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避添加增效劑肥料變成假農藥?

2021-01-08 中國有機肥協會

中國有機肥協會

提供最前沿的行業信息

肥料增效劑中含有國內已取得農藥(植調劑)登記的化合物成分算假農藥;肥料增效劑中的成分,國內未取得相應的農藥(植調劑)登記,但在國外已取得農藥(植調劑)登記,也算假農藥。

肥料增效劑在國內外都沒有植調劑登記但又具有促生等作用如何規避植調劑?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2017年修訂)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農藥,是指用於預防、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於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製劑。

什麼是有目的的調節植物生長?

先捋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定義:用於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一類農藥,是人類合成的大量用於調節栽培植物生長、清除雜草的化合物,也用在植物器官或細胞的離體培養中。包括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化合物和從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從定義上看,天然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功能類似的化合物都屬於植調劑範疇。也就是說大多描述的植調劑的類似物不管有沒有登記都歸在植調劑範疇。

什麼是沒有目的的調節植物生長?

給植物澆水、施肥、陽光、風等氣候因素都會影響(調節)植物生長,但這些因素影響(調節)植物生長顯然不直接和植物激素相關(但可能間接影響植物內源激素),這些因素不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的性質,當然不能歸屬植調劑;某些天然產物在不同的植物生長時期和不同的環境下影響(調節)植物生長的情況不一致,也沒有辦法界定為有目的的調節生長。筆者在日常的科研及工作中就發現了有些微生物代謝物質在植物生長初級應用顯著促進了植物對營養的吸收促進了植物營養生長,但同等劑量應用在植物生長中後期反而促進了葉片中營養向開花及結實轉移,不同時期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顯著不同,植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類似物往往圍繞著植物激素的某些功能持續作用,故使用濃度較嚴格,用量大容易在植物體內積累形成藥害。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植物內源激素或內源激素的類似物,能夠直接影響到植物內源激素含量,而肥料增效劑應既不是植物內源激素也不是其類事物,不能夠直接影響到植物內源激素的含量,往往是間接的作用影響,間接作用對植物生長調節的作用就不會永遠一致也就是農藥管理條例條款中闡述的有目的的調節植物生長,這樣就能夠響應植物生長發育進程和自然環境的變化。國內肥料定義中在養分之外的延伸部分和國外生物刺激素的表述都是間接的調節作物生長。

但不管怎麼解釋,國內的肥料和農藥總有些交叉地帶,這都會增加產品歸類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加企業風險,國外是如何去規避的呢?

美國環保署為了幫助企業確定生物刺激素產品在美國是否應該按照生長調節劑來管理,於2019年3月份,發布了一份植物生長調節劑和生物刺激素的標籤指南文件,並徵求公眾評議。目前評議已經結束,但是正式版還未出臺。雖然這份指南草案並不是法規文件,沒有法律效力,但是其中的觀點值得相關企業學習,未來生物刺激素在美國的管理趨勢也可從中窺見一二。

首先,該指南根據FIFRA法規section 2(v),將一部分產品排除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管轄範圍之外,主要有植物營養物質(肥料產品)、植物接種菌、土壤改良劑和維生素-植物激素類產品。這些產品不需要按照FIFRA法規取得EPA農藥登記。同時,指南還給出了這些產品對應的標籤表述。以肥料產品為例,其標籤表述如下:避免或預防植物缺素症的發生;改善土壤營養條件,提高植株整體質量或產量;改善植物根際共生和非共生微生物生存環境,促進植物養分吸收等。對土壤改良劑對應的標籤舉例如下:調節土壤pH;改變陽離子交換容量等。

然而,以上這些只是針對這4類產品,並不涵蓋其他難以區分的生物刺激素產品。因此,EPA還給出了另外的「非農藥標籤表述(non-pesticidal claims)」,具體見指南文件原文。部分表述舉例見下圖。

EPA 指南中一般非農藥標籤表述舉例

同時,該指南依據FIFRA法規中植物生長調節劑定義描述的產品功效,將對應的標籤表述分為4大類,即加快或延緩植物生長;加快或延緩植物成熟;改變植物形態;改善植物產品質量。指南還給每一個作用功效類別列出了具體的表述示例,指導企業進行合規的判斷和選擇。以「加快或延緩植物生長」為例,該功效的標籤表述可以是「促進植物細胞生長,刺激細胞分裂分化,促進生根,促進莖稈伸長等」;同樣,「改變植物形態」的標籤表述可以是「改變植物形態,控制根櫱等」。這4大功效的對應標籤表述示例見下圖。

EPA指南中植物生長調節劑標籤表述舉例

總之,判斷一個產品按生物刺激素還是植物生長調節劑進入美國市場,應結合該指南文件用排除法做初步判斷。首先判斷是否屬於FIFRA section 2(v)明確排除的4類產品。如果不屬於上述4類產品,再結合產品本身的作用效果,對照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標籤表述和其他非農藥產品的標籤表述,進行判斷和選擇。對於兼有調節劑功效和生物刺激素功效的產品類別的確定取決於企業對產品的市場定位。市售標籤表述體現調節劑功效的產品,則需要按農藥管理申請EPA農藥登記;反之,則不需要取得EPA農藥登記。(美國環保署相關內容引自世界農藥第二期)

