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聚能」—牡蠣生態增效肥料微孔篇,主要講述「貝聚能」和石灰石、大理石、貝殼類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貝殼類的區別在哪裡呢?同樣是貝殼類,牡蠣殼又有什麼不同呢?
貝殼類與礦石類的區別在於,貝殼類多了大約5%的有機物。現有研究表明,所有貝類的外殼均由有機、無機物結合而成,其中無機物以碳酸鈣為主,可佔到總重量的95%。有機物分不溶有機質(Insoluble Matrix,IM)和可溶有機質(Soluble Matrix,SM),IM的組分是甲殼素和富含甘氨酸、丙氨酸的不溶性蛋白質,SM則由富含天冬氨酸、穀氨酸的酸性可溶蛋白組成。貝殼生物合成過程,首先以不溶性有機質(IM)作為靜態模板,為碳酸鈣晶體提供結構支撐,以可溶性有機質(SM)作為動態因子,負責碳酸鈣晶體的成核、定向、生長、固形和運輸,可稱之為組裝與礦化過程。「貝聚能」—牡蠣生態增效肥料的微孔結構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在微孔中的氧化鈣遇水後發熱,熱量在微孔結構中不易散失,提供了一個有水有溫度的有利微觀環境,確保了所攜帶菌群能更快更好的繁殖生長。
專家服務熱線
姚福洲老師:15645511375
王建霞老師:18149913031(新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