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大黃蜂?試試水牛糞—新聞—科學網

2021-01-15 科學網

 

主動給自己巢穴塗抹糞便的蜜蜂。(圖片來源:《科學》)

為了應對侵略性很強的大黃蜂,亞洲的蜜蜂正在採取「團結一致」策略。10日,一項在線發表於PLOS One的研究指出,為了讓前來獵食的大黃蜂離遠點,蜜蜂會將蜂巢和其他動物的糞便塗抹在一起——而這是蜂類使用工具的一種表現。

大黃蜂會捕食很多昆蟲,獵食對象之一包括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體長4.5釐米的大黃蜂可以用強壯的下顎咬住蜜蜂頭部,將其帶回自己的巢穴。還有的大黃蜂會對蜂巢群起攻之,蜂巢被穿透後,蜜蜂不得不逃走,留下自己的幼崽和食物儲備。

而在越南,與西方蜜蜂不同,東方蜜蜂(Apis cerana)已經進化出頑強的對抗技巧。

當負責警衛的東方蜜蜂發現大黃蜂后,它們還會發出警告,閃爍翅膀迷惑捕食者,其他蜜蜂撤退到蜂巢內,如果大黃蜂設法進入,東方蜜蜂就會一擁而上,用嗡嗡作響的翅膀升高體溫,形成一個可以燙死大黃蜂的「熱球」。

除此之外,論文完成者之一、現已從圭爾夫大學退休的加爾德·奧蒂斯(Gard Otis)注意到了當地一個奇怪的現象:蜜蜂蜂箱的周圍點綴著許多小小的斑點,而每當大黃蜂臨近時,蜜蜂就會讓這些斑點變得更多,與此同時,養蜂人還觀察到蜜蜂收集水牛糞的行為。

而事實上,用糞便來防禦大黃蜂的攻擊,出乎很多研究者的意料。據《科學》報導,論文通訊作者、美國韋爾斯利學院的行為生態學家希瑟·馬蒂拉(Heather Mattila)表示,蜜蜂在糞便中走來走去的行為「令人震驚」,因為大多數情況下,蜜蜂會努力讓蜂巢保持清潔,清除寄生蟲和病原體。

馬蒂拉等人在豬籠和雞舍中都發現了蜜蜂的身影,它們的確將這些動物的糞便抓起、壓成求、帶回巢穴,將之添加在蜂箱外,周而復始。但這樣的行為真的是為了對付大黃蜂嗎?為此,研究者對比觀察了更多蜂巢,並密切追蹤了一些有攻擊行為的大黃蜂。

最終,他們發現,與被保護起來的蜂巢相比,那些更可能被大黃蜂攻擊的蜂巢上有更多的動物糞便。在蜂箱上塗抹來自不同大黃蜂的氣味後,研究者確認蜜蜂的這些行為是用來抵禦大黃蜂侵襲的。

