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歲的小張,這兩年過得挺憋屈的,經常被爸媽和老師批評,說他懶。為什麼呢?經常上課睡覺,甚至考試時都睡著。其實,他是被冤枉了。最近,邵逸夫醫院確診其患了發作性睡病。簡單點說,就是自己也控制不住,瞌睡蟲說來就來。
經常上課睡覺被誤認為「懶」
小張身高170釐米,體重80公斤。僅這個體型,就容易讓人將他和懶惰聯繫在一起。
上課睡覺,考試時都睡著,能不招來罵嗎?但是,罵也沒用,有時媽媽甚至還會動手打他兩下,照樣沒用。前段時間,他又在家和媽媽吵起來了,吵完後想回房間,才走了幾步,整個人就癱在地上,沒力氣了。怎麼會這麼奇怪?媽媽覺得有點不對勁,才帶他來看醫生。
邵逸夫醫院神經內科張力三副主任醫師判斷,小張極有可能患了發作性睡病。這種病典型臨床表現為「四聯症」,即白天嗜睡,猝倒發作(情緒激動時突然感到全身無力或倒地),入睡階段或剛從睡眠中醒來時的幻覺和癱瘓。
張力三安排他做了多導睡眠監測。常人從閉上眼睛到睡著,一般需要10分鐘以上,發作性睡病患者多小於8分鐘,而小張只用了3分鐘左右就睡著了。從睡著到做夢,常人平均要90分鐘以上,小張入睡才15分鐘就開始做夢了。
各項監測證實,他是被冤枉的,不是懶惰,而是患病了。
「發作性睡病以年輕人為主。」張醫生說,醫學界認為,這是因為下丘腦控制睡眠部位有些細胞壞死了,睡眠「閥門」不靈光了。
白天擬定適合自己的「睡眠計劃」
張力三曾遇到過一個患者愛看足球,要進球前很激動,就會整個人癱倒沒力氣。還有一個患者,小孩不聽話,他拿起雞毛撣子要打孩子,結果一激動,自己手上沒力氣,雞毛撣子都掉落在地。
那麼,可不可以治癒呢?等年紀大了,發作性睡病可能會有好轉,但會伴隨終身。
在治療方面,以非藥物治療為主,大部分患者通過調節,都能正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病情比較重的人,才需要適量用藥幹預。具體建議如下——
保證晚上有充足的睡眠;
避免一些能讓人犯困藥物的使用,如過敏類藥物、安定片等。
白天擬定適合自己的「睡眠計劃」,合理安排短暫睡眠。患者一般小睡15-30分鐘,就能堅持工作、學習三四個小時。像小張這樣,可以在課間小睡一會,上課就不會睡著了。
儘量將病情告知家人、朋友或同事等,多溝通,爭取他們的諒解。
同時,要提醒患者,儘量避免長途駕駛、高空作業或在高速運轉的機器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