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FETching分立式放大器的一些提示

2020-12-08 電子產品世界

簡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7982.htm

用於光電二極體、壓電以及其他儀器儀表應用的低噪聲放大器所要求的電路參數一般是:極高的輸入阻抗、低1/f噪聲或亞皮安偏置電流等,而提供的集成產品無法滿足這些要求。本文討論使用分立元器件設計低噪聲放大器的要求與挑戰,並重點探討了折合到輸入的噪聲以及失調電壓調節。

高輸入增益拓撲的限制

典型分立式放大器如圖1所示,在高速運算放大器前使用匹配JFET器件實現的差分放大器,提供高輸入阻抗和一定的初始增益。系統噪聲主要由輸入級產生,因此無需使用低噪聲運算放大器。

圖1. 高速、低噪聲儀表放大器

不過,將輸出穩定在低增益和高頻率有一定難度。添加RC補償網絡、CC和RC後,即可實現穩定性,但這些元器件的最優值隨增益而改變,增加了整體設計的複雜性。另外,大信號響應對於某些應用而言也過於緩慢。

圖2所示電路在單位增益處可獲得相應的噪聲性能,無需進行補償。速度主要由運算放大器確定。該電路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輸出運算放大器、FET輸入緩衝器以及對FET進行偏置的電流源。

圖2. 單位增益穩定版本的放大器

輸入級的單位增益配置對運算放大器的噪聲性能有嚴格要求。在圖1所示電路中,輸入FET增益有限,從而減少了跟隨級的噪聲影響。在單位增益配置中,輸入緩衝器和運算放大器的總噪聲分離,因此需要使用低噪聲運算放大器。

輸入級電流源

如果部署不當,則用於偏置FET輸入緩衝器的電流源會對總系統噪聲產生極大的影響。最大程度降低偏置噪聲影響的一種方法,是在簡單電流鏡中添加衰減電阻,如圖3所示。

圖3. 帶衰減的電流鏡

流過電晶體 Q0 的電流鏡像至電晶體 Q1 和 Q2。噪聲源包括1/f以及電晶體的散粒噪聲。增加衰減電阻可降低散粒噪聲(係數為1 + gmRDEGENgmRDEGEN),但對1/f噪聲不起作用。該噪聲源以基極和發射極之間的電流建模,無法通過增加RDEGEN而得到改善。若要同時減少兩種噪聲源,就需要使用不同的電流源架構。

圖4. 採用分流電阻的電流鏡

修改後的電流鏡如圖4所示。該電流源所需的電晶體數目較少,允許使用雙通道電晶體對代替四通道封裝,同時降低尺寸和成本。噪聲性能的提升極為明顯,因為同時消除了散粒噪聲和1/f噪聲。電晶體Q0 電流鏡像至電晶體 Q1。該電流通過一對電阻在集電極處分割,因此1/f和散粒噪聲將會均分。由於噪聲源來自同一個電晶體,因此它們是相干的。輸出差分信號,因此噪聲被消除,如圖5所示。

圖5. 顯示噪聲消除的電流源理想示意圖

依然可以衰減電流鏡電晶體,以便改善電流匹配和輸出阻抗。電流由RDEGEN上的壓降確定,因此電晶體匹配不如未衰減時來得重要。它允許使用幾乎所有的匹配對,但集電極電容必須較低,以保持穩定性。兩種方案的差分輸入電容保持不變,因為兩個輸入器件的源間耦合主要由放大器的低差分輸入阻抗決定。

出於測試目的,確定偏置電流的基準電壓由連接 VCC的電阻設置。因此,如果VCC 發生改變,電路將比較容易產生性能問題。在實際方案中,應使用齊納、帶隙或IC基準電壓源 代替電阻。

運算放大器

運算放大器確定整個放大器的速度、噪聲、輸出性能和失真,因此必須根據應用而選擇。表1顯示合適運算放大器的典型值。

表1. 相關運算放大器特性

 

寬帶噪聲 (nV/√Hz)

電源電流(mA/每放大器)

3 dB帶寬(MHz @ G =1)

電源電壓 (V)

