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蟲世界中,亞洲大黃蜂是頂級獵食者之一,是原產於東亞和東南亞等熱帶氣候地區的一種蜂類,近幾年來,亞洲大黃蜂已經入侵北美地區,成為該地區的一種外來物種。而近日在美國華盛頓州布萊恩市,一群昆蟲學家穿戴全身防護裝備,是全副武裝,才敢靠近蜂巢,才成功摘除了一棵樹上的「殺人大黃蜂」蜂巢,這大黃蜂的蜂巢面積接近一個籃球大小,裡面大約有200隻大黃蜂。
至於是怎樣才找到這大黃蜂的蜂巢?據介紹:是這些昆蟲學家活捉了幾隻大黃蜂,然後在這幾隻大黃蜂身上安裝追蹤器後,用了幾個星期才在布雷恩市附近一個樹洞發現這個蜂巢位置,這也是美國境內首次大黃蜂的蜂巢,最終昆蟲學家身穿防護衣和戴手套,才成功摧毀一個「殺人蜂」蜂巢。
亞洲大黃蜂被稱為「殺人蜂」,可知這種大黃蜂的殺傷力有多強,亞洲大黃蜂的針刺巨長,達到6.35毫米,排出的毒液是一種腐蝕力極強的酶,能夠分解人體組織,人若被刺,手腫兩倍,巨疼6小時,甚至會造成致命傷。
在北美地區,亞洲大黃蜂作為一種入侵物種,不但對人類有危險,而且還威脅到農業和養蜂業,亞洲大黃蜂是以蜜蜂等其它昆蟲為食,一隻大黃蜂每分鐘可以輕易獵殺40隻蜜蜂,嚴重威脅當地蜜蜂養殖業,也會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一隻大黃蜂殺傷力就那麼強,一個蜂巢的一群大黃蜂的殺傷力是可怕的,若不小心碰到蜂巢,這些大黃蜂可以反覆叮螫,而且往往是一群大黃蜂一哄而上的叮螫,面對一群大黃蜂的攻擊,任何一個物種都無法對抗,所以這些昆蟲學家必須要全副武裝才敢摧毀蜂巢。
這個大黃蜂的蜂巢是美國境內首次發現到的蜂巢,至於這些大黃蜂是如何首次到達北美的,又是如何在北美開始泛濫的,美國的昆蟲學家也正在努力追蹤這些入侵物種,防止它們破壞生態平衡。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