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蜂,蜜蜂等類昆蟲靠什麼定位找到回巢的路線?

2021-02-25 蜂部落

黃蜂,蜜蜂等類昆蟲靠什麼定位找到回巢的路線?

蜜蜂定位巢穴的4大法寶,科技含量真不小,令人佩服

導讀:關於黃蜂、蜜蜂等昆蟲依靠什麼定位找到蜂巢的路線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一個綜合過程,關於黃蜂和其它昆蟲有什麼特殊改變沒有蜂部落並不了解,但是就蜂部落對蜜蜂的了解來說,蜜蜂找到回巢路線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可以說有蜜蜂自身的條件和後天學習的條件來共同完成這個過程,對於飛行的黃蜂來說,蜂部落的猜測是同樣也是這種方式,因為黃蜂與蜜蜂實際上也是同屬,生物學特點上有較多的相似之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蜜蜂是依靠什麼定位找到回巢路線的。

蜜蜂找到回巢路線的方法

從蜜蜂找到回巢路線的方法來說,我們可以分為蜜蜂先天條件和後天條件兩種方式。

所謂的後天條件就是蜜蜂通過學習而獲得的生物學特點,就像我們要記住某個地方一樣,一般需要在該地方有一個參照物,比如某某大廈樓下的店鋪,我們以大廈作為參照物,蜜蜂同樣具有這樣的能力。相對來說蜜蜂的回巢路線定位,蜂部落認為後天學習得來的特點較多,大致可以分為記憶定位、偏振光定位、蜂箱附近標誌物定位、氣味定位、磁場定位。而先天條件則是蜜蜂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不需要學習就擁有的,就像小孩子剛出生就知道要吸奶一樣。

第一:記憶定位

研究證明,蜜蜂的記憶能力非常好,在蜜蜂在同一個地點獲得好處3次以上,蜜蜂就會永久的記住這個位置,而蜜蜂的巢穴對蜜蜂來說是一個最熟悉的地方,這個地方是蜜蜂的家,所以蜜蜂對這個位置的記憶主要是通過認巢試飛獲得,養過蜜蜂的朋友都見到過蜜蜂認巢試飛,這個過程經常會出現,其實這就是蜜蜂記憶蜂巢位置的最初形式,採用由近及遠的認巢試飛,最後獲得辨認蜂巢位置的能力。

第二:偏振光定位

蜜蜂的眼睛是單眼和複眼結構,這也導致了蜜蜂的眼睛的成像與我們人是有差別的,可以看到我們人眼看不到的光線,所以這是蜜蜂在空中定位地面的一種方式,也就是利用偏振光來確定蜂巢的位置,這種定位實際上是遠距離的定位,近距離的定位並不是依靠偏振光。從遠距離的定位來說,蜂部落認為我們常聽說的蜜蜂依靠磁場定位也是體現在遠距離的定位上,關於蜜蜂磁場定位的說法,有相關的研究表明,蜜蜂胸部的確含有鐵成分(沒記錯應該是四氧化三鐵),要說利用磁場定位是能說過去的,所以這也是蜜蜂定位蜂巢的一種方式。

第三:蜂箱附近標誌物定位

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我們的蜂箱排列緊密,蜂箱門口沒有明顯的標誌物,蜜蜂就容易迷巢,這說明了蜜蜂辨認巢門的位置並不是一種先天行為,而是一種學習和記憶的能力,有養殖雙王群的朋友在發現蜜蜂迷巢現象嚴重的時候,在兩個巢門中間加一塊磚頭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利用的就是蜜蜂對蜂場附近標誌物的辨認,蜜蜂對於近距離的蜂場辨認方式主要包括蜂巢周圍標誌物的辨認、蜂箱擺放的位置、形狀、顏色之類的來進行辨認,這就是蜜蜂近距離辨認蜂箱位置的方法。

