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通過射頻傳輸追蹤大黃蜂巢後將其消滅

2020-11-27 RFID世界網

自去年在北美發現幾隻亞洲大黃蜂(Vespa mandarinia)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尋找並根除具有破壞性的亞洲大黃蜂,首先是在卑詩省,然後是華盛頓州。10月下旬,華盛頓州農業部(WSDA)的一群昆蟲學家鎖定了樹洞中的入侵目標,利用無線射頻技術消滅了蜂巢並殺死了蜂后。

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為陷阱中的下一隻活工蜂做好了準備,他們打算尋找機會再次使用這項技術來摧毀另一個巢穴。該州政府機構花了一整個夏天的時間來追蹤入侵的昆蟲,俗稱「殺人黃蜂」,然後引入了採用VHF射頻技術的無線定位系統。通過誘捕和標記多隻大黃蜂,他們能夠利用手持式RF閱讀器定位蜂巢,消滅數百隻黃蜂和76隻蜂后。

亞洲大黃蜂被認為會對北美農民和環境構成潛在的禍害,它們會對本地昆蟲造成致命影響,包括為藍莓、樹莓和其他農作物授粉的本地蜜蜂。大黃蜂會獵殺獵物,在幾個小時內摧毀巢穴,將受害者斬首,然後將部分蜜蜂餵給自己的幼崽;它們還矮化了其他有1.75英寸長的昆蟲,並揮舞著四分之一英寸長的毒刺,注射一種能夠殺死人類的神經毒素。大黃蜂可以叮人多次,甚至還能將毒液噴入人的眼睛。

華盛頓和卑詩省的科學家一直在努力消滅大黃蜂,以防它們的種群紮根。華盛頓州農業部會繼續設置誘殺昆蟲的陷阱,但科學家們決定也要找到一種方法來捕獲一隻活的標本,並跟蹤它找到它的巢穴。眾所周知,大黃蜂會在地下築巢,而對它們的巢進行物理搜索十分困難。

據華盛頓州農業部昆蟲管理學家斯文·埃裡克·斯皮奇格(Sven-Erik Spichiger)說,研究團隊希望通過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一直將此作為遊戲計劃的一部分,以進行跟蹤。」 如今各種各樣的系統都可以追蹤甚至小到昆蟲的動物,並且這些系統已在世界範圍內都有所應用,例如使用RFID幫助科學家研究蜜蜂的歸巢行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選擇有很多。」

斯皮奇格報告說,在過去的這個夏天裡,團隊考慮了各種基於可用的和可負擔得起價格的技術。「我們依靠聯邦和州政府的資金運作,5月份的項目預算足以開始設置陷阱,但不一定能追蹤大黃蜂。」如果要使用跟蹤技術,他們還需要相對較長的讀取範圍來跟蹤野生環境中的昆蟲,而在野外地形中部署固定的HF或UHF RFID閱讀器是不現實的。

該團隊與華盛頓大學的一名學生合作,後者建議使用藍牙技術,甚至為他們提供電池供電的藍牙晶片和智慧型手機上的免費跟蹤應用程式,從而無需部署專用閱讀器。斯皮奇格說:「這對我們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這些晶片是免費提供的。」

這些標籤可以用智慧型手機讀取,同時該團隊還使用了與手機連接的藍牙讀卡器以擴大範圍。但即使已擴大了範圍,「對我們來說,信號強度還不夠」。實際上,這個標籤的信號範圍約為30米,電池壽命僅持續約12小時。

另一種選擇是有源射頻技術(不是專用的RFID技術,因為標籤不會發送唯一ID號),例如在澤西島、海峽群島上使用的技術,以及美國農業部動植物衛生檢查局的Otis實驗室用於定位斑點燈籠蠅的技術。科學家們從該實驗室獲得了一些這樣的微型RF標籤,其通常僅重0.15克,有一個無線晶片和天線,以及一個使用壽命約為8天的電池。

VHF RF傳輸範圍通常為148至152 MHz。該系統使用多個頻率來幫助用戶區分標籤,而不是ID號。電池壽命取決於將標籤設置為信標的速率。根據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進行的研究,如果每個標籤貼在腹部而不是背部,黃蜂則可以攜帶0.28克的標籤飛行。研究人員發現,背面附著的標籤往往會干擾飛行。

