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黃蜂,為何叫殺人蜂?長5cm,幾隻大黃蜂可以滅掉整窩蜜蜂

2020-11-25 一寸蟲奇聞

電影《變形金剛》中的大黃蜂估計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角色,他機智果敢,所向披靡,但是現實中的大黃蜂,它的形象卻和電影中截然相反。相信有許多成長在鄉村的小夥伴,肯定在小時候看過捅馬蜂窩或者自己捅過,他們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大黃蜂和馬蜂都屬於胡蜂,這類昆蟲綱的生物,它們身體碩大,尾部帶刺,含有劇毒,還有咀嚼式的口器,如果看見胡蜂,那麼什麼也別想,抓緊逃跑,因為它們極其致命。

去年年底,美國可謂是禍不單行,在華盛頓州第一次有人遇到了兩隻亞洲大黃蜂,瞬時當地的人們談蜂色變,今天的主角也開始登場,那就是亞洲大黃蜂,也叫做日本大黃蜂。

美國人對待日本大黃蜂的態度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因為胡蜂經常被人們稱之為殺人蜂,而日本大黃蜂則是殺人蜂中翹楚,它是世界上的體型最大的胡蜂,任何胡蜂在它面前都顯得綆短汲深。它們的體長可以達到五釐米,體表顏色鮮豔,橙黑兩色相間,仿佛時刻對其他生物說:離我遠點,我非常不好惹!

兵不血刃,它的武器分為兩部分,頭部長了一副巨大的咀嚼式口器,甚至可以撕裂牛肉,尾部還長著近0.7cm長的毒針,就算人穿著防護服也可以輕易刺穿,最恐怖的是,日本大黃蜂和蜜蜂的毒針相比,竟然可以反覆使用,並且持續放出毒素。

最為致命的是,日本大黃蜂的毒針含有劇毒,和毒蛇的劇毒旗鼓相當,在野外經常可以看到被日本大黃蜂蜇傷致死的老鼠和蛇類,當日本大黃蜂反覆蜇傷人是相當致命的。今年我國就有數十人被蜇傷送醫。最慘痛的是七年前,日本大黃蜂數量激增,在陝西省就有42人被蜇傷致死。

有人被蜇傷後表示,這種感覺就像燒紅的烙鐵在反覆燙著皮膚,實在令人無法忍受。而美國人為什麼如此懼怕日本大黃蜂,並不是因為殺人蜂的威名,而是日本大黃蜂堪稱「蜜蜂屠夫」,總數超過兩隻,就可以屠盡整窩數以萬計的蜜蜂。

簡單的說,有日本大黃蜂在的區域,周圍的蜜蜂都會被斬盡殺絕。蜂農最痛恨的就是大黃蜂。所以美國發現日本大黃蜂后,立刻將其列為最危險的入侵物種。

蜜蜂和蜂蛹一直日本大黃蜂最愛的食物,它們習慣獨自狩獵,各種肉類、昆蟲、青蛙、蛇類、鼠類都在它們的菜譜之上,但是唯獨蜜蜂才是它們最愛的珍饈美味。在夏末秋初,大黃蜂的工蜂會組成狩獵小組,對其他的動物群起而攻之。

所以蜜蜂的蜂巢就是它們的自助餐廳,大黃蜂會派出偵察蜂,尋找蜜蜂巢,然後爬進蜂巢留有自己的信息素,招引其他覓食小組的大黃蜂前來狩獵。

一般情況下大黃蜂狩獵小組從兩隻到幾十隻不等,雖然和蜜蜂的數量不成正比,但是日本大黃蜂有絕對的優勢屠盡蜜蜂,佔領蜂巢,蜜蜂相較於大黃蜂,猶如羊入虎口。

大黃蜂會用巨大的口器瞬間扯掉蜜蜂的頭,然後帶走蜜蜂、若蟲和蜂蛹等餵養自己的若蟲,隨後再把蜜蜂巢佔為己用,大黃蜂用不到十秒就可以解決掉一隻蜜蜂,大黃蜂覓食小組基本可以在幾個鐘頭內就可以完成佔領蜂巢的任務。

有人會提出疑問,數以萬隻的蜜蜂連幾十隻日本大黃蜂都趕不走,殺不死嗎?但是確實是這樣,不是蜜蜂太弱,而是日本大黃蜂太強,一身堅硬的殼體,蜜蜂的針根本刺不穿,破甲都不可能,更別提防禦了。

但是蜜蜂就只能坐以待斃嗎?其實也不是,制勝階段就是控制住初次來的偵察蜂,讓它在蜂巢裡留不下信息素,只有這樣才不會引來大黃蜂覓食小組,那麼蜜蜂有什麼手段獵殺偵察蜂呢?

