳洲華人們開始向請願網站change.org發起請願,呼籲抵制引發爭議的節目並且要求ABC電視臺對此進行道歉,截至目前已經有近1800人在請願書上簽字。
  • 南航:我們接「巴哈古麗」們回家
    3月17日16:49分,南航CZ5242航班搭載著176名新疆馳援湖北醫療隊員從武漢起飛前往烏魯木齊。這是南航首個運送馳援湖北醫療隊返程的包機航班。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完成救助任務的各地馳援醫療隊今起分批撤離湖北。
  • 《三十而已》透露的真相:孩子的教育歷程,就是家長的一場修行
    因為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家長的鏡子,反饋著整個家庭的教養。能把孩子教養好,這樣的家長也是一個三觀很正的人。顧佳就是這樣的人。所有家長叫嚷著要讓楠楠退學,他們認為這樣的孩子對他們的孩子有危害。其他家長們紛紛在群裡隨聲附和,但是這種情況的下,顧佳並沒有受影響,而是站出來向大家及時癲癇的狀況,既沒有傳染性、也沒有攻擊性,說服了家長,感動了園長,讓孩子可以留下,但是同時,也得罪了一部分家長。
  • 四歲孩子睡覺說夢話驚醒母親,脫下衣服一看家長立即報警
    又是幼兒學孩子被虐待,這種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最近這類新聞層出不窮,雖然很惹人氣憤,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但一些幼兒園老師們還是「屢教不改」,說不好聽的觀眾們都改「看累了」,但該說的還是要說,該曝光的還是得曝光,我們決不能放過社會中任何一個醜陋的面孔。
  • 迎接大學生返校,高校的暖心舉動,獲家長點讚!但新的擔憂又來了
    一方面是因為上大學前,家長只要求他們關注學習,什麼家務活都不讓幹,他們上了大學後,根本沒有勞動的意識和動手的本領。別的不說,就是被套如果家長隔空指導孩子拆下來送到洗衣房裡機洗了,晾乾後一些孩子也根本套不起來,只能直接蓋棉被內膽!
  • 國外「聖誕島」,居住華人佔六成,滿地大螃蟹,卻不讓吃
    又到底是為什麼聖誕島為所有難民所嚮往呢?2001年挪威宣布將首批難民送往聖誕島,但遭到了澳大利亞的堅決反對。兩方爭執不下許久,聯合國難民署宣布將於聖誕島修建一個可容納800張床的難民收容點。但之後幾年內卻有遠超過聖誕島應急容量的難民寄居此處,直接導致了當年聞名的「聖誕島船禍」事件,也因此只要一談論到難民,便總能不自覺想到聖誕島。
  • 31位家長要求多動症孩子離班 學校開「一個人的班級」
    家長代表李先生說,首先我們同情這孩子,他也有受教育的權利。但是我們的孩子,也同樣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不能因為他的身體原因,影響了我們的孩子。而且,李先生反映他發現自己的孩子上課也跟浩浩學,和老師唱反調,有時候也喜歡大喊大叫,「必須請學校給個解決的辦法」。
  • 一家幼兒園將為孩子提供純素食,家長怒批:完全吃素簡直是發瘋
    但家長們抨擊了這一有爭議的舉動,稱這一決定沒有事先徵求他們的意見就做出。一些家長表示,幼兒園「強加了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這是對他們吃肉孩子的「歧視」。 切斯特最大的私人託兒服務提供商創始人克萊爾 泰勒為這一決定進行了辯護。她說,這一決定是「為孩子和地球的未來著想」。
  • 武漢一小學試行減負:1年級學生不背書包回家
    為了給學生減負,從今年秋季開學起,該校一年級學生周一到周四放學時,書包留在班上統一保管,周五書包才帶回家。據悉,此舉在武漢市中小學尚屬首次。那麼,此舉會不會在其他小學推廣?一些家長也嘀咕:上重點初中要憑分數、看成績,孩子不背書包回家,會不會影響成績?  緣起:家長沒法輔導孩子  「不背書包回家,不是心血來潮。」
  • 孩子特別黏人,是什麼原因,家長需要糾正嗎?
    有的孩子比較黏人,一刻也不想讓媽媽或者爸爸離開。經常是家長一回到家,孩子就興高採烈地跑進來,別人走到哪兒,他就跟到哪兒。自己玩耍的時候也要別人陪在身邊,大人稍有事起身離開,過不了多會就會被孩子強拉硬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