ADA4897

1

3

230

±1.5至 ±5

ADA4898

0.9

8

65

±5至 ±18

ADA4897 是大部分高速檢測應用的優秀備選器件,這類應用要求具備低噪聲性能。對於高電壓應用,ADA4898 也能勝任。該器件可採用±18 V電源供電,保持低噪聲的同時僅消耗8 mA電源電流。兩個放大器都採用複合設計,壓擺率超過50 V/μs。

輸入FET

輸入FET確定放大器的輸入特性。若要達到最佳性能,則要求FET具有良好的匹配、低噪聲以及低輸入偏置電流等特性。更重要的是,這些JFET可確定輸入失調電壓,因此它們必須良好匹配。對於LSK389而言,最大 ΔVGS 為 20 mV,這與 VOS 為 20 mV相當。後文將討論降低這一相對較高失調電壓的技巧。

表2. 相關JFET特性

 

寬帶噪聲(nV/√Hz @ f =1 kHz)

差分柵極至源極截止電壓(mV最大值)

柵極至源極飽和電流比 (最小值)

柵極電流(pA)

LSK389A

0.9(ID = 2 mA)

20

0.9

N/A

LSK489

1.8(ID = 2 mA)

20

0.9

–2至 –25

2N5564

2.0(ID = 1 mA)

5

0.95

–3

2SJ109

1.1(ID = 3 mA)

20

0.9

N/A

放大器性能

下文示例中的放大器採用nJFET LSK389A、電晶體PMP4201 以及運算放大器ADA4897實現。評估板如圖6所示。

圖6. 放大器評估板,包含數字電位計連接

該放大器方案最明顯的誤差源是高輸入失調電壓。此失調電壓大部分由輸入FET的失配所造成,可高達10 mV。(LSK389數據手冊聲稱失配可高達20 mV,但測試中從未看到如此高的數字)。增益為100時,輸出失調為1 V,此時放大器基本無用。在該放大器可用作前置放大器之前,需調節高輸入失調電壓。採用數字電位計 AD5292可完成這一調節。本文介紹基於電位計位置進行失調調節的兩種方法。

輸入失調電壓

放大器測試版本的輸入失調電壓在1 mV至10 mV範圍內變動。輸入JFET的失配是造成這一失調的主要原因。LSK389數據手冊顯示IDSS 的變化量可達10%之多,從而影響到器件的VGS,並引入失調電壓。幸運的是,失調源於流過JFET的偏置電流不相等,因此提供這些電流的電流源可加以調節,補償該誤差。獲得零失調電壓的一種方法如圖7所示。

圖7. 使用電位計消除輸入失調電壓

數字電位計(如 AD5141 或AD5292)可用於調節流過輸入器件的電流。表3顯示這些器件的關鍵參數,這些器件包括通過SPI接口進行控制的三端電位計,可準確地放置遊標,用於精確控制電阻。

表3. 數字電位計規格

 

電源電壓(V)

標稱電阻(kΩ)

電阻容差(%)

解析度 (位)

工作溫度(°C)

AD5141

±2.5

10,100

8

8

–40至 +125

AD5292

±16

20,50, 100

1

10

–40至 +105

不幸的是,這些數字電位計的端點處具有高寄生電容(最高達85 pF),高頻時會造成穩定性和振鈴問題。圖8顯示帶與不帶該電位計的放大器步進響應。

圖8. 放大器步進響應 a) 帶電位計 b) 不帶電位計 (用於提供失調調節)

85 pF寄生電容連接輸入FET的源端與地,高頻時產生極大的振鈴與不穩定。一種替代的偏置設置如圖9所示。該設置可降低輸入失調電壓,同時保持高頻下的低噪聲和穩定性。