當中華蜜蜂和日本蜜蜂等亞洲蜜蜂遇到日本大黃蜂時,它們已經了解到毒針根本刺不穿大黃蜂的殼體,它們竟然演化出了新的防禦手段,層層蜜蜂包圍住大黃蜂偵察蜂,然後同時扇動翅膀,產生熱量,將偵察蜂活活烤熟,避免留下大黃蜂的信息素。

蜜蜂組織的蜂團會迅速全面包裹住大黃蜂,並開始迅速扇動翅膀,由此帶來熱能,在將近一小時的熱能攻擊中,可以將中心蜂團的溫度維持到46度左右,蜜蜂可以在這個溫度下存活,但大黃蜂卻是致命的,它只能慢慢被烤熟。

但是亞洲蜜蜂的遠房親戚西方蜜蜂卻沒有學會這一招,它們遇到日本大黃蜂后可以說毫無還擊之力。可能是它們從來沒有見過日本大黃蜂,壓根不清楚自己早已經在危險之中,等反應過來,整個蜂巢都易主了。

我一直是堅定的動物保護者,也養著和養過許多的小動物,但是我一直不清楚大黃蜂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對人類和其他生物都產生威脅,我認為這類有害動物應該徹底消滅,杜絕後患。你們怎麼看待它呢?

