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蜂入侵蜂巢,一群蜜蜂將其包圍,活活地將其「蒸死」

2020-10-15 知無不談

蜜蜂和大黃蜂都屬於昆蟲類,但二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從生活習性方面來說,二者也有很大的差異。蜜蜂屬於素食類昆蟲,主要以花粉為食,毒性較小;而大黃蜂則以別的昆蟲為食,毒性較大;大黃蜂個頭大,蜜蜂個頭較小。

大黃蜂


實際上,二者是一對不共戴天的死敵。由於大黃蜂的體型優勢,所以它經常入侵蜜蜂的巢穴。它們常常進入蜂巢殺死蜜蜂,然後將蜜蜂帶回家餵養它們的幼蜂。通常情況下,大黃蜂對蜜蜂的攻擊可能是毀滅性的,因為它們會一次性殺死很多蜜蜂。大黃蜂進入蜜蜂巢穴時,它們會先釋放出一種特殊的氣味,這種氣體會把大量蜜蜂都吸引到目標上來,便於它們集中消滅蜜蜂。據估算,幾十隻大黃蜂就能殺死數千隻蜜蜂。


蜜蜂與大黃蜂


不過,雖然蜜蜂相對弱小,但它們也不會坐以待斃,在與大黃蜂的無數次交戰中,它們也慢慢地有了一些自己的禦敵策略。在正常情況下,當蜜蜂受到攻擊時,它們會用它們的刺來蜇傷敵人,不過這一招對付別的動物還行,用在大黃蜂身上是無效的。因為大黃蜂身體外面有一層堅硬的外殼,它們的刺根本刺不穿它們的身體,更別說蟄死它們了。要想保護巢穴免受打黃蜂襲擊,它們必須採取完全不同的策略。這種策略不但有效,而且對大黃蜂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噩夢!這種策略被稱為「熱球戰」,這種戰術就是蜜蜂通過數量上的優勢將大黃蜂層層包圍,利用它們產生的熱量來「蒸死」大黃蜂。


蜜蜂與大黃蜂


一旦蜜蜂發現有大黃蜂在用它們的巢穴釋放出特有的氣味,它們就會立刻召集成百上千隻蜜蜂趕來,將大黃蜂圍成一個圓球狀,大黃蜂根本沒有逃跑的可能。與此同時,龐大的蜜蜂群開始振動它們的翅膀,這種振動瞬間會使圓球內的溫度升高,被圍在中間的大黃蜂這時候毫無抵抗能力,它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


蜜蜂與大黃蜂


接下來,這群蜜蜂通過翅膀的振動能夠創造高達47攝氏度的溫度,這對黃蜂來說是一種致命的溫度。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大黃蜂都會因為溫度升高而死亡,比如東方大黃蜂,它已經習慣了熱帶的溫度,47度對它來說不足以致命。但是,蜜蜂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蒸不死就悶死你!看到大黃蜂還沒死,蜜蜂繼續對它的腹部施加壓力,大黃蜂最終會因為窒息而死。


蜜蜂與大黃蜂


蜜蜂與大黃蜂的這場戰爭慘烈而又有趣,它揭示了大自然的發展規律:任何物種要想生存,就必須不斷地適應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同時也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防禦策略。小蜜蜂利用數量上的優勢以及有效的策略的打敗了強大的敵人,使自己可以生生不息地延續續下去。