小結

肥料增效劑要保持合法化才能夠持續健康發展,其中規避植調劑「陷阱」是其重要一環,筆者從以下幾兩個方面提些建議:

1、肥料增效劑要加強機理研究,通過系統的科學研究證明其不是「有目的的影響(調節)植物生長」,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與植物生長調節劑劃清界限,最大限度規避違法。

2、肥料增效劑在國內應儘快立制訂標準,給肥料增效劑一個明確的定位,這樣會促進含增效劑肥料在標準的大框架下健康發展。

3、含增效劑的肥料要參考美國環保署的指南,除了不含有國內外登記的植調劑外,儘可能從標籤表述上參考肥料增效劑(生物刺激素)對於改善養分供應、改良土壤結構、提高養分吸收和同化效率、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種群、降解土壤有機物、抵抗逆境脅迫等的表述,不要用植調劑的表述。最後希望國內產、學、研、政、推各環節深度融合,將肥料增效劑發展成大產業,為我國減肥增效事業貢獻力量!

(文/平頭哥)

相關焦點

  • 肥料增效劑為什麼需要「痕量」?
    我們強調痕量ZNC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肥料生產企業,更加重視功能增效物質的生物活性和使用濃度的問題。今天市面上各種藥、肥增效物質和生物刺激素琳琅滿目,生產企業首先要注意原料供應企業的非法添加,避免背鍋,其次要注意功能物質的試驗濃度和田間應用濃度是否一致。
  • 肥料增效劑:合法、高活性、高性價比才有未來
    如何定義及分類肥料增效劑? 筆者認為肥料增效 劑一定和養分無關,而是和提高養分利用率有關,中微量元素是養分不能算作肥料增效劑,肥料的施用方式及施用時間很重要,是肥料增效的有效途徑,但也不是肥料增效劑,肥料增效劑就是能夠提高農作物對肥料吸收利用的非養分物質的統稱。
  • 肥料界是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天下,我們應該怎麼辦呀?
    禁用的農藥,未依法取得農藥登記證而生產、進口的農藥,以及未附具標籤的農藥,按照假農藥處理。近年來,隱性成分添加變成的稽查的重點,結合農業農村部近期對市場中一些違法案列的解釋,總結一下,大概有三點:1、國內已經登記的農藥作為隱性成分添加算假農藥2、國內沒有登記,但在國外已經登記為農藥的成分隱性添加也算假農藥3、國內國外都沒有登記為農藥的成分添加要根據實際情況判定。
  • 肥料、農藥咋混配?這樣做才對!
    :農藥混合使用主要應達到增效、兼治和擴大防治範圍的目的。 4、混配後要增效:藥劑混合後,應該是提高了混合藥液的藥效,至少不應降低藥效,也就是說,混配後要增效。 4、延緩抗藥性:菊酯類農藥與各種有機磷殺蟲劑混配,有增效作用,並能延緩害蟲產生抗藥性。 5、有效成分的加成作用:許多農藥混用時,各組分間具有相互增效的作用。例如苯醚甲環唑與丙環唑。
  • 假農藥、假肥料充斥市場 記者探底暗訪造假窩點
    春季,是各種農作物耕種、施肥、用藥的季節,一些惟利是圖的不法生產、經銷商卻以此為契機不惜以坑農、害農為代價,大肆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的微肥、農藥來賺取高額的回報。  近日,一位河南讀者來信反映,在河南鄭州市的農化交易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假肥料、假農藥,不僅坑害了農民,而且以超低的價格擠垮了正規農藥生產廠家。
  • 肥料是糧食的糧食 防病治蟲離不開農藥 如何綠色施用
    肥料是糧食的糧食 防病治蟲離不開農藥 如何綠色施用 央視網消息:過去有一句老話叫「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 五個問題讀懂農用增效劑!
    問:什麼是農用增效劑?農藥助劑是應用於農藥加工和使用上的能改善農藥特性提高農藥藥效的化學物質。能夠和我們農民有較大相關性的助劑則是後者,能夠在使用農藥進行噴霧時加入的助劑就是農用增效劑。問:為什麼要使用農用增效劑?
  • 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優秀範例徵集結果公示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23日,從全國農技推廣網獲悉,根據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和《中國農技推廣》《中國植保導刊》雜誌社《關於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優秀範例徵集活動的通知》(中農協函〔2020〕48號)要求,活動組委會組織有關專家對申報材料進行評審,評選出化肥減量增效優秀範例58個,其中示範企業22個、創新產品26個、雙減之星
  • 這13種肥料全是假的,見到立即舉報!
    假肥泛濫,在坑農害農的同時,對正規廠家的品牌肥市場造成嚴重擠壓。 換包裝、偷含量、傍名牌、寫洋名……近幾年還出了化肥忽悠團等各種運作方式,這類假肥新聞已多次在媒體上曝光,這裡為大家對今年以來收集的假冒肥料進行了盤點,以免你被忽悠。
  • 為什麼肥料裡面有「腐殖酸」效果就好?
