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年沒幹過活,父母去世後餓死家中

2021-01-08 Boss爆史

宋朝林逋的《省心錄》中說過這樣一句話:「父善教子者,教於孩提。」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善於教育兒女的人,必須從小抓起。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能聽到:「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之類的話。很多家長因為溺愛孩子,將孩子寵得無法無天,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殊不知,這樣才會害了孩子的一生。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因溺愛孩子造成的家庭悲劇。

楊鎖

從小被寵大的楊鎖

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有戶人家姓楊,老楊夫婦多年無子,四處求神拜佛,好不容易才生下一個兒子。兒子出生後,老楊夫婦便將全部的愛給了他。為了將兒子時刻拴在他們身邊,老楊為兒子取名為楊鎖。雖然是農村人,但老楊卻像對待「太子」一樣對待自己的兒子,從小到大,不讓他幹一點活。楊鎖8歲了,出門還讓老楊夫婦用擔子挑著,原因是嫌累,不想走路。

楊鎖

據村裡人介紹,楊鎖也不是一直這麼懶。在他小時候,也曾嘗試著幫父母幹活。但每當他拿起工具,父母便會心疼地說:「快去旁邊玩吧,別累著了!」久而久之,楊鎖就養成了好逸惡勞的習慣。楊鎖13歲時,父親因肝病去世。母親雖然整日在地裡操勞,但仍然寵著楊鎖,捨不得讓他幹一點農活。

楊鎖

後來由於操勞過度,楊鎖的母親漸漸累垮了身體。不得已,只好讓楊鎖幫著幹一些活。但早已被慣壞的楊鎖根本沒有體諒母親的想法,不僅不幹活,而且一不高興就毆打母親。而在學習上,楊鎖的父母同樣對他選擇了放縱。據楊鎖的堂兄說,楊鎖是他們堂兄弟幾個中最聰明的,但他卻因父母的溺愛,懶得學習和思考。

喪失生活能力的楊鎖

課堂上,他根本不聽講,也不做作業。老師只要嚴厲些,他就會向父母告狀。之後他的父母便會去找老師麻煩,所以老師也不敢再管楊鎖。久而久之,楊鎖學習跟不上進度,只能輟學回家。因為所有家務活都堆在母親一個人身上,楊鎖的母親最終因積勞成疾,在他18歲那年病逝。

楊鎖

母親去世後,楊鎖就搬到堂兄楊德玉家生活。堂兄看在親戚的份上,為楊鎖介紹了工作,帶著他一起去鎮上的建築隊幹活。但楊鎖卻嫌工地天氣炎熱,自行跑回了家。後來有人介紹他到縣裡酒店幹活,楊鎖去了酒店後啥也不幹,還讓別人伺候他,老闆便將他打發回來。此後,楊鎖便再也沒有出外找過工作。

楊鎖

餓死家中

為了換口吃的,楊鎖將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賣了個精光。實在沒有什麼可賣的,便挨家挨戶討飯吃。鄰居們給他的蔬菜和肉,他都掛在牆上,一直放臭也不取下來做著吃。有時候吃到一頓飽飯,他便連睡好幾天。等餓到不行,再繼續出門討飯。到了冬天,楊鎖大便都不出門,就在堂屋地下刨個坑,隨手一蓋土就完事了。為了取暖,他將家裡的床都劈柴燒了。

楊鎖

2009年12月,當地下了幾場大雪,堂兄估計楊鎖幾天沒吃飯,便帶著飯菜去看他。結果進門後發現,楊鎖已經全身凍僵,沒氣了。就這樣,一個喪失生活能力的人去世了,而他只有23歲。後來為了警醒世人,演員陳姍姍根據楊鎖的故事拍成了電影《罪愛》。而楊鎖的故事也告訴我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溺愛,害了孩子。