誘捕了幾隻活的大黃蜂后,研究小組將它們放入裝有冰塊的冷卻器中,使其進入休眠狀態。但是,一旦從冷卻器中取出大黃蜂,科學家們只有一兩分鐘的時間來固定標籤。斯皮奇格說:「他們醒來後變得非常有活力。」他注意到每隻大黃蜂的下側都綁有一個標籤。「我們得練習一下,按住一隻正在醒來的憤怒的大黃蜂,它不太清楚發生了什麼事,這可不像給蝴蝶貼標籤那麼簡單。」

用戶通常會被建議用凱夫拉線來貼標籤,但研究人員嘗試了可用的牙線。他們首先部署了藍牙標籤,將其綁在大黃蜂上,然後等待它恢復能力並飛走。斯皮奇格說:「它從我們身邊飛走後,由於讀取範圍有限,我們無法跟上它的步伐。」然後,科學家們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試圖重新定位信號,卻錯過了蜂巢。

接下來,他們嘗試了由Otis實驗室提供的ATS RF標籤,以及由Lotek公司提供的重0.13克的NTP標籤。

研究人員利用了其中的幾種標籤,包括前一天為訓練目的而激活的標籤,這意味著剩餘的電池壽命很短。他們使用了ATS手持式RF閱讀器。當一隻大黃蜂無法飛行時,另一隻戴著先前已激活標籤的大黃蜂飛向了錯誤的方向,恢復了知覺,然後回到了科學家們所尋找的巢穴。

他們用閱讀器探測到該巢穴的位置,距離標記位置約284碼(259.6896米),並且驚奇地發現蜂巢不在地下,而是在一棵枯樹中。斯皮奇格說:「我們對設備信號傳輸的強度感到擔憂」,因為大多數這種大黃蜂都在地下築巢,他們不確定這樣的信號是否能穿過塵土。

在用真空吸塵器清除了活黃蜂之後,研究小組將這棵枯樹砍倒並送回實驗室,在那裡他們發現捕獲的昆蟲切斷了牙線,並將標籤留在了巢中。蜂巢裡有6個巢脾、776個蜂房。他們發現了112隻工蜂、6個未孵化的卵、190隻幼蟲、108個蛹。他們還發現了76隻蜂后。所有這些表明,如果不進行幹預,大黃蜂數量就會大大增加。

隨著夏季的臨近,大黃蜂會再次活躍起來,因此科學家們希望尋找更多的巢穴。斯皮奇格說:「事實上,我們現在已經做到了這一點,我們可以變得更精簡、更高效,真正將工具和戰術付諸實踐。」