相關焦點

  • 兇狠的大黃蜂是蜜蜂的天敵,而蜜蜂卻用物理學奇招反制
    它們用有力的下顎撕下蜜蜂的頭部,帶走蜂蜜、幼蟲和蛹等戰利品。然後,它們將蜂巢歸自己所有,並餵養自己的幼蟲。這種挑釁往往是迅速的。研究人員觀察到,一隻大黃蜂每14秒就能殺死一隻蜜蜂,而擁有數千隻蜜蜂的蜂巢可以在數小時內消滅整個蜂巢。
  • 30分鐘可屠盡3萬隻蜜蜂的大黃蜂,被蜜蜂用物理學反制
    雖然亞洲大黃蜂有體型優勢,但蜜蜂的數量優勢顯然更大,難道成百上千的蜜蜂還沒辦法制服幾隻胡蜂?亞洲大黃蜂體型(上)和蜜蜂體型(下)的比較其實並不是蜜蜂的太弱,而是因為對手太強。不知道你有沒有接觸過亞洲大黃蜂或者其屍體,它們的外殼十分堅硬,相較之下蜜蜂的刺有些無能為力。那麼面對亞洲大黃蜂,蜜蜂只能任其宰割嗎?並非如此。
  • 日本大黃蜂,為何叫殺人蜂?長5cm,幾隻大黃蜂可以滅掉整窩蜜蜂
    而美國人為什麼如此懼怕日本大黃蜂,並不是因為殺人蜂的威名,而是日本大黃蜂堪稱「蜜蜂屠夫」,總數超過兩隻,就可以屠盡整窩數以萬計的蜜蜂。簡單的說,有日本大黃蜂在的區域,周圍的蜜蜂都會被斬盡殺絕。蜂農最痛恨的就是大黃蜂。所以美國發現日本大黃蜂后,立刻將其列為最危險的入侵物種。
  • 美國又將被殺人蜂入侵?這面相兇煞的「大黃蜂」,殺傷力有點狠
    (BBC新聞標題:「殺人蜂」首次登陸美國)(CBS新聞標題:「殺人蜂」已經進入美國,可能造成蜜蜂種群減少)根據這些媒體的報導,這種「殺人蜂」的叫做大虎頭蜂,也叫亞洲大黃蜂(The Asian Giant Hornet),不過因為還有另外一種名叫Asian Hornet的黃蜂,也被人翻譯成亞洲大黃蜂,所以為了區分,這裡還是用殺人蜂代指
  • 科學家通過射頻傳輸追蹤大黃蜂巢後將其消滅
    自去年在北美發現幾隻亞洲大黃蜂(Vespa mandarinia)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尋找並根除具有破壞性的亞洲大黃蜂,首先是在卑詩省,然後是華盛頓州。10月下旬,華盛頓州農業部(WSDA)的一群昆蟲學家鎖定了樹洞中的入侵目標,利用無線射頻技術消滅了蜂巢並殺死了蜂后。
  • 蜂類的戰爭:大黃蜂是蜜蜂的天敵,而上千蜜蜂卻會群起抱住悶殺大黃蜂
    在食物鏈中,大黃蜂是蜜蜂的天敵之一,但在野外情況之下,大黃蜂雖兇猛,野生蜜蜂也能反殺大黃蜂,而且招式非常奇特:就是一群蜜蜂,群起抱住大黃蜂,讓大黃蜂溫度升高,悶殺大黃蜂。 在野外情況,大黃蜂偵察兵發現了蜜蜂蜂巢,也不敢獨闖蜂群,因為一隻大黃蜂獨闖蜜蜂蜂群,不會是「狼入羊群」,蜜蜂一般不會攻擊,但受到攻擊,蜜蜂也會反擊的,所以大黃蜂偵察兵發現蜂巢後
  • 美國又將被殺人蜂入侵?這面相兇煞的"大黃蜂",殺傷力有點狠....
    昆蟲學家表示,這些殺人蜂是蜜蜂的天敵之一,它們經常會襲擊蜂巢,捕食蜂巢裡的成蟲、蜂蛹和幼蟲。因為體型大、甲殼厚,所以蜜蜂的刺根本奈何不了它們,而相反的,它們卻能利用粗大的下顎迅速咬掉蜜蜂的腦袋……根據統計,每隻大黃蜂每分鐘能殺死40多隻蜜蜂,只要不到50隻殺人蜂,就能在幾個小時之內迅速搗毀一座蜂巢。
