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醫用口罩信息可網上查詢 辨別真偽

2020-12-06 站長之家

站長之家(ChinaZ.com) 2月2日 消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在不斷發酵中,而口罩成了人們的出行必備。為了防止消費者買到假冒的口罩,今天,人民日報官方宣布:醫用口罩信息可在網上查詢,辨別真偽。

根據官方介紹,消費者購買醫用口罩,想知道企業生產信息、批准文號等可以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查詢。點擊「醫療器械」「國產器械」,輸入要查詢的企業名稱,就可以查詢口罩詳細信息。

國家衛健委指出,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適合公眾在非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使用;醫用外科口罩適合疑似病例、公共運輸司乘人員、計程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在崗期間佩戴;醫用防護口罩適合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及確診患者轉移時佩戴。

相關焦點

  • 真假口罩如何鑑別?答案來了→
    3M口罩大多都是散裝,也很難通過包裝盒來查詢口罩的真偽,那麼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細心的觀察。(左邊為假、右邊為真)3看印刷,3M口罩都是由雷射列印的,列印痕跡呈45度斜角,而假貨是油墨印刷,往往有油墨不均勻的痕跡,墨點為圓形。4辨別LA標誌和QS認證,非國產口罩,只要是正規進來的,一定要有LA認證,國產口罩,不管是國內用還是用於出口,都一定要有QS和LA認證。
  • 西安口罩開放網上預約!附預約入口,購買價格及辦法
    但有的商家卻動起了歪腦筋, 一批批假口罩悄然進入市場, 我們應該怎樣辨別真假口罩呢? 可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來辨別。「醫用外科」字樣,像寫著「一次性無紡布醫用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普通醫用口罩」等等不含外科字樣的,都不屬於官方推薦的醫用外科口罩之內,醫用不代表外科醫用。
  • 手機掃條形碼真能辨別商品真偽?質監部門:可獲取參考信息
    「通過掃碼,既可以查詢真偽,還可以比較價格,買東西的時候會放心一些。」她告訴記者說,手機裡安裝了好幾款能掃描商品條形碼的軟體,通過掃描,屏幕上不僅會顯示出商品名稱、生產廠家等相關信息,還能獲得一些超市和網上的報價。  「一般情況下,只要掃不出來的商品,一般我是不會購買的。」黃小姐這樣告訴記者。  與黃小姐有著同樣想法的還有在高新區上班的岑小姐。
  • 教你如何查詢與辨別海緣飄移窗產品的真偽,請認準正品,切勿上當!
    有的用戶就因為不會辨別「海緣」產品的真偽,導致安裝後產品質量出現問題找不到售後,花錢上當不說,後期的維修才是大問題,事情的嚴重性我不說想必你也清楚。今天我就教大家如何來辨別「海緣」飄移窗的真偽。第二點:中國家居正品查詢平臺用戶可通過手機掃二維碼進行查詢,刮開防偽塗層輸入防偽碼編號進行驗證,凡是第一次驗證結果,手機上都會顯示為"正品",如果是多次被驗證,結果會顯示"重複",這樣您也大可放心
  • 解讀|如何區分醫用與非醫用口罩
    1口罩的基本分類與細分口罩從用途可以分為醫用/非醫用兩大類。顧名思義,醫用口罩主要用於醫療方面的防護,可以細分為醫用防護、醫用外科、一次性醫用三種;非醫用口罩也被稱為個人防護口罩,可根據其適用場景,可細分為防顆粒物和日常防護兩種。不同用途的口罩其技術要求不同、適用範圍也不同。
  • 非醫用一次性防護口罩要法檢嗎?如何區分醫用與非醫用口罩
    這些商家明示的信息可以作為一個分辨點,如商品名稱中帶有「醫用」或英文「surgical」「Medical」等字樣的,一般可判定為醫用口罩。3適用標準區分醫用/非醫用口罩醫用口罩在不同國家/地區適用不同的標準和認證要求,企業和個人可根據產品進口國家/地區,根據產品的適用標準進行區分,產品適用標準和認證信息可從產品外包裝或生產者提供的檢測報告或證書獲得。
  • 點燃法可鑑別口罩真假?這就是一個謠言!
    點燃法可鑑別口罩真假?最近,這樣一段「醫用口罩真假測試」的視頻在朋友圈熱傳。真相是否如此呢?  專家表示,這種燃燒檢測的方法無法簡單區分口罩的真假。  此前,有自媒體出面闢謠,說口罩的主要材料有聚丙烯等,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製得的一種熱塑性樹脂,材料本身是可燃的。相關國家標準也僅對口罩的「易燃性」作了規定,沒有「不可燃」這一要求。口罩是否可以被點燃,不是鑑別口罩真偽的標準。
  • 專家支招:如何辨別3M太陽膜的真偽
    如何辨別3M太陽膜真偽,成為許多車主的疑問。3M太陽膜武漢辦事處負責人說,辨別3M太陽膜的方法有多種:     1.消費者在選購前先詢問商家有無電子質保卡,一般根據不同系列產品會有3~8年的原廠品質保證。
  • 你買到的口罩怎麼辨真假?用火燒中間層沒有火焰就是真的麼?
    疫情期間,一次性醫用口罩成了剛需,但有些「神通廣大」的人卻在微信朋友圈聲稱,自己有大量口罩出售。那麼,遇到這種情況,大家如何辨別口罩的真偽呢?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的重要防護措施。如何辨別口罩真偽?不少網友紛紛支招,其中有一種是把一次性醫用口罩的中間層撕出來,用火燃燒,有火焰的就是假,沒有的就是真的。那麼這種說法靠譜嗎?網傳的燃燒口罩鑑別法下圖桌面上有三個一級使用的口罩,並且進行了消毒。第一個淺綠色的口罩,是記者從境外通過合法途徑購買,第二個顏色較深的藍色口罩為藥店出售的一次性醫用口罩,第三個淺藍色口罩,沒有標識,包裝盒也未註明產地,是一個來歷不明的口罩。
