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醫用口罩與非醫用口罩,最直觀方法看外觀

2021-01-11 北青網

受到疫情的影響,口罩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防疫物資。尤其近期國外新冠肺炎持續爆發,對口罩等防疫物質需求大增,在近期海關查驗的出口防疫物資中,醫用口罩也成為焦點。據了解,由於各國標準不同,我國出口非醫用口罩誤作醫用的情況時有發生。此前的3月31日,商務部曾會同海關總署、藥監局發布《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要求出口醫用口罩等5類產品必須取得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相關資質,符合進口國(地區)質量標準要求。此後,又有很多試圖以「非醫用口罩」名義對外出口醫用口罩的案件被查獲。

口罩從用途可以分為醫用/非醫用兩大類——醫用口罩主要用於醫療方面的防護,可以細分為醫用防護、醫用外科、一次性醫用三種;非醫用口罩也被稱為個人防護口罩,可根據其適用場景,可細分為防顆粒物和日常防護兩種。不同用途的口罩其技術要求不同、適用範圍也不同。那麼,究竟如何快速準確地區分醫用與非醫用口罩呢?

利用外觀可直觀區分醫用口罩和非醫用口罩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海關總署了解到,其實,區分醫用與非醫用口罩最直觀的方法是通過口罩結構區分。首先可以通過過濾閥分辨,帶過濾閥的口罩一般不會是醫用口罩。如中國醫用防護口罩標準GB 19803-2010 第4.3條款就明確規定「口罩不應有呼氣閥」,這樣可避免飛沫、微生物等通過呼氣閥呼出,從而危害他人。而民用口罩允許有呼氣閥,通過呼氣閥可以減小呼氣阻力,從而有利於作業人員長時間工作。此外,正規途徑銷售的口罩產品還可以通過外包裝上的信息分辨。根據規定,口罩最小單元包裝上應該有商品名稱、執行的標準和防護等級等信息。這些商家明示的信息可以作為一個分辨點,如商品名稱中帶有「醫用」或英文「surgical」「Medical」等字樣的,一般可判定為醫用口罩。

醫用口罩在美國按照醫療器械管理

醫用口罩在不同國家/地區適用不同的標準和認證要求,企業和個人可根據產品進口國家/地區,根據產品的適用標準進行區分,產品適用標準和認證信息可從產品外包裝或生產者提供的檢測報告或證書獲得。比如在美國,醫用口罩屬於醫療器械管理,適用《醫用口罩材料性能標準規範》(ASTM F2100),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管理,須通過501K註冊或近期FDA公布的其它途徑,獲得工廠註冊和醫療器械列名後方可在美國上市。因此,輸往美國的口罩外包裝或檢測報告或證書上有上述內容的,可被判定為醫用口罩。而出口美國非醫用口罩的企業應注意,產品需通過NIOSH註冊方可在美國上市。

我國醫用口罩有三個標準

出口歐盟非醫用口罩不屬於醫療器械,但需符合歐盟個人防護設備條例EU2016/425(PPE)要求,由授權公告機構進行CE認證並頒發證書,對應的標準是EN149。對於出口歐盟的口罩,無論醫用還是非醫用均需加貼CE標誌,但適用標準不同。醫用口罩在歐盟屬於I類器械,分為I類非無菌和無菌兩種,需按照歐盟醫療器械指令93/42/EEC(MDD)或歐盟醫療器械條例EU2017/745(MDR)加貼CE標誌,對應的標準是EN14683,輸往歐盟的口罩外包裝或檢測報告、證書上有上述內容的,可被判定為醫用口罩。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口罩無菌/非無菌狀態,歐盟採取不同的合格評定辦法,非無菌醫用口罩企業只需進行CE自我符合性聲明,不需要通過公告機構認證。在準備好相應文件及測試報告等資料後,即可自行完成符合性聲明。無菌醫用口罩還必須由授權公告機構進行CE認證。

輸往其它國家和地區口罩產品,可參考其提供的中國標準檢測證書與註冊備案信息進行判斷,中國醫用口罩標準有三個,GB 19083-2010、YY 0469-2011、YY/T 0969-2013,使用這三個標準生產的口罩可被判定為醫用口罩。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張欽

責任編輯:劉琰(EN004)

