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在鄉下務農的農民伯伯或者種植戶來說,肥料與種植是密不可分的,絕大部分的農作物都離不開肥料。然而有一些無良的商販就看中了這一點,用一些假的、低劣的肥料來騙農民們,白花了錢不說,如果導致農作物產量低迷的話才是損失慘重,因此小編接下來就帶各位來學會辨別肥料的真偽好壞。
肥料分為很多種,各種肥料有著不同的功效,今天我們主要講下面10種:第一,碳醯胺,也就是俗稱的尿素,這是最常見的肥料了,碳醯胺的含氮量較高,將近百分之50了,碳醯胺極易受潮,因為它的吸溼性也很強。同時,它很容易溶於水,那麼辨別碳醯胺的真偽用什麼方法呢?我們可以取少量碳醯胺置於鐵板或者鐵碗裡,然後給它加熱,真的碳醯胺會馬上融化掉,並且會產生些許白色的煙霧,同時伴隨著較大的氨的味道,反之就是假的或者劣質的碳醯胺。
第二,硫酸銨,其成分與碳醯胺其實差不太多,但是比例不同,它的含氮量只有百分之20,同時也跟碳醯胺一樣具有易溶於水和加熱後會有氨味,因此它的鑑別方法也與碳醯胺相同。第三,硝酸銨,外觀上看起來是白色的,且看起來比較純,沒什麼雜質,它的含氮量介於碳醯胺和硫酸銨之間。硝酸銨的鑑別方法,可以先取少量樣品溶於水,然後加熱,真硝酸銨的溶液會結晶,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加熱,因為硝酸銨的分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將其加熱是有可能產生爆炸的哦。
第四,氯化銨,一般農業上使用的氯化銨為偏黃色,用熱水溶解比用冷水溶解要快不少。分辨的技巧可以用它吸水,是真的的話就會結塊,另外也可以加熱,加熱後會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同時冒白煙並消失。第五,過磷酸鈣,看起來是灰濛濛的顏色,肥料上有許許多多的小孔,就像蜜蜂窩一樣,它屬於酸性,故而不要將它與鹼性的東西放在一起,否則中和後就會失效。如果將它一直加熱,它會發生好幾種化學反應,最終變成白色的塊狀物。
第六,碳酸氫銨,通常呈白色,聞著也有很大的氨味,與上面幾種肥料同樣具有較強的吸溼性,易溶於水,鑑別的方法也挺簡單,就是用手把它研成粉末,然後靠近鼻子聞一聞,如果氨味較大,一般就是真的。第七,鈣鎂磷肥,通常看起來是灰色的、細膩的粉末,如果用光照射的話能看見反光的結晶物。它與上面所說的肥料就不同了,它基本不溶於水,所以在土地裡也比較難流失,用火加熱也基本不會發生什麼反應,外觀上沒啥變化。
第八,複合肥,也就是把氮磷鉀這些元素混合在一起的肥料,有些還會伴有碳醯胺,混合之後的複合肥是灰色的小顆粒。放進水裡溶化較慢,將它加熱後同樣會有白煙和氨味,但是會留下一些殘渣。
第九,硫酸鋅,這是款高顏值的肥料,看起來毛茸茸的感覺,有點像棉花糖,特別容易溶化,所以在保存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防潮,溶化後的水是酸性的,會對某些家具造成腐蝕。第十,磷酸二氫鉀,外觀是白色的細微顆粒,一般純度要達到百分之92以上才屬於合格,由於這種肥料看起來很像白砂糖,故而保存的時候要放在小孩子觸碰不到的地方,以防誤食。以上就是在農業種植中常見的10種肥料分辨的技巧了,希望各位看官們在選擇購買的時候能仔細辨別,不要讓無良商販給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