  • 如何去辨別專利真偽?國家專利號查詢
    在開放的市場中,琳琅滿目的產品都被冠以專利產品,那麼如何去辨別專利真偽?也許首選的就是專利局網站上的國家專利號查詢, 據了解,目前對於國家專利號查詢日益增加,這也證明了對國家專利號真偽的查詢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那麼在進行國家專利號查詢之前,有必要了解專利號的相關知識,以便於更好地進行國家專利號查詢。
  • 蘋果序列號知識掃盲:iPhone序列號含義與查詢辨別真偽全攻略
    iPhone 序列號對於果粉們來說一定不會陌生,很多小夥伴都會在蘋果官網查詢序列號,用來辨別手機真假,查詢保修剩餘日期,還隱藏著不少鮮為人知的含義等等。隨著iPhone 12 系列的上市,最近有不少朋友問小編有關「序列號」的問題。
  • 西屋電氣產品怎麼看真偽?查詢步驟別忘了
    對此,西屋官方呼籲廣大消費者購買西屋產品後及時進行真偽查詢,那麼我們要如何辨別自己購買的西屋產品是否是正品呢?注意產品的身份信息  作為商家維護自身權益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商品防偽碼的使用已非常普遍,我們可以通過產品的「身份證信息」去檢驗是否是正品。消費者收到產品後應該先尋找包裝上的防偽標籤,所有西屋產品會在產品側面/包裝彩盒/外包裝等位置貼有防偽碼。
  • 這些口罩「CE認證證書」 無效!附CE標誌申請流程
    11出口歐盟 CE 認證和自我符合性聲明的辨別1.是否需要公告機構認證的辨別確認實際產品屬於哪種類型,個人防護性口罩(EN149)和醫用滅菌口罩均需要第三方公告機構介入發證。醫用非滅菌口罩由企業做自我聲明,歐盟代表幫助企業在歐盟成員國進行產品註冊(備案)。
  • 口罩法檢實錘一波三折!那非醫用的一次性防護口罩要法檢嗎?如何...
    顧名思義,醫用口罩主要用於醫療方面的防護,可以細分為醫用防護、醫用外科、一次性醫用三種;非醫用口罩也被稱為個人防護口罩,可根據其適用場景,可細分為防顆粒物和日常防護兩種。不同用途的口罩其技術要求不同、適用範圍也不同。 中國主要的口罩分類
  • 如何區分醫用口罩與非醫用口罩,最直觀方法看外觀
    口罩從用途可以分為醫用/非醫用兩大類——醫用口罩主要用於醫療方面的防護,可以細分為醫用防護、醫用外科、一次性醫用三種;非醫用口罩也被稱為個人防護口罩,可根據其適用場景,可細分為防顆粒物和日常防護兩種。不同用途的口罩其技術要求不同、適用範圍也不同。那麼,究竟如何快速準確地區分醫用與非醫用口罩呢?
  • 國家藥監局:7類防疫醫療器械註冊信息可快速查詢
    【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北京青年報記者3月31日了解到,國家藥監局發布信息,該局將防疫所需7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信息,在官網專欄上進行集中展示,以便公眾快速查詢。國家藥監局表示,一直以來,公眾均能通過國家藥監局官網查詢到經藥監部門批准上市的產品註冊信息。 疫情暴發後,防疫所需醫療器械需求量旺盛。
  • 藥品真偽可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查詢
    針對網友提問如何通過網上查詢藥品真偽?  鮑小甌答覆,利用網絡查詢藥品真偽十分方便。可登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頁「www.sfda.gov.cn」公眾服務欄直接檢索,根據藥品包裝上的電子監管碼進行核對。如果發現個別藥品有質量問題,還可到溫州市藥品檢驗所進行具體質量分析。本文轉自:溫州網
  • 教你如何辨別真偽華為授權體驗店?
    不過,在此要告誡各位消費者,進店體驗華為真機,請認準華為授權體驗店,「李逵」變 「李鬼」,消費體驗可要大大降低了。對此,消費者不妨留意以下四點,有助於各位明辨真偽: 一掃:體驗店授權牌 所有華為授權體驗店都會在明顯位置擺放授權牌,上面會有唯一門店編碼和二維碼。
  • 口罩最全攻略在這了,別說在國外不知道怎麼選口罩啦!
    在公眾非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可使用執行YY/T0969-2013標準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那麼買口罩的時候,如何辨別真假呢?   國內生產的口罩可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來辨別。   方法一:登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查詢 首先找到口罩外包裝上的註冊證編號(規則通常為:X 械注準 + 註冊年份 + 264 + 編號)。
  • 疫情之下,你識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如何?
    一會兒……你在遇到類似信息時的辨別能力如何呢?是立馬就相信轉發了?還是斷然拒絕相信?還是將信將疑、猶豫不決呢?無論你是哪種反應,都可以了解下今天給你分享的這個辨別信息真偽的三步法,簡單易懂秒上手。雖然我們能夠獲取到比以往多得多的信息,但同時也讓更多的冗餘信息、垃圾信息和虛假信息更容易接觸到我們。以這個春節為例,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收到了鋪天蓋地的有關疫情的各種信息,有微信群裡的,有親朋好友私發的,有新聞推送的。這些鋪天蓋地的信息裡,有著很有用的辨別口罩真偽的信息,有著如何正確消毒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