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安徽省各地級市

2021-01-11 地圖帝

安徽,簡稱「皖」,省會合肥,得名於「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地跨長江、淮河南北,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安徽省平原、臺地(崗地)、丘陵、山地等類型齊全,可將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區、江淮臺地丘陵區、皖西丘陵山地區、沿江平原區、皖南丘陵山地五個地貌區。徽商是中國古代三大商幫之一,有「無徽不成商」的美名。

合肥市,安徽省省會,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境內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洼平原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崗衝起伏;西南部屬大別山餘脈。合肥有「江淮首郡、吳楚要衝」,「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美譽。2011年地級巢湖市拆分,廬江縣與縣級巢湖市劃歸合肥市管轄。「合肥」的本意是不同流向的兩河共同發源的地方,作為地名出現,首見於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該書撰於西漢武帝時期,成於公元前91年。

阜陽市,簡稱阜,古稱汝陰、潁州等,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潁州西湖歷史上曾與杭州西湖齊名。阜陽全境屬平原地形,地勢平坦。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阜南縣出土的商代青銅器龍虎尊被列為中國十大國寶青銅器之一。

亳(bó)州市,別稱嵇方、譙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有「藥都」的美譽。西晉置譙國,後為譙郡;唐代更名為亳州。三國時期,魏皇初二年(221年),封譙郡為 「陪都」,與許昌、長安、洛陽、鄴並稱 「五都」。亳州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屬平原地帶,地勢平坦,是全國糧食主產區之一。

淮北市,簡稱「淮」,古稱相城。淮北是運河故裡、能源之都、中國酒鄉。商湯十一世祖相土由商丘遷徙至此,作為別都,此後山即為相山、城即為相城。春秋時,宋國為避水患曾遷都於相城。淮北市地處蘇、豫、皖三省交界處,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飛地」段園鎮與江蘇徐州市銅山區接壤。淮北煤炭資源最具優勢,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和精煤生產基地。

宿州市,簡稱「蘄」,別稱蘄城、宿城。位於安徽省東北部,襟連沿海,背倚中原,是安徽省的北大門。宿州號稱雲都,擁有華東地區最大的雲計算數據中心。是CG動畫集群渲染基地,中國5大量子通信節點城市之一。地貌以平原主體,面積8897.06平方千米,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91%。

蚌埠市,簡稱蚌,別稱珠城,史載蚌埠「古乃採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譽。蚌埠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淮河中遊,京滬鐵路和淮南鐵路交匯點,同時也是京滬高鐵和京福高鐵的交匯點,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素有禹會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稱。蚌埠市幅區屬黃淮海平原與江淮丘陵的過渡地帶,處於江淮分水嶺的末稍。境內以平原為主,南部散落丘陵;地面西北傾向東南。

淮南市,位於安徽省中北部,地處淮河之濱,地理位置優越,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稱。淮南是中國能源之都,能源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煤田遠景儲量444億噸,探明儲量180億噸,佔安徽省的70%,佔華東地區的32%。

六安市,位於安徽省西部皖鄂豫三省交界處,國家級交通樞紐城市。遠古時淮河流域水災泛濫,皋陶幫助大禹治理水患,皋陶死後,被安葬在「六」,也就是現在的六安。「六」是指河邊的高地。「六」的西邊是大別山,地勢較高,大禹就把這裡定名為「六」。在古代「六」與「陸」是通假字,陸是河水淹沒不到的地方。所以,六安別稱皋城。「六安」是漢武帝起的,意為「六」地平安。

滁州市,簡稱滁,地處長江下遊北岸,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滁州南據長江,隔江與南京遙望,是南京的江北門戶,東控京杭大運河,自古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滁州市域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主體為長江下遊平原區及江淮丘陵地區。地貌大致可分為丘陵區、崗地區和平原區三大類型,地勢西高東低。北宋文學家歐陽修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醉翁亭記》中描述:「環滁皆山也」。

安慶市,安慶之名始於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德慶軍為安慶軍」作軍號名稱出現,由「同安郡」和「德慶軍」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慶」意。安慶西北靠大別山主峰,東南倚黃山餘脈,瀕臨長江,易守難攻,被稱為「皖西南咽喉」,是控制金陵的「西大門」。素有「千年古渡百年港」和「八省通津」之美譽。

