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引入法國的中國大黃蜂,怎麼會入侵整個歐洲,且難以消滅?

2020-12-03 悟空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什麼是外來入侵物種?

要理解源自於中國的大黃蜂(墨胸胡蜂),為什麼到了法國之後會入侵整個歐洲,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一個物種是如何被定義為外來入侵物種的。如果說生態系統這個概念太過龐大,那麼,生物鏈這個詞則應該更容易讓大家理解。

我們深知,每個地區多條生物鏈所構成的生態系統中的所有成員,其實都是經歷了至少上百年、乃至數千年的排斥、競爭和適應,當然其中也包括相互依存。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說,位於生態鏈和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成員,更像是一種相互制約的連接關係。

事實上,當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突然多了一個外來物種,那麼,這個物種和原本的生態系統都將面臨挑戰,而可能存在的結果也至少有以下3種:

第一種:由於新環境中不存在可以制約、或者與該外來生物抗衡的物種,所以,它不僅適應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而且還導致了這個環境中的其他生物數量急劇減少、甚至滅絕。那麼,這個外來物種在破環了該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也進一步導致了當地原本已經穩定的生態環境被破環,並被歸類為外來入侵物種。

第二種:來到新環境中的外來物種,由於難以適應當地的環境和氣候,又或是自身不具備較當地存有競爭關係物種更強的生存能力,便很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裡就自取滅亡。那麼,它們的意外到來也並沒有給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明顯影響,相當於只是一個暫時的過客罷了。

第三種:外來物種在進入新區域的生態系統之後,不僅在其中的某條食物鏈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其他物種和該物種之間在經歷一段時間的演化之後也最終趨於穩定。當然,這樣的情況就不會將該物種定性為外來入侵物種。

意外引入法國的墨胸胡蜂,怎麼換個地方就變成了入侵物種?

墨胸胡蜂的體型比當地蜜蜂大四倍:

墨胸胡蜂一般都可以達到身長20mm左右,如果這個數字讓你感覺不到為什麼說墨胸胡蜂的體型偏大,那我們可以將其與歐洲多國當地的蜜蜂進行比較。從實際測量數據來看,墨胸胡蜂入侵地的蜜蜂都比較小,比如,像英法等國境內自然生長的蜜蜂,它們的體型大概只有墨胸胡蜂的四分之一大。

簡單點說,雖然墨胸胡蜂是一個外來物種,原本是它們需要適應當地的氣候和環境,而作為已經在歐洲生活了很多年的當地蜂種,按道理應該在這場較量中更具有先天性優勢。但是,誰叫自己的體型不如人家外來的蜜蜂大呢,所以,只要是墨胸胡蜂的入侵地,那裡的蜜蜂就會受到侵害,這也是為什麼當地的蜂蜜產量也會因此而下降。

墨胸胡蜂的攻擊性強於當地蜜蜂:

墨胸胡蜂的身體中含有非常複雜的毒素成分,別看它的含量並不高,但其毒性卻很強。再加上墨胸胡蜂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倘若一個人本就是過敏體質,那麼,墨胸胡蜂只需要蟄一下便有可能導致其直接死亡。試想一下啊,如此微小的蜜蜂在人類面前都如此具有殺傷力,又何況那些體型比墨胸胡蜂還要小几倍的其他蜜蜂呢。

其實,當掠食性墨胸胡蜂在攻擊當地蜜蜂時,便會將當地的那些蜜蜂直接撕裂。原本,法國當地的人們也想採取一些措施來攻擊入侵的墨胸胡蜂,比如,讓所有工蜂一起攻擊一隻入侵者,這樣做可以讓被困在其中無法動彈的墨胸胡蜂,因為受不了太熱而死亡(模仿亞洲)。

但事實上,並沒有一個被入侵地成功實施這種針對墨胸胡蜂的防禦辦法。並且,一些墨胸胡蜂甚至可以在幾個小時的較短時間裡,便導致數萬隻蜜蜂死亡,從而直接導致當地的蜂蜜產量降低幅度較大。