第四:巢門辨認

對於巢門的辨認來說,蜜蜂主要是通過氣味來進行辨認的,研究表明,每個蜂群中都會採集一些其它種類的花蜜,哪怕是流蜜期也會採集這樣的花蜜,主要就是可以讓本群蜂群的味道與其它蜂群產生差異,便於辨認本群蜜蜂和它群蜜蜂,所以蜜蜂到了蜂巢以後,該進入哪個巢門,主要依靠氣味來判斷的。

蜜蜂定位在養蜂中的利用

關於蜜蜂定位的說法,大量的研究證明了蜜蜂不但具有時間記憶能力,更有空間記憶能力,所以在我們合併蜂群,移動蜂群的時候,都應該充分的考慮蜜蜂的這些能力,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損失。

喜歡?賞一個唄!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黃蜂、蜜蜂、馬蜂、胡蜂……各種蜂?
    為什麼有些「蜜蜂」看起來有點怪?看到「黃蜂」我們應該抱頭鼠竄還是奮起反抗?Easy,你應該對這些小傢伙懷有敬意和感激。當蜜蜂發現蜜源時會回巢通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它們會先爬或者飛一個半圓,之後做直線運動,如果頭朝上走直線,說明蜜源與太陽方向一致,如果頭朝下就說明與太陽方向相反。這條直線還可以和垂直方向有一個夾角,代表和太陽方向的夾角。
  • 蜜蜂和黃蜂有什麼區別?
    黃蜂和蜜蜂也是兩種不同的動物,但是它們也有著相似的外表。那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黃蜂和蜜蜂的區別一:生物學分類凡是已發現的物種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也都有生物學分類的明確劃分。關於生物學分類,從大到小依次為:界、門、綱、目、科、屬、種。
  • 黃蜂的巢是怎麼形成的?馬蜂產蜜嗎?
    蜜蜂由於釀造蜂蜜被人們熟知,除蜜蜂外,黃蜂也是大家常聽說的一種蜂,很多人都看過《黃蜂築巢》這篇文章,那黃蜂的巢是怎麼形成的呢?黃蜂學名「胡蜂」,也是大家通常說的馬蜂,黃蜂的巢是黃蜂將枯死的樹皮咬下,用木頭的碎粒做成的。
  • 吃葷的「蜜蜂」——黃蜂
    名聲不佳的黃蜂每個人都喜歡蜜蜂,這是一群勤勞忙碌,於人有益的小傢伙,但我們對黃蜂(又名胡蜂或馬蜂)的看法就差遠了。我們常用「捅了馬蜂窩」來形容闖下大禍,或者惹惱了某個不好惹的人,可見黃蜂給人印象是一群脾氣暴躁,性情兇猛,報復心強的壞傢伙。
  • 吃葷的「蜜蜂」 ——黃蜂
    黃蜂是世界上最不受待見的動物之一,但現在是給它們正名的時候了。名聲不佳的黃蜂每個人都喜歡蜜蜂,這是一群勤勞忙碌,於人有益的小傢伙,但我們對黃蜂(又名胡蜂或馬蜂)的看法就差遠了。我們常用「捅了馬蜂窩」來形容闖下大禍,或者惹惱了某個不好惹的人,可見黃蜂給人印象是一群脾氣暴躁,性情兇猛,報復心強的壞傢伙。
  • 美國農業部滲透巨型「謀殺」黃蜂巢穴
    不過,直到最近才在北美發現這種臭名昭著的昆蟲,直到2019年在華盛頓州和卑詩省的目擊報告表明這種臭名昭著的昆蟲已經移民。這個綽號的兇殘意味更像是黃蜂攻擊和破壞蜂巢的傾向,在一個邪惡的「殺戮階段」將昆蟲斬首。 儘管一些昆蟲學家說對亞洲大黃蜂的危險的擔憂被誇大了,美國農業當局仍然努力工作了幾個月,在大黃蜂在美國蔓延之前找到它們的巢穴並消滅它們。 上周在華盛頓布萊恩鎮成功清除了蜂巢,這是在多次發現大黃蜂后,經過長期努力尋找蜂巢的結果。
