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處理器:為 AI 加速 「變革」AI硬體

2021-01-1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光子處理器:為 AI 加速,「變革」AI硬體

  我們身處於一個數據、信息量爆炸性增長的時代,一個由 AI 引領的、更加智能的時代。

  但是,持續增加的數據量在為人工智慧(AI)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的同時,也對用於 AI 的電子計算硬體提出了更多的挑戰,無論是在計算速度,還是在功耗方面,都已經成為嚴重製約 AI 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如今,隨著用於自動駕駛汽車和語音識別等機器學習方法的出現,這種數據增加的上升趨勢仍將繼續下去。所有這些,都給當前的計算機處理器在滿足人們需求方面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好在,一個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問題。最新研究進展以「Parallel convolutional processing using an integrated photonic tensor core」為題,於 1 月 6 日發表在頂級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上。

  據論文描述,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和架構,通過使用基於光的處理器或光子處理器,將處理和數據存儲結合到單個晶片上。研究結果首次證明,這些設備可以快速並行處理信息,而這種能力是現有電子晶片無法做到的。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這種利用光的獨特屬性來加速 AI 處理的方式,可能會加速光學計算領域的變革。

  新型硬體系統的發展

  隨著 AI 的興起,傳統的電子計算方法逐漸達到了其性能極限,並且滯後於可處理數據的快速增長。在各種類型的 AI 系統中,人工神經網絡由於優異的性能而被廣泛應用於 AI 任務,這些網絡使用多層相互連接的人工神經網絡進行複雜的數學運算。

  為了加速人工神經網絡的處理,人們已經做出了各種努力來設計和實現特定的電子計算系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在專用集成電路、大腦靈感計算和內存計算等定製晶片的應用上,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這些晶片通過一系列稱為憶阻器的內存設備直接進行處理。

  在電子計算中,電子是信息的載體,但一直以來光子都被認為是一種更優的替代選擇。因為光譜覆蓋的波長範圍很廣,不同波長的光子可以同時多路復用(並行傳輸)和調製(通過改變它們可以攜帶信息),而不會使光信號相互幹擾。

  這種以光速傳播信息的方式能達到目前最小的時間延遲。此外,無源傳輸有助於實現超低功耗,而相位調製可以輕鬆調製並檢測出頻率高於 40 千兆赫的光。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光纖通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使用光子進行計算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特別是在規模和性能水平上,其與最先進的電子處理器相比更具挑戰性。這一困難來自於缺乏合適的並行計算機制、使用材料來允許人工神經元的高速非線性響應以及可擴展的光子器件來集成到計算硬體中。

  幸運的是,過去幾年來,光學頻率梳(Optical Frequency Combs)的發展為集成光子處理器帶來了新的機會。光學頻率梳是一組光源,其發射光譜由數千或數百萬條頻率均勻且間隔緊密的清晰譜線組成。這些器件在光譜學、光學時鐘計量和電信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可以集成到計算機晶片中,並用作光學計算的高效能源,非常適合採用波分復用技術(WDM)進行數據並行處理。

  光子處理器:為 AI 加速

  在此次工作中,研究人員成功研製了一個集成光子處理器,該處理器可以對跨越二維空間的光信號進行卷積處理。該設備在基於相變材料(一種可以在非晶相和晶相之間切換的材料)的「內存」計算架構中使用光學頻率梳。

  通過波長復用,該處理器可以對輸入數據進行充分的並行化處理,並利用相變材料的集成單元陣列進行類似的矩陣矢量乘法運算。

  該團隊也針對矩陣—向量乘法開發了一個硬體加速器。由於不同波長的光不會相互幹擾,研究人員可以使用多個波長的光進行並行計算。

  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使用了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開發的另一項創新技術,一種基於晶片的「頻率梳」,並以此作為光源。頻率梳可以提供各種不同的光波,這些光波在同一個光子晶片中相互獨立地處理。