池州市,位於安徽省西南部,北與安慶市隔江相望,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所在地。池州東南部以九華山、牯牛降為主體構成南部山區骨架,是皖南山區的組成部分,中部為崗衝相間的丘陵區,西北部沿江地帶為洲圩區,地勢低平,河湖交錯。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多元文化的交融池州民俗文化風格迥異,「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

銅陵市,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下遊,北接合肥,南連池州,東鄰蕪湖,西臨安慶,因銅得名、以銅而興,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銅陵採冶銅的歷史始於商周,盛於漢唐,延綿3500餘年。新中國第一爐銅水、第一塊銅錠出自銅陵。第一個銅工業基地建於銅陵,第一支銅業股票發自銅陵。銅陵市位於長江中下遊平原與皖南山區的交接地帶。境內南部低山,中部丘陵、崗地起伏,北部平原,地勢低下坦蕩。

蕪湖市,別稱江城,安徽省雙核城市,蕪湖地處長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自古享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蕪湖明代中後期是著名的漿染業中心,近代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蕪湖市在地貌上屬長江中、下遊平原的組成部分,由階地和河漫灘構成的平原為主。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部和南部多山地,東部和北部為衝積平原,間有窪地及少數丘陵,地勢低平。

馬鞍山市,簡稱「馬」,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馬鞍山市總體地勢較平坦,略有北高南低之勢。大致劃分為三個區域:北部、東北部為丘陵區;中部為黃土質黏性土組成的階梯狀平臺(階地),即崗丘區;南部為長江各支流衝積平原、河湖平原區,地形平坦。馬鞍山礦區是中國七大鐵礦區之一。

宣城市,簡稱宣,古稱宛陵、宣州,地處安徽省東南部,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說。自西漢設郡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文房四寶之鄉、中國鱷城、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魚米之鄉。宣城市地處東南丘陵與長江中下遊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境內有黃山、天目山、九華山三大山脈。地貌複雜多樣,大致分為山地、丘陵、盆(谷)地、崗地、平原五大類型。

黃山市,位於安徽省南部、新安江上遊。黃山古稱新安、歙州、徽州,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被稱為「三省通衢」。古徽州一府六縣:歙縣、休寧、婺源、祁門、黟縣、績溪,除婺源今屬江西省外,其餘今仍屬安徽省。徽州文化源遠流長,徽派建築獨具一格,徽商是中國歷史「三大商幫」之一,自古有「無徽不成商」之譽。1988年改名黃山市。