被入侵的生態系統總是具有相似性:

其實,不管是入侵生物,還是被入侵地的生態系統,它們各自之間都具有較多相似性。比如,能夠成為入侵生物的物種往往都具有較快的擴散能力,而那些被入侵的生態系統,則往往都擁有特別足夠的資源,尤其是可被入侵生物利用的現成資源。

與此同時,一個地方能夠被一種外來物種入侵,往往當地也缺乏自然控制機制,而該區域人類的進入頻率也比較高。簡單點說,倘若一個生態系統中包括的資源本身就處于波動的狀態,那麼入侵的生物也很難在這個環境中紮根下來。尤其是當環境中的某些資源驟升或驟降的時候,就會變得更容易受到外來物種的入侵。

墨胸胡蜂破壞了入侵地生態系統的平衡,怎麼不將其徹底消滅?

在下圖中,比較直觀地呈現了墨胸胡蜂已經在歐洲建立的傳播點,綠色和黃色的區別只在於影響程度的大小。事實上,墨胸胡蜂進入歐洲要從2004年開始說起,意外引入法國境內的墨胸胡蜂,科學家們估算其傳播的速度大約維持在每年60到80公裡。

在之後的時間裡,西班牙在2010年被該物種入侵,比利時和葡萄牙在2011年同時被該物種入侵,義大利和德國分別在2012年和2014年被墨胸胡蜂入侵,而英國的生態系統則是在2016年開始被墨胸胡蜂這種外來物種入侵。一方面,入侵的墨胸胡蜂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系統,另一方面,它們也導致當地的蜂蜜產量縮水嚴重。

墨胸胡蜂對歐洲多國生態系統所來帶的影響,我們還可以英國為例來進行說明。由於英國當地的一些蜜蜂種群現存數量本來就比較小,當墨胸胡蜂2016年入侵當地之後,這些數量微小的蜜蜂更是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如果將墨胸胡蜂給英國所帶來的影響進行估算,那麼,相當於每年都會因為這種蜜蜂而損失高達760萬英鎊左右。

當然了,既然墨胸胡蜂給歐洲多地都帶來了不小的影響,自然也會有不少人想辦法如何消滅它們。比如,通過誘餌誘捕、又或是破壞其蜂巢的方式來消滅墨胸胡蜂,但是,這樣的方法又怎麼可能將它們徹底根除呢!有專門的研究團隊對墨胸胡蜂的根除進行了預估,從數據上來看,倘若要消滅法國境內的墨胸胡蜂,每年都需要花費1050萬英鎊左右。

並且,消滅入侵蜜蜂的成本數據,還會隨著墨胸胡蜂的擴散速度而進一步擴大。但是,儘管搗毀墨胸胡蜂的巢穴能夠有效抵抗它們的入侵,但這只是這一個行動也還是無法杜絕入侵地再次被墨胸胡蜂入侵。所以,在處理墨胸胡蜂這樣的有害入侵生物時,不僅需要當地人採取有效措施,還需要科學家們對墨胸胡蜂有更多研究,從而從根本上來解決該物種入侵對當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所帶來的威脅。

為什麼說中國大黃蜂這個稱呼並不準確?

不知道有多少人對「亞洲大黃蜂」和中國大黃蜂這兩個名詞有所耳聞,但這兩個名字其實都不是該物種最正確的名稱,其實這是一種來自中國的墨胸胡蜂(或黑胸胡蜂)。西方媒體當然並不了解這種原本在我國境內生長的蜜蜂到底是什麼,只知道它是一種來自亞洲中國的一種蜜蜂,這便是為什麼墨胸胡蜂會被稱為中國大黃蜂和亞洲大黃蜂。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般很少會有人提及該胡蜂科胡蜂屬節肢動物,畢竟它並不會高頻率地出現在人口密集的城鎮區域。而且,墨胸胡蜂平時還會食用像蚊子和蠅類這些體型較小害蟲的,這對於農業和林業產品的生長而言還有不小的好處呢。

