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信安全發布《2021年度網絡安全威脅十大預測》 5G、AI等新興應用...

2021-01-14 通信世界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2020年,由「新冠病毒」疫情所開啟並貫穿始終。有多少人在疫情的陰霾籠罩下,被迫隔離、居家辦公、失業,這也讓2020年成為充滿挑戰的一年。而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各地網絡攻擊、竊密洩密事件依然頻發,這些不安全因素更讓我們意識到網絡威脅治理的重要性。

無論是遠程辦公新常態下備受關注的端點安全、零信任、雲安全,還是勒索軟體、網絡犯罪和APT攻擊頻繁敲打下的數據安全,以及邊界消失帶來的各種安全隱患都在提醒著我們,未來的網絡安全正在踏上「深入靈魂的變革之路」。鑑於此,亞信安全在總結與回顧2020安全大事件的基礎上,結合數位化威脅發展趨勢,對2021的網絡安全威脅趨勢進行了預測與分析。

預測一:攻擊者將繼續利用「新冠病毒」作祟

自「新冠病毒」COVID-19 疫情出現以來,攻擊者就開始研究如何利用新型冠狀病毒的大流行來傳播惡意軟體或者進行敲詐勒索。利用蹭熱點事件的方式傳播病毒是黑客的慣例,他們通過十分隱蔽而狡猾的手段實施網絡詐騙和釣魚,包括移動遠控木馬(MRAT)、銀行木馬等等。但是,隨著疫情持續到2021年,威脅行為並沒有停止,企業用戶應隨時關注該類攻擊技術、程序的變化,提醒員工警惕陌生郵件、社交軟體中發布的連結地址,並部署與之對應的網絡安全信譽評估系統。

利用「新冠病毒」擴散的釣魚郵件

預測二:遠程辦公安全風險加劇

疫情仍在繼續,「遠程辦公」、「遠程教學」等模式已經常態化,企業數據存儲位置發生變化、傳統網絡安全邊界正在消失。因此,IT運維人員需要把遠程辦公安全保障當作常態化的狀態,提出一整套的安全舉措用於替代2020年「應急」建立起來的遠程辦公安全防禦系統,著手採用跨雲數據安全、動態多重身份認證、遠程端點保護、零信任等一系列新的技術,放棄 「高圍牆,鐵絲網」組成的傳統物理邊界。

預測三:定向式勒索軟體被製造

勒索病毒憑藉著其成熟的攻擊技術、商業化模式、廣泛的變種,獲得了犯罪分子的普遍青睞。數據統計,2020年,亞信安全截獲的勒索病毒攻擊事件與2019年相比翻了一番,同時還發現APT 威脅行為者會從勒索病毒「釋放者」手裡購買初始網絡訪問權限,瞄準相關行業、企業形成分工更精細的勒索病毒攻擊。因此,防患於未然的安全前置部署和主動分析系統已顯得更為重要,這是最大限度規避「APT+勒索病毒」攻擊風險、降低防禦成本的有效路徑。

預測四:5G安全風險升級

在「新基建」的帶動下,我國5G網絡飛速發展,並帶動整個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我國適度超前的5G網絡建設策略效果已初步顯現。在5G時代這片充滿未知的安全新戰場上,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將會衍生出一系列網絡安全問題,安全事件的影響將更上一個層級。源於此,為了全面化解5G雲網場景下的安全風險、滿足用戶安全性需求,亞信安全提出了「安全定義邊界」的發展理念,依託AI²亞信安全智能框架,建立起全網安全免疫系統,通過多層次立體化協同聯動機制,滿足5G雲網安全所需的威脅阻斷能力、安全控制能力和風險免疫能力。

