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塊頭「殺人蜂」首次現身美國,引起民眾慌亂?這些大黃蜂的殺傷力真的有這麼大?

2021-01-20 人呆手戶

「人呆手戶」即保護:保護植物,保護綠色,保護自然,保護生命!

MAY BE! 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


近日,美國多家媒體報導了「殺人蜂」來襲的消息,讓人光看標題就感覺心慌慌:


BBC新聞:「殺人蜂」首次登陸美國


CBS新聞:「殺人蜂」現已進入美國,很可能造成蜜蜂數量減少


紐約時報:美國的「殺人蜂」:當務之急是要儘快阻止亞洲大黃蜂


據報導,去年11月,美國華盛頓州部分地區首次發現了這種巨型「殺人蜂」,當地的昆蟲學家至今還未弄清楚這些大黃蜂是何時又是如何來到這裡的。


來源:Washington state dept of Agriculture via reuters


這也讓身處疫情困擾的美國民眾,又有了新的擔憂,畢竟光聽它的英文綽號「Murder hornets」,即殺人蜂,就感覺不是很好惹。


來源:Washington state dept of Agriculture via reuters


而且這些「殺人蜂」的模樣也看起來分外兇惡,瞧它們那顯眼的大塊頭、黑黃相間的體色,頭部鋒利的大顎,再加上腹部末端尖銳的蟄針,無一不在告訴我們,我很厲害,少惹我。


來源:en.wikipedia.org


如果你對胡蜂有一定了解,看到它們的模樣,估計可以認出這些出現在美國的「殺人蜂」其實就是金環胡蜂Vespa mandarinia。


來源:en.wikipedia.org


雖然金環胡蜂在美國是首次被發現,但是在中國,它們的存在歷史可是相當悠久,其幼蟲和蜂蛹還是湖南湘西少數民族最喜食用的野生蜂資源之一。


來源:Shin T/Getty Images


它們棲息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分布於亞洲東部與東南部,是亞洲地區最危險的昆蟲之一。



金環胡蜂在各地有許多不同的俗稱,比如在我國,常被叫作中華大虎頭蜂、中國大虎頭蜂、臺灣大虎頭蜂、大虎頭蜂、土蜂仔等,而西方國家則常把它稱為亞洲巨蜂,英文名為Asian giant hornet。


而日本地區分布的金環胡蜂通常是其亞種,即金環胡蜂日本亞種Vespa mandarinia japonica。


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金環胡蜂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它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胡蜂種類,身長可達45~60 mm,翅展達75 mm。



其它蜂類和它一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來源:見水印


而且,在2019年,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昆蟲專家還在雲南省普洱市與緬甸交界的地區,發現了一隻長超過60 mm、翅展達93.5 mm的虎頭蜂個體,打破了世界體型最大虎頭蜂的紀錄。


來源: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金環胡蜂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性情兇猛、攻擊性極強,它寬闊的頭部長著巨大的「牙齒」,長達6.35 mm螫針蜇人時會注射大量的毒液。



想像一下,如果被它叮咬一下,那滋味兒會有多麼酸爽......


國外的視頻博主Coyote Peterson就親自體驗了一把被蟄的感覺:



結果,立馬疼得滿地打滾、又叫又嚎:



很快手臂也腫了一大圈:



金環胡蜂尾部的蟄針不像蜜蜂一樣只能叮一次就會折斷,而是可以反覆使用,並且它的毒液中包含組胺類、溶血類和神經類毒素等成分,如果被多次叮咬,很可能引起人的肝腎衰竭,嚴重時可致人死亡。


每年在日本由於金環胡蜂蜇傷,而導致死亡的人數約30~40人。而2013年在中國的陝西省,金環胡蜂蜇傷1600多人,至少28人死亡。


來源:www.youtube.com


不過,金環胡蜂也不會無緣無故就向人攻擊,平時離得遠遠的,肯定也相安無事,但是一旦你進入到它們的蜂巢附近區域,很可能就會被成群圍攻。


所以,不想要被金環胡蜂叮咬的話,就是離得越遠越好。


金環胡蜂的蜂巢常在地面或樹根下

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而且比起攻擊人類,金環胡蜂更常做的是獵食蜜蜂或其他種類的胡蜂與昆蟲,甚至捕食小型的爬行動物。