錄製了300多次大黃蜂入侵的影響後,研究者發現,如果蜂箱上的糞便斑點不多,大黃蜂會著陸並大嚼特嚼蜜蜂的巢穴,而如果蜂巢口的斑點數量足夠多,大黃蜂就會躊躇不決並很快飛走。但具體是否是由於糞便中的化學元素、哪一種化學元素髮揮作用還是未知。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42668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大黃蜂愛吃低脂食物—新聞—科學網
    全世界有兩萬多種蜜蜂需要被考慮,其中除了著名的蜜蜂外,大黃蜂還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蜜蜂的大部分營養來自花蜜和花粉。雖然花蜜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但花粉含有大多數其他必要的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直到今天,大多數蜜蜂研究人員都認為,蜜蜂和其他草食動物一樣,在選擇食物時主要考慮蛋白質含量。」Leonhardt說。
  • 郭雷:讓反饋控制「對付」智能時代不確定性—新聞—科學網
    「無處不在」   郭雷表示,在人工智慧時代,反饋控制與學習算法一樣,也將扮演關鍵作用,兩者都是對付系統不確定性的有力手段。控制系統是自動化或智能化系統的「大腦」,支配控制系統運行的是控制算法。
  • 食人水蛭,可以瞬間吸乾一頭水牛的血,到底該怎麼對付!
    這些食人水蛭可以一瞬間就吸乾一頭成年水牛的血,想像都感到十分恐怖。這些水蛭生存能力非常的強,用刀都沒辦法殺死,對付它們最好的辦法就是用火燒,但是最好還是不要招惹的好
  • 螞蟻大腦也分區—新聞—科學網
    自然界中,脊椎動物如鳴禽、斑馬魚等,大腦都有偏側性,但在無脊椎動物——尤其是昆蟲中,人們只在蜜蜂和大黃蜂這類有社會化分工的物種身上發現了偏側化的證據,而且僅限於嗅覺記憶。 為了找到更多偏側化的證據,科學家專門訓練了紅蟻來做實驗。訓練方法與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訓練狗的方法類似:每每收到特定信號,狗就被投餵食物。當向紅蟻展示藍色物體後,研究人員會用含糖液滴去碰它們的觸角。
  • 《大黃蜂》中國新聞發布會 約翰·塞納全程秀中文
    《大黃蜂》中國新聞發布會 約翰·塞納全程秀中文 》12月14日舉行中國新聞發布會,製片人洛倫佐·迪·博納文圖拉、導演特拉維斯·奈特及主演海莉·斯坦菲爾德、約翰·塞納悉數到場,分享影片臺前幕後的精彩故事。
  • 日本蜜蜂決戰大黃蜂!
    如果一隻進行偵察的大黃蜂發現了蜜蜂的巢穴,它就會在蜜蜂巢上留下一種被稱為信息素的體內化學物質作為記號,當它再次來到的時候,往往就會帶著幾十隻或數百隻的大黃蜂滾滾而來,如果被大黃蜂發現的這巢蜜蜂是外來的歐洲蜂種,那它們的決鬥蜜蜂就極其悲傷,歐洲蜜蜂的螫針對大黃蜂來說,簡直毫無用處,儘管歐洲蜜蜂針刺嘴咬,前僕後繼,視死如歸,它們還是免不了被消滅的命運,用不到兩秒鐘,大黃蜂就可殺死一隻蜜蜂,大黃蜂只需一口就能把歐洲蜜蜂的頭咬掉
  • 用屎之防禦,抵抗大黃蜂的致命攻擊|科學60秒
    如果你是一隻蜜蜂,那麼大黃蜂的攻擊可能會是你這輩子最後的蜂生體驗了。這一過程血腥而暴力,蜜蜂們必須採取對抗措施生存下去。你或許聽過最近出現在北美的「殺人蜂」,但我們今天討論不是它們,而是它們的東方表親。
  • 為驅趕天敵,越南蜜蜂選擇「發糞塗牆」,犧牲太大了
    舉報   在自然界裡,蜜蜂有一大天敵,學名叫做金環胡蜂,民間常叫它們「中國大虎頭蜂」,而在歐美,它們的名字是「亞洲大黃蜂
  • 科學網—日本大黃蜂屠殺歐洲小蜜蜂 享用美味幼蟲
    這些令人震驚的場面發生在30隻日本大黃蜂同3萬隻歐洲小蜜蜂間一場慘不忍睹的戰鬥中。美國知名雜誌《國家地理》名為《地獄使者:大黃蜂》的紀錄片顯示,大黃蜂向小蜜蜂蜂巢發起全面進攻,目的是吃掉對方幼蟲。歐洲小蜜蜂可能不是在日本大黃蜂的生存環境中長大的,所以沒有防禦意識,才發生這場大規模屠殺。遭遇進攻後,它們一敗塗地。 有人認為,大黃蜂是隨一些盆栽植物進入法國的,2004年襲擊了歐洲。大黃蜂的拉丁名字叫墨胸胡蜂,體型大,攻擊力強。
  • 蜜蜂的「生化武器」——用糞便抵禦大黃蜂
    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越南的蜜蜂在蜂巢入口處收集並塗抹動物糞便,以阻止亞洲大黃蜂(Vespa soror)致命巢穴襲擊,這種大黃蜂的北美近親被稱作「謀殺大黃蜂」。這一發現也是第一個記錄蜜蜂使用工具的發現。
  • 非洲水牛和亞洲野牛的親緣甚遠,非洲水牛的祖先類似亞洲野牛
