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正式被定名為「細顆粒物」

2021-01-18 第一工程機械網
環保部:上半年京津冀及周邊PM2.5平均濃度同比升5.4%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幹傑近日在京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暨2017年上半年環境經濟形勢分析與工作推進會,總結上半年工作進展,分析當前環保工作形勢和問題,布置下半年重點工作。會議透露,從大氣環境治理看,1-6月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5.4%、北京市同比上升3.1%。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翟青、趙英民、劉華,紀檢組長吳海英出席會議。環境保護部機關各部門、在京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列席會議。會議首先聽取了環境保護部有關司局匯報本領域環境經濟形勢、存在問題和下半年工作思路,匯報2017年上半年環保重點事項督查落實情況。會議強調,要切實用好督查這一抓落實、促發展的「利器」,不斷加大對重點事項督查力度,對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敢抓敢管,強化各部門各單位抓落實主體責任,推動重點工作任務落地見效。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謀劃推進了一系列富有基礎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形成科學系統的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歷史性、全局性變化。這幾年,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好的時期。會議強調,2017年,黨中央、國務院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圍繞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進行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中辦、國辦印發《關於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督查處理情況及其教訓的通報》(以下簡稱《兩辦通報》),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維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為進一步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堅強保障,對於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發展具有歷史性、標誌性的意義。會議指出,在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引領下,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上半年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一是全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印發實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強化督查。逐月開展水環境形勢分析,著力加強長江經濟帶大保護、京津冀區域水汙染防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啟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建立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二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水泥、玻璃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工作進行專項督查,對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實施工業汙染源達標排放計劃。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戰略環評,全面實施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三是深化生態環保領域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按流域設置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試點方案》《關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關於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跨地區環保機構試點方案》等一系列環境保護相關改革方案。組織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完成火電、造紙行業企業排汙許可證核發。四是加強環境法治建設。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修改的水汙染防治法,國務院常務會審議通過修改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持續開展環境保護法實施年活動,對20個市(縣、區)政府實施約談,全國實施環境保護法四個配套辦法,辦案數量同比大幅增長。開展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環境違法行為、長江經濟帶化工汙染整治等專項行動。五是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加快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組織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專項督查,積極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六是積極應對環境風險。推進涉環保項目「鄰避」問題防範與化解試點工作,直接調度並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36起,核設施、核技術利用安全水平保持良好。規劃財務、科技標準、宣傳教育、國際合作等工作有序推進,組織《「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宣貫實施,編制《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方案》,實施例行新聞發布制度,發布《「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機關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升。會議強調,要準確把握當前環保工作形勢。一方面,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需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努力。從大氣環境治理看,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加之經濟回暖、生產復甦等原因,1-6月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5.4%、北京市同比上升3.1%,完成《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目標任務壓力巨大。從水環境治理看,部分地區黑臭水體整治進展偏慢,全國工業集聚區環境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地表水總磷汙染日益凸顯,近岸海域水質有所下降。從土壤汙染治理看,仍有16個省份尚未籤署土壤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制定等工作亟待加快。從環保領域改革推進看,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等工作推進比較緩慢。從工作作風上看,不思進取、不接地氣、不抓落實、不敢擔當等問題依然存在,影響工作質量和成效。另一方面,也要堅定信心,看到環保工作大有可為。