昆蟲界的「大刀勇士」螳螂有時候都會成為它的「盤中餐」:


來源:en.wikipedia.org


兇起來甚至還會跟老鼠幹一架:



因此,和它們體型差距甚大的蜜蜂,遇到了金環胡蜂,後果可想而知。


來源:見水印


它們常常攻擊其它種類的蜂巢,一個金環胡蜂可以在一分鐘內殺死40隻歐洲蜜蜂; 一組30隻金環胡蜂可以在三個多小時內摧毀含有3萬隻蜜蜂的整個蜂巢。


來源:見水印


金環胡蜂毫不留情地用它鋒利的大顎直接將蜜蜂斬首,並且把腹部帶回巢穴去餵養它們的幼蟲。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蜜蜂遇到金環胡蜂都束手無策,日本蜜蜂Apis cerana japonica就進化出了一種對付胡蜂的獨特方法。


當有胡蜂攻擊時,蜜蜂們會將胡蜂包圍在一個球中,並開始振動肌肉產生熱量。這樣球內的胡蜂就會因為缺氧和內部溫度急劇升高而死去。



然而,對於生活在美國當地的大多數蜜蜂來說,它們可沒有正面剛金環胡蜂的能力,因此,越快地處理入侵的金環胡蜂,對本土蜜蜂種群的影響也就會越小。


片來源:Pinterest Google 圖片來源見

水印

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本期小編:桃花島主

原創作品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轉載

1.請標註作者、微信名、微信號、二維碼

2.請尊重原創,保留「人呆手戶」名片

3.授權聯繫:zbxb7@cau.edu.cn


相關焦點

  • 美國又將被殺人蜂入侵?這面相兇煞的「大黃蜂」,殺傷力有點狠
    (BBC新聞標題:「殺人蜂」首次登陸美國)(CBS新聞標題:「殺人蜂」已經進入美國,可能造成蜜蜂種群減少)根據這些媒體的報導,這種「殺人蜂」的叫做大虎頭蜂,也叫亞洲大黃蜂(The Asian Giant Hornet),不過因為還有另外一種名叫Asian Hornet的黃蜂,也被人翻譯成亞洲大黃蜂,所以為了區分,這裡還是用殺人蜂代指
  • 美國又將被殺人蜂入侵?這面相兇煞的"大黃蜂",殺傷力有點狠....
    話說最近,美國人民著實是生活在各種壞消息當中,這邊病毒還在肆虐,那邊還有不少專家和媒體又開始預警:巨型殺人蜂要來啦!(BBC新聞標題:「殺人蜂」首次登陸美國)(CBS新聞標題:「殺人蜂」已經進入美國,可能造成蜜蜂種群減少)根據這些媒體的報導,這種「殺人蜂」的叫做大虎頭蜂,也叫亞洲大黃蜂(The Asian Giant Hornet
  • 美國驚現「殺手大黃蜂」,殺人不見血
    美國驚現「殺手大黃蜂」,殺人不見血綜合消息的 吹事班 昨天在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導致美國超過115萬人感染之際,一種可怕的外來物種又在美國被發現,並迅速成為這個周末在推特上被熱議的話題。綽號為「殺手大黃蜂」(murder hornets)的大虎頭蜂已首次在美國被發現。
  • ...hornets)的大虎頭蜂已首次在美國被發現。專家們也提醒美國民眾...
    【美國首次發現「殺手大黃蜂」,專家警告發現應立即跑開並報告】據多家外媒報導,綽號為「殺手大黃蜂」(murder hornets)的大虎頭蜂已首次在美國被發現。專家們也提醒美國民眾,這種黃蜂可以致人死亡,如果發現它們應該立即跑開並進行報告。
  • ...韓國|大黃蜂|looney|美國|華盛頓州|高橋|蜂群|昆蟲|大虎頭蜂
    華盛頓州首次發現大虎頭蜂,這引起了官員們的警惕。圖源:ATSUO FUJIMARU, MINDEN PICTURES2019年底,華盛頓州布萊恩附近發現了兩隻不同尋常的大黃蜂,它們體色鮮明醒目,橙黑相間,還有長長的毒刺。隨後的調查顯示,這兩隻毒蜂屬於大虎頭蜂,身長近5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