我們也可以從墨胸胡蜂成為入侵生物這個現象看出,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具有多面性。雖然墨胸胡蜂具有毒性,可能給被其傷到的人帶來嚴重後果,但這樣的意外事件發生概率並不高,反而還能有效幫助我們除掉農作物和植物生長過程中經常遭遇到的害蟲,整體來看,它還是一種於我們而言有價值的生物種類。但是,當其意外出現其他生態系統中,則不僅不會給當地帶來任何助益,反而會對入侵地的生物生存帶來影響。

相關焦點

  • 英媒稱亞洲大黃蜂將經中國「入侵」英國 危害極大
    環球網記者李亮報導,英國媒體報導稱,一種來自中國、被稱作「蜜蜂殺手」的亞洲大黃蜂即將從歐洲「入侵」英國。這種亞洲黃蜂可能殺害英國本土蜜蜂,利用已授精的蜂后「佔領殖民地」,還可能因食用已死或患病蜜蜂而傳播病毒、汙染環境。英國《每日電訊報》10月17日報導稱,這種大黃蜂據信是2004年藏於一批中國陶器盒中抵達法國的。
  • 繼亞洲鯉魚後,「亞洲大黃蜂」入侵美國,當地人拿它沒有辦法
    不過全球化也並非就只為美國帶來好處,除了經濟,它還帶來另一個讓人煩惱的問題,那就是「入侵物種」。全球化的過程中,入侵物種的情況特別常見,主要就是因為人為的緣故,導致了不同地區的物種入境到不同的地域,而一個生態系統的演化是循序漸進的,一個外來物種的入侵就可能會強烈影響到該地生態,帶來難以預估的影響。所以物種入侵目前成為很多人都十分關注的事情。
  • 亞洲大黃蜂首次入侵美國,專家警告:或永遠不能消滅
    截止到5月5日20點,美國確診病例突破120萬,幾乎比緊隨其後的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德國、英國、俄羅斯六國感染人數的總和還要多。為了應對節節攀升的死亡人數(已逼近70000),美國甚至不得不再度追加10萬個裹屍袋。然而,疫情在美國掀起的滔天巨浪,卻無法掩蓋另一場災難。
  • 中國大黃蜂|民族英雄還是災難製造者?
    2004年底,中國大黃蜂躲藏在一批陶瓷貨物中運抵法國。到2012年,它們已在法國的39個省開拓了「殖民地」。2019年11月,在美國也出現了中國大黃蜂。它們襲擊蜜蜂群,殺死所有工蜂,然後吃掉無助的幼蟲,據史密森雜誌(Smithsonian Magazine)報導,30隻中國大黃蜂只需2個多小時就可以消滅一個3萬隻的蜜蜂群落,導致當地的蜂蜜產量大幅下降。
  • 科學家通過射頻傳輸追蹤大黃蜂巢後將其消滅
    自去年在北美發現幾隻亞洲大黃蜂(Vespa mandarinia)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尋找並根除具有破壞性的亞洲大黃蜂,首先是在卑詩省,然後是華盛頓州。10月下旬,華盛頓州農業部(WSDA)的一群昆蟲學家鎖定了樹洞中的入侵目標,利用無線射頻技術消滅了蜂巢並殺死了蜂后。
  • 美國首次發現「殺手大黃蜂」什麼情況 殺手大黃蜂長什麼樣
    大自然目前給大家帶來了另一個不要外出的理由—亞洲大黃蜂「殺手大黃蜂」的到來,這個美國和加拿大的入侵物種,它的危害力甚至令「非洲殺手蜂」自愧不如。「殺手大黃蜂」的名稱來源於這種巨型昆蟲可以殺死整個蜜蜂群落,同時每年數十人的死亡也與他們有關。
