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處理器達到前所未有的計算密度

2021-01-09 TechWeb

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團隊開發了一種用於光子處理器的新方法和體系結構,可加快機器學習領域的複雜數學任務。

越來越多的AI應用程式的出現(例如在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城市和語音識別中)給當前的計算機處理器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無法滿足需求。

一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使用光子(基於光的)處理器將處理和數據存儲結合在單個晶片上。這些可以通過並行且更快地處理信息來超越常規電子晶片。

明斯特大學的Wolfram Pernice教授說:「用於加速機器學習領域任務的輕型處理器使複雜的數學任務能夠以較高的速度和吞吐量進行處理。」 「這比依靠電子數據傳輸的傳統晶片(如圖形卡或專用硬體(如TPU))要快得多。」

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用於矩陣矢量乘法的硬體加速器,矩陣矢量乘法是人工神經網絡的骨幹:受到通常用於處理圖像或音頻數據的生物大腦的鬆動啟發的網絡。由於不同波長的光不會幹涉,因此它們能夠使用多個波長進行並行計算(多路復用),這為光子處理器打開了大門,光子處理器具有更高的數據速率和每單位面積更多的操作。

但是,要抓住這個機會,就需要使用另一種技術作為光源:EPFL開發的基於晶片的「頻率梳」。

EPFL的教授Tobias Kippenberg說:「我們的研究是第一個將頻率梳應用於人工神經網絡領域的研究。」 肯彭貝格(Kippenberg)的工作開創了頻率梳的開發領域,它提供了可以在同一光子晶片內獨立處理的多種波長。

研究人員還選擇將光子結構與相變材料結合起來作為節能存儲元件。這樣就可以在不需要能源的情況下存儲和保存矩陣元素。

製造光子晶片後,研究人員在神經網絡上對其進行了測試,以識別手寫數字。研究人員認為,輸入數據與一個或多個過濾器(可以識別例如圖像的邊緣)之間的操作非常適合其矩陣體系結構,從而使研究人員可以達到前所未有的計算密度。

牛津大學的Johannes Feldman博士是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解釋說:「利用光進行信號傳輸使處理器能夠通過波長多路復用執行並行數據處理,這導致更高的計算密度和僅需執行許多矩陣乘法即可。一個時間步。與通常在低GHz範圍內工作的傳統電子產品相比,光調製速度可以達到50至100GHz範圍。」

這項研究發表在本周的某媒體雜誌上,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這可能包括更高的AI應用程式數據同步處理;更大的神經網絡,可提供更準確的預測和精確的數據分析;大量的臨床數據有助於診斷;更快速地評估自動駕駛汽車中的傳感器數據,並擴展雲計算基礎架構。