相關焦點

  • 非醫用一次性防護口罩要法檢嗎?如何區分醫用與非醫用口罩
    如何區分醫用與非醫用口罩(滑動查看)近期,國外新冠肺炎持續爆發,對口罩等防疫物質需求大增,由於各國標準不同,我國出口非醫用口罩誤作醫用的情況時有發生。3月31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藥監局發布《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號),要求出口醫用口罩等5類產品必須取得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相關資質,符合進口國(地區)質量標準要求。那麼,究竟如何快速準確地區分醫用與非醫用口罩呢?請跟發布君一起來了解。
  • 解讀|如何區分醫用與非醫用口罩
    近期,國外新冠肺炎持續爆發,對口罩等防疫物質需求大增,由於各國標準不同,我國出口非醫用口罩誤作醫用的情況時有發生。3月31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藥監局發布《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號),要求出口醫用口罩等5類產品必須取得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相關資質,符合進口國(地區)質量標準要求。那麼,究竟如何快速準確地區分醫用與非醫用口罩呢?請跟發布君一起來了解。
  • 口罩法檢實錘一波三折!那非醫用的一次性防護口罩要法檢嗎?如何...
    如何區分醫用與非醫用口罩(滑動查看) 近期,國外新冠肺炎持續爆發,對口罩等防疫物質需求大增,由於各國標準不同,我國出口非醫用口罩誤作醫用的情況時有發生。3月31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藥監局發布《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號),要求出口醫用口罩等5類產品必須取得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相關資質,符合進口國(地區)質量標準要求。那麼,究竟如何快速準確地區分醫用與非醫用口罩呢?請跟發布君一起來了解。 1口罩的基本分類與細分 口罩從用途可以分為醫用/非醫用兩大類。
  • 非醫用口罩,印有FDA標誌可以出口嗎?
    JHPIA:《口罩衛生安全—衛生自願標準》出口一次性非醫用口罩到日本由於是自願標準,不是必須提供。國標和美標的過濾效率只針對非油性顆粒物、歐標油性顆粒物和非油性都包括。Q28、報援助,出口非歐盟國家,CE不需要了吧?A對於出口申報,5號公告和53號公告目前沒有區分貿易性質,一般貿易、捐贈物資、其他進出口免費,醫療物資須提供相關資質文件。
  • 新型肺炎醫用外科口罩推薦:分幾類?如何選擇?(圖)
    2020新型肺炎如何選擇口罩?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新型肺炎醫用外科口罩推薦:分幾類?如何選擇?(圖)  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多長?幾天內會發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吃什麼藥 新型冠狀病毒預防方法醫用口罩的分類和選擇    來源: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材料一室  目前我國醫用口罩主要分為3種:防護級別最高的醫用防護口罩,手術室等有創操作環境常用的醫用外科口罩和普通級別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 口罩廠家請注意!歐洲醫用口罩測試要求及方法這裡有詳解!
    口罩廠家請注意!歐洲醫用口罩測試要求及方法這裡有詳解!其中,醫用外科口罩屬於Ⅰ類醫療器械產品,並受醫療器械法規(Medical Device Regulation,MDR)EU 2017/745的管轄。海恩斯坦實驗室的檢測能力經由DAkkS認證,擁有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的測試資質,出具的測試報告可作為申報醫療產品的資料。需注意的是:若要完全獲準成為醫療產品還需進一步的測試和資料證明(技術文件和臨床報告)。
  • N95,KN95、N90,醫用外科口罩,這些口罩你「搶」對了嗎?
    如果問你2020年什麼最短缺?你一定會說是口罩!是的,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那簡直就是「一罩難求」。從2月2日開始,上海全面啟動「居村委會預約登記+指定藥店購買」口罩供應方式。而此前,廈門、杭州、廣州、南京等地也實施了預約登記購買口罩等措施,比如廈門實施線上搖號買口罩,杭州決定對市民成功預約的口罩進行統一配送上門。
  • 闢謠|用火燒不著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就是正品?
    戴過的口罩,上面多少會吸附一些空氣中的汙染物,其過濾效能也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而降低。因此," 輪迴 " 式戴口罩法,並不科學。上海闢謠平臺提醒,口罩能不能重複戴,最主要取決於口罩類型、戴的次數和時間、戴口罩去過哪裡和保存口罩方法。