  • 入侵美國的大黃蜂有多可怕?意想不到的後果可能是糧食危機
    除了新冠病毒的肆虐亞洲大黃蜂的入侵也成為讓美國人苦惱的事情準確地說目前亞洲大黃蜂入侵的是身長在4-8釐米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黃蜂也是最危險的昆蟲之一它的頭部是黃色的腹部覆蓋著黑色條紋有人曾形容大黃蜂的長相是戴著面具的怪物,眼睛像蜘蛛俠,翅膀像蜻蜓大黃蜂通常棲息在地下巢穴非常隱蔽,難以尋找一年中只有7月和
  • 中國大虎頭蜂強勢入侵美國,以當地蜜蜂為食,被冠以「殺人蜂」
    在此之前,當地昆蟲學家誘捕到4隻這種大黃蜂,然後用牙線將追蹤裝置綁在大黃蜂身上,通過這種辦法它們找到了大黃蜂的老巢。這是美國從去年年底首次發現這種(中國大虎頭蜂)入侵物種以來搗毀的第一個巢穴,整個美國社交平臺都在拍手叫好。
  • 科學網—日本大黃蜂屠殺歐洲小蜜蜂 享用美味幼蟲
    日本大黃蜂入侵蜜蜂巢穴。 這些令人震驚的場面發生在30隻日本大黃蜂同3萬隻歐洲小蜜蜂間一場慘不忍睹的戰鬥中。美國知名雜誌《國家地理》名為《地獄使者:大黃蜂》的紀錄片顯示,大黃蜂向小蜜蜂蜂巢發起全面進攻,目的是吃掉對方幼蟲。
  • 亞洲大黃蜂入侵美國華盛頓,種群還在擴大
    而人類對生物的搜尋也只能建立在部分地區,所以生物是永遠找不完的,但是對於整個生物的種群評估其實是可以實現的,並且幾乎每年都有相關的報告。 亞洲大黃蜂入侵華盛頓 亞洲大黃蜂入侵美國也不是第一次說了
  • 「殺手大黃蜂」將為美國加拿大的蜜蜂帶來巨大威脅
    來源:海外網圖源:環球新聞【海外網5月5日編譯報導】大自然目前給大家帶來了另一個不要外出的理由—亞洲大黃蜂「殺手大黃蜂」的到來,這個美國和加拿大的入侵物種,它的危害力甚至令「非洲殺手蜂「殺手大黃蜂」的名稱來源於這種巨型昆蟲可以殺死整個蜜蜂群落,同時每年數十人的死亡也與他們有關。亞洲大黃蜂是世界上最大、最殘忍的大黃蜂,它像是一隻裝了翅膀,渾身布滿裝甲的五號電池,並且帶有巨大的毒刺,喜歡將蜜蜂的頭咬下來,也會叮人。但是通常來講,它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它們的巢受到威脅。
  • 小科普|「殺手大黃蜂」很可怕?再看看這5種「昆蟲入侵者」
    據史密森雜誌(Smithsonian Magazine)報導,亞洲大黃蜂只需數小時就可以消滅一個蜜蜂群落。還有更可怕的事:據說,被亞洲大黃蜂蜇到「就像被一根燒紅的鐵針刺傷」。這些亞洲大黃蜂可能是「不經意間」抵達北美的,也許是從另一個大陸隨貨船「偷渡」來的。
  • 亞洲大黃蜂已經登陸美國,當地專家:無需恐慌,給它安裝追蹤器
    如果被一隻亞洲大黃蜂螫到,除了可以持續幾天的、強烈的灼痛和腫脹外,還會引起過敏症狀。多次蜇傷可導致過敏性休克,需要儘快急救和住院治療……隨著當地人對亞洲大黃蜂了解逐漸加深,人們開始出現擔憂,而且這種擔憂大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從他們給亞洲大黃蜂取名為「殺手大黃蜂」的舉動中就可見一斑。「亞洲大黃蜂是否真的會殺人?」
  • 寄生蟲肆虐致南美大黃蜂銳減