參考資料:《省心錄》、《觸龍說趙太后》

相關焦點

  • 「懶人吃餅」的現實版,23歲小夥活活餓死家中,背後真相引人深思
    「2009年12月,下了幾天大雪,我估摸著楊鎖好幾頓沒吃飯了,就提著飯、拿著被子到他家去,結果發現他全身僵硬,已經斷氣了。」這是楊德玉最後一次見到楊鎖時的情形,那一年楊鎖23歲,四肢健全、心智正常,卻活活餓死在家中。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父母離開後,取暖燒家具,上廁所刨坑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勤奮使人進步,懶惰使人落後,要說到懶惰,絕對沒有人比得上"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他懶到什麼地步呢?靠燒家具來取暖,上廁所在家裡刨坑。他出生在農村,因為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再加上他是家中獨生子,因此從哇哇落地的那一刻起,家長對他就抱有很高的期望。
  • 有種「巨嬰」叫楊鎖,吃飯靠餵走路靠扁擔,23歲懶死家中
    我們常常聽過有很多小時候被父母寵愛的孩子長大之後就變成了巨嬰,他們生活完全依賴父母,而且一點兒動手能力都沒有。這樣的孩子一旦失去了父母的照顧,那麼他們就很難在社會生存了。有種"巨嬰"叫楊鎖,吃飯靠餵走路靠扁擔,23歲終餓死家中:我們在家裡常常說再不起來活動就會被懶死,本以為這只是一種開玩笑的話,但是確實有位小夥子23歲懶死家中。他叫做楊鎖。
  • 豆瓣高分動畫《鷸》:父母愛孩子,要讓他吃苦
    母鷸捨得讓小雛鷸吃苦,更是狠得下心來放手讓小雛鷸學會生存的技能,在經過幾次的磨礪後,終於成長。看了這部動畫片,不禁想起幾年前的那個名為楊鎖的男子餓死在家中的事。這個男子小時候本來也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願意幫父母分擔家務,但是其父母怕累著他,就什麼都不讓他做。
  • 諾獎得主崔琦不願回河南故鄉:不出來父母就不會餓死
    他父親大躍進期間是在那裡餓死的。他對外的說法是:父母永遠在我的心中,回不回去不重要,不在於形式。」崔琦的外甥王達人對記者說。     富農之子     崔明安的父親崔高祥,生於1936年,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被抓壯丁,失去消息;在1942年的大災中,母親又去世了。
  • 崔琦表示自己不願回家的原因:父母永遠活在我心中,形式並不重要
    小學畢業後,由於地域的限制,崔琦無法在方圓幾十裡找尋到一所中學就讀,無奈之下只得輟學在家中務農。在家中幹農活時,父母並未因其年紀尚小就嬌慣著這位家中的老么,鋤地、播種、澆水、砍柴,樣樣事情都交由崔琦努力解決。他的母親深知,人只有在經歷生活的苦難打磨後才能變得更加堅強,開闢出立足之地。在母親的教育下,崔琦形成了謙虛、善良、以誠待人等優良品質,獲得了十裡八鄉的讚賞。
  • 老兩口家中去世屍體已腐爛 獨子住同一院內(圖)
    羅大爺和許婆婆都是成都一公司的退休職工,退休後,老倆口住在位於成都東風路18號的單位家屬院羅大爺的同學劉未(化名)介紹,一周前,公司退休科給老倆口打電話,通知他們領取生活補助,不料家中始終沒人接電話。  劉未說,退休科便通知了老人的獨子回家查看。12月1日,老人的兒子回到家後,發現父母已經在家中去世,遺體已經開始腐爛。  華西都市報記者從轄區警方證實了兩位老人去世的消息,警方正對此事展開調查,目前初步排除他殺嫌疑。
  • 父母意外去世 陽光學子陳延明兩戰高考考上一本
    封面新聞記者 劉皓洋陳延明出生在宜賓筠連縣的一個偏遠小山村,由於家中姊妹較多,父母一直在外打工掙錢。從出生開始,陳延明就與父母分離,父母多年的拼搏與奮鬥給他們一家人創造了安定平穩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陳延明讀初中時,一場意外奪取了父母的生命,從此姊妹五人只能與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2019年,陳延明首次高考失利後毅然復讀,今年再戰高考,她取得了546分的好成績。父母意外去世 在老師的鼓勵下重新振作剛進入初中時,陳延明覺得一切都很新鮮。在這裡,她遇到了像母親一樣的付莉萍老師。「她熱情、大方、善良,她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老師,更像是一個母親一樣。」
  • 紀錄片《出路》揭露殘酷現實: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沒出路
    - 02 -袁佳 19歲 湖北鹹寧小縣城復讀生袁佳的父母是農民工,他爸爸覺得沒有文化在城市裡打工,受了很大屈辱。他的父親後來意外去世了,他臨走前留下一句話:「爬也要供孩子上學」。家人都希望他考上大學,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
  • 發病後活了10年 中國存活時間最長愛滋病患者去世
    中新網10月17日電據中廣網消息,10月12日晚9:05,重慶市第一位愛滋病患者聯東(化名)在醫院去世,終年44歲。從發現身患愛滋病到去世,聯東活了整整10年,成為中國愛滋病患者發病後存活時間最長的人。  據了解,聯東1989年到雲南做生意,1990年代初染上毒癮。