相關焦點

  • 18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安徽省16個地級市
    安徽省下轄16個地級市,分別是合肥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淮南市、阜陽市、蚌埠市、滁州市、六安市、安慶市、池州市、馬鞍山市、黃山市、宣城市、蕪湖市和銅陵市。安慶市,地處安徽省西南部,市名取平安吉慶的意思,東漢長詩《孔雀東南飛》、六尺巷、王祥臥冰等歷史故事都發生在安慶市。全市面積約為1.35萬平方公裡,僅次於六安市。市轄區縣有3區5縣2市,分別是宜秀區、迎江區、大觀區、懷寧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嶽西縣、潛山市和桐城市。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因境內蕪湖而得名,是清朝時期四大米市之一,老城區位於市中心的鏡湖區。
  • 19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各地級市
    新鄉市,別名牧野,地處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南臨黃河,與鄭州市、開封市隔河相望。新鄉地勢北高南低,北部主要是太行山山地和丘陵崗地,南部為黃河衝積扇平原,平原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78%。新鄉歷史悠久,有很多古蹟,有仰韶、龍山文化遺址,有周武王率八百諸侯會同盟的牧野大戰等古蹟;圍魏救趙、官渡之戰、陳橋兵變等歷史事件均源於此。
  • 22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廣東省各地級市
    茂名市,別稱「南方油城」,茂名市名起源於人名(潘茂名),由人名而至縣名,由縣名而至市名。中國以道士之姓設州、以名設縣、以名命名地級市,唯潘茂名一人。茂名背山面海,地勢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茂名是中國水果生產基地,水產養殖享譽盛名,是「中國羅非魚之都」。同時,茂名也是我國華南地區最大的石化基地,是廣東省的能源基地。
  • 22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廣東各地級市
    茂名市,別稱「南方油城」,茂名市名起源於人名(潘茂名),由人名而至縣名,由縣名而至市名。中國以道士之姓設州、以名設縣、以名命名地級市,唯潘茂名一人。茂名背山面海,地勢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茂名是中國水果生產基地,水產養殖享譽盛名,是「中國羅非魚之都」。同時,茂名也是我國華南地區最大的石化基地,是廣東省的能源基地。茂名有四大優勢礦產:油頁巖礦、高嶺土、鈦礦、錫礦。
  • 11張地形圖,快速了解陝西省各地級市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大興、西京等,是陝西省會,副省級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歷史名城,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西安還是我國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數最多的城市,是中國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雙一流高校7所。鹹陽,秦都城,被稱為天下第一帝都。
  • 6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湖南省張家界市轄的4個區縣
    張家界市,原名大庸市,地處湖南省西北部,因境內有張家界自然保護區而得名。 張家界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類型多樣,主要有山地、巖溶、丘陵、崗地和平原五種,其中山地約佔總面積的76%。2019年末,全市境內共擁有國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23處,其中4A級以上景區12處。
  • 重慶發現13張民國渝中半島地形圖 手工繪製
    前天,重慶市勘測院在對歷史檔案資料進行數據化處理時,在一個圖紙保密箱中意外發現13張民國十八年(1929年)、民國十九年(1930年)的渝中半島(當時尚屬巴縣管轄)手繪地形圖。81年前地圖驚現保密箱  這批地形圖繪在厚厚的牛皮紙上,顏色已泛黃,充滿歷史滄桑感。13張圖每張大小為長46釐米、寬36釐米,有等高線和地形地貌描述,圖紙的比例尺為1:2500。所繪內容包括通遠門、上清寺、菜園壩、大溪溝,以及商業設施等。每張圖代表的面積大約為1.035平方公裡。
  • 重慶發現13張民國時期渝中半島地形圖(組圖)
    保密箱中意外發現的重慶手繪地形圖之一前天,市勘測院在對歷史檔案資料進行數據化處理時,在一個圖紙保密箱中意外發現13張民國十八年(1929年)、民國十九年(1930年)的渝中半島(當時尚屬巴縣管轄81年前地圖驚現保密箱這批地形圖繪在厚厚的牛皮紙上,顏色已泛黃,充滿歷史滄桑感。13張圖每張大小為長46釐米、寬36釐米,有等高線和地形地貌描述,圖紙的比例尺為1:2500。所繪內容包括通遠門、上清寺、菜園壩、大溪溝,以及商業設施等。每張圖代表的面積大約為1.035平方公裡。
  • 我國繪製出世界上第一張南極內陸地形圖
    新華社7月9日電: 世界上第一張南極內陸地形圖——《南極格羅夫山地形圖》日前出版發行,這張地圖是由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的專家們測繪成的。格羅夫山地區位於南極中山站以南400-500公裡,面積約3200平方公裡,屬南極冰蓋內的冰原角峰群。這個地區地形複雜,是目前南極地區極少數尚未任何國家正規考察的地區之一。
