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感恩節快樂
Thanksgiving
感謝醫路,有你相伴
醫者
看的是病,救的是心
開的是藥,給的是情
平凡的崗位,卻擔負著不平凡的職責
救死扶傷,不負生命之託
疫情面前,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生命防線
在負重前行的路上,收到了無數的感恩與致敬
卻不知道醫務工作者也有
藏在心底的感恩與珍惜
感恩信任
患者總是在不經意間,記住醫生們的好。無論是醫生輕柔的安慰,篤定的眼神,還是被汗水溼透的後背……醫生的付出,患者們早已看在眼裡。患者的信任,醫生也銘記於心。
近期,禪醫兒童康復科收到了一封2000多字的感謝信,寫信者是一位「星星」孩子爸爸,他用最質樸、誠懇的語言,感恩醫護對自閉症孩子治療過程中將心比心,付出超凡的愛心、細心和耐心。在信中結尾寫到:「當生命的意義成為謎題時,唯有愛是謎底。」這無疑是對醫者們最大的鼓勵和褒獎。
醫患之間,任何一個溫暖的細節,都足以在一瞬間驅散恐懼和絕望,讓雙方攜手,共同禦敵。疫情隔離了病毒,卻隔離不了愛,疫情期間,家屬不能在患者身邊時時陪護,醫護主動承擔起「家人」的角色,為即將生日的患者慶生,給予患者溫暖和慰藉的同時,也是醫護人員對患者和家屬信任的一份感謝、感動,因為,而患者發自肺腑的一句認可,會成為他們勇往直前的動力。
感恩傳承
2020年,站在新十年的起點,一直秉承精進、禪創並走過一甲子芳華的禪醫迎來了醫院經營核心管理層新老交替。被授予「終身院長」榮譽的謝大志院長從椎間盤專科主任到院長,在帶領禪醫創新創業的近20年裡,培育和影響了許許多多的中青年醫生及骨幹。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最好的老師不僅站在三尺講臺,謝院長曾經帶領全院醫務人員走出了一條改革創新、成長蛻變的道路,他對專業的執著、對管理的創新、對患者的無私、對社會的擔當,他用一言一行感染著每一位禪醫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恩師難忘,師恩永遠!
感恩蛻變
「感恩復星基金會發起的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感謝禪醫同道們毫無保留的技術傳授。」在禪醫國醫館診室,58歲的葛德福,安靜坐在帶教醫生、國醫館常務副主任黎家樓身旁,仔細聽帶教醫生對患者的診治,不時低頭認真做筆記。他的筆記本已記下滿滿的40頁方子以及各種知識點。
11月初,禪醫迎來12名前來進修的鄉鎮衛生院院長和鄉村醫生。他們分別來自雲南、山西、青海、新疆等地。葛德福是其中一員,他是安徽省金寨縣古碑鎮水坪村衛生室的一名村醫。
此行對於所有鄉鎮衛生院院長和村醫來說,都是一次寶貴的機會,提高自己的醫術,回到家鄉更好地為鄉親們治病。
鄉村醫生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2017年底,復星基金會發起的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啟動,致力為中國農村150萬鄉村醫生群體服務,通過為貧困地區培養並留住合格鄉村醫生,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可及性。三年來,該項目已覆蓋了全國15個省市的70個國家級貧困縣。
復星公益基金會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意義深遠,禪城中心醫院多年來也全力落實此項目,為鄉村醫生鋪橋搭路,確保鄉村醫生們學有所成。
人生也許不是絕對美好,但因為有了感恩,而變得更美好。在疫情反覆的今天,醫院不斷優化發熱門診檢測流程及環境,「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無論烈日還是寒夜都依然堅守在最艱苦的抗疫前線,甚至是默默從您身邊經過的清潔阿姨或保安大哥,都用自己的行動,卻默默守護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感恩所有陪伴
照亮風雨徵途
始終以一顆感恩之心
感恩生命裡擁有的一切
想說謝謝的不止在今天
更在每一天
「感恩節快樂」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