圖9. 使用電位計消除輸入失調電壓的替代方法

在上述兩種偏置方法中,數字電位計用於調節流過每個FET的電流,直到它們的柵極至源極電壓匹配,且輸入失調電壓達到最小值。然而,圖9所示的偏置方案可確保電位計的高寄生電容不會產生高頻不穩定性和振鈴。它將圖3和圖4中兩個不同的電流鏡配置相結合來實現。 Q0/Q1 電流鏡將其集電極電流分離,作為流入FET的主要電流,從而使偏置電晶體幾乎不產生噪聲。Q0/Q2/Q3 形成更為傳統,但噪聲更大的電流鏡。這些信號經衰減後僅消耗總FET偏置電流的1%到2%(約30 μA)。它不足以引入大量噪聲,但可提供足夠的調節信號,輕鬆調節10 mV失調電壓。更重要的是,它可確保電位計的寄生電容不影響輸出。由於存在RS 分路器,使噪聲保持在較低水平,因此可根據 Q2/Q3的衰減情況可靠調節失調,並且任何電位計寄生效應均不影響輸出。圖10顯示電流鏡調節後的步進響應。

圖10. 放大器在電流鏡處調節後的步進響應

數字電位計 提供調節失調電壓的簡便方法,允許在寬工作溫度和電壓範圍內最大程度降低失調電壓。AD5292集成20次可編程存儲器,允許調節失調電壓後永久儲存遊標位置。本電路使用AD5292 評估板連接板外失調調節電位計。對於更為緊湊的設計,可在板上集成數字電位計,並通過其片內串行接口引腳進行編程。

使用這種方法,通過AD5292 20 kΩ電位計可成功將LSK389/ ADA4897放大器的輸入失調電壓降低至數微伏。

失調漂移

放大器未經過調節時,失調電壓溫度係數(或輸入失調電壓隨溫度上升而增加的比例)約為4 μV/°C。加入AD5292可將該數值提升至大約25 μV/°C。該結果如圖11所示。

圖11. 輸入失調電壓與溫 度的函數關係

雖然漂移的變化幅度巨大,但放大器的動態範圍依然有明顯的改進。考慮增益為100且溫度為85°C時,未經調節放大器的5 mV失調情況;此時,輸出失調為:

VOUT = (VOS + TCVOS × T) × G = (5 mV + 4 µV/°C × 85°C) × 100 = 534 mV.

若相同工作條件下的失調調節為5 μV,則輸出失調為:

VOUT = (VOS + TCVOS × T) × G = (5 µV + 25 µV/°C × 85°C) × 100 = 213 mV,

因此,動態範圍改善300 mV以上。它同樣可提供現場校準和系統級漂移校準,並且該調節技術可進一步改善精度性能。

噪聲

圖12. 經不同方式調節後,折合到輸入的噪聲電壓

圖12顯示不同放大器配置下的噪聲密度。該放大器具有2 nV/√Hz的寬帶噪聲密度,電源電流為8 mA,性能相比現有集成式產品有所改善。10 Hz時,未經調節的1/f噪聲為4 nV/√Hz;而1 Hz時為16 nV/√Hz。請注意,傳統電流鏡(紅色曲線)的1/f和寬帶噪聲都要高出1.5至2倍,而調節後的總噪聲幾乎保持不變,如其他三根曲線所示。

小信號傳遞函數

圖13和圖14顯示不同增益與調節設置下的頻率響應。請注意,經過 RS 調節的放大器不穩定,且未調節情況下的頻率響應與電流鏡調節後的頻率響應相同。

圖13. 不同增益下的未調節放大器帶寬

圖14. 電位計處於不同位置時的單位增益帶寬

輸入偏置電流

使用增益配置和檢測電阻測量輸入偏置電流。圖4顯示不同器件、電壓和溫度情況下的典型範圍。

表4. 輸入偏置電流值

 

ADA4897 (25°C)

ADA4897 (125°C)

ADA4898 (±5 V)

ADA4898 (±15 V)

輸入偏置電流(pA)

1

4000–10,000

1

15–50

結論

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要求使用具有高輸入阻抗、低噪聲和最小失調電壓的專業運算放大器,使用分立式器件針對特定應用設計電路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敘述僅使用4個分立式器件,且具有可調輸入失調電壓功能的高速、低噪聲放大器。文章討論了每一級的設計考慮因素,並重點介紹了放大器的噪聲性能,以及消除散粒噪聲和1/f噪聲的多種方法。採用運算放大器ADA4897和LSK389 JFET,設計並測試支持單位增益的放大器,該放大器折合到輸入的噪聲為2 nV/√Hz,且電源電流僅為8 mA。10 mV範圍內的高輸入失調電壓通過AD5292數字電位計進行數字調節。本文還討論了替代器件,以便適用於不同的應用與環境。