  • 日本蜜蜂決戰大黃蜂!
    日本大黃蜂▲日本朋友告訴我,他們國內的大黃蜂有「來自地獄的大黃蜂」之稱,是世界上個頭最大最兇惡的黃蜂,每年都有人被它螫傷螫死,它時時刻刻覬覦著蜜蜂蜂巢中儲存的蜂蜜和幼蟲。,如果大黃蜂有幾十隻乃至數百隻,用不了幾小時,數萬隻歐洲蜜蜂就會屍積如山,全軍覆滅,悉數被殲,之後大黃蜂就會大肆吞食蜂蜜,末了還要掠走蜜蜂的幼蟲,帶回大黃蜂的蜂巢內,餵養它們下一代。
  • 蜜蜂:把入侵者烤
    這種大黃蜂體形巨大,工蜂翼展可達5釐米,是世界上所有黃蜂中最龐大的一種。它們專門侵入其他種類的蜂巢,掠奪別人的幼蟲供自己的幼蟲食用。有些種類的蜜蜂對這種強盜束手無策,只能任人宰割。生物學家甚至觀察到一隻大黃蜂在6000隻普通蜜蜂面前為所欲為的慘狀。當時,大黃蜂就站在蜂巢邊上。無辜的蜜蜂一隻又一隻地站出來保衛他們的家園,但是卻被那個強盜一隻又一隻地撕碎。
  • 「殺手大黃蜂」將為美國加拿大的蜜蜂帶來巨大威脅
    來源:海外網圖源:環球新聞【海外網5月5日編譯報導】大自然目前給大家帶來了另一個不要外出的理由—亞洲大黃蜂「殺手大黃蜂」的到來,這個美國和加拿大的入侵物種,它的危害力甚至令「非洲殺手蜂「殺手大黃蜂」的名稱來源於這種巨型昆蟲可以殺死整個蜜蜂群落,同時每年數十人的死亡也與他們有關。亞洲大黃蜂是世界上最大、最殘忍的大黃蜂,它像是一隻裝了翅膀,渾身布滿裝甲的五號電池,並且帶有巨大的毒刺,喜歡將蜜蜂的頭咬下來,也會叮人。但是通常來講,它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它們的巢受到威脅。
  • 蜂類的戰爭:大黃蜂是蜜蜂天敵,而上千蜜蜂卻會群起抱住悶殺黃蜂
    在食物鏈中,大黃蜂是蜜蜂的天敵之一,但在野外情況之下,大黃蜂雖兇猛,野生蜜蜂也能反殺大黃蜂,而且招式非常奇特:就是一群蜜蜂,群起抱住大黃蜂,讓大黃蜂溫度升高,悶殺大黃蜂。在野外情況,大黃蜂偵察兵發現了蜜蜂蜂巢,也不敢獨闖蜂群,因為一隻大黃蜂獨闖蜜蜂蜂群,不會是「狼入羊群」,蜜蜂一般不會攻擊,但受到攻擊,蜜蜂也會反擊的,所以大黃蜂偵察兵發現蜂巢後,會通知其它大黃蜂,幾十隻大黃蜂群體才敢攻擊蜜蜂蜂巢。
  • 西班牙再現大黃蜂叮死人事件:73歲老爺爺海灘散步,被大黃蜂叮死
    據英國《太陽報》5月26日報導,繼5月10日一名西班牙男子在聖地牙哥城附近打理自家蜂巢時被亞洲大黃蜂叮中眉毛不幸去世後,5月24日,西班牙再次出現亞洲大黃蜂叮人致死的事件。這次的受害者是一名73歲的老爺爺。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西班牙開始放鬆封鎖措施。5月24日早上,一名73歲的老爺爺和妻子在西班牙海岸一起散步。
  • 蜜蜂的「生化武器」——用糞便抵禦大黃蜂
    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越南的蜜蜂在蜂巢入口處收集並塗抹動物糞便,以阻止亞洲大黃蜂(Vespa soror)致命巢穴襲擊,這種大黃蜂的北美近親被稱作「謀殺大黃蜂」。這一發現也是第一個記錄蜜蜂使用工具的發現。