  該研究的負責人之一、EPFL 的 Tobias Kippenberg 教授說:「我們的研究首次將頻率梳應用於人工神經網絡領域。」 Kippenberg教授在頻率梳發展方面做出開創性的研究工作。

  同時,該研究的負責人之一、明斯特大學(WWU)的 Wolfram Pernice 教授也表示:「在機器學習領域,用於加速任務的光子處理器使複雜的數學任務能夠以很高的速度和處理量處理,這比依賴電子數據傳輸的傳統晶片快得多。」

  在設計和製造完光子晶片後,研究人員在一個可識別手寫數字的神經網絡上對其進行了測試。這些網絡受到生物學的啟發,是機器學習領域的一個概念,主要用於圖像或音頻數據的處理。

  論文的第一作者之一 Johannes Feldmann 表示:「輸入數據和一個或多個過濾器之間的卷積運算非常適合我們的矩陣體系結構。利用光進行信號傳輸使處理器能夠通過波分多路復用執行並行數據處理,這保證了更高的計算密度,並且僅需一個時間步長就可以進行許多矩陣乘法。與通常在較低頻率工作的傳統電子設備相比,光調製速度可以達到 50-100GHz 範圍。」

  牛津大學的 Nathan Youngblood 認為,「利用波分多路復用可以實現更高的數據速率和計算密度,也就是處理器單位面積上的操作,這是以前無法實現的。」

  這種高度並行化的框架,有可能在單個步驟中高速處理整個圖像。在不久的將來,該系統可以通過使用商業製造程序和輔助現場機器學習來進行大規模擴展。

  新型硬體的巨大應用潛力

  由於卷積過程涉及到無源傳輸,所以理論上光子處理核心的計算能以光速和低功耗來進行。這種能力對於能源密集型應用程式非常有價值,比如應用在雲計算中。

  鑑於傳統電子計算方法面臨的挑戰,集成光子學的出現是令人興奮的。它作為一個潛在的「接班人」,為未來的計算架構實現前所未有的性能。

  然而,建造一個實用的光學計算機仍將需要廣泛的跨學科努力和材料科學、光子學、電子學等領域的研究人員之間的合作。

  儘管報導的光子處理器具有較高的單位面積計算能力和潛在的可擴展性,但全光學計算規模仍然很小。此外,由於存在固有的吸收光的計算元件,以及光電信號經常需要轉換,能源效率會受到一些限制。

  未來另一個研究方向是,發展先進的非線性集成光子計算架構,而不是單一或二維的線性卷積。

  通過將電子電路和數千或數百萬個光子處理器集成到一個合適的架構中,一種同時利用光子和電子處理器的混合光電框架,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徹底改變 AI 硬體。未來,這種硬體將在通信、數據中心營運和雲計算等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

(文章來源:OFweek)

(責任編輯:DF052)