相關焦點

  • 電阻的放大器與分立差動放大器有什麼區別
    打開APP 電阻的放大器與分立差動放大器有什麼區別 發表於 2019-06-22 10:17:36 經典的分立差動放大器設計非常簡單
  • 分立元件低噪聲、低失真前置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
    為音響設備研製的OP放大器有以低器聲見長的NE5532A、LM833A等,但這些IC受到輸入阻抗、高頻特性、電源電壓的制約。而採用分立元件的電晶體電路則具有按使用要求進行設計的自由度。
  • 用分立元件設計製作互補對稱式功率放大器
    一、功率放大器基本電路特點  互補對稱式OTL功率放大器基本電路如圖①所示。其中:C1為信號輸入偶合元件,須注意極性應於實際電路中的電位狀況保持一致。R1和R2組成BG1的偏置電路,給BG1提供靜態工作點,同時也在整個電路中起到直流負反饋作用。
  • 音頻功率放大器的使用
    它處於前置放大器與負載之間。 圖2-26 音頻功率放大器電路組成方框圖 重要提示 電路分析中,時常需要識別一個電路的前、後相關聯電路,這有利於了解信號的與音頻功率放大器前、後連接的電路是:負載為揚聲器電路,輸入信號Ui來自音量電位器RP1動片的輸出信號。 2.音頻功率放大器中各單元電路作用 (1)電壓放大級。用來對輸入信號進行電壓放大,使加到推動級的信號電壓達到一定的程度。根據機器對音頻輸出功率要求的不同,電壓放大器的級數不等,可以只有一級電壓放大器,也可以是採用多級電壓放大器。 (2)推動級。
  • 寬帶運算跨異放大器OPA660
    它內含寬帶、雙極性的集成電壓控制電流源(運算跨導放大器OTA)和一個電壓緩衝放大器。 OTA可以看作是一個理想的晶體三極體,它有三個引出端,一個是高阻輸入端B,一個是低阻輸入/輸出端E,一個是電流輸出端C。
  • 詳解差動放大器
    簡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7481.htm  經典的四電阻差動放大器 (Differential amplifier,差分放大器) 似乎很簡單,但其在電路中的性能不佳。本文從實際生產設計出發,討論了分立式電阻、濾波、交流共模抑制和高噪聲增益的不足之處。
  • 利用精密儀表放大器實現負壓電流檢測
    監測正電源的電流時,通常使用高邊檢流放大器。然而,對於ISDN、電信電源,通常需要一個工作在負電源的檢流放大器。本文介紹了一種採用MAX4460單電源儀表放大器設計負壓檢流放大器的方法。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5322.htm  圖1所示電路提供了一種負電源電流檢測的原理框圖,利用MAX4460或MAX4208儀表放大器,配合一些分立元件實現。  齊納二極體D1在保證儀表放大器具有足夠的供電電壓的前提下為其提供過壓保護。
  • 電晶體放大器與電子管放大器有什麼區別?
    進入80年代電子管放大器越來越盛行。特別是高音質的音源CD機發明後,隨著制約電子管放大器的輸出變壓器技術的進步,電子管放大器能「中和」CD唱機生硬的「數碼聲」,電子管放大器的地位在提高。加之老年發燒友當年均領略過其優美的放聲,它的復出首先得到了這些人的歡迎。在國內外,電子管放大器有時甚至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 運算放大器的作用
    接下來我們就看一下運算放大器的作用到底有哪些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1510.htm  運算放大器,簡稱運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數的電路單元。運算放大器是運用得非常廣泛的一種線性集成電路。
  • 喇曼和摻鉺光纖放大器在WDM系統中的應用
    繼續增加復用波長數目(全波段波長放大),是對光纖放大器提出的新要求。喇曼光纖放大器(FRA)因其全波段放大特性、可利用傳輸光纖在線放大特性以及優良的噪聲特性,再次成為光纖通信系統中研究的熱點。FRA的主要缺陷為:喇曼所需要的泵浦光功率高,分立式要用幾瓦到幾十瓦,分布式要用到幾百毫瓦;作用距離太長,分布式作用距離為幾十到上百公裡,增益只有幾到十幾個dB,這就決定了它只能適合於長途幹線網的低噪聲放大。