  • 殺手大黃蜂將入侵BC省!專家稱其可能會在此紮根?
    有可能會席捲北美的是亞洲大黃蜂,屬於大黃蜂中最大的一種。別看這種黃蜂和蜜蜂屬於同一目的昆蟲,但它們能夠長到五釐米長!這種亞洲黃蜂是昆蟲界的大佬,位處於昆蟲界食物鏈頂端。這種掠食者捕食各種昆蟲,其中包括蜜蜂。
  • 西班牙老人出門工作,被亞洲大黃蜂活活叮死
    據悉,這名男子叫安東尼奧·羅德裡格斯·洛雷羅,今年69歲,死於亞洲大黃蜂襲擊。9月21日下午,安東尼奧開著拖拉機、帶著灌木清除機離開家,前往西班牙西北部的拉臘查地區工作。當天晚些時候,安東尼奧並沒有像往常一樣開著拖拉機按時回家。家人擔心不已,於是趕緊發出了警報。應急服務機構迅速作出了回應。從安東尼奧的屍體上能看到亞洲大黃蜂反覆叮咬的痕跡。
  • 美國再現「殺人大黃蜂」入侵事件 官方緊急尋找蜂巢
    (圖源:華盛頓州農業廳)海外網10月5日電美國華盛頓州的農業官員表示,由於擔心亞洲大黃蜂(也稱為「殺人大黃蜂」,murder hornets),可能殺死對授粉至關重要的蜜蜂,當局正試圖尋找並摧毀一窩亞洲大黃蜂。華盛頓州農業廳表示,該部門上周在沃特康縣布萊恩鎮附近發現了6隻亞洲大黃蜂。
  • 北美首現亞洲大黃蜂,可1分鐘內毒死老鼠,30隻屠盡3萬隻蜜蜂!
    蜜蜂的毒液為0.6微升,大虎頭蜂的毒液為4.1微升。 曾有視頻顯示,一隻大虎頭蜂在人行道上襲擊一隻老鼠。可以清楚地看到,老鼠一直在掙扎,而大虎頭蜂在老鼠背上持續用毒刺攻擊老鼠。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老鼠掛了。 蜜蜂奇葩的防禦方式:抱團發熱,熱死它!
  • 中國大虎頭蜂強勢入侵美國,以當地蜜蜂為食,被冠以「殺人蜂」
    在此之前,當地昆蟲學家誘捕到4隻這種大黃蜂,然後用牙線將追蹤裝置綁在大黃蜂身上,通過這種辦法它們找到了大黃蜂的老巢。這是美國從去年年底首次發現這種(中國大虎頭蜂)入侵物種以來搗毀的第一個巢穴,整個美國社交平臺都在拍手叫好。
  • 美昆蟲家摘取一個殺人蜂蜂巢,蜂巢大小像籃球,約有200隻黃蜂
    在昆蟲世界中,亞洲大黃蜂是頂級獵食者之一,是原產於東亞和東南亞等熱帶氣候地區的一種蜂類,近幾年來,亞洲大黃蜂已經入侵北美地區,成為該地區的一種外來物種。而近日在美國華盛頓州布萊恩市,一群昆蟲學家穿戴全身防護裝備,是全副武裝,才敢靠近蜂巢,才成功摘除了一棵樹上的「殺人大黃蜂」蜂巢,這大黃蜂的蜂巢面積接近一個籃球大小,裡面大約有200隻大黃蜂。
  • 蜂巢被摘,69歲老人被活活蜇死,殺人蜂「無家可歸」隨意傷人!
    事情發生在6號的下午4點左右,當時冒鼓村的村民王方書背著背簍出門撿柴,不過一小時,村民張從友就聽到竹林裡傳來哭天喊地的人聲,原來是王方書被一群野蜂圍攻了,蟄的王方書從山頭滾到山腳,村民從周邊趕來幫助他攆走了野蜂。然後合力把王方書送到了衛生院搶救,但是當天晚上10點左右,王方書搶救無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