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範、樹立榜樣,為加強環境保護提供了重要引領和保障。二是各級黨委和政府、企業、公眾的環境意識不斷增強,全社會共治的環境保護行動體系初步形成,為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創造了很好條件。三是環境保護督察等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生態文明制度逐步建立,環境保護改革紅利正在逐步釋放。四是一些突出問題尤其是許多環保歷史欠帳的存在,為加快推進工作提供了空間和餘地,只要狠抓到位就能取得成效。五是改革開放後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積累,為解決當前的環境問題提供了更好的物質條件。會議要求,要對照年初工作部署,認真做好下半年重點工作,確保全年各項任務不折不扣完成。一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力做好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成就宣傳,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結合起來,迅速掀起深入學習貫徹熱潮,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認真籌備第八次全國環保大會,確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二要持續深化和狠抓落實環保領域改革措施。抓緊開展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現所有省(區、市)全覆蓋,積極謀劃和實施對「2+26」城市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中央環保督察。強化環境監管執法,持續開展環保法實施年活動,形成更大聲勢和影響,推動環保執法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加快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開展跨地區環保機構、按流域設置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試點。推動京津冀3省(市)、長江經濟帶11省(市)以及省級空間規劃試點6省(區)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任務。加快推進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堅決懲處數據造假行為。完成《大氣十條》《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重點行業及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排汙許可證核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環境保護稅法實施等改革工作都要抓緊推進。三要堅定不移推進環境汙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為重點,開展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運用「五步法」,打好組合拳,進一步加大督察問責力度,切實傳導壓力,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強化工作調度督導,推動《水十條》年度工作任務全面完成。抓緊與地方籤訂土壤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加快推進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工作,抓好土壤汙染風險防控試點示範項目,開展好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垃圾焚燒行業專項執法督查行動。積極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開展「綠盾2017」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啟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評選。四要深入排查和切實消除各類環境風險。切實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加強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做好環境社會風險防範與化解工作,堅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五要全面加強環境保護基礎工作。做好土壤汙染防治法、核安全法、排汙許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工作,落實新修改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加快推動土壤環境質量等環境標準制修訂。加快推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方案》報批。實施好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落實水專項「十三五」規劃。按照「全面、準確、真實、客觀」的要求,繼續加強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推進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項目實施,加大環境信息公開力度。積極做好輿論宣傳引導工作。六要持續推動改進工作作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做「四個合格」共產黨員。繼續組織「一圖一故事」宣傳活動,號召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堅持問題導向,對照查找「四不」問題並提出整改措施,堅決整治作風頑疾,加快形成「嚴、真、細、實、快」的幹事創業氛圍。特別是要強化責任意識,直面矛盾、敢於作為,有事情扛得住、不推脫、不懈怠;強調時效意識,做到雷厲風行、立行立改。[詳細]2017-07-27 09:21

相關焦點

  •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隨著全國各地空氣出現嚴重汙染,pm2.5屢屢爆表,我國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
  • PM2.5是什麼?PM2.5有什麼危害?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有時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灰霾天氣被公認為災害性天氣:一是影響通行安全,地面能見度降低交通事故多發。二是導致氣象變異,便區域氣候反常。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十分複雜,既有燃煤、燃油機動車尾氣,道路揚塵,建築施工揚塵,工業粉塵,餐飲油煙,垃圾焚燒、秸稈焚燒直接排放的細顆粒物,也有空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經過複雜的化學反應轉化生成的二次細顆粒。  具體來說,顆粒物來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為源兩種,但危害較大的是後者。
  • 細顆粒物 PM2.5對全身各系統的危害
    在大氣汙染物中,顆粒物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最大,PM 按其直徑的大小不同可分為粗顆粒(2. 5-10μm, PM10) 、細顆粒(0.1-2. 5μm,PM2.5)及超細顆粒(<0. 1 μm)。大氣顆粒物的直徑大小決定了其最終進入呼吸道的部位:2. 5μm的顆粒物在肺部沉積量可達83%,而 8.2μm和11. 5μm 的顆粒僅有49%和31%沉積下來,顆粒物的大小與其在肺部的沉積總量呈反比。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PM2.5該起怎樣的中文名
    直接叫PM2.5不合適 商務印書館副總編周洪波對2011年和2012年PM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後發現:就媒體而言,高達98%均直接使用PM2.5,且多為單用,很少有括注;極少量媒體則使用「細顆粒物」「可入肺顆粒物」等來表示。
  • pm2.5都有什麼危害呢?