    現在,市場上大多肥料在做銷售宣傳的時候會講到,我們的產品裡面含有腐植酸,腐植酸多麼多麼好,以此來作為賣點並提高價格!這種情況不論是複合肥還是有機肥都普遍存在!但是農民朋友卻並不知道腐植酸到底是個啥東西!具體是哪些作用!   那麼,腐植酸到底是什麼?腐植酸有什麼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柑橘農藥減施增效技術
    提質增效情況應用柑橘減施增效技術,化學農藥利用率提高了10~15%,一個生產季節減少使用化學農藥4~5次,節約化學農藥用量20~35%,每畝節約防治成本200元以上。橘園自然天敵數量和種類大幅度增加。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顯著。技術要點1.
  • 成份登記引爭議,植物精油助劑未來該如何推廣?
    除作為香料外,植物精油常在農業上用作農藥的增效劑。 「早期人們關注的領域是精油在害蟲趨避性的研究,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精油在殺蟲、殺菌活性以及助劑方面的應用。」河南科技學院副教授胡林峰介紹,植物精油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溶解昆蟲蠟質層,使昆蟲脫水乾燥而死,還可以溶解病菌孢子的磷脂層,使病菌乾燥而死。
  • 啥是農藥助劑?如何正確使用?終於明白了!
    投稿/廣告合作請加:lihelong139 農藥助劑 是農藥製劑加工或使用中添加的,用於改善藥劑理化性質的輔助物質,又稱為農藥輔助劑。助劑本身基本無生物活性,但是能影響防治效果。 農藥品種繁多,理化性質各異,劑型加工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的助劑也不同。
  • 脫硫增效劑在火電廠實際生產中的應用
    脫硫增效劑在火電廠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清潔高效燃煤發電  作者:李秀忠  2016/9/1 9:21:49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脫硫增效劑能夠迅速提高FGD吸收塔漿液反應速率,快速降低脫硫系統靜煙氣SO2含量,有效的提高了石灰石活性,加速石灰石溶解,提升石灰石的利用率等使用價值。
  • 2020中國微生物肥料大會成功召開!
    首先,從分類來講,微生物肥料包含微生物菌劑、生物有機肥、複合微生物肥料三大類。按照生物種類劃分,可分為細菌肥料、放線菌肥料和真菌類肥料。按照作用機理分,可分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菌肥料、解鉀菌類肥料。其中,微生物菌劑在農業部登記共計9大類,根瘤菌劑、固氮菌劑、溶磷菌劑、矽酸鹽菌劑、菌根菌劑、光合菌劑、有機物料腐熟劑、複合菌劑和土壤修復菌劑。
  • 抗凍能力更強產品的增效劑——脯氨酸
    外源添加脯氨酸,刺激植物體內脯氨酸含量增加,可以維持植物細胞的滲透壓、提高細胞保水能力。目前已有許多研究報導非生物脅迫下外源脯氨酸能夠調節植物抗氧化酶活性,低溫脅迫下脯氨酸積累能夠激活多種防禦反應,包括滲透調節、膜和蛋白質穩定、活性氧的清除、細胞信號轉導和脅迫應答基因表達等。
  • 農藥混配有奇招,效果好壞真微妙!
    對於廣大農民來說,農藥在生產過程中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所經歷的過程包括買藥、配藥、施藥。由於病蟲害的種類繁多,且抗性增強,農藥單劑對病蟲害的防治越來越難以奏效。為了提高防效、減少用藥量、降低人工成本,農藥的混配得到推廣和應用。
  • 碳勁:養分增效產品強勢來襲!非腐植酸!復配廣!提質增產更強勁!
    ▲碳勁顯著提高植物根系分泌物量 碳勁的應用 碳勁可用於種子處理、土壤施用、葉面施用、肥料及農藥增效 添加碳勁後的NPK能夠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進作物生長、增強抗性、增加產量、改善品質。
  • 這樣的肥料為啥不能要?內行人說出了門道!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曾經批准發布了GB/T37500-2019《肥料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標準,嚴禁在肥料中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該標準適用於複合肥、復混肥、摻混肥、水溶肥等。也就是說,以後無論是葉面肥、衝施肥、還是複合肥生產廠家,只要在肥料中添加了植物生長調節劑,這種肥料都是假肥料,都構成違法,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
  • 「貝聚能」-牡蠣生態增效肥料│講清調土,增產原理(三)微孔篇
    「貝聚能」—牡蠣生態增效肥料微孔篇,主要講述「貝聚能」和石灰石、大理石、貝殼類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