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賽萌/文
中國抗疫,初戰告捷;海外疫情,十萬火急。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6萬,目前已有60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或「戰時狀態」。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任何國家都無法在這次疫情中置身事外,大疫過後的中國,該如何應對境外輸入的風險?
01
三道防線
海外疫情,持續蔓延。
昨天,全國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67例,且全部為境外輸入。
海外疫情形勢嚴峻,境外輸入風險加劇,中國人好不容易熬到了勝利的曙光,難道還得因海外疫情再次受「二茬罪」?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吳尊友稱,對於疫情防控,我們已布下了天羅地網,控制嚴密,只要出現一個病人,就會及時發現、跟蹤和處理。
對於境外輸入風險,吳尊友稱中國已建立3道堅固防線,確保國內人民的生命安全。
第一道防線,是入境時的海關,海關人員通過測量體溫、詢問症狀,以及對過去40天旅行史的追問,能夠篩查出有症狀患者,並將其直接送到指定醫療機構治療。
第二道防線,入境人員必須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這道防線能有效識別還處於潛伏期的患者,有效阻隔病毒的境外輸入。
第三道防線,萬一第一道、第二道還有漏網之魚,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以後,當他去醫療機構就診時,以現有的醫療資源能對其進行快速有效的治療。
吳尊友說,截止目前,我國輸入病例基本堵在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兜底的第三道防線還沒有發現相關境外輸入的病人。
對內,必須高築防疫防線,確保人民安全;對外,也應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各國抗擊疫情。
海外疫情,不但能影響中國,也會傷害整個人類。隔岸觀火的人,看似安全,實則遲早會引火燒身。
對於海外抗疫,中國斷無袖手旁觀之理!
02
湧泉相報
兩個月前,在中國抗疫最艱難時刻,國際社會給予了我們寶貴的支持。
據統計,先後一共有79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為中國提供了物資和醫療援助。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今,中國疫情好轉,我們也應該向世界伸出援助之手。
據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鄧波清介紹,「此前,已分4批對89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進行抗疫援助,現正在制訂第5批援助方案。」
這些對外援助,主要由醫療物資和醫療技術構成。
其中,物資主要包括檢測試劑、口罩、防護服、隔離眼罩、額溫槍、醫用手套、鞋套以及呼吸機等診療設備。
技術援助則是派遣醫療專家組,奔赴海外,推廣抗疫經驗,為當地提供診療建議。
此前,中國已先後向義大利、塞爾維亞、柬埔寨等國派遣專家組,現在正籌備向其他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派遣更多專家組。
中國不但對外派遣專家組,還在56個國家派駐了長期援外醫療隊。這些援外醫療隊,發揮其專業技術優勢,積極協助相關國家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中國還向世衛組織提供了2000萬美元真金白銀的捐款,支持其開展抗疫國際合作。
曾經,日本援華物資上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不知讓多少中國人倍感溫暖;如今,中國對外援助物資上的「千裡同好,堅於金石」,當然也會讓無數外國友人感到慰藉。
當初,你們為中國加油;如今,中國幫你們抗疫!
03
十倍奉還
中華民族,歷來重情重義。
在中國疫情爆發之初,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公開表示,日本政府願意盡一切努力,向中國提供全方位的支援與幫助,幫助中國度過難關。
在日本中央政府的支持與牽頭下,日本各級地方政府紛紛展開行動,向與日本各地結為「友好城市」的中國城市提供「對口支援」。
日本許多對華捐贈的城市,其實是人口不多的小城,類似中國的縣,比如向武漢捐贈3萬個口罩的大分市,只有區區47萬人。
即便如此,在得知中國疫情後,許多小城也在第一時間盡力展開援助,有的甚至拿出 「壓箱底」的救災應急物資援助中國。
如今,日本自身也陷入疫情,各地醫療物資捉襟見肘。
3月23日,日本豐川市長竹本幸夫向與向無錫市 「喊話」:「我們之前送去了4500隻口罩,如果還有剩下的,能不能還給我們?」
原來,豐川市與無錫市為「友好城市」,當初為了幫助中國抗疫,豐川市向無錫市捐贈了4500隻口罩以及防護服等物資。
如今,由於疫情加劇,豐川市口罩庫存告急,只好向「友好城市」無錫求助。
很快,無錫市新吳區做出回應,稱已將5萬隻口罩打包,正在寄往日本豐川市的路上。
當初幫忙4500,如今回禮5萬個,無錫「十倍奉還」的義舉,讓不少日本網友感動,有人甚至留言稱「流淚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當初你為我慷慨解囊,現在我也要對你鼎力相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古訓,中國人一直銘記在心。
大疫當前,我們對內構築三道防線,以保國民;對外十倍奉還,以心換心。總之,我們既要防範病毒,也會報答朋友,而且還是加倍報答。
這種加倍對朋友的好,不是傻,而是一種大國氣度和文明風度。中華文明,之所以薪火相傳,答案就在於此!
作者:胡賽萌,好果文化創始人,知名評論人,曾在新聞晚報、教育時報,BBC中文網,聯合早報等國內外知名媒體發表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