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基處理器晶片推動機器學習

2021-01-12 量子認知

在當今數字時代,數據流量正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對於人工智慧應用,例如尤其是模式和語音識別、或自動駕駛汽車,對計算能力的需求,通常超出了常規計算機處理器的能力。明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與一個國際團隊合作,開發可以極其高效地應對這些任務的新方法和過程體系結構。研究表明,所謂的光基處理器晶片(Light-Based Processor Chips),即通過光對數據進行處理的晶片,可以更快、更並行地處理信息,而電子晶片則無法做到這一點。

該最新研究結果論文,題為:「使用集成光子張量核的並行卷積處理」,發表在最近的《自然》雜誌上。

科學家開發了用於所謂的矩陣向量乘法的硬體加速器,矩陣加速是模擬人腦算法的神經網絡基礎,神經網絡本身也用於機器學習算法。由於不同顏色的光波長不會互相干擾,因此研究人員可以使用多個波長的光進行並行計算。但是為此,他們使用了所開發的另一項創新技術作為光源,它是一種基於晶片的「頻率梳」。如圖所示矩陣乘法的光基處理器,波導交叉開關陣列與光學頻率梳一起,可以實現高度並行的數據處理。

背景和方法

基於光的處理器可加快機器學習領域的任務,使複雜的數學任務能夠以極快的速度(每秒10^12 -10^15次的操作)進行處理。諸如圖形卡之類的常規晶片或諸如Google TPU(張量處理單元)之類的專用硬體都是基於電子數據傳輸的,並且速度要慢得多。該研究團隊為所謂的矩陣乘法實現了硬體加速器,該矩陣加速器代表了神經網絡計算中的主要處理負載。如圖所示光運行的矩陣乘法處理器的示意圖。

研究人員將光子結構與相變材料(PCM)結合在一起,作為節能存儲元件。 PCM通常與DVD或BluRay光碟一起用於光學數據存儲中。在新處理器中,這可以存儲和保存矩陣元素,而無需能源。為了並行地對多個數據集進行矩陣乘法,明斯特物理學家使用基於晶片的頻率梳作為光源。頻率梳提供了在同一光子晶片中相互獨立處理的多種光學波長。結果,這可以通過同時計算所有波長來進行高度並行的數據處理。

在實驗中,物理學家使用了所謂的卷積神經網絡來識別手寫數字。這些網絡是受生物過程啟發的機器學習領域的一個概念。它們目前主要用於圖像或音頻數據的處理,因為它們目前實現了最高的分類精度。研究人員解釋說:「輸入數據和一個或多個濾鏡之間的卷積運算(例如可以突出顯示照片中的邊緣)可以很好地轉移到我們的矩陣體系結構中。」利用光進行信號傳輸使處理器能夠通過波長多路復用執行並行數據處理,這導致更高的計算密度,並且僅需一個時間步就可以進行許多矩陣乘法。與通常在低GHz範圍內工作的傳統電子產品相比,光調製速度可以達到50至100 GHz範圍。這意味著該過程允許數據速率和計算密度,即以前未達到的處理器每個區域的操作。

研究結果具有廣泛的應用範圍。例如,在人工智慧領域,可以同時處理更多數據,同時節省能源。較大的神經網絡的使用可以實現更準確,迄今為止無法實現的預測和更精確的數據分析。例如,光子處理器支持在醫學診斷中評估大量數據,例如以特殊成像方法生成的高解析度3D數據。進一步的應用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中,這取決於對傳感器數據以及提供存儲空間,計算能力或應用軟體的IT基礎架構(如雲計算)的快速評估。

