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單讀這段話的時候,覺得寫的真妙,把人的距離產生美,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寫的真是很有韻味,真是能直擊人的心頭,尤其是女人的心頭,女人聽的是心酸,而男人呢,聽的大概是連連點頭吧,男人心中大概真的住著白玫瑰和紅玫瑰吧,突然就覺得人的感情,有那麼專一麼?難怪都說人的心裡都有一個角落留給另一個人。
抄寫完後,我的感覺就是我對這個故事不知道,想深入的看看這個故事究竟講的是什麼,人物關係。還有從整篇對振保的描述上,看到他侍奉母親,提拔兄弟,對待 朋友義氣克己,覺得挺不錯一人啊,而且還出了洋 ,赤手空拳打下天下,怎麼一般富貴閒人與文藝青年雖然笑他俗卻不嫌棄他?真是搞不懂,這還要嫌棄?
於是我就開始百度了,看看到底講了什麼,結果看完,我就覺得這個振保簡直就是一渣男,而且懦弱無能,自私惡劣。愛著紅玫瑰,偷情,卻又不願承擔責任,悄悄的跑了,把爛攤子留給了女人,然後為了傳統娶了各方面都在世俗眼裡的標準好女人又不好好珍惜,卻厭惡她,只當是個工具,時間長了讓他乏味,順理成章的宿妓。當她冷暴力對待她的妻,她的妻終於出軌了,他竟然覺得自己很好,她的妻卻這樣背叛,將所有的錯都推給別人,自己不用付任何責任。
我漸漸地體會到了張愛玲的風格,見諒我文筆真差,有些表達不出心中所想,記得我曾經讀過她的小說,但是我看了幾篇就不看了,因為全是悲劇收場,讀的我很壓抑,今天看來,張愛玲似乎是在闡述當時時代背景下女性的悲哀,想想,她曾經的作品大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女人那掙扎的生活。加上查百度,了解到振保這個人把潔烈看的那麼重,和她對待白玫瑰和紅玫瑰的態度,不難看出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男權對女人的踐踏,女性在社會中的悲哀,作為新一代女性的張愛玲雖然極力的想打破,但是也是無力。
原來風格是一種表達,一種內涵,就是你讀了作者的文章給你的一種感受,或是反應了一種什麼現象等等,絕對不能籠統的講是所謂的搞笑風格,是悲傷的風格等等,真正的風格是在字裡行間能讀出一種味道,可是我不會表達,這個韻味我表達不出,大概能到我真學會的表達的時候,心中所想才能用話說出來吧。
張愛玲這段經典話中的蚊子血,飯黏子,都是名詞,但是卻符合新鮮的語言這個模式,用的很巧妙,很有代入感,那麼我對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的風格體會就是:
男權主義下,女性生活的悲哀,女性也成為了時代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