1

相關焦點

  • 美國農業部大戰亞洲「殺手」大黃蜂
    上周,美國人成功剷除了該國發現的首個亞洲巨型大黃蜂的巢穴。這件事甚至上了新聞頭條。現在科學家們分享了他們與入侵物種戰鬥的技術細節。 亞洲大黃蜂(Vespa mandarinia),通常被稱為中國大虎頭蜂,也叫殺手蜂,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黃蜂,在亞洲和俄羅斯的部分地區很常見。
  • 被譽為「殺手大黃蜂」的亞洲大黃蜂,在美國發現了第一個蜂巢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當地時間10月23日,美國華盛頓州官員稱,昆蟲學家本周在美國發現了第一個亞洲大黃蜂巢。昆蟲學家說,根據熱感攝像機的發現,他們希望能從樹上提取100到200隻大黃蜂。該機構的昆蟲管理學家Sven Spichiger在周五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計劃是使用真空吸塵器提取昆蟲。Spichiger說:「我們將在入口處填充泡沫,用紗布包裹起來,這樣我們就能控制黃蜂從蜂巢中飛出來。
  • 美國或將捕殺「大黃蜂」,若2年消滅不完,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美國或將全面進行捕殺亞洲「大黃蜂」,一些專家說道:若他們2年消滅不完,那麼以後就消滅不了了!如今美國的情況正在升級,但在現在就又傳來了一個壞消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據了解美國的一些地區在之前,更是發現了來自亞洲的大黃蜂。
  • 大黃蜂入侵蜂巢,一群蜜蜂將其包圍,活活地將其「蒸死」
    由於大黃蜂的體型優勢,所以它經常入侵蜜蜂的巢穴。它們常常進入蜂巢殺死蜜蜂,然後將蜜蜂帶回家餵養它們的幼蜂。通常情況下,大黃蜂對蜜蜂的攻擊可能是毀滅性的,因為它們會一次性殺死很多蜜蜂。大黃蜂進入蜜蜂巢穴時,它們會先釋放出一種特殊的氣味,這種氣體會把大量蜜蜂都吸引到目標上來,便於它們集中消滅蜜蜂。據估算,幾十隻大黃蜂就能殺死數千隻蜜蜂。
  • 「殺手大黃蜂」將為美國加拿大的蜜蜂帶來巨大威脅
    「殺手大黃蜂」的名稱來源於這種巨型昆蟲可以殺死整個蜜蜂群落,同時每年數十人的死亡也與他們有關。亞洲大黃蜂是世界上最大、最殘忍的大黃蜂,它像是一隻裝了翅膀,渾身布滿裝甲的五號電池,並且帶有巨大的毒刺,喜歡將蜜蜂的頭咬下來,也會叮人。但是通常來講,它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它們的巢受到威脅。
  • 美國首次發現「殺手大黃蜂」什麼情況 殺手大黃蜂長什麼樣
    亞洲大黃蜂是世界上最大、最殘忍的大黃蜂,它像是一隻裝了翅膀,渾身布滿裝甲的五號電池,並且帶有巨大的毒刺,喜歡將蜜蜂的頭咬下來,也會叮人。但是通常來講,它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它們的巢受到威脅。亞洲大黃蜂通常生活在日本和中國等亞洲國家,但2019年底在卑詩省和華盛頓州發現了它們的蹤影。
  • 美國首現「殺手大黃蜂」,可構成致命威脅
    ,身長可達6.4釐米,如果被其毒刺多次刺中,可致人死亡。美國科研人員正在追蹤「殺手大黃蜂」,阻止其擴散。目前還不清楚它們是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抵達北美洲的。華盛頓州立大學昆蟲學系教授猜測,它們有可能是通過華盛頓港口的貨櫃潛入。如果有人故意將這種生物帶入美國,將觸犯美國聯邦法律。 動物多樣性(ADW)資料庫的信息顯示,大虎頭蜂的頭部為淺橙色,身體部分為橘黃色,與其他黃蜂的明顯區別在於,其橙色的下頜骨處長有牙齒,而它的毒刺長達6毫米。
  • 美國首現「殺手大黃蜂」,體型「巨大到令人震驚」
    綽號為「殺手大黃蜂」的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黃蜂,身長可達6.4釐米,如果被其毒刺多次刺中,可致人死亡。而且,它還會襲殺蜜蜂,並用蜜蜂軀體餵養後代。美國科研人員正在追蹤「殺手大黃蜂」,阻止其擴散。目前還不清楚它們是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抵達北美洲的。「它們就像怪物漫畫裡的生物」華盛頓農業部通信專員5月5日表示,他們已經收到數百起關於大虎頭蜂的報告,但是有一些是誤認其他昆蟲,還有一些未能提供足夠證據,真正可以確認的報告案例有兩起。
