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際網路
大自然一直都很神奇,有一些動物無論何時都「穿」著它們的奇裝異服,模仿周圍的環境,這種體色就叫保護色。生物界生存競爭中產生保護色,保護色與「擬態」現象都表現為與環境色彩相似,目的無外乎兩個——捕捉到自己的獵物,同時避免被天敵發現。保護色分為兩類:進攻型和防衛型。一般是防禦性保護色多於進攻型。
人類的變裝速度根本不是這些生物保護色的對手。看看這些神奇的傢伙,讓我們一睹大自然的妙手天工。
說到動物保護色,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變色龍。變色龍的皮膚會隨著背景、溫度和情緒而改變。
竹葉青蛇,綠色的身體常常攀伏在竹子上或者綠葉之間,不易被發現。
尺蠖蛾,你看到了嗎?
蘭花螳螂,不仔細看就是一朵花。
紅色的海馬
胡椒蛾
樹皮螞蚱
大葉蟲---一種竹節蟲
恐怕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烏賊了
蘭花螳螂,不要讓它花一樣的外表迷惑,它其實是地道的捕獵高手。
太平洋鮋,有毒魚類,與背景海石融為一體。
蜥蜴,除了頭部的眼睛外,真的以為是樹皮了。
蟾蜍,與落葉一樣。
圓眼燕魚幼體,它們有種特別的偽裝方式,以防自己被吃掉——那就是假裝自己是在水裡隨波逐流的落葉。
除了體型和顏色之外,遊泳的方式採取「漂流式」。它白天模仿葉子漂流,晚上會用更積極的方式去覓食。
最後再來一張人類的保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