相關焦點

  • 光子處理器:加速光學計算領域的變革
    光子處理器:加速光學計算領域的變革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1-01-08 16:15:19 我們身處於一個數據、信息量爆炸性增長的時代,一個由 AI 引領的、更加智能的時代。
  • 科學家開發基於光的並行卷積神經網絡有望徹底「變革」AI硬體
    (來源:Nature)據論文描述,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和架構,通過使用基於光的處理器或光子處理器,將處理和數據存儲結合到單個晶片上。研究結果首次證明,這些設備可以快速並行處理信息,而這種能力是現有電子晶片無法做到的。研究人員表示,通過這種利用光的獨特屬性來加速 AI 處理的方式,可能會加速光學計算領域的變革。
  • 為增強AI晶片實力,英特爾又收購了一個7個人的初創公司Vertex.ai
    雷鋒網消息,為了進一步增強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力,英特爾又收購了一家AI初創公司Vertex.ai,不過交易的金額並未透露,但英特爾確認了此項交易,整個團隊包括創始人都將加入英特爾的人工智慧產品事業部。
  • 光子計算加快AI運算速度,Nature連登兩篇論文
    Nature最新一期,就連登了兩篇光學加速AI計算的論文,裡面介紹了兩個AI計算加速器:分別是11TOPS的光子卷積加速器和張量核光子加速器,兩者都可以達到每秒數萬億次的計算速度。光子處理器利用光的特性,可以加速人工智慧計算處理過程,同時,還會引領光子計算的復興。為何光子計算能加速AI?
  • Nature重磅:用「光」加速AI,基於光的並行卷積神經網絡有望徹底...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這種利用光的獨特屬性來加速 AI 處理的方式,可能會加速光學計算領域的變革。然而,使用光子進行計算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特別是在規模和性能水平上,其與最先進的電子處理器相比更具挑戰性。這一困難來自於缺乏合適的並行計算機制、使用材料來允許人工神經元的高速非線性響應以及可擴展的光子器件來集成到計算硬體中。 幸運的是,過去幾年來,光學頻率梳(Optical Frequency Combs)的發展為集成光子處理器帶來了新的機會。
  • Nature連發兩篇光子AI晶片論文!光子計算時代已至?
    傳統電子計算方法逐漸走向性能極限後,近幾年,關於用光學晶片加速AI的研究逐漸興起。這不,2021年剛開年,頂級科學期刊《Nature》上就在一天之內連發兩篇利用光學特性加速AI處理的光子晶片論文。該論文介紹了一個基於張量核心的計算專用集成光子硬體加速器,通過將相變材料與光子結構結合,運算速度可達每秒數萬億次乘累加運算(每秒1012次MAC運算或每秒tera-MAC運算)。
  • 年中盤點|2020最炙手可熱的10家AI晶片初創公司
    3、GraphcoreCEO:Nigel ToonGraphcore稱,自己的Intelligence Processing Unit(IPU)晶片是首款專為機器智能設計的處理器。Lightelligence的AI晶片採用了集成光子學技術,利用光學的方式類似於集成電路處理和傳輸電子信號的方式。Lightelligence表示,它的光學晶片與傳統的晶片架構相比,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延遲和更低的功耗。
  • 夏日專刊AI產品上新升級集錦,50餘項軟硬能力加速場景落地
    人臉與人體識別 H5 端人臉實名認證解決方案升級新增身份證風控能力,鑑別用戶上傳的身份證照片是否為翻拍、PS 偽造所得;新增人臉合成圖鑑別能力,鑑別用戶上傳的人臉照片是否為 PS、人臉融合圖片,業務安全等級更進一步。
  • 光矛系列添新員 GTI公司發布新一代AI晶片
    (GTI) 公司發布新一代產品「光矛處理器2803」,該款晶片側重解決數據中心與雲計算系統中普遍存在的高能耗與低效率問題,GTI公司為此推出配置有多顆2803晶片的G.A.I.NTM系列加速卡,可裝配在數據中心與雲計算系統之中,顯著提升運營效率與經濟效益,相比市場上的主流方案提升十倍以上。  隨著人工智慧產業的快速發展,數據中心與雲計算業者紛紛重新思考如何升級硬體系統以應對行業變化。
  • 用光速加速AI?Nature最新研究,打破你的「次元壁」!
    光子處理器可以通過利用光的獨特特性,來加速人工智慧的處理過程。 從更深遠的角度來講,這可能會激發光學計算的復興。然而,使用光子進行計算仍然具有挑戰性,特別是與最先進的電子處理器相比,在規模和性能水平上並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這一困難主要來自於缺乏允許人工神經元的高速非線性(複雜)響應,以及可擴展的光子器件來集成到計算硬體的合適的並行計算機制和材料。