相關焦點

  • 碳基晶片帶來的是一場晶片革命
    作為全球先進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在矽基晶片的研發上已經突破到了5nm工藝,並且正在向2nm工藝進發,但2nm之後矽基晶片的工藝似乎遇到了瓶頸。而我國因為受到了美國的制裁,雖然在晶片設計上有所成就,但是在光刻機等製造設備中卻無法突破。兩種情況的趨勢下,全世界科技人員開始了新材料晶片的研發。碳基晶片是否需要光刻機?可以肯定的是,碳基晶片是不需要光刻機的。
  • 5納米光刻機或將拋棄,石墨烯晶片迎來突破,性能是矽基晶片10倍
    目前晶片製造的實力來看,暫期國內還沒有哪個公司可以具備麒麟1000處理器,華為在後續的手機配置上很有可能選擇聯發科晶片來替代麒麟處理器。麒麟1000處理器採用臺積電5納米工藝打造,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相比上一代麒麟990,麒麟1000在電晶體數量方面更上一層樓,有望做到全球集成度第一。
  • 碳基晶片不用光刻機?知道晶片製造原理,才不會被美國當笑話
    譬如碳基晶片不需要光刻機,中國「芯」要彎道超車。 據了解,該團隊實現了,能在1微米空間裡放下100至200根碳納米管。碳納米管的直徑為1.45±0.23nm 。 直徑為1.45納米的電晶體,不用光刻機,難道是用關公大刀雕刻出來嗎。
  • 碳基晶片不用光刻機?若傳到美國就是「笑話」
    譬如碳基晶片不需要光刻機,中國「芯」要彎道超車。據了解,該團隊實現了,能在1微米空間裡放下100至200根碳納米管。碳納米管的直徑為1.45±0.23nm 。直徑為1.45納米的電晶體,不用光刻機,難道是用關公大刀雕刻出來嗎。
  • 機器學習的出現推動了圖像傳感器的創新
    機器學習的出現推動了圖像傳感器的創新 安森美半導體 發表於 2020-12-01 15:38:22 視覺傳感器對於數據採集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 迎來全新布局,量子晶片研發突破,比碳基晶片性能更強[西瓜視頻]
    隨著市場對晶片性能的要求越來越大,半導體納米晶片一直處於高速發展中,目前由臺積電為代表的製作廠商生產工藝已經達到了5nm標準,未來的2nm製作工藝也正在研發。但是研發人員陸續發現,光是提高晶片的納米工藝,並不能帶來質的飛躍,而且隨著工藝難度的升級,投入的研發成本也越來越高,由此,很多人認為,2nm或將是矽基半導體晶片的瓶頸。
  • 打破傳統布局,比碳基晶片性能更強,看西瓜視頻來了解量子晶片
    隨著市場對晶片性能的要求越來越大,半導體納米晶片一直處於高速發展中,目前由臺積電為代表的製作廠商生產工藝已經達到了5nm標準,未來的2nm製作工藝也正在研發。但是研發人員陸續發現,光是提高晶片的納米工藝,並不能帶來質的飛躍,而且隨著工藝難度的升級,投入的研發成本也越來越高,由此,很多人認為,2nm或將是矽基半導體晶片的瓶頸。
  • 面對美國的晶片攻勢,中國押注碳基晶片,能繞開EUV光刻機嗎
    這也標誌著中國碳基晶片已經具備批量化製備的可能性。 那麼碳基晶片出現之後,可以繞開EUV光刻機嗎,實現晶片的自主可控嗎?光刻機,研發其他的設備來製造生產光刻機,比如從架構的角度以全新的方式對晶片進行配置。
  • 中國押注的碳基晶片,能繞開EUV光刻機嗎?
    這也標誌著中國碳基晶片已經具備批量化製備的可能性。光刻機嗎,實現晶片的自主可控嗎?,我們就可以繞過EUV光刻機,研發其他的設備來製造生產光刻機,比如從架構的角度以全新的方式對晶片進行配置。即使還需要光刻機,同性能的矽基晶片,對光刻機的精度要求沒有這麼高,甚至對光刻機的工藝要求也不一樣,那ASML的市場壟斷就會被打破。
  • 深度學習進入晶片領域,揭秘寒武紀神經網絡處理器
    面對這個矛盾,我們的看法是:研究者應該堅持自己的學術理想,重視論文但不為論文發表所左右;同時盡力宣傳自己的研究方向,推動這個方向被國際學術圈的主流認可。經過長期的等待和努力,也許有一天,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會成為熱點。到那時,過去的一切坎坷都會被證明是值得的。」
  • 繞過光刻機?北大科研組研製的碳基晶片,是否真能替代矽基晶片?
