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允許點火。」
「明白!10、9、8、……3、2、1,點火!」
「點火!」
2020年11月24日凌晨,「胖五」搭載著「嫦五」騰空而躍,直上雲霄。而下達「01,允許點火」口令的指揮員於鵬,這位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控制系統指揮員,是一名「85後」的大連小夥,家在大連市甘井子區;發射當夜,他在大連的母親守在屏幕前,熬夜觀看直播。
嫦五「護花使者」是大連小夥
11月24日凌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指控大廳裡傳來了各級指揮員清晰而堅定的口令,只見矗立在雄偉發射塔架前雲騰霧起,隨之傳來巨大的轟鳴聲,「胖五」搭載著「嫦五」騰空而躍,直上雲霄。於鵬擔任著火箭控制系統指揮員的重任,是嫦娥五號的「護花使者」。
25日上午,記者電話聯繫到於鵬時,聽筒裡傳來了他沉穩而有力的聲音。他雖然說的是普通話,但仍能感受到有一絲淡淡的海蠣子味。於鵬的家位於甘井子區,畢業於大連育明高中。
母親在大連熬夜看直播
「你們今晚也不能睡覺了,辛苦了,保重身體,祝你們發射成功!」24日凌晨3時43分,遠在大連的母親給於鵬發來微信。媽媽雖然身在大連,但心在海南。這一夜,她守在屏幕前,看著發射任務的直播。「發射成功了,真漂亮,好像在發射前看到你的鏡頭了……」火箭騰空而起,於鵬的母親又發來消息,她為擁有這樣的兒子而感到自豪。
於鵬告訴記者,由於工作實在太忙,每年只能回大連一兩次。今年國慶節,他抽出3天時間,在大連舉辦了婚禮,妻子也是大連人。辦完婚禮,他又匆匆趕回了單位。 從「小白」成長為業務能手 2008年,於鵬從上海交通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當時,他懷揣航天之夢,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為了火箭控制系統的一名崗位操作手。初來乍到,面對深奧晦澀的控制系統理論知識,於鵬覺得自己像個懵懂無知的「小白」。
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他像大多數新人一樣,從基本原理學起,從請教身邊前輩做起。只不過,他比別人付出的更多,星光與他做伴,書籍與他為友,在提升能力的賽道上,他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追逐夢想。此後的一年多裡,由他擔任主操作手參加的航天發射任務超過12次,他成為崗位上名副其實的業務能手。
整理學習幾十萬字技術資料
2012年,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建設進入攻堅期,亟須大量人才。於鵬被推薦到北京某研究所學習新一代運載火箭知識。
機遇千載難逢。到北京後,於鵬如饑似渴地學習,用他自己的話說,幾乎沒日沒夜地在廠房研究新型火箭的控制系統,從每一個零部件到每一張技術圖紙,他都做到爛熟於心。短短半年,他就收集整理學習了幾十萬字的技術資料;參與編寫了長徵七號和長徵五號兩型運載火箭控制系統部分教材,為新發射場控制系統的軟體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整個任務期間口令零失誤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於鵬學成歸來後,迅速投身到文昌航天發射場控制系統各項建設中,一幹就是7年。這幾年裡,發射場工作人員的心路歷程可謂跌宕起伏,但於鵬憑藉心中的那份對航天事業的熱愛,厚積薄發,一直在崗位上默默奮鬥著。
7年的青春韶華,7年的蟄伏沉澱,只為「一飛沖天」的瞬間。此次任務,是於鵬第23次執行航天發射任務。即便如此,於鵬也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更沒有降低自己的工作標準,堅持每天晚上組織「雙想」會,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和疑點。在整個任務期間,他做到了沒有口令失誤,沒有組織指揮差錯,為任務的圓滿成功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於鵬的一位同事表示,文昌發射場將承擔深空探測、空間站組建等重大航天任務,是中國航天走向航天強國的重要「航天港」,任重且道遠,但只要有更多像於鵬一樣的年輕航天人,堅定信念、敢於攀登、做好本職、甘於平凡,默默地為航天事業不懈奮鬥,航天強國夢想終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