  • 科學家通過射頻傳輸追蹤大黃蜂巢後將其消滅
    該州政府機構花了一整個夏天的時間來追蹤入侵的昆蟲,俗稱「殺人黃蜂」,然後引入了採用VHF射頻技術的無線定位系統。通過誘捕和標記多隻大黃蜂,他們能夠利用手持式RF閱讀器定位蜂巢,消滅數百隻黃蜂和76隻蜂后。
  • 蜜蜂和黃蜂有什麼區別?從3個方面看,輕鬆判斷
    關於黃蜂和蜜蜂有什麼區別的問題,其實要嚴格來說,黃蜂和蜜蜂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 雖然說蜜蜂和黃蜂都是蜂類,但是實際上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管是生活習性上還是採集方式上都有具體的差異。黃蜂到底指的是哪一種蜂?
  • 黃蜂有蜂蜜嗎?馬蜂和黃蜂有蜂蜜嗎?
    黃蜂有蜂蜜嗎?馬蜂和黃蜂有蜂蜜嗎?大家都知道蜂蜜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經過充分釀造而成,辛勤的小蜜蜂是人類的好朋友,黃蜂與蜜蜂同屬膜翅目細腰亞目,但是不同科,黃蜂是一種飛翔迅速的昆蟲,那黃蜂會不會採蜜呢?
  • 蜜蜂能夠調控巢內溫、溼度,這是其他昆蟲都不具備的高級生物特性
    蜜蜂的繁殖方式在進化上比傳統的依靠單個雌性繁殖的方式更高一籌,是昆蟲界中最「先進」的繁殖方式。蜂群的巢脾的兩面,營造許多小巢房,這些巢房是供蜂王產卵,卵變成幼蟲,幼蟲或蛹到成蜂的育兒室。因此巢內的哺育區需保持恆定的溫度。同時巢內的相對溼度不低於75%。在非哺育區巢脾的溫度也需要保持在25℃以上。在冬天為了蜂群的生存,群內溫度不能低於14℃。在昆蟲界只有蜜蜂能夠調控巢內溫、溼度,這是其他昆蟲都不具備的高級生物特性。蜂群是用什麼方法來實現溫、溼度調控呢?
  • 蜜蜂分蜂后,工蜂棄王回原巢怎麼辦?3種方法解決
    關於蜜蜂分蜂后,工蜂放棄蜂王回到原巢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人工分蜂成年工蜂返巢的正常現象。蜜蜂反巢的特點對於我們人工分蜂的蜂群來說,一般並不會所有的蜜蜂都逃回蜂群,而是一部分逃回蜂群。主要原因是蜜蜂的分蜂引發了這種現象,一般蜜蜂有內勤蜂和外勤蜂,外勤蜂是經過了認巢試飛的,知道原來蜂巢的位置,所以在分蜂后會憑藉記憶回到原來的蜂巢。
  • 蜜蜂殺「敵」研究:抱團「活活悶死」黃蜂
    蜜蜂對抗天敵黃蜂的方法頗為奇特。遇到黃蜂入侵,蜜蜂會成群結隊擁向體型碩大的黃蜂,密密麻麻地附著在其體表,黃蜂不久後就會變成一具屍體。歐洲科學家對賽普勒斯蜜蜂殺黃蜂的原理進行深入研究後發現,黃蜂竟然是被活活悶死的。研究報告刊登在17日出版的英國《現代生物學》雜誌上。
  • 「傷人黃蜂」是什麼物種?它們真的很危險嗎?
    這些昆蟲體型龐大,特徵鮮明,頭部呈橙色,身體呈黑色條紋。和其他社會性黃蜂一樣,如果蜂群被破壞,它們會保衛自己的巢穴。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人們對他們不咄咄逼人,他們什麼都不會做。 大黃蜂的毒刺比蜜蜂的長,而且大黃蜂叮人時不會折斷它們的刺。因為大黃蜂刺可以刺穿厚厚的衣服,人們應該儘可能避開黃蜂和它們的巢穴。