  • 醫用口罩工作原理及結構組成
    來源:醫學科普顧事   作為醫務工作者,醫用口罩是我們必不可少的雙向防護用品。
  • 中國能生產多少口罩?解析從石油到醫用口罩的製造流程
    兩個問題:我國一年能生產多少口罩?聚丙烯(PP)是如何變成醫用口罩的?口罩現在可是全國人民關注的硬通貨,而且現在各地買口罩完全是配給物資,需要預約和限購;然後口罩價格瘋漲、全球缺貨、騙子微商橫行,各地市場監督局在嚴打假冒偽劣口罩,那麼我國到底每天能生產多少口罩呢?
  • 醫用口罩?病毒應該怎麼防
    ,畢竟如果有不知情染病患者在公共場合打噴嚏、咳嗽、講話時都會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飛沫,而佩戴口罩是阻止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感染健康人最有效的辦法。 至於棉布口罩,醫用口罩,運動口罩這些面對病毒氣溶膠防護效果有限,只能阻止部分飛沫,所以並不推薦使用,後續內容也不會討論這些口罩。當然如果沒有N95/KN95口罩的話,帶了總比不帶強。 還有就是所謂的電動口罩也是不推薦的,因為我國並未出臺相關的執行標準,這導致口罩防護效果如何全看商家心情了。
  • 孕婦能戴N95口罩嗎?其實醫用外科口罩更適合
    口罩的防病毒效果,跟薄厚沒有關係。雖然N95口罩,防病毒效果更好,但是透氣性較差,可能會引起準媽媽的一些不適,所以不適合長時間佩戴。 如果孕婦戴N95口罩,覺得很難受的話,建議選擇普通的醫用外科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雖然比較薄,但是它中間有一層熔噴布過濾紙,不僅能夠有效阻擋飛沫,還可以有效隔絕各種病毒。
  • 口罩正反面怎麼區分?白色平面口罩如何分正反
    口罩正反面怎麼區分?白色平面口罩怎麼分正反:白色平面口罩的正反面可以通過金屬條、摺痕、線頭、顏色以及面料來區分。
  • 中國人最早發明的醫用口罩——「伍氏口罩」
    我國第一位發明醫用口罩的是伍連德(1879-1960)。伍連德,字星聯,祖籍廣東廣州府新寧縣(今廣東臺山市),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1903年,年僅24歲的他,被劍橋大學授予醫學博士學位。1907年,伍連德應清朝直隸總督袁世凱聘請,出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即副校長職)。清末時期,東北哈爾濱發生鼠疫,造成6萬人死亡。
  • 淮安發布置換N95等醫用防護口罩的倡議書
    但是,一線醫護人員專業防護所必需的N95等醫用防護口罩已嚴重告急,給醫護人員帶來較大的安全風險。根據《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與使用技術指引》,公眾在非特殊醫療環境下的各類公共場所,佩戴一次性防護口罩,即可達到防護效果;而醫療救治、檢驗檢測一線醫護人員在隔離病房、檢驗室等區域開展操作時,必須佩戴N95等醫用防護口罩。
  • 醫用口罩有幾種款式都有哪些作用?醫用口罩類型及其使用場景科普
    在今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工程師嶽衛華就醫用口罩的類型及其使用場景進行了科普。嶽衛華介紹,醫用口罩分三種,第一種是一次性醫用口罩,結構是長方形的,主要使用於普通診療環境或人口密度低的場景中;第二種是醫用外科口罩,結構與一次性醫用口罩相似,有防血防液的功能,主要是醫護人員在有創操作環境中佩戴的;第三種是防護級別較高的醫用防護口罩,是在隔離病房、隔離重症監護、發熱門診特殊區域,由醫護人員佩戴使用。
  • 武漢急需醫用N95口罩 愛心捐贈須關注醫用標準
    中宏網1月30日電(記者王鏡榕) 中宏網記者綜合多家獨立信源獲悉,目前,武漢缺乏醫用的N95口罩,9132型或1860型,以及醫用防護服。
  • 人民日報:醫用口罩信息可網上查詢 辨別真偽
    站長之家(ChinaZ.com) 2月2日 消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在不斷發酵中,而口罩成了人們的出行必備。為了防止消費者買到假冒的口罩,今天,人民日報官方宣布:醫用口罩信息可在網上查詢,辨別真偽。
  • 德國海恩斯坦根據歐洲標準EN14683進行醫用口罩測試
    海恩斯坦實驗室的檢測能力經由DAkkS認證,擁有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的測試資質,出具的測試報告可作為申報醫療產品的資料。需注意的是:若要完全獲準成為醫療產品還需進一步的測試和資料證明(技術文件和臨床報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可能根據當下國情調整相應的審核要求。
  • 如何判斷醫用口罩裡的夾層熔噴布是不是有效果的?
    現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每個人出門都被要求帶上口罩,所以現在口罩的需求量非常大,很多地方都供不應求。那麼如何判斷醫用口罩裡的夾層熔噴布是不是有效果的?特別提醒:大家在購買口罩時也要注意辨別,熔噴布口罩才能過濾病毒,而劣質口罩是無法起到隔離阻擋病毒的效果,熔噴布是製造口罩的核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