相關焦點

  • 光子處理器:加速光學計算領域的變革
    這種以光速傳播信息的方式能達到目前最小的時間延遲。此外,無源傳輸有助於實現超低功耗,而相位調製可以輕鬆調製並檢測出頻率高於 40 千兆赫的光。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光纖通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使用光子進行計算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特別是在規模和性能水平上,其與最先進的電子處理器相比更具挑戰性。
  • 光子處理器:為 AI 加速 「變革」AI硬體
    然而,使用光子進行計算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特別是在規模和性能水平上,其與最先進的電子處理器相比更具挑戰性。這一困難來自於缺乏合適的並行計算機制、使用材料來允許人工神經元的高速非線性響應以及可擴展的光子器件來集成到計算硬體中。   幸運的是,過去幾年來,光學頻率梳(Optical Frequency Combs)的發展為集成光子處理器帶來了新的機會。
  • Nature:用光子處理器提升人工智慧計算速度
    但是,數據量的快速增長給AI中使用的電子計算硬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計算速度和功耗問題已成為人工智慧的主要瓶頸。Xu等人和Feldmann等人的兩篇論文報告了一種通過利用光的獨特屬性來加速AI處理的光子處理器。這些報告引發了光學計算的復興。隨著人工智慧的興起,傳統的電子計算方式逐漸達到其性能極限,遠遠落後於可處理數據的快速增長。
  • IBM推出光子張量核 速度是最先進人工智慧處理器兩倍多
    IBM的研究人員根據光粒子的特性創造了一個光子張量核,該光子張量核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處理數據,可用於超低延遲的人工智慧應用。雖然該光子張量核設備只進行了小規模的測試,但有關報告指,該處理器經開發後,可以實現每秒每平方毫米一千萬億次的乘累加(MAC)操作;據IBM的科學家說,這樣的速度是靠電信號的 "最先進人工智慧處理器 "的兩倍多。
  • 量子計算還沒搞懂,光子計算又要來統治世界?
    三分鐘搞懂量子力學之類的東西又火了起來,不過這個火還沒過去,一個新的概念—— 「光子計算」也迅速「橫空出世」引起了大家又一次轟動。伴隨 AI 的興起,傳統的電子計算逐漸達到性能極限,並落後於數據增長的速度,神經網絡對於 AI 當中各項處理能力均有上佳表現,而它通常採用的計算為矩陣矢量乘法。光學頻率梳的發展為繼承光子處理器帶來了新的前景,該類設備還獲得了200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股市華興社:光子計算時代已至?
    過去幾十年,光學通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使用光子進行計算仍具有挑戰性,尤其是在與最先進的電子處理器相當的規模和性能水平上。這種困難來自於缺乏合適的並行計算機制、材料來允許人工神經元進行高速非線性(複雜)響應,以及將可擴展光子器件集成到計算硬體中。幸運的是,過去幾年中稱為光學頻率梳設備的發展為集成光子處理器帶來了新的機遇。
  • Nature連發兩篇光子AI晶片論文!光子計算時代已至?
    過去幾十年,光學通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使用光子進行計算仍具有挑戰性,尤其是在與最先進的電子處理器相當的規模和性能水平上。這種困難來自於缺乏合適的並行計算機制、材料來允許人工神經元進行高速非線性(複雜)響應,以及將可擴展光子器件集成到計算硬體中。幸運的是,過去幾年中稱為光學頻率梳設備的發展為集成光子處理器帶來了新的機遇。
  • 產生光子以在量子計算系統中進行通信
    圖片來源:Sampson Wilcox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連接到微波傳輸線的超導量子位,已經證明了量子位可以如何按需產生量子處理器之間進行通信所需的光子或光粒子。這一進步是實現互連的重要一步,互連將使模塊化量子計算系統以比傳統計算機所能達到的指數級速度執行運算。
  • 光基處理器晶片推動機器學習
    對於人工智慧應用,例如尤其是模式和語音識別、或自動駕駛汽車,對計算能力的需求,通常超出了常規計算機處理器的能力。明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與一個國際團隊合作,開發可以極其高效地應對這些任務的新方法和過程體系結構。研究表明,所謂的光基處理器晶片(Light-Based Processor Chips),即通過光對數據進行處理的晶片,可以更快、更並行地處理信息,而電子晶片則無法做到這一點。
  • 光子計算加快AI運算速度,Nature連登兩篇論文
    Nature最新一期,就連登了兩篇光學加速AI計算的論文,裡面介紹了兩個AI計算加速器:分別是11TOPS的光子卷積加速器和張量核光子加速器,兩者都可以達到每秒數萬億次的計算速度。光子處理器利用光的特性,可以加速人工智慧計算處理過程,同時,還會引領光子計算的復興。為何光子計算能加速AI?
  • 速度提升百倍:顛覆性的光子計算來了-科技前沿,光子計算,晶片,大...
    這也讓量子計算、神經擬態計算、光子計算這些前沿技術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其實,業界對這些技術的研究都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出於各種因素,至今都還未大規模應用。光子計算在三種前沿計算技術中關注度較低,不過情況正在改變。準確率接近電子晶片,完成矩陣乘法所用時間可達到最先進電子晶片1/100以內的光子計算晶片,或將在不遠的將來顛覆大數據處理等應用。
  • 計算速度是電子晶片1000倍,光子AI晶片商用產品今年面世!
    這款處理器晶片利用矽光子和MEMS技術,以光速處理矩陣向量乘法,由毫瓦級雷射光源供電,該公司表示,將於今年秋季推出其首款商用產品,專為數據中心AI推理工作負載而設計的搭載光子計算晶片的PCIe卡。
  • 速度提升百倍,顛覆大數據處理的光子計算晶片來了?
    這也讓量子計算、神經擬態計算、光子計算這些前沿技術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其實,業界對這些技術的研究都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出於各種因素,至今都還未大規模應用。光子計算在三種前沿計算技術中關注度較低,不過情況正在改變。準確率接近電子晶片,完成矩陣乘法所用時間可達到最先進電子晶片1/100以內的光子計算晶片,或將在不遠的將來顛覆大數據處理等應用。
  • 量子計算機迎來最新突破 量子處理器將成計算之王
    量子計算對於現在的計算機來說,性能優異的處理器則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而人們在傳統的處理器研發方面,也正在趨於研製的極限,不管是理論上的極限,還是物理條件下的極限,那麼應該怎麼突破處理器的發展困擾呢?
  • 矽光子學的「最後一米」難題
    誠然,很多現代數據中心的機架都利用這些光設備進行連接。然而光子技術也就到此為止了。在機架內部,單個伺服器板仍然使用廉價的銅纜和高速電子器件相互連接。當然,在電路板上,連接處理器的都是金屬導線。將光子技術推向伺服器本身、用光纖直接連接處理器的嘗試,因經濟原因觸礁而失敗了。
  • IBM 量子計算路線圖發布!2023 年推出 1121 量子位處理器
    2019 年 9 月 18 日,IBM 在紐約舉行了新量子計算中心開幕儀式,並推出全球首臺 53 位量子計算機。2020 年 9 月 15 日,恰好過去一年,IBM 宣布了其量子計算技術路線圖,而這也是其首次公布未來量子計算硬體的規劃。IBM 表示,正朝著在 2023 年年底前研製出超過 1000 位的量子處理器的目標努力,有朝一日還將推出超過一百萬位的處理器。
  • 光子怎樣達到光速
    根據這個公式,可計算出光子動質量上限約為5.74x10^-50kg。 光子的產生過程是微觀世界的運動,有兩個方式:一是正反粒子湮滅,會發出耀眼的光芒,這就是產生了光子;二是電子吸收能量後會發生躍遷,從低能態到激發態,為了達到穩定狀態,會回到基態,就會發出一個光子。
  • 光通信未來方向:矽光子現狀及前景解讀
    這個新裝置使製造利用光而非電子來計算和傳輸數據的矽光子晶片更接近現實。網際網路依靠光子攜帶信息通過光纖網絡,一旦一個數據流抵達家庭或辦公室終端,光子必須先轉換為電子,路由器或計算機才能夠處理信息。如果數據流在計算機的處理器內保持光的形態,就可能消除這個瓶頸。梅農說:「我們的願景是用光來完成這一切。計算速度最終可提高數百萬倍。」為此,研究人員在矽晶片上創建了一個更小型的、看起來有點像條形碼的極化分光器,可將引導入射光拆分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