  • 合肥開始航拍農村 繪製1:1000的地形圖
    記者昨日從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了解到,明年年底前,合肥將完成對該市所有市以上重點城鎮航拍與地形測繪工作,並最終繪製成1:1000的地形圖。  據了解,目前合肥市已完成了16個省級以上重點城鎮的航拍與地形測繪任務,並已完成對這些城市的電子地圖繪製工作。
  • 西藏「六地一市」行政區劃圖和地形圖編制完成
    7月11日,西藏自治區測繪局舉行《西藏自治區領導機關工作用圖》交接儀式,標誌著西藏全區「六地一市」(昌都地區、林芝地區、山南地區、日喀則地區、那曲地區、阿里地區,拉薩市)以地區級為製圖單元的行政區劃圖和地形圖全部編制完成。
  • 各地環保頭條丨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19年度《安徽省水汙染防治...
    2019年,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安徽省生態環境廳會同各市、各部門,積極推進《安徽省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實施,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加快推進水汙染治理,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全省水環境質量總體持續向好。
  • 揭秘:中國首張3D地形圖誕生記
    (原標題:3D地形圖誕生記)從古至今,感知戰場環境,掌握地理地形,始終是兵家擺兵布陣的基礎。特別是在現代戰爭中,地圖更被視作對敵實施精確作戰的「眼睛」。日前,蘭州軍區某測繪信息中心成功研發出3D地形圖並投入使用,將戰場環境完全「搬進」作戰指揮室。那麼,首張3D地形圖是如何誕生的?這支曾榮獲「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的創新團隊在執行保障任務過程中常常感覺到,傳統的軍事地形圖有著難以克服的弊端:計算機地形顯示雖然逼真,但範圍受到影響,野戰條件下更是受到諸多局限;而地形沙盤對局部戰場環境的顯示不夠精細。
  • 土衛六第一張全球地形圖誕生 比預想更平坦(圖)
    這張地形圖出現在剛被發表在期刊Icarus上的一篇文章裡。研究人員發現土衛六表面最高點和最低點之前的差距僅為2.5千米(1.5英裡)。整個衛星表面最高點僅超出地表平均高度0.5千米。  相比之下,金星上的麥克斯韋山脈高達6.4千米,地球上的珠穆朗瑪峰高達8.5千米,而火星上的奧林匹斯山則高達21.9千米。研究人員表示,這張地形圖或將幫助揭示土衛六某些獨特的特徵。
  • NASA公布首張完整水星地形圖 高清圖像細節驚人
    這張完整的地形圖顯示了水星表面的令人驚訝的地理細節,這也有利於讓科學家更全面的了解水星的地表演化歷史。科學家們也有望藉助對這些細節的分析,來揭開這顆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的秘密。注意本次公布的圖像與肉眼直接觀測到的水星不同,彩色圖像是偽色圖像(false-color image,多用於航空航天攝影。
  • 與臺灣隔海相望的閩南地區三市簡易地形圖:泉州,廈門和漳州
    下面我們從泉州,廈門和漳州三市的簡易地形圖來一起了解一下閩南地區。泉州泉州位於泉州灣內的半島型的陸地之上,半島的北面是洛陽江,南面是晉江,所以泉州水上交通十分的發達,加上海灣的保護,灣內幾乎沒有大風大浪是一個優良的港口。就如同上文所說,泉州從宋元開始就是一個大港,海上絲綢之路就是從這裡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 這是世界上巨大的地形圖模型——瓜地馬拉地形圖
    在瓜地馬拉城的中心,在這張有百年歷史的地形圖上,可以很好地欣賞到高地和低地之間的巨大反差。瓜地馬拉地形圖(MapaenressedeGuatemala)是描繪瓜地馬拉的一幅巨大的三維地圖,佔地約1,800平方米,比例為1:10,000。然而,為了使地形更加顯眼,垂直比例被誇大了五倍,使得山脈和山峰顯得像直角一般。
  • 寒潮天氣席捲南北方 各地各部門迅速應對
    預計,29日08時至30日08時,受強冷空氣影響,東海大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北部灣將有9級的偏北到東北風,陣風可達10~11級,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將有7~8級、陣風9級的西北風,南海北部海域、瓊州海峽將有7~8級、陣風9級的東北風。
  • 安徽省上個月平均氣溫4.1℃ 2015年以來首次偏低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1月4日從安徽省氣候中心獲悉,2020年12月安徽全省平均氣溫4.1℃,較常年同期偏低0.7℃,為2015年以來首次偏低;全省平均降水量1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4成,為2015年以來最少。
  • 無人機影像在測繪1:500海島地形圖中的應用
    無人機的出現及快速發展,滿足了國民經濟發展對海島大比例尺地形圖的需要,對海洋測繪部門實現海岸帶、海島礁地形自主按需測繪具有重要意義[4]。   二、無人機航攝地形圖測繪生產技術流程   無人機航攝地形圖的生成技術流程包括資料收集、室內設計、外業測量、室內影像處理、外業補測等5個步驟[10-11],具體見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