    碳基晶片能夠替代矽基晶片?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都在說碳基晶片,北京大學有碳基晶片,中國科學院有石墨烯晶片!的確,現在我們都很關注晶片的問題,這件事主要還是因為華為,華為的晶片被卡住了,但是沒有辦法,高端光刻機沒有!
  • 重慶高新區布局矽基光電子技術:早布局緊扣未來晶片發展方向
    近日,重慶高新區西永微電子產業園(以下簡稱西永微電園)內,一個不足70平方米的實驗室裡,幾位工作人員正在儀器前忙碌著,對完成封裝的矽基光電子晶片進行性能測試。這是國內首個實現矽基光電子晶片全流程封裝測試的實驗室。
  • 國產晶片另闢蹊徑,碳基晶片一旦成功,有望繞開荷蘭光刻機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晶片製造是當前半導體領域,最明顯的一大短板,卡住了國產晶片的脖子。我國企業想要製造出5nm、3nm等高精度晶片,就不得不依賴荷蘭ASML的EUV光刻機。
  • 最強手機晶片進化史:蘋果A系列處理器是如何煉成的!
    在這12年間,令蘋果自豪的除了iOS系統之外,還有他們自研的晶片A系列處理器。從iPhone 4首發A4處理器開始,蘋果正式走上了自研晶片的道路。從A4到如今的A13,蘋果已經有整整10代的A系列處理器,而今天,集微網將與大家談談A系列的從古至今。
  • 成功繞過光刻機?碳基晶片令美技術束手無策,晶片將成「白菜價」
    特別是光刻機技術,沒有高精度的光刻機就加工不出一個頂級晶片,如今市面上的電子晶片基本都需要用光刻機來加工,在美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之下,很多國家想要突破就得換新思路,就比如說繞開光刻機來製造半導體晶片等。成功繞過光刻機?
  • 下一代晶片是「光子晶片」還是「石墨烯晶片」我的答案石墨烯晶片
    網上出現很多晶片的名稱,例如碳基晶片、光子晶片、量子晶片。碳基晶片就是石墨烯晶片,光子晶片的概念有兩種,一種是光量子晶片,一種是矽光晶片;量子晶片現在處於理論研究的階段,今天不做太多論述,而光量子晶片也是在理論階段,只有矽光子晶片才是網絡上大肆吹捧的晶片技術;
  • 光刻如何一步一步變成了晶片製造的卡脖子技術?
    光刻技術是利用光學和化學反應的原理,以及利用化學和物理的刻蝕方法,把電路圖形製作到半導體基片、或者下一層介質材料之上,經過有序的多次光刻工序疊加,最終把立體的電路結構製作在半導體基片上,形成完整功能的晶片。
  • 光子處理器:加速光學計算領域的變革
    據論文描述,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和架構,通過使用基於光的處理器或光子處理器,將處理和數據存儲結合到單個晶片上。研究結果首次證明,這些設備可以快速並行處理信息,而這種能力是現有電子晶片無法做到的。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這種利用光的獨特屬性來加速 AI 處理的方式,可能會加速光學計算領域的變革。
  •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介紹了國內外矽基光電子器件與集成晶片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本課題組在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集成方向的研究進展,包括矽基雷射器、矽基光調製器、矽基發光器件與控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光電探測器與接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微環濾波器與溫控電路單片集成、單片集成矽光收發晶片等。
  • 碳基晶片正在闊步走來
    作為取代矽基晶片的新一代半導體,碳基晶片正在闊步走來。 早在今年上半年,國內已經有傳言稱,國內正在研發碳基晶片,並已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當時,因為碳基晶片處於萌芽狀態,網上認為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走出實驗室。沒有想到,傳言屬實,在部分領域已經開始運用8寸石墨烯碳基晶片,製作成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