    歐洲蜜蜂帶來的致命寄生蟲感染了巴塔哥尼亞當地的大黃蜂,使其數量大幅下降。 圖片來源:Carolina Morales 歐洲人到達美洲新大陸時,他們給當地人帶來了麻疹、流感和天花。現在,歷史又在蜜蜂的世界裡重演。歐洲蜜蜂以及它們攜帶的寄生蟲湧入南美洲,科學家指出,這些昆蟲可能會摧毀當地的本土大黃蜂。
  • 殺手大黃蜂將入侵BC省!專家稱其可能會在此紮根?
    而且它們捕食不只是吃一兩隻昆蟲,這種黃蜂還能快速大批獵殺蜂群······它們的自然分布範圍包括日本大部分地區、朝鮮半島、和中國沿海地區。一聽到黃蜂來襲,人們首先感到害怕的是它們會扎靠近的人類。不過這種事情還是少數,只要人類不去挑釁,被主動攻擊的機率比較小。
  • 大黃蜂兇狠的一幕,襲擊一隻比其大兩倍老鼠,且是完勝壓制老鼠
    而在密西西比州,就曾拍攝到動物界中罕見一幕:一隻大黃蜂襲擊一隻比其大兩倍老鼠,且是完勝壓制老鼠,將老鼠狠狠蜇傷死亡。據介紹:大黃蜂和老鼠的較量非常激烈,在黃蜂種類中,這隻黃蜂的體型算是比較大型的,但相對這隻老鼠,這隻老鼠差不多是黃蜂的兩倍,不過戰鬥力卻相反,大黃蜂叮咬著老鼠,讓老鼠產生劇烈痛楚,不斷在地面上打滾,卻無法掙脫擺脫大黃蜂。
  • 這兩個入侵物種比「殺手大黃蜂」更危險
    近日,據CNN網站等多家美媒報導,在美國華盛頓州首次出現了這種被稱為「亞洲大黃蜂」的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通過文獻資料查證,這個所謂的「殺手大黃蜂」是屬於一種胡峰科的昆蟲(平時咱們見的馬蜂),拉丁學名:Vespa mandarinia。
  • 美國驚現「殺手大黃蜂」,殺人不見血
    美國驚現「殺手大黃蜂」,殺人不見血綜合消息的 吹事班 昨天在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導致美國超過115萬人感染之際,一種可怕的外來物種又在美國被發現,並迅速成為這個周末在推特上被熱議的話題。綽號為「殺手大黃蜂」(murder hornets)的大虎頭蜂已首次在美國被發現。
  • 入侵美國引發昆蟲學家恐慌,發誓2年內滅除,國內卻爭相養殖
    從2019年11月開始,關於「殺人蜂」入侵美國的各種就開始不斷被報導,原因是這種「殺人蜂」不但威脅著美國的蜜蜂,還威脅著養蜂人的生命安全,所以美國還展開了對「殺人蜂」的捕殺,但是美國華盛頓州農業部昆蟲學家克裡斯·魯尼表示:「捕殺「殺人蜂」並不容易,如果在未來的2年內不能徹底消滅「殺人蜂",可能未來就永遠無法消滅了」。
  • 受新冠疫情影響的美國將面臨亞洲大黃蜂「入侵」
    中國日報網4月10日電(孫若男)目前美國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嚴重,然而禍不單行,亞洲大黃蜂已經開始入侵美國,它們每年將可能給美國造成數百萬美元的損失。據英國《太陽報》9日報導,亞洲大黃蜂可以通過一根刺就殺死一隻蜜蜂,或將對美國已經面臨減少的蜜蜂種群產生毀滅性的影響。目前美國因新冠疫情影響,經濟受到重挫,數百萬人失業。僅在過去三周,在美國就有1700萬人申請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