    現在的社會新聞可謂是五花八門,大家也非常希望能看到這樣的內容,小編的職責就是把這些五花八門的內容整理出來,發布給大家讓大家觀看,社會的新聞都是充滿趣味跟真實的寫照,這些事情都是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分不開的,這些小新聞一定會讓大家看的開心,下面小編就要開始分享今天的內容了,歡迎大家的觀看。
  • 植物有毒 我有解藥—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不僅想知道小菜蛾幼蟲是如何對付植物防禦的,還想知道植物防禦化合物是否會影響食物鏈的下一個層次,即以這些幼蟲為食的食肉昆蟲。結果發現,吃了有毒毛蟲的草蛉幼蟲並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後果。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7554/eLife.51029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薛隨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 及時的新聞報導、權威的專家解讀、深度的熱點追蹤,關注科技工作者的喜怒哀樂,搭建跨學科交流的橋梁。 ◆吳季(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報》是中國的科學事業和公眾的橋梁。
  • 蜜蜂不止採蜜,還會採糞,喜歡喝蜂蜜的你要小心了
    蜜蜂不止採蜜,還會採糞,喜歡喝蜂蜜的你要小心了  CHEN • 2020-12-10 17:23:57 來源:前瞻網 E3732G0
  • 被譽為「殺手大黃蜂」的亞洲大黃蜂,在美國發現了第一個蜂巢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當地時間10月23日,美國華盛頓州官員稱,昆蟲學家本周在美國發現了第一個亞洲大黃蜂巢。被稱為「殺手大黃蜂」的亞洲大黃蜂(Asian giant hornet,學名Vespa mandarinia)是去年年底首次在該州被發現的。昆蟲學家從那時起已對這種能破壞蜜蜂種群的大型昆蟲保持警惕。
  • 溫順又好用,巴西警察愛騎水牛執行任務,100多年前來自中國
    據報導來自亞洲的一種水牛非常適合巴西警方執行巡邏任務,但目前這種類型的「車輛」僅供馬拉霍島上警察部隊使用;資料顯示這種水牛來自中國,一百多年前偶然出現在南美洲地區。巴西是這種亞洲水牛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由於它很容易馴化已經被巴西警方用作在街頭這些巡邏任務已經好幾年。
  • 西班牙再現大黃蜂叮死人事件:73歲老爺爺海灘散步,被大黃蜂叮死
    據英國《太陽報》5月26日報導,繼5月10日一名西班牙男子在聖地牙哥城附近打理自家蜂巢時被亞洲大黃蜂叮中眉毛不幸去世後,5月24日,西班牙再次出現亞洲大黃蜂叮人致死的事件。這次的受害者是一名73歲的老爺爺。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西班牙開始放鬆封鎖措施。5月24日早上,一名73歲的老爺爺和妻子在西班牙海岸一起散步。
  • 非洲水牛的戰鬥力有多厲害?能群毆獅子,鏡頭記錄全過程!
    牛一直都是憨厚老實的形象,它為人類做出了很多貢獻,雖然它的體型非常大,但是它很少會攻擊人,不過在非洲有一種非洲水牛,戰鬥力非常強,跟家養的牛差別特別大,非洲水牛的戰鬥力有多厲害?能群毆獅子,鏡頭記錄全過程!
  • 大黃蜂入侵蜂巢,一群蜜蜂將其包圍,活活地將其「蒸死」
    蜜蜂和大黃蜂都屬於昆蟲類,但二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從生活習性方面來說,二者也有很大的差異。蜜蜂屬於素食類昆蟲,主要以花粉為食,毒性較小;而大黃蜂則以別的昆蟲為食,毒性較大;大黃蜂個頭大,蜜蜂個頭較小。
  • 亞洲大黃蜂首次入侵美國,專家警告:或永遠不能消滅
    不過,引燃美國另一場災難的,正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亞洲大黃蜂。相信不少人都有被蜜蜂蟄過的經歷,但這點傷痛比起大黃蜂的「攻擊」,簡直不值得一提。作為亞洲東部的古老「土著」,大黃蜂喜歡生活在溫帶和熱帶地區。事實上,最令人驚悚的絕非大黃蜂龐大的身軀(一般是2個普通蜜蜂大小),而是其擁有一根盛滿神經毒素的超級大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