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隻蜂后!美加邊境的「殺人蜂」巢穴被成功摧毀!現場宛如生化電影!

2020-12-07 騰訊網

大家應該有聽說過「殺人大黃蜂」吧,一種入侵性害蟲,也被稱之為「亞洲大黃蜂」。身長約5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

一般分布於東亞和東南亞的森林和低山地區,如果被其毒刺多次刺中,可導致人類死亡。不得如果拋開它的危害性,不得不說,「殺人蜂」的長相還是霸氣中透著點小帥的,和變形金剛裡的「大黃蜂」有點相似。

專家們一直在尋找他們的巢穴試圖摧毀掉,終於在前兩天美國華盛頓州的昆蟲學家發現了第一批「殺人大黃蜂」巢穴,並成功摧毀。

據報導,首個「殺人蜂」巢穴是在10月下旬於美加邊境的Whatcom縣的一棵樹上發現的,該巢穴大約籃球大小。當時全副武裝的科學家困住了幾隻大黃蜂並將無線電標籤粘在它們上面,以便設備能夠跟隨大黃蜂回到巢穴。

在幾天的追蹤後,昆蟲學家們決定穿戴全身防護裝備進行摘除工作。

看圖中專家們的裝備就知道現場該有多危險了,畫面還有種生化電影既視感。

這次摘除的巢穴中有大約200隻「殺人大黃蜂后」,除此之外還有幾百個卵蟲和還未發育完成的蜂后。

想像一下,200隻蜂后背後得有多大規模的一個「軍隊」存在。

科學家們認為還有其他巢穴存在,而且目前不能確認是否有蜂后已在摧毀之前逃脫。

然而他們同時還表示,這次的發現是剛好及時,如果再晚一些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華盛頓州是在去年年底首次發現這種生長在日本、泰國、韓國、越南和其他亞洲國家的入侵昆蟲。儘管有「殺人蜂」之名,但它們在亞洲每年最多致數十人死亡,而且還可能更少。相比之下,美國常見的大黃蜂,每年平均會殺死62人。

現在相關部門還無法確定大黃蜂是如何到達該地區的,但是政府的目標是在「殺人大黃蜂」穩定並廣泛傳播之前將它們消滅。

講道理,普通的蜜蜂已經夠可怕的了,這種「殺人大黃蜂」的出現真的會引起恐慌的。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快摧毀所有巢穴吧…

Ref:

1.https://www.cbc.ca/news/canada/british-columbia/murder-hornet-nest-washington-bc-200-queens-1.5798631

2.https://edition.cnn.com/2020/11/11/us/asian-giant-murder-hornet-nest-queens-scn-trnd/index.html

相關焦