預測五:數據洩密打擊升級,安全合規成本大幅增長

當今,數據已經成為五大生產要素之一,而數據洩露事件卻屢有發生。為此,《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的國家層面法規陸續出臺,同時《金融數據安全 數據安全分級指南》,以及《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草案)》等涉及相關行業和地區的數據監管條例也不斷強化。因此,為滿足數據採集、加工、存儲、應用、銷毀等數據流程中提出的具體明確要求,組織機構必將付出更大的採購建設與維護成本。

預測六:零信任架構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可

2021年,隨著雲服務、邊緣終端、移動辦公應用的步步深入,傳統基於邊界的安全防護邏輯開始逐步失效。可以預測,從「有邊界防護」到「無邊界管控」的全新邏輯,將給整個網絡安全行業帶來極大的顛覆,其或將重構整個網絡安全的格局。而零信任安全架構的核心是基於現代身份管理技術進行構建,本質是基於身份的訪問控制,其策略就是默認不相信任何人、任何設備、任何行為,這便避開了舊的「內部受信任,外部不受信任」的模型。

預測七:無文件攻擊將造成大面積傷害

新冠疫情,讓端點安全站到了網絡安全的風口浪尖,而端點安全面臨的主要威脅又集中在最嚴重的攻擊工具和防護策略上。根據亞信安全的研究人員統計發現,2020年企業遇到最嚴重也最常見的端點威脅是無文件惡意軟體。因此,如果用戶依然採用基於文件掃描技術的病毒防禦系統,將無法對其防禦,並且也很難發現受感染終端內保持隱匿狀態的攻擊,埋下大面積的終端安全隱患。

預測八:Linux作業系統威脅升級

隨著疫情爆發,大量的傳統非IT企業如銀行和製造業企業,選擇將基礎架構與業務逐漸向雲上遷移,而這使得廣泛用於雲環境的Linux作業系統成為攻擊目標。2020年,亞信安全研究人員發現並截獲了大量的針對Linux系統與用戶的惡意軟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從Windows版本移植至Linux環境下,最為顯著的為RansomEXX與TrickBot,其Windows版本被廣泛用於各種行業的攻擊中。面對企業「數位化」轉型和上雲進程的不斷加速,2021年針對Linux作業系統的攻擊將更為猖獗,亞信安全提醒用戶重點關注,並及時引進新的安全技術和手段,以確保雲業務平臺的底層安全。

預測九:挖礦病毒將會捲土重來

2020年,隨著更多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產生興趣,全年比特幣價格飆漲超300%,礦機供不應求,價格也隨之走高。亞信安全發現,勒索病毒在2020年度衍生出大量的變種,這其中包括通過WMI無文件挖礦實現雙平臺感染的病毒,利用「新冠病毒」郵件傳播的LemonDuck無文件挖礦病毒,以及藉助「海嘯」殭屍網絡發動DDoS攻擊的挖礦病毒。新年伊始,比特幣漲破35000美元/枚,更是出現了礦機搶購潮,挖礦病毒變種和新生將會加速來襲,這仍然是最值得關注的安全風險之一。

預測十:人工智慧「矛盾」加劇

對於網絡安全而言,人工智慧不僅意味著新的機遇,同時也意味著新的挑戰,因為不論是安全公司的紅隊,用戶側的藍隊,還是隱藏在角落中的「黑隊」都在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事實證明,人工智慧在打擊數據洩露和抑制惡意軟體傳播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黑客正在使用更複雜的人工智慧工具進行編排,用於病毒製作和APT攻擊掃描收集等,用戶需要意識到這些風險,並採用更有效的人工智慧工具來阻止它們。未來,網絡對抗戰也許就是AI平臺之間的博弈。

