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小麥、水稻、玉米追肥時節,市場上各種形式的山寨尿素泛濫。
偷含量和虛假標註是一些肥料生產企業常用的騙人手法,尿素一般是在尿素前面加上功能性詞語,而複合肥則是以偷鉀為主。
這些騙人手法通常具有欺騙性,容易蒙蔽消費者!
下面是央視曾經報導的偷含量和虛假標識的典型案例,先來看視頻!
那麼,在央視報導幾年之後,肥料市場上這種坑農現象是否消失了呢?並沒有,而且依然屢屢有見。不信來看:
去年,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農資經銷商向媒體反映,去年在嵊州成立的某農資經銷處打著「低價銷售」的幌子,從某公司代理一款氮含量25%,加硫、鋅、鎂和多肽等總養分為46%「新型尿素」。
該銷售行為被舉報後,嵊州市場監督局執法人員對該農資經銷處倉庫內250袋含鋅尿素、265袋多肽尿素進行抽樣送檢。
該種植戶說,這家農資經銷處是在去年地成立後,打著「低價銷售」的幌子,在含鋅尿素、多肽尿素上動起了歪腦筋。
據了解,當地農民戴名學、戴軍堯分別購買了一定數量25%氮含量的多肽尿素和含鋅尿素。
從經銷商提供的產品包裝袋上發現,產品外包裝將「尿素」字體放大,沒有按照國家要求,產品顯示執行的是企業標準。
同時,將N、Mg、Zn、S等成分,全部都算作了總養分,並湊足46%,從而誤導消費者。
農戶如沒有識別能力或者不仔細辨別,通常會按照普通尿素購買,如果按照正規尿素施用到地裡,勢必導致農作物後期缺氮。
而市場上出現的一些小麥追肥的產品,40公斤一袋的零售價格才賣30-40元,這種比尿素價格低很多的肥料,效果真的比尿素還要好嗎?
肥料市場的亂象,讓眾多農民朋友不知所措!有農民說,一到買肥料時就提心弔膽,不知道哪個是真是假,看包裝都是花花綠綠,裡面裝的啥也不知道!
許多年前,西方發達國家已嚴格限制氯化銨在農業上的使用, 高氯化肥可導致土壤快速劣化,即鹽鹼化,對土壤及農作物品質都危害極大,施用一公斤的氯化銨比在土壤裡撒一公斤食鹽帶入的氯離子還多。
氯化銨簡稱「氯銨」, 又稱滷砂,是一種速效氮素化學肥料,含氮量僅為24%~25%,而含氯量高達66%,屬生理酸性肥料。
氯化銨危害表現為抑制作物生長,減少或延緩分櫱或分枝,葉型變小,畸形,甚至呈燒焦狀葉片,尤其是施用「雙氯」復混肥(指氯化銨+磷肥+氯化鉀)危害更大。
目前我國每年生產1300多萬噸氯化銨,北方就有河南、河北、天津、大連企業生產氯化銨,氯化銨出廠價格一噸只有400元—600元,有些不良廠商瞞天過海,添色造粒,看起來肥料產品美觀誘人,其實每袋成本只有十幾元錢 ,賣給農民價格翻倍,農民還覺得肥料便宜,其實廠商利潤可觀!
上面這個看起來像是尿素的氮肥產品,執行標準GB/T2946-2008,這就是氯化銨的標準,所以,從包裝來看,農民很容易把它誤認為是尿素,但實際上它就是氯化銨。
便宜的氯化銨危害有多大?
監測數據表明:大量施用氯化銨肥料可導致土壤PH值下降0.96-1.2趨於酸化,含氯殘留率高達19.6%。尿素、二銨與氯化銨氮的利用率分別為:33.8%、31.2%、21.6%;對微量元素有效鋅的影響為:施用尿素土壤含鋅1.92mgp,而施用氯化銨土壤含鋅只有0.47mgp,直接影響下茬玉米的生長。
轉發出去,讓更多的農戶看到,免受欺騙!
文章來源:火爆農資網;責任編輯:西部牛仔
免費農資電子臺帳哪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