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矽基光電子是研究和開發以光子和電子為信息載體的矽基大規模集成技術,是未來集成電路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目前,正大力發展的大數據中心、5G、物聯網等產業,對矽基光電子技術需求非常迫切。
近日,重慶高新區西永微電子產業園(以下簡稱西永微電園)內,一個不足70平方米的實驗室裡,幾位工作人員正在儀器前忙碌著,對完成封裝的矽基光電子晶片進行性能測試。這是國內首個實現矽基光電子晶片全流程封裝測試的實驗室。
這個入駐園區僅僅1年半的創新平臺,順利搭建了國內領先的8英寸矽基光電子特色工藝平臺,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矽光成套工藝,還計劃建設國際領先水平的12英寸矽基光電子特色工藝平臺……
電子製造業從無到有是重慶的「老故事」,也是重慶轉型升級的「新起點」。近年來,西永微電園作為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最大的專業微電子產業園區,大規模布局研發機構、積極營造創新生態、進行研發攻堅,逐步構建面向未來的優勢。
早布局 緊扣未來晶片發展方向
2018年,重慶市政府與中國電科集團共同成立的國家級國際化集成電路新型研發機構——聯合微電子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聯合微電子中心)落戶西永微電園,其重要方向之一就是矽基光電子技術。
「光晶片是未來晶片的發展方向,而矽基光電子技術是製造光晶片目前最可靠的技術。」聯合微電子中心副總經理、技術總監郭進介紹。矽基光電子是研究和開發以光子和電子為信息載體的矽基大規模集成技術,是未來集成電路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目前,正大力發展的大數據中心、5G、物聯網等產業,對矽基光電子技術需求非常迫切。
聯合微電子中心執行董事、總經理韓建忠說,該中心從誕生之日起,就計劃用3—5年時間,建設成為光電融合高科技領域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國家級創新平臺,成為該領域從並跑走向領跑的創新型領軍企業,為國家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重慶市打造雙城經濟圈和西部科學城提供核心支撐。
「光晶片自動化封裝是業內難題。」聯合微電子中心副總經理、工藝廠長劉嶸侃介紹,從2018年12月開始建設到2019年9月成果通過專家測試評審,聯合微電子中心團隊自主研發,用時10個月、投資13億,順利實現8英寸矽基光電子特色工藝平臺建設通線的階段目標,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矽光成套工藝。5個核心技術中,工藝技術1項國際領先、2項國際先進水平、2項國內領先,為矽基光電子晶片大規模生產和產業化掃清一大技術障礙。
目前,已發布的矽光工藝設計包(PDK),已能夠實現高速光收發晶片、雷射雷達晶片等產品批量生產,可以廣泛用於5G和數據中心、無人駕駛和機器人等場合,還開發了國內領先的雷射雷達光學相控陣(OPA)晶片。
抓創新 前沿技術搶佔產業制高點
「聯合微電子中心研發的是集成電路領域的前沿技術,它所帶來的將是一個產業鏈條。」西永微電園副總經理陳昱陽說,隨著矽基光電子技術日漸成熟,這裡將聚集更多配套企業。比如矽基光電子晶片設計企業、矽基光電子晶片封測企業等,這種全產業鏈條的形成,才是助推重慶打造集成電路高地,撬動整個國內集成電路格局的重要方式。
事實上,矽基光電子技術只是西永微電園在集成電路產業上布局的一個縮影。
2017年以來,西永微電園充分發揮智能終端整機製造企業雲集的「頭部優勢」,智能終端出貨量突破1億臺件,工業產值增長27%,一躍成為全球最大智能終端設計製造基地,電子信息產業也於2017年成為重慶第一支柱產業。
2018年12月,英特爾FPGA中國創新中心落戶西永微電園,推動FPGA在人工智慧、智能製造、5G通信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前沿創新;2019年1月,華潤微電子(重慶)有限公司功率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在西永微電園揭牌,打造高性能計算與仿真設計平臺,建設國內領先的技術團隊;同年,華潤微電子基板級扇出封裝線實現達產;2019年8月,華為宣布將鯤鵬計算產業生態重慶中心落戶西永微電園,雙方攜手打造鯤鵬計算產業生態體系……
航天科工移動通信(5G、6G)研究院、中國普天西部研究院、與展微電子物聯網晶片及與德通訊「萬物工場」、汐睿科技MEMS研發中心等國內知名研發機構紛紛落戶;與全球500強企業共建博世工業4.0創新技術中心、德國西門子工業物聯網創新中心、德國SAP重慶創新中心等國際化合作的研發機構,不斷加速推動創新要素聚集。
聚人才 五年內形成高端人才隊伍
「有人才,才有創新。」高端研發機構,是重慶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支撐,也是聚攬高端人才的最佳載體。
近年來,西永微電園大規模布局研發機構,吸引數百名高端人才慕名而來。2019年,西永微電園先後建設了3個博士後工作站,成功引進10名高層次人才,其中1名工程院院士、1名長江學者、3名領軍人才,引進博士超過100名,有海外工作經驗的博士超過50人。
「高端先進的研發與製造平臺,能夠吸引更多有技術、有理想,敢於創新的一流人才。」聯合微電子中心副總經理劉勁說,在一年半時間內,中心匯聚了一支200餘人的人才骨幹隊伍,其中行業領軍人才8名,博士近70名,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的技術骨幹近60名。
同時,聯合微電子中心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澳門大學籤約合作的集成電路協同創新中心已初見創效,匯聚了國內一流的集成電路產業創新人才。
對於高端研發機構,西永微電園還提供了「保姆式」「管家式」企業扶持。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實施了「一企一策」的幫扶舉措。積極鼓勵企業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分配等股權激勵機制,給予人才安家補助、實施減免個人所得稅等優惠政策。此外,還對標國際化科研人才生活配套標準,高標準建設了一批「人才食堂」和「人才公寓」。積極協調解決引進人才生活居住、子女教育等現實問題,提高人才工作生活幸福指數。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新基建、深度智能化給西永微電園帶來全新的想像空間。」陳昱陽說,未來,西永微電園還將加速建設國際化一流水平的科技研發平臺,全力推動人才集聚、創新加速,5年內形成一支超萬人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