  • 射頻/微波通信中的低噪聲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作用分析
    對射頻/微波通信應以而言,放大器主要完成兩大任務,一是增強接收機的低電平信號,一是提升發射機的高電平輸出信號。雖然它們的功能、尺寸和功率要求不盡相同,但這兩种放大器都受益於電晶體技術的持續改進。 根據輸出要求的不同,放大器種類十分廣泛,可以從微型晶片到帶數字接口的完整子系統。
  • 什麼是運算放大器
    運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簡稱OP、OPA、OPAMP、運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數的電路單元。在實際電路中,通常結合反饋網絡共同組成某種功能模塊。由於早期應用於模擬計算機中,用以實現數學運算,故得名「運算放大器」。
  • 緩衝放大器設計-EDN 電子技術設計
    x1電壓放大器或「緩衝器」是模擬設計的標準構建模塊。本文介紹了一種元器件數量少的高性能分立式匹配電晶體緩衝器的設計,並涵蓋優化其設計的一些細節。Na4ednc在用一個運算放大器就可以輕鬆實現緩衝器的時代,為什麼要使用分立電路?
  • 經典差動放大器應用電路詳解
    經典的四電阻差動放大器 (Differential amplifier,差分放大器) 似乎很簡單,但其在電路中的性能不佳。本文從實際生產設計出發,討論了分立式電阻、濾波、交流共模抑制和高噪聲增益的不足之處。 差分放大電路具有電路對稱性的特點,此特點可以起到穩定工作點的作用,被廣泛用於直接耦合電路和測量電路的輸入級。
  • 幾個經典差動放大器應用電路詳解
    本文從實際生產設計出發,討論了分立式電阻、濾波、交流共模抑制和高噪聲增益的不足之處。  大學裡的電子學課程說明了理想運算放大器的應用,包括反相和同相放大器,然後將它們進行組合,構建差動放大器。圖 1 所示的 經典四電阻差動放大器非常有用,教科書和講座 40 多年來一直在介紹該器件。
  • 儀表放大器:傳感器應用的理想電路
    以下討論介紹了三運放INA的基本操作,並舉例說明了放大器如何處理共模和差分信號。  圖1是三運放INA的框圖。按照設計,輸入被分為共模電壓VCM和差分電壓VD。其中,VCM定義為兩個輸入的共用電壓,是INA+與INA-之和的平均值,VD定義為INA+與INA-的淨差(見式1)。
  • 一種高端大電流檢測放大器電路的設計
    在電信和其它使用高電壓負電源軌的場合,可將一個儀表放大器與獨立元件簡單結合,實現大電流檢測以保護電路。高端大電流檢測放大器(CSA)主要用於正電源軌電流監測。
  • 運算放大器的作用(運算放大器的實際應用)
    運算放大器(簡稱「運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數的電路單元。在實際電路中,通常結合反饋網絡共同組成某種功能模塊。它是一種帶有特殊耦合電路及反饋的放大器。其輸出信號可以是輸入信號加、減或微分、積分等數學運算的結果。由於早期應用於模擬計算機中,用以實現數學運算,故得名「運算放大器」。
  • 十問十答帶你實戰運算放大器設計
    本文主要講了一下關於運算放大器設計的一些知識,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1/343105.htm  Q1:OPA內部是怎樣構成的?
  • 一種高電流效率套筒式共源共柵運算放大器的設計
    同傳統對稱套筒式共源共柵運算放大器相比,在相同 的帶寬和輸入跨導情況下,非對稱套筒式共源共柵結構具有更高的電流利用效率,該結構能夠減小放大器的 尺寸和功耗,同時不影響放大器的增益和輸出擺幅。基於Cadence Spectre對電路進行了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表 明,非對稱套筒式共源共柵結構具有接近單端放大器的電流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