相關焦點

  • 亞信安全公布《2021年度網絡安全威脅十大預測》
    鑑於此,亞信安全在總結與回顧2020安全大事件的基礎上,結合數位化威脅發展趨勢,對2021的網絡安全威脅趨勢進行了預測與分析。  預測一:攻擊者將繼續利用「新冠病毒」作祟  自「新冠病毒」COVID-19 疫情出現以來,攻擊者就開始研究如何利用新型冠狀病毒的大流行來傳播惡意軟體或者進行敲詐勒索。
  • 光大與亞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籤約建設網絡安全聯合創新實驗室
    本網訊:近日,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光大銀行)與亞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信)正式籤約,成立「光大銀行-亞信網絡安全聯合創新實驗室」。 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楊兵兵,亞信聯合創始人、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等出席並見證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
  • 光大銀行與亞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籤約建設網絡安全聯合創新實驗室
    青島新聞網訊  近日,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光大銀行)與亞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信)正式籤約,成立「光大銀行-亞信網絡安全聯合創新實驗室」。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楊兵兵,亞信聯合創始人、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等出席並見證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
  • 2020年網絡安全大事記
    以下,安全牛圍繞2020年網絡安全十大熱點,簡要回顧和盤點2020年網絡安全重大事件和數據統計,並在文章末尾附上相關大事記列表(2019年1月開始,安全牛網絡安全大事記實現在線動態更新,讀者可在安全牛網站上隨時查閱最新數據)。
  • Wipro的年度網絡安全狀況報告發現,網絡安全中越來越多地採用AI來...
    將近一半(49%)的組織計劃提升認知和AI安全能力,以更快地檢測和響應攻擊  全球領先的信息技術、諮詢和業務流程服務公司Wipro Limited (NYSE: WIT, BSE:507685, NSE:WIPRO)今天發布了其年度《網絡安全狀況報告》(SOCR),對全球網絡安全提出了新的觀點。
  • 卡巴斯基發布2018年威脅預測,威脅情報共享成網絡安全新趨勢
    ,「GReAT」每年都會根據對全球的網絡攻擊狀況進行研究,發表針對下一年的威脅預測。近日,他們發布了對 2018 年的威脅預測,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選取了部分內容進行編譯整理。想看原版的讀者請移步文末點擊參考來源。
  • 從2020看2021,派拓網絡安全趨勢預測和策略解讀_記者觀察_信息化...
    在日前舉辦的媒體溝通會上,Palo Alto Networks(派拓網絡)副總裁兼亞太及日本區首席安全官Sean Duca和大中華區總裁陳文俊針對2020年安全市場進行了回顧,並重點針對2021年網絡安全趨勢進行了預測。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 亞信科技榮獲量子位兩項「2020中國人工智慧年度大獎」
    12月16日,由我國人工智慧頭部媒體量子位主辦,聚焦人工智慧學術與產業界的年度盛會「MEET2021 智能未來大會」在京召開,近千位業內人士參會,數十位領軍企業高管、專家學者出席大會並發表演講,共論技術發展,展望產業未來。
  • 5G讓網絡安全行業成為「風口的平方」
    與會嘉賓認為,數字經濟催生了全新的安全應用場景。面對機會,企業應投身到產業建設中,要「練好內功、合縱連橫」。新技術帶來新威脅新機會物聯網讓萬物真正互聯,給人類社會帶來便利,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網絡威脅。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5G深入發展,對網絡安全帶來四大挑戰:一是個人數據洩露,擁有數據的企業和政府成為攻擊、勒索目標;二是基礎設施安全問題;三是信息服務部門安全危機。例如,民航、高鐵、銀行等遭受網絡攻擊,將影響社會運行秩序;四是網絡話語權的博弈。在齊向東看來,新技術帶來新威脅,也給網絡安全企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新機會。
  • 第四次亞信峰會今日舉行 推進泛亞安全合作
    各方對會議的重視反映了當前亞洲安全問題引發的關切,也表明亞信作為泛亞安全論壇的作用正在不斷上升。  當前,亞洲地區安全形勢複雜,有不少不穩定因素。如何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領域的挑戰與威脅,是亞洲各國都在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觀察人士指出,藉助接任亞信主席國之機,中國將為亞信機制注入新的活力,推動消除亞洲傳統爭端。
  • 亞信科技攜手中國移動咪咕、數字孿生體聯盟聯合發布《中國5G城市...