  • Roadstar.ai又添砝碼:自建模擬器,邁向運營深水區
    此前在深圳、矽谷等等地進行了多次路測的Roadstar.ai,在攻克了現實路測的難題後,又往前邁進一步——自建模擬模擬器。雷鋒網新智駕對話近期加盟Roadstar.ai 的劉軒,了解這家年輕的無人駕駛銳意進軍模擬器背後的意圖以及更深層次的技術理解和技術如何轉化為商業的思路。此前劉軒在百度、景馳都曾負責自動駕駛仿真器的相關研發。
  • 光子處理器達到前所未有的計算密度
    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團隊開發了一種用於光子處理器的新方法和體系結構,可加快機器學習領域的複雜數學任務。越來越多的AI應用程式的出現(例如在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城市和語音識別中)給當前的計算機處理器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無法滿足需求。
  • 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公布
    公司主要業務是為企業客戶和開發人員解決視覺領域的問題與挑戰。Clarifai 提供 API 類型的工具,Clarifai 的視覺識別 API 可以識別超過 11,000 種不同內容的照片和視頻,公司同時也提供應用於特定領域的識別工具。
  • Nature:用光子處理器提升人工智慧計算速度
    但是,數據量的快速增長給AI中使用的電子計算硬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計算速度和功耗問題已成為人工智慧的主要瓶頸。Xu等人和Feldmann等人的兩篇論文報告了一種通過利用光的獨特屬性來加速AI處理的光子處理器。這些報告引發了光學計算的復興。隨著人工智慧的興起,傳統的電子計算方式逐漸達到其性能極限,遠遠落後於可處理數據的快速增長。
  • ai文件用什麼軟體打開_ai文件怎麼打開
    打開APP ai文件用什麼軟體打開_ai文件怎麼打開 胡哥 發表於 2012-10-16 11:31:57 後輟為ai的文件是illustrator軟體(在廣告、印刷包裝方面使用的軟體)製作的矢量圖文件,而矢量圖的優點是如何放大圖像都不會產生馬塞克現象,即不會虛。
  • 光子算數白冰:光子AI晶片落地之徑
    12月1日智東西現場報導,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今日開幕,光⼦算數CEO白冰現場發表了題為《AI晶片的另⼀條路:可編程光子陣列晶片》的演講。白冰在演講中展示了光子算數研發的FPPGA(可編程光子陣列晶片),並解讀了光子算數在光電混合AI加速計算卡、光子協處理引擎模塊、光電混合AI加速計算伺服器等技術領域的工程化進展
  • Facebook AI 年度總結來啦
    我們更新的 XNLI 數據集(https://code.fb.com/ai-research/xlni/)中的語言包括兩種資源很少語言(斯瓦希裡語和烏爾都語),我們的方法有助於跨語言理解,從而減少了對監督訓練數據的需求。
  • 「讓電影音效強化的SURROUND:ai,所有電影都要重新看一遍了...
    」技術的AV產品,前年A系列所發布的旗艦前級處理器CX-A5200和合併式功放RX-A3080就率先應用了這個技術。以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來捕獲電影中的聲音效果,在0.2秒之內進行音效增強處理,讓聲音呈現更好的結像力、高密度的包圍感、更理想的音場連接,還有更高的動態與音場透視感,而且所有操作都是在AV處理器內完成,對於家庭影院玩家來說,可謂是全新的觀影體驗。
  • 對話英特爾AI硬體負責人:什麼是真正的AI晶片 | AI英雄
    編者按:5月23日英特爾在美國舊金山舉辦了首屆AI開發者大會(AI DevCon 2018),推出新的AI雲端晶片和AI戰略,我們採訪了英特爾AI產品部門(AIPG)副總裁、AI硬體負責人Carey Kloss,讓他為我們揭開NNP晶片的真面目。
  • ​谷歌發布新品:AI First?硬體為王?現象之下,你該看到本質
    2、為什麼要決心做硬體?硬體是新時代的船票AI大趨勢,毋庸置疑。落地到消費者身邊,究竟是什麼?僅僅是智能音箱嗎?顯然不是。要看懂今年Google Event發布的6大新品。還要從去年大會找答案。谷歌是以AI為核心,打造軟體和硬體的組合生態。因此,硬體背後,一定有AI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