  • 陳香梅:當過8位美國總統的顧問,「我的一生沒白活」
    陳家祖輩都是顯赫人物,祖父曾中清朝秀才,後棄文從商,積攢下了殷實的家底,陳香梅的父親因此而得到了留學英國的機會,並順利拿到了牛津大學法學博士的學位。其母也非凡俗女子,精通六國語言,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陳香梅與眾姐妹正是在這樣嚴格清正、中西合璧的家風下逐漸長大,雖然父母都是受過西式教育的人才,陳香梅卻實實在在受中國教育成才,直至隨夫遠赴美國後才開始苦學英文。
  • 四十歲失業沒公司要我,現靠父母退休金過活,以後怎麼養活家庭?
    四十歲失業沒公司要我,現靠父母退休金過活,以後怎麼養活家庭?現在很多中年人,都面臨著一種困境,他們的工作能力隨著身體素質逐漸下降,如果下降得太厲害,就會失去工作。而社會上的很多工作,其實都有年齡限制,一些高層崗位招聘,只想要40歲以下的,而一些底層的崗位,又不肯接受35歲以上的。
  • 蔣英:嫁給乾哥哥錢學森,培養學生李雙江,她如何活成一代傳奇?
    你是否聽說過蔣英的名字,也許會有些陌生,但是她是民國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裡的女兒,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妻子,是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武俠小說大師金庸是她的表弟,這些名諱都是大名鼎鼎,耳熟能詳。 光是這個群英薈萃的家世背景,就足以讓人驚嘆,這是什麼神仙下凡。
  • 親戚老人去世送多少禮金合適親人去世後有什麼禁忌
    但庶民百姓也諱言死,所以又把「死」說成卒、沒、下世、謝世、逝世、老了、走了等。孔子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視為德之本。自古以來,將對父母「生養死葬」的態度,視為衡量「孝」的普遍標準。
  • 90歲楊絳坦言:在親人去世後,我忙碌著一件事,所以不覺得孤獨
    楊絳與錢鍾書結識後,很快便鴻雁傳書,最後達到一天一封的程度。兩人也將戀愛的事告訴了父母,相識兩年後,他們在1935年回蘇州舉辦婚禮。那時的楊絳已經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文學專業。一起走過的60多年裡,錢鍾書寫下《圍城》《談藝錄》《管錐編》,成為當代最著名的學者和作家,楊絳也在辛苦持家中翻譯了《堂吉訶德》,寫下《幹校六記》等作品。
  • 河南五兄妹耗時八年拍紀錄片 緬懷「天堂裡的父母」
    原來,申氏兄妹的父母親均已先後去世,今年恰逢母親逝世十周年祭。兄弟們說,「傳統的放鞭炮、唱大戲、鼓吹手,也考慮過,但總覺得缺了點什麼。」最終他們選擇了拍攝紀錄片來緬懷「天堂裡的父母」。為什麼最終選擇以影片的方式緬懷父母?這段漫長的影片拍攝過程,又給申氏家族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 姚桐斌:46歲被毒打致死,去世31年後追授彈一星勳章獎
    巨星隕落1968年6月8日國內頂尖科學家被扣上反動派的帽子,倒在了血泊中。這位科學家就是姚桐斌,去世的時候只有46歲。是一位科學家最好的年紀之一,這個年紀已經已經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對於未來的研究更是無限可能。而且這是一位曾經留學英國,德國的國家頂尖科學家。
  • 男子家中死亡數日後被發現 屍體腐爛生出蛆蟲
    這是一起悲劇,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死在家中多日家人都不知曉。直到屍體腐爛,生出蛆蟲後,才被鄰居發覺。昨日早晨,居住省城省水安宿舍13幢4樓的王阿姨發現家中蛆蟲甚多,後通知鄰居前來檢查房中有無異物時,發現一名小夥倒在衛生間內已經死亡。屍體腐爛,蛆蟲爬滿一地。
  • 印尼老人下葬一年後居然又死而復生的回到了家中
    家中62歲的瓦努在他下葬一年後竟然死而復生了,而且回到了家中。瓦努1954年出生在印尼日惹鄉下,在他成年後來到三寶壟當了一名清潔工,26歲時他和同是清潔工的艾米麗結了婚,並先後生下一男一女。2015年5月初的一個凌晨,瓦努像平常一樣早早的出門上班,沒想到由於下雨視線不好,瓦努被一輛疾馳而來的小貨車撞出五米之外,落在了路旁的花壇裡。雖然小貨車司機立刻將瓦努送進了醫院,但是由於傷勢過重,瓦努已經奄奄一息。妻子艾米麗在接到警方電話後,帶著兒女和鄰居趕到了醫院,這時人瓦努已經昏迷,沒有任何知覺,雖然醫生盡力搶救了三天,瓦努還是因為傷勢過重去世了。
  • 百萬業主神級吐槽:23條裝修錯誤,無用設計一籮筐!你家中槍沒?
    1、過年回家驚悚的一幕,曾經無數次想過頭頂上的水晶燈會掉下來,沒想到還真被我遇上了,還好沒有砸到人,我真的應該去買彩票。第一次泡,前幾分鐘感覺還不錯呢,過了幾分鐘,咋有點冷,10多分鐘後算了算了不泡了,過了兩次癮之後,就被限制在了那裡。平時積灰,內壁清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