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消息:氯化銨國家標準GB/T2946-2018,已經於去年開始實施了。
新標準增加了砷、鎘、鉛、鉻、汞及其化合物限量要求,增加粒狀農業用氯化銨的顆粒平均抗壓碎力要求,產品最大批量由500t調整為1000t,增加了噸袋包裝規格外,新標準還調整了農業用氯化銨的氮含量、水分、粒狀產品的粒度和鈉鹽的要求。將粒狀產品的粒度尺寸指標由2.00-4.00mm調整為2.00-4.75mm,粒度指標優等品由75%提高到90%,一等品由70%提高到80%。氮的質量分數指標上,一等品由不低於25.0%調整為不低於24.5%,合格品由不低於24.0%調整為不低於23.5%。鈉鹽的質量分數指標上,一等品由不高於1.0%調整為不高於1.2%。
注意:氯化銨別亂用!
農用氯化銨作為一種肥料,它的優點是便宜、速效!用於追肥確實有它的優勢,但是,並不是簡單一用了之!
這兩年,糧價低迷、農資上漲,讓農民對高價肥料望而生畏,一些不法商販摸透了農民圖便宜的心理,拿氯化銨冒充尿素等速效氮肥,在包裝上大做手腳,高價賣給農民,40公斤的一袋肥料零售價格只有40-60元!
目前許多複合肥、復混肥生產廠商為搶佔市場,以低價的氯化銨作為氮源,在產品標示上只註明含氮磷鉀為多少,不標明含氯量,導致不明真相的農民受害。
許多年前,西方發達國家已嚴格限制氯化銨在農業上的使用, 高氯化肥可導致土壤快速劣化,即鹽鹼化,對土壤及農作物品質都危害極大 ,使用一公斤氯化銨比在土壤裡撒一公斤食鹽帶入的氯離子還多。
氯化銨簡稱「氯銨」, 又稱滷砂,是一種速效氮素化學肥料,含氮量僅為24%~25%,而含氯量高達66%,屬生理酸性肥料。氯化銨危害表現為抑制作物生長,減少或延緩分櫱或分枝,葉型變小,畸形,甚至呈燒焦狀葉片,尤其是施用「雙氯」復混肥(指氯化銨+磷肥+氯化鉀)危害更大。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提供的監測數據:
大量施用氯化銨肥料可導致土壤PH值下降0.96-1.2趨於酸化,含氯殘留率高達19.6%。
尿素、二銨與氯化銨氮的利用率分別為:33.8%、31.2%、21.6%;對微量元素有效鋅的影響為:施用尿素土壤含鋅1.92mgp,而施用氯化銨土壤含鋅只有0.47mgp,直接影響下茬玉米的生長。
農民朋友,希望引起你們的警覺!在旱田使用氯化銨及含氯化銨的複合肥、復混肥是危險的,不能只圖便宜,毀壞你的農田, 使用高氯化肥有一個累積現象:只能使你的收成越來越低,時間長了,土地就會變成寸草不生的鹽鹼地。
在菸草、花生、果樹、根莖類紅薯、馬鈴薯、蘿蔔、蔬菜等作物不能使用含氯化肥,大家有所了解,但在大田作物小麥、玉米施用氯化銨肥料的危害農民朋友了解的還甚少,為此特別提醒,以免造成損失!
目前我國每年生產1300多萬噸氯化銨,北方就有河南、河北、天津、大連企業生產氯化銨,原來氯化銨出廠價格一噸只有400元—600元,有些不良廠商瞞天過海,添色造粒,美觀誘人,其實每袋成本只有幾十元錢 !
農民朋友,不要上了「忽悠團」的當,別花了高價錢,買回來的卻是氯化銨。
氯化銨怎麼用、怎麼買?
氯化銨適用於小麥、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尤其對棉麻類作物有增強纖維韌性和拉力並提高品質之功效。但是由於氯化銨的性質決定並如果施用不對路往往會給土壤和農作物帶來一些不良影響。
專家建議,農民朋友在選購、使用和貯運氯化銨產品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購
選購時首先要從外觀上進行判斷,純品氯化銨為白色或略帶黃色的方形或八面體的小結晶,味鹹涼,加熱升華或分解,從表面上看與食鹽非常相似,易溶於水。
此外,選購時還應選擇企業規模大、質量信譽好、包裝標識規範的產品。
二、使用
農用氯化銨的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用作基肥。氯化銨作基肥施用後,應及時澆水,以便將肥料中的氯離子淋洗至土壤下層,減小對作物的不利影響。
2、用作追肥。作為追肥時,每畝用量一般在10~17.5公斤左右,但要掌握小量多次的原則。
3、不宜用作種肥和秧田肥。因為氯化銨在土壤中會生成水溶性氯化物,影響種子的發芽和幼苗生長。
4、不能用於菸草、甘蔗、甜菜、茶樹、馬鈴薯等忌氯作物。西瓜、葡萄等作物也不易長期使用。
5、不能用於排水不利的鹽鹼地上,以防止加重土壤鹽害。
6、氯化銨最適用於水田,而不適於乾旱少雨地區。
三、貯運
農用氯化銨在貯運過程中應保持乾燥,避免雨淋受潮、陽光直曬,並避免與鹼酸類物品存放一處。來源:三農參考、國家標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