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緯位置空間定位法:
地理位置和地理事象的分布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內容,特別是區域經緯位置是近幾年高考的熱點之一。這些試題解題門檻在於空間定位和區域識別,如何進行空間定位和區域識別可以按以下方法逐漸培養:
(一)粗化階段--選取重要經緯線:
感知區域的空間跨越範圍,在頭腦中建立起一個粗略的心理地圖。
2、世界地理: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40°、南北極圈。經線:20°W、160°E、0°、75°E、105°E、120°E、180°、75°W 在腦海中形成網格狀地球儀。各大洲的經緯度位置如表:
經度範圍 | 緯度範圍 | 位置特徵 | |
亞洲 | 26°E--169°W | 10°S--80°N | 北回歸線、北極圈通過、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個緯度 |
非洲 | 17°W--51°E | 35°S--37°N | 南、北回歸線通過,跨南北半球,以熱帶為主。 |
歐洲 | 10°W--66°E | 36°N--71°N | 處於中、高緯度 |
北美洲 | 170°W--20°W | 7°N--72°N | 北回歸線、北極圈通過,跨低、中、高三個緯度 |
南美洲 | 82°W--35°W | 54°S--12°N | 赤道、南回歸線通過,熱帶面積廣 |
大洋洲 | 110°E--130°W | 47°S--30°N | 赤道、日界線穿過,跨東西和南北半球,同時有二個日期 |
南極洲 | 360° | 62°S以南 | 跨經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帶為主 |
(二)細化階段--明確具體位置:
細化階段是在粗化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確定各主要經緯線穿越區域的具體位置,以達到明確化。採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定點法,點可以是主要經緯度的交點,也可以是經緯線與疆域邊界的交點。這裡需要藉助地理要素也相對位置定位,包含自然和人文要素相對位置的分布,如點--山峰、城市、礦產、港口、旅遊點相對位置的分布:線--山脈、河流、地理界線、交通線、人口遷移方向等分布走向;面--地形區、氣候類型區、自然帶、重要國家、農業區、工業區等區位分布。二是經緯線穿越法。觀察和識記主要經緯線穿越了哪些行政區和地形區,也包括前面提到的點、線、面等各種地理要素。
掌上高招服務號
中國教育在線高考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