  • 再小的昆蟲,也有大腦,他們也有像人類類似複雜的神經系統網絡
    蟑螂會在迷宮中找到它的家鍋,只要家裡的鍋裡有可識別的蟑螂氣味。在隨後的試驗中,它將越來越容易地到達它的家鄉,因為它逐漸學會了路線。與老鼠相比,螞蟻學習迷宮的速度只有老鼠的一半:一隻老鼠跑了大約15次就能掌握迷宮,螞蟻跑了30次後就會掌握迷宮,儘管螞蟻還是會犯一些錯誤。
  • 蜜蜂的天敵有哪些?
    如果冬天十分嚴寒,綠啄木鳥就會用強有力的喙啄穿蜂巢,啄食閉門過冬的蜜蜂。猛禽中的蜂鷹由於羽毛密實因此不怕叮蟄,它們搗毀蜂巢啄食蜂卵和幼蟲。 有些昆蟲也是蜜蜂殺手,它們叮蟄和殺死蜜蜂。泥蜂就是其中之一。它們長得像大胡蜂,抓住蜜蜂后先擠壓腹部取出全部花蜜,然後把蜜蜂殘體留給自己的幼蟲當糧食。蜻蜓也是一種可怕的食肉昆蟲,它們也把蜜蜂當作美食。
  • 再小的昆蟲,也有複雜的神經網絡系統,它們同樣擁有NB的學習能力
    蟑螂會在迷宮中找到它的家鍋,只要家裡的鍋裡有可識別的蟑螂氣味。在隨後的試驗中,它將越來越容易地到達它的家鄉,因為它逐漸學會了路線。與老鼠相比,螞蟻學習迷宮的速度只有老鼠的一半:一隻老鼠跑了大約15次就能掌握迷宮,螞蟻跑了30次後就會掌握迷宮,儘管螞蟻還是會犯一些錯誤。
  • 兇狠的大黃蜂是蜜蜂的天敵,而蜜蜂卻用物理學奇招反制
    但像大多數生物一樣,亞洲大黃蜂通常不會攻擊人類或動物,除非它們覺得自己的巢受到威脅。與蜇人相比,它們大量捕殺蜂群的事跡更加聞名。亞洲大黃蜂的食物豐富,昆蟲種類繁多,其中蜜蜂是它們的最愛。事實上,許多種黃蜂都有捕食蜜蜂的習慣。
  • 昆蟲大叫有什麼目的?是為了嚇退敵人嗎?
    ▲上圖為螽斯(zhong si)的一種,你們那的俗稱叫什麼?第三種是振動在能夠發出聲音的昆蟲中,一大部分是靠振動。所謂的振動其實就是翅膀高頻率地揮動,比如我們常見的蜜蜂之所以會發出嗡嗡的聲音,並不是它有發音器或者是翅膀摩擦,而是靠翅膀的振動。
  • 蜜蜂的特點有哪些?
    蜜蜂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變化過程。一般雄性出現比雌性早,壽命短,不承擔築巢、貯存蜂糧和撫育後代的任務。雌蜂營巢、採集花粉和花蜜,並貯存於巢室內,壽命比雄性長。、根據種類的不同,工蜂的數量一般在12隻到50000多隻的範圍內,它們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還會將花蜜和花粉傳送到特定的地方,這要通過跳特殊而嚴格的舞蹈而獲得。他們的職責包括釀蜜,做蠟狀蜂房的巢室,這些都是為食物存儲和幼蟲居住,還有照顧蜜蜂和蜂王,守擴蜂巢。蜜蜂是一個多年生群體,將會不斷地有新蜂王被撫養起來,老蜂王然後和一群工蜂離開蜂房到別的地方重建一個家。
  • 黃蜂是如何保護蟲卵的?原來是靠釋放這種氣體
    黃蜂作為眾多蜜蜂中最為強悍的種類之一,以其毒刺最為可怕。縱使黃蜂有令人生畏的毒刺,也有很多危險因素威脅著雌性個體剛產下的卵,但是黃蜂似乎能夠將它們保護得很好,那麼黃蜂卵又有什麼生存之道呢?根據研究發現,黃蜂一般會選擇將卵產在潮溼的地方,這樣有利於卵的孵化,但同時也容易受到真菌以及其它生物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