    (簡稱「聯盟」)聯合發布了亞信科技5G城市數字孿生產品,同時發布《中國5G城市數字孿生白皮書》,旨在分享數字孿生體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實踐,呼籲各企業之間加強生態合作,強化產業協同,推動數字孿生體標準化。
  • TMForum 2020催化劑:亞信科技5G+AI 助力中國電信、中國聯通5G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作為全球最大的5G網絡共建共享戰略發起者,邀請以亞信科技為主的四家廠商共同參與「基於數字孿生的5G網絡共享」項目(Inception: Digital twins for 5G network infrastructure sharing),為未來5G新基建構建領先的數位化運營系統。
  • 2019改變網絡安全市場格局的十大併購案
    根據年中發布的《中國網絡安全百強2019》報告,2018 年中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約 453.82 億元,安全產品與服務的年複合增長率約 30%。而根據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 9 月份發布的《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白皮書》,2019 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有望達到 631.29 億元,年複合增長 25%。市場調研機構 IDC 則預測 2019 年全球網絡安全軟硬體和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 1063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9.44%。
  • 首席信息安全官的10個預測及2021年如何應對不確定性
    在現在這個不確定的時期,各行業組織都想在未來看到新的機遇,但人們也會面對新的破壞性威脅。Netskope公司EMEA地區首席信息安全官Neil Thacker探索了企業領導者如何通過對2021年的10個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 )預測來應對不確定性。
  • 盤點:2020年最酷的10家網絡安全初創公司
    應對明日威脅近幾年湧現了一批出色的網絡安全公司,致力於解決各種網絡安全問題,從自動遵守複雜的全球隱私法規,到保護應用安全以及將應用從網絡中隔離出來,發現黑客最有可能從哪發起攻擊。
  • 探討網絡安全創新發展,助力國家網絡安全
    探討網絡安全創新發展,助力國家網絡安全11月27日,2020網絡安全創新發展趨勢論壇暨《信息安全研究》雜誌創刊5周年年會在京召開。本次論壇由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雜誌社主辦、亞信安全公司承辦,業界專家學者及媒體150餘人出席,共同探討新時代的網絡安全創新發展之路和未來發展趨勢,為我國網信事業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 年度十大網絡用語發布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施雨岑)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2日發布「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它們分別是「不忘初心」「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檸檬精」「好嗨喲」「是個狼人」「雨女無瓜」「硬核」「996」「14億護旗手」和「斷舍離」。
  • 報告發布|十種前沿數據安全技術,聚焦企業合規痛點_綜合_江西網絡...
    合規遵循:可滿足GDPR的12-22條和《網絡安全法》的43條。行業應用(代表公司):RSA 2020創新沙盒冠軍Securit.ai公司,基於知識圖譜技術實現了個人數據圖譜應用。流程自動化技術可幫助企業的數據安全運營團隊從繁瑣重複的手工處理「請求-響應」轉為自動化處理,一方面可降低人工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可減少由於響應時間延誤(GDPR規定一般為一個月)帶來的違規風險。合規遵循:GDPR的12-22條和《網絡安全法》的43條。行業應用(代表公司):Securit.ai、BigID和OneTrust等。
  • IDC發布2021年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
    IDC從全球及中國視角共同分享了組織面臨新業務需求所需的新能力、新運營和優先事項——IDC 2021年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並從四個未來發展的大方向:環境驅動、適者生存、加速成長和重構未來詳細解讀了未來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根據IDC的最新預測,2021年中國ICT市場(含第三平臺與創新加速器技術)規模達到7,111億美元,將比2020年增長9.3%,恢復到疫後相對高速的增長。2021-2024數位化轉型總支出將達到1.5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7%。
  • 觀星榮獲 「2020網絡安全產業百強」
    2020年12月23日,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通州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網絡安全行業生態大會暨金帽子年度盛典成功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