    pm2.5是什麼?相信知道的人是有許多的,不過也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其實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那pm2.5有什麼危害呢?1.在家裡也要做好防範pm2.5準備。pm2.5中是含有大量的有毒以及有害物質,所以對我們人體有很大的危害,而負離子空氣淨化器,釋放的負氧離子可以有效凝聚沉降消除PM2.5危害,並可起到滅菌殺毒效果。在pm2.5治理過程中,小粒徑、高活性的生態級負離子,能夠將化學性氣體降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保障了室內空氣品質的安全。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早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國外的人就因為覺得北京的空氣汙染太嚴重而帶口罩,雖然北京在奧運會期間城市綠色環保做得很不錯,但是這也逐漸帶動起了人們對空氣汙染物的好奇,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種空氣汙染物質pm2.5。
  • pm2.5確認為致癌物 pm2.5是什麼意思?
    PM2.5確認為致癌物  2014年1月14日,中國氣象局在京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3年《中國氣候公報》。據《公報》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中,我國氣候年景總體正常,降水總體偏多、氣溫偏高,氣象災害種類多,局地災情重。全年霾天創52年來最多。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知識點:學習pm2.5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pm2.5傳感器也叫粉塵傳感器、灰塵傳感器,可以用來檢測我們周圍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即PM2.5值大小。空氣動力學把直徑小於10μm能進入肺泡區的粉塵通常也稱為呼吸性粉塵。PM10則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10μm的顆粒物。PM2.5細顆粒物直徑小,在大氣中懸浮的時間長,傳播擴散的距離遠,且通常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質,因而對人體健康影響更大,PM2.5可進入肺部、血液,如果帶有病菌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包括對我們的呼吸道系統、心血管系統、甚至生殖系統。
  • 什麼是PM10、PM2.5、TSP、顆粒物、粉塵?
    TSP總懸浮顆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TSP),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100μm的顆粒物。分析方法有重量法GB/T15432。2. PM10粒徑小於等於10μm顆粒物 particulate matter(PM10),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10μm的顆粒物,也稱可吸入顆粒物。
  • PM2.5空氣汙染指數分級以及危害 跑步鍛鍊建議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暫無標準中文名)。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 pm2.5的危害及應對辦法
    今天一無所知的小鳥了解了一些關於pm2.5危害及應對辦法,知道了pm2.5在什麼情況下最嚴重,最傷害人體,以及要通過何種辦法能夠比較有效的去應對pm2.5對人體的傷害。一無所知的小鳥為您分享一些哮喘或是慢性支氣管患者也是同樣會被pm2.5折磨的異常痛苦。
  • 可入肺顆粒物 PM2.5
    可入肺顆粒物 PM2.5[ 2011-12-08 14:15 ]近日,大霧籠罩華北地區,空氣品質、霧霾、口罩、PM2.5再次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話題。12月5日,《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二次公開徵求意見截止。
  • PM2.5:治理比取名更迫切【評論】
    PM2.5是造成嚴重霧霾天氣的「元兇」之一,日前有媒體報導稱,由於PM2.5是一個字母詞,至今還沒有統一規範的中文名稱,為此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舉行了一場專家研討會,準備給PM2.5取一個中文名。一旦定名,該名詞便具有權威性和約束力,全國各科研、生產及新聞出版等單位應遵照使用。
  • pm2.5對人體的危害與措施?
    pm2.5是什麼。相信知道的人是有許多的,不過也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其實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那pm2.5有什麼危害呢。1.pm2.5對於人體可造成呼吸道傷害的問題,我們可以藉助負離子系統與汙染物收集系統負離子空氣淨化器來保護自己,通過負離子主動出擊捕獲空氣中的煙塵、灰霾、病菌、有毒有害氣體等,並將其有效清除。從而,避免霧霾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2.呼吸系統:PM2.5能在肺泡區沉著,溶入血液,作用於全身;不溶性部分沉積在肺部,誘發或加重炎症。
  • PM2.5與可吸入顆粒物區別?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 PM2.5是什麼意思?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一、PM2.5是什麼?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  PM,英文全稱為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科學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  在城市空氣品質日報或周報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和總懸浮顆粒物是人們較為熟悉的兩種大氣汙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