相關焦點

  • 兇狠的大黃蜂是蜜蜂的天敵,而蜜蜂卻用物理學奇招反制
    你可能聽說過非洲殺人蜂,但與亞洲大黃蜂相比,它就相形見絀了。它們也被稱為大黃蜂或金黃蜂。身長近5釐米,體色橙黑色,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胡蜂。亞洲大黃蜂這種與巨大體型相配的毒刺將近0.6釐米長,甚至可以刺穿人的衣服,包括養蜂人的衣服。與蜜蜂的一次性叮咬不同,亞洲大黃蜂的叮咬可以持續攻擊並釋放致命的毒液。
  • 30分鐘可屠盡3萬隻蜜蜂的大黃蜂,被蜜蜂用物理學反制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2019年底,美國華盛頓州首次發現了兩隻亞洲大黃蜂,這種有著「殺人蜂」外號的大黃蜂為當地帶來了新的擔憂。你或許聽說過「非洲殺人蜂」的大名,但在亞洲大黃蜂面前則有些相形見絀。
  • 日本蜜蜂決戰大黃蜂!
    ,如果大黃蜂有幾十隻乃至數百隻,用不了幾小時,數萬隻歐洲蜜蜂就會屍積如山,全軍覆滅,悉數被殲,之後大黃蜂就會大肆吞食蜂蜜,末了還要掠走蜜蜂的幼蟲,帶回大黃蜂的蜂巢內,餵養它們下一代。日本大黃蜂一口就把歐洲蜜蜂的頭咬掉▲但是,一旦被大黃蜂發現的是日本土生土長的本土蜜蜂,那大黃蜂與日本蜜蜂的決鬥勝果就不一樣了。當這隻發現蜜蜂蜂巢的大黃蜂帶著它的同夥興高採烈飛來的時候,無疑就註定了它們是在投向死神的羅網,自取滅亡。
  • 美國驚現「殺手大黃蜂」,殺人不見血
    美國驚現「殺手大黃蜂」,殺人不見血綜合消息的 吹事班 昨天在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導致美國超過115萬人感染之際,一種可怕的外來物種又在美國被發現,並迅速成為這個周末在推特上被熱議的話題。綽號為「殺手大黃蜂」(murder hornets)的大虎頭蜂已首次在美國被發現。
  • ...韓國|大黃蜂|looney|美國|華盛頓州|高橋|蜂群|昆蟲|大虎頭蜂
    華盛頓州首次發現大虎頭蜂,這引起了官員們的警惕。圖源:ATSUO FUJIMARU, MINDEN PICTURES2019年底,華盛頓州布萊恩附近發現了兩隻不同尋常的大黃蜂,它們體色鮮明醒目,橙黑相間,還有長長的毒刺。隨後的調查顯示,這兩隻毒蜂屬於大虎頭蜂,身長近5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
  • 北美首現亞洲大黃蜂,可1分鐘內毒死老鼠,30隻屠盡3萬隻蜜蜂!
    WSDA建議任何人發現亞洲大黃蜂,請立即通報當局並附上照片。 亞洲大黃蜂,綽號「殺人蜂」,一分鐘內可以毒死一隻老鼠!ps:這種胡蜂在日本被稱為日本大黃蜂,和我國的大虎頭蜂屬於一個物種的不同亞種。
  • 中國大虎頭蜂強勢入侵美國,以當地蜜蜂為食,被冠以「殺人蜂」
    在此之前,當地昆蟲學家誘捕到4隻這種大黃蜂,然後用牙線將追蹤裝置綁在大黃蜂身上,通過這種辦法它們找到了大黃蜂的老巢。這是美國從去年年底首次發現這種(中國大虎頭蜂)入侵物種以來搗毀的第一個巢穴,整個美國社交平臺都在拍手叫好。
  • 這幾種蜂可不是像蜜蜂一樣友好的!
    這幾種蜂可不是像蜜蜂一樣友好的!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類群之一。它為農作物、果樹、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藥植物傳粉,產量可增加幾倍至20倍。但是,有些蜂也是有毒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下世界上有毒的幾種蜂。
  • 大塊頭「殺人蜂」首次現身美國,引起民眾慌亂?這些大黃蜂的殺傷力真的有這麼大?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近日,美國多家媒體報導了「殺人蜂」來襲的消息,讓人光看標題就感覺心慌慌:BBC新聞:「殺人蜂」首次登陸美國CBS新聞:「殺人蜂」現已進入美國,很可能造成蜜蜂數量減少紐約時報:美國的「殺人蜂」:當務之急是要儘快阻止亞洲大黃蜂據報導,去年11月,美國華盛頓州部分地區首次發現了這種巨型「殺人蜂」,當地的昆蟲學家至今還未弄清楚這些大黃蜂是何時又是如何來到這裡的
  • 美國首現「殺人蜂」,可1分鐘內毒死老鼠,數秒擰下蜜蜂腦袋!
    亞洲大黃蜂,綽號「殺人蜂」,一分鐘內可以毒死一隻老鼠!ps:這種胡蜂在日本被稱為日本大黃蜂,和我國的大虎頭蜂屬於一個物種的不同亞種。大虎頭蜂的原產地是東亞和東南亞的森林和低山地區,以各種昆蟲為食,其中最喜歡的食物就是蜜蜂。它們的體長約3.8-5釐米,大小是蜜蜂的2倍,翼展超過7.5釐米。在外形上,大虎頭蜂的頭部呈明顯的橙黃色、黑色的眼睛突出和呈黑色、黃色條紋的腹部。