  • 「殺手大黃蜂」驚現美國,你需要了解這些
    華盛頓州首次發現大虎頭蜂,這引起了官員們的警惕。 科學家們擔心這些大黃蜂可能會蔓延到整個華盛頓州甚至更遠的地方,對美國的蜜蜂(已經在減少)和人類安全產生威脅。 目前,科學家們尚不清楚這些昆蟲是如何飛來美國的。它們出現後迅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這也引起了人們的警惕。這些綽號為「殺人大黃蜂」的昆蟲原產於東亞和日本,因大量捕殺蜂群而臭名昭著。
  • 中國大虎頭蜂強勢入侵美國,以當地蜜蜂為食,被冠以「殺人蜂」
    圖為:美國全副武裝的滅蜂行動就在前幾天(10月24日),美國華盛頓州布萊恩市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搗毀了一個中國大虎頭蜂巢穴,這個蜂巢位於一棵樹的空心處(2.1米高處),裡面有100到200隻中國大虎頭蜂。
  • 「殺人蜂」的剋星?大虎頭蜂被螳螂秒殺,外國網友拍手叫好!
    據《福克斯新聞(foxnews)》5月8日報導,在美國宣布遭到「殺人蜂>」亞洲大黃蜂(學名金環胡蜂,我國叫中華大虎頭蜂、大黃蜂、大馬蜂)的入侵、眾多養蜂人和科學家戒慎恐懼之際,日前一段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瘋傳,一隻螳螂秒殺了一隻大黃蜂,最後還吃掉了大黃蜂的腦袋。
  • 美國發現「殺人蜂」蜂巢,有近200隻蜂后,這種蜜蜂有多可怕?
    如現在美國就遭遇到了一種「殺人蜂」的入侵。這一次入侵到美國的是亞洲大黃蜂,和一般的蜜蜂相比,這一種大黃蜂的體型更加龐大,體長可以達到2英尺,即接近5釐米,看起來比一些蜻蜓還要大。也是因為這一種大黃蜂的體型較大,當它們入侵到美國時,就會對當地的蜜蜂造成嚴重的威脅。
  • 日本大黃蜂,為何叫殺人蜂?長5cm,幾隻大黃蜂可以滅掉整窩蜜蜂
    大黃蜂和馬蜂都屬於胡蜂,這類昆蟲綱的生物,它們身體碩大,尾部帶刺,含有劇毒,還有咀嚼式的口器,如果看見胡蜂,那麼什麼也別想,抓緊逃跑,因為它們極其致命。美國人對待日本大黃蜂的態度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因為胡蜂經常被人們稱之為殺人蜂,而日本大黃蜂則是殺人蜂中翹楚,它是世界上的體型最大的胡蜂,任何胡蜂在它面前都顯得綆短汲深。它們的體長可以達到五釐米,體表顏色鮮豔,橙黑兩色相間,仿佛時刻對其他生物說:離我遠點,我非常不好惹!
  • 美國首現「殺人蜂」,可1分鐘內毒死老鼠,數秒擰下蜜蜂腦袋!
    據外媒日前報導,美國華盛頓州發現一種侵略性巨大、號稱「殺人蜂」的亞洲大黃蜂入侵,由於它們能危害人畜,尤其會攻擊獵食當地常見的歐洲蜜蜂,引發了眾多養蜂人的恐慌。加上美國近年蜂群出現銳減,不少科學家表示亞洲大黃蜂的襲擊或會使其滅絕。
  • 美國全力捕殺"殺人蜂",專家: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美國西海岸和加拿大部分地區2019年11月以來首次發現亞洲大黃蜂,4月起,它們從冬眠中甦醒,再次活躍起來。這種綽號「殺人蜂」的兇猛昆蟲讓美國人十分恐懼,科學家正盡力對其進行全面捕殺。有專家稱,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 美昆蟲家摘取一個殺人蜂蜂巢,蜂巢大小像籃球,約有200隻黃蜂
    在昆蟲世界中,亞洲大黃蜂是頂級獵食者之一,是原產於東亞和東南亞等熱帶氣候地區的一種蜂類,近幾年來,亞洲大黃蜂已經入侵北美地區,成為該地區的一種外來物種。而近日在美國華盛頓州布萊恩市,一群昆蟲學家穿戴全身防護裝備,是全副武裝,才敢靠近蜂巢,才成功摘除了一棵樹上的「殺人大黃蜂」蜂巢,這大黃蜂的蜂巢面積接近一個籃球大小,裡面大約有200隻大黃蜂。
