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黃蜂入侵蜜蜂巢穴。來源:新浪科技
戰鬥前奏:一隻瘦小的歐洲蜜蜂在蜂房門階上正面遭遇一隻日本大黃蜂,一場殊死之戰就這樣拉開帷幕。
屠殺一瞥:數千隻小蜜蜂橫屍蜂房下的地面上,場面慘不忍睹。幾隻大黃蜂在蜂房入口處盤旋,想到蜂巢進食。
物競天擇:一隻大黃蜂從蜂巢拖出一個幼蟲,吃了它,然後將其變成一個粘糊糊的肉團,這就是它們後代的食物了。
分享食物:大屠殺後,兩隻筋疲力盡、體溫過高的大黃蜂為恢復體力,分享口中液體。
北京時間1月19日消息,近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公布了一部難得一見的紀錄片,講述的是發生在蜜蜂間的一場殘酷大戰。戰場上,成千上萬的小蜜蜂慘死,數以百計地躺著垂死掙扎,無力保護它們的孩子。
這些令人震驚的場面發生在30隻日本大黃蜂同3萬隻歐洲小蜜蜂間一場慘不忍睹的戰鬥中。美國知名雜誌《國家地理》名為《地獄使者:大黃蜂》的紀錄片顯示,大黃蜂向小蜜蜂蜂巢發起全面進攻,目的是吃掉對方幼蟲。歐洲小蜜蜂可能不是在日本大黃蜂的生存環境中長大的,所以沒有防禦意識,才發生這場大規模屠殺。遭遇進攻後,它們一敗塗地。
有人認為,大黃蜂是隨一些盆栽植物進入法國的,2004年襲擊了歐洲。大黃蜂的拉丁名字叫墨胸胡蜂,體型大,攻擊力強。在亞洲,小蜜蜂會圍住入侵者,拍打翅膀,使它們體溫過高而死。
但歐洲小蜜蜂根本沒有時間形成一個有效的防禦策略。大黃蜂來勢洶洶,在蜂箱前就展開瘋狂進攻。它們逐個擊破,除去小蜜蜂的翅膀和腳,最後把這些「肉丸」帶回它們自己的蜂巢,給孩子們享用。成年大黃蜂把獵物的肉嚼成粘稠液體,以便帶回去餵給幼崽吃。
但它們突然加快屠殺進程,發出禁止往返飛行的化學信息。日本大黃蜂集中全力進行屠殺,歐洲小蜜蜂的毒刺並沒有對它們構成多大威脅。一會兒功夫,40隻小蜜蜂就命喪黃泉。戰鬥結束後,大黃蜂為補充能量交換嘴中液體。它們未遇對手,毫不費力地進入蜂巢,貪婪地吃掉營養多汁的蜜蜂幼蟲。
日本大黃蜂是歐洲小蜜蜂體型的4倍,其毒刺好比熱釘。它們能飛60英裡(約合96公裡),最高時速可達25英裡(約合40公裡)。英國養蜂人協會的蒂姆-洛維特說:「大黃蜂是一種令人討厭的小動物。」
它們的毒刺使人有劇痛感,如果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受害人就很可能有生命危險。大黃蜂肆無忌憚地殺戮還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就是導致蜜蜂數量大幅下降。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