  • 美國華盛頓州發現了「殺手大黃蜂」的第一個蜂巢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當地時間10月23日,美國華盛頓州官員稱,昆蟲學家本周在美國發現了第一個亞洲大黃蜂巢 昆蟲學家說,根據熱感攝像機的發現,他們希望能從樹上提取100到200隻大黃蜂。該機構的昆蟲管理學家Sven Spichiger在周五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計劃是使用真空吸塵器提取昆蟲。 Spichiger說:「我們將在入口處填充泡沫,用紗布包裹起來,這樣我們就能控制黃蜂從蜂巢中飛出來。
  • 意外引入法國的中國大黃蜂,怎麼會入侵整個歐洲,且難以消滅?
    墨胸胡蜂的體型比當地蜜蜂大四倍:墨胸胡蜂一般都可以達到身長20mm左右,如果這個數字讓你感覺不到為什麼說墨胸胡蜂的體型偏大,那我們可以將其與歐洲多國當地的蜜蜂進行比較。從實際測量數據來看,墨胸胡蜂入侵地的蜜蜂都比較小,比如,像英法等國境內自然生長的蜜蜂,它們的體型大概只有墨胸胡蜂的四分之一大。
  • 亞洲大黃蜂首次入侵美國,專家警告:或永遠不能消滅
    不過,引燃美國另一場災難的,正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亞洲大黃蜂。相信不少人都有被蜜蜂蟄過的經歷,但這點傷痛比起大黃蜂的「攻擊」,簡直不值得一提。作為亞洲東部的古老「土著」,大黃蜂喜歡生活在溫帶和熱帶地區。事實上,最令人驚悚的絕非大黃蜂龐大的身軀(一般是2個普通蜜蜂大小),而是其擁有一根盛滿神經毒素的超級大毒刺。
  • 兇狠的大黃蜂是蜜蜂的天敵,而蜜蜂卻用物理學奇招反制
    但像大多數生物一樣,亞洲大黃蜂通常不會攻擊人類或動物,除非它們覺得自己的巢受到威脅。與蜇人相比,它們大量捕殺蜂群的事跡更加聞名。亞洲大黃蜂的食物豐富,昆蟲種類繁多,其中蜜蜂是它們的最愛。事實上,許多種黃蜂都有捕食蜜蜂的習慣。
  • 日本大黃蜂,為何叫殺人蜂?長5cm,幾隻大黃蜂可以滅掉整窩蜜蜂
    所以美國發現日本大黃蜂后,立刻將其列為最危險的入侵物種。蜜蜂和蜂蛹一直日本大黃蜂最愛的食物,它們習慣獨自狩獵,各種肉類、昆蟲、青蛙、蛇類、鼠類都在它們的菜譜之上,但是唯獨蜜蜂才是它們最愛的珍饈美味。在夏末秋初,大黃蜂的工蜂會組成狩獵小組,對其他的動物群起而攻之。
  • 亞洲大黃蜂每天可吞噬50隻蜜蜂,大黃蜂獵人在英國西島,發現了巨大...
    迄今為止,尋找亞洲大黃蜂的志願者,已經在英國澤西島上發現了70多個巢,其中包括一個像沙灘球一樣大的巢。 近年來,有翅膀的入侵者在歐洲迅速蔓延,對當地的蜜蜂種群和生態系統構成了重大威脅。
  • 蜂類的戰爭:大黃蜂是蜜蜂的天敵,而上千蜜蜂卻會群起抱住悶殺大黃蜂
    這一場蜂類的戰鬥,大黃蜂的戰鬥力明顯佔據上風,大黃蜂一打十隻蜜蜂不成問題,一打一百也有可能,幾十隻大黃蜂可輕易消滅上千隻蜜蜂。 在野外情況,大黃蜂偵察兵發現了蜜蜂蜂巢,也不敢獨闖蜂群,因為一隻大黃蜂獨闖蜜蜂蜂群,不會是「狼入羊群」,蜜蜂一般不會攻擊,但受到攻擊,蜜蜂也會反擊的,所以大黃蜂偵察兵發現蜂巢後
  • 美國首次發現可殺死人的「大黃蜂」 毒液數量是蜜蜂的7倍
    綽號為「殺手大黃蜂」的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黃蜂,身長可達6.4釐米,如果被其毒刺多次刺中,可致人死亡。而且,它還會襲殺蜜蜂,並用蜜蜂軀體餵養後代。目前在美國華盛頓州,昆蟲學家正在計劃消滅它。
  • 美國全力捕殺"殺人蜂",專家: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美國西海岸和加拿大部分地區2019年11月以來首次發現亞洲大黃蜂,4月起,它們從冬眠中甦醒,再次活躍起來。這種綽號「殺人蜂」的兇猛昆蟲讓美國人十分恐懼,科學家正盡力對其進行全面捕殺。有專家稱,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 Qualcomm通過完整的數據機及射頻系統推動5G終端設計模式轉變
    轉自C114通信網 5G不僅將成為迄今為止發展最快的移動技術,同時也將以在部署元年OEM廠商推出終端的數量創造一項工程壯舉。而幾乎所有這些廠商都採用了Qualcomm Technologies的5G解決方案。
  • 時隔一年,美國終於抓到第一隻「殺手大黃蜂」(圖)
    原標題:時隔一年,美國終於抓到第一隻「殺手大黃蜂」[環球網報導記者崔天也]「這十分令人鼓舞,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的陷阱是有效的。」31日,美國華盛頓州官員宣布,自從去年在該州發現被稱為「殺手大黃蜂」的亞洲大黃蜂以來,本周終於用陷阱抓到了第一隻「殺手大黃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