  • 亞洲大黃蜂首次入侵美國,專家警告:或永遠不能消滅
    為了應對節節攀升的死亡人數(已逼近70000),美國甚至不得不再度追加10萬個裹屍袋。然而,疫情在美國掀起的滔天巨浪,卻無法掩蓋另一場災難。不過,引燃美國另一場災難的,正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亞洲大黃蜂。相信不少人都有被蜜蜂蟄過的經歷,但這點傷痛比起大黃蜂的「攻擊」,簡直不值得一提。
  • 疫情未過致命殺人蜂又來?這屆美國人民太難了
    這一次,美國人民真的水深火熱。新冠疫情蔓延,種族衝突升級,五月初又曝出「殺人大黃蜂」首次出現,侵襲北美多地,造成了多起人員傷亡案例。此後,非洲殺人蜂以不可阻擋的態勢向北挺進。80年代初突破巴拿馬進入墨西哥,幾乎粉碎了這個原本世界第二的蜂蜜產業。90年代又繼續向北進發,並最終到達美國。一時間,美國人被頻發的蜂害擾得措手不及。蜂群攻擊造成的人類傷亡慘劇經過藝術加工,被搬上熒幕,支配了幾代人對殺人蜂的恐怖回憶。
  • 疫情未過 致命殺人蜂又來?這屆美國人民太難了
    引發此次危機的「殺人蜂」:亞洲大黃蜂這一次,美國人民真的水深火熱。新冠疫情蔓延,種族衝突升級,五月初又曝出「殺人大黃蜂」首次出現,侵襲北美多地,造成了多起人員傷亡案例。此後,非洲殺人蜂以不可阻擋的態勢向北挺進。80年代初突破巴拿馬進入墨西哥,幾乎粉碎了這個原本世界第二的蜂蜜產業。90年代又繼續向北進發,並最終到達美國。一時間,美國人被頻發的蜂害擾得措手不及。蜂群攻擊造成的人類傷亡慘劇經過藝術加工,被搬上熒幕,支配了幾代人對殺人蜂的恐怖回憶。
  • 疫情未過,致命殺人蜂又來?這屆美國人民太難了
    引發此次危機的「殺人蜂」:亞洲大黃蜂 | 來自網絡作者 | 劉強 日本名古屋大學農學院責編 | 高佩雯這一次,美國人民真的水深火熱。此後,非洲殺人蜂以不可阻擋的態勢向北挺進。80年代初突破巴拿馬進入墨西哥,幾乎粉碎了這個原本世界第二的蜂蜜產業。90年代又繼續向北進發,並最終到達美國。一時間,美國人被頻發的蜂害擾得措手不及。蜂群攻擊造成的人類傷亡慘劇經過藝術加工,被搬上熒幕,支配了幾代人對殺人蜂的恐怖回憶。
  • 入侵美國的大黃蜂有多可怕?意想不到的後果可能是糧食危機
    提到「殺人蜂」,很多人會聯想到「巴西殺人蜂」事實上還有一種蜂類讓人不寒而慄這一次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就領教了而讓美國人瑟瑟發抖的是來自亞洲的神奇物種——亞洲大黃蜂11月最活躍除了體型巨大,大黃蜂還生性兇殘亞洲大黃蜂能造成強大殺傷力的關鍵是
  • 美國農業部苦戰亞洲「殺人蜂」!中國人看到笑了...
    不僅要和肆虐全國的新冠病毒做抗爭,還得和來自亞洲的大黃蜂群鬥志鬥勇!沒錯,平時關注時事的老鐵們應該還記得,今年5月初的時候,美國華盛頓州遭遇了一波史無前例的亞洲大黃蜂入侵。所謂的亞洲大黃蜂,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大虎頭蜂」,在國內很多地區都都能見到。
  • 美國驚現「殺手大黃蜂」!
    在美國面臨新冠肺炎危機之際,一種可怕的外來物種在美國被發現……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路透社等多家媒體4日報導,綽號為「殺手大黃蜂」(murder hornets)的大虎頭蜂已首次在美國被發現。專家們提醒民眾,這種黃蜂可以致人死亡,如果發現它們應該立即跑開並進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