  • 「殺手大黃蜂」驚現美國,你需要了解這些
    圖源:ATSUO FUJIMARU, MINDEN PICTURES 2019年底,華盛頓州布萊恩附近發現了兩隻不同尋常的大黃蜂,它們體色鮮明醒目,橙黑相間,還有長長的毒刺。隨後的調查顯示,這兩隻毒蜂屬於大虎頭蜂,身長近5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
  • 美國發現「殺人蜂」蜂巢,有近200隻蜂后,這種蜜蜂有多可怕?
    如現在美國就遭遇到了一種「殺人蜂」的入侵。這一次入侵到美國的是亞洲大黃蜂,和一般的蜜蜂相比,這一種大黃蜂的體型更加龐大,體長可以達到2英尺,即接近5釐米,看起來比一些蜻蜓還要大。也是因為這一種大黃蜂的體型較大,當它們入侵到美國時,就會對當地的蜜蜂造成嚴重的威脅。
  • 「殺人蜂」的剋星?大虎頭蜂被螳螂秒殺,外國網友拍手叫好!
    >」亞洲大黃蜂(學名金環胡蜂,我國叫中華大虎頭蜂、大黃蜂、大馬蜂)的入侵、眾多養蜂人和科學家戒慎恐懼之際,日前一段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瘋傳,一隻螳螂秒殺了一隻大黃蜂,最後還吃掉了大黃蜂的腦袋。 這段不到2分鐘的視頻顯示,一隻螳螂(狹翅大刀螳)在幾釐米遠的地方靜靜地注視著大黃蜂,而大黃蜂背對著螳螂。螳螂突然迅速撲向大黃蜂,用自己的「大鐮刀」死死鉗住了大黃蜂的頭、頸部。大黃蜂試圖掙脫,同時可清晰看到大黃蜂尾部那無處安放的「毒針」。幾秒鐘後,大黃蜂被KO了。
  • 美國首次發現「殺手大黃蜂」什麼情況 殺手大黃蜂長什麼樣
    大自然目前給大家帶來了另一個不要外出的理由—亞洲大黃蜂「殺手大黃蜂」的到來,這個美國和加拿大的入侵物種,它的危害力甚至令「非洲殺手蜂」自愧不如。「殺手大黃蜂」的名稱來源於這種巨型昆蟲可以殺死整個蜜蜂群落,同時每年數十人的死亡也與他們有關。
  • 這面相兇煞的「大黃蜂」,殺傷力有點狠
    (BBC新聞標題:「殺人蜂」首次登陸美國)(CBS新聞標題:「殺人蜂」已經進入美國,可能造成蜜蜂種群減少)根據這些媒體的報導,這種「殺人蜂」的叫做大虎頭蜂,也叫亞洲大黃蜂(The Asian Giant Hornet),不過因為還有另外一種名叫Asian Hornet的黃蜂,也被人翻譯成亞洲大黃蜂,所以為了區分,這裡還是用殺人蜂代指
  • 幾隻大黃蜂「嚇壞」美國人,它到底有多毒?看完脖子發涼
    每當花開的時候,很多人會受到花粉症的困擾,而普通人則會被到處亂飛的蜜蜂所嚇到,畢竟蜜蜂雖然是一種有益的昆蟲,但它能夠對人體造成傷害,大家對其感到害怕就不那麼奇怪了,但是有幾隻大黃蜂卻一下子嚇壞了美國人。
  • 美國全力捕殺"殺人蜂",專家: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美國西海岸和加拿大部分地區2019年11月以來首次發現亞洲大黃蜂,4月起,它們從冬眠中甦醒,再次活躍起來。這種綽號「殺人蜂」的兇猛昆蟲讓美國人十分恐懼,科學家正盡力對其進行全面捕殺。有專家稱,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 大黃蜂蜂王和大黃蜂有什麼區別?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關於大黃蜂蜂王與大黃蜂的區別的問題,由於受到一部影視劇的影響,很多朋友把大黃蜂與我們的電影聯繫在一起,導致很多朋友根本就不知道說的究竟是電視劇還是說的是昆蟲,所以這個問題想要全部搞清楚,我們可以分開來看。
  • 中國發現超級大黃蜂,打破世界紀錄,生性兇殘以蜂為食
    在此之前最大蜜蜂是在印度尼西亞一個偏遠地區發現的,其體長在4釐米,翅膀展開7.6釐米。但是這次發現的超級大黃蜂的體長達到了6釐米,比此前的4釐米足足多了一半,並且其翅膀展開長度達到了9.35釐米。我們就來見識一下這種超級大黃蜂。這種大黃蜂就是中國大虎頭蜂,通俗一點的叫法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大馬蜂,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種類。
  • 蜂類的戰爭:大黃蜂是蜜蜂的天敵,而上千蜜蜂卻會群起抱住悶殺大黃蜂
    在蜜蜂養殖業中,養蜂人是最害怕蜂場附近有大黃蜂出現的,因為一隻大黃蜂可以在幾分鐘獵食幾十隻蜜蜂,養殖的蜜蜂在野生大黃蜂前,是毫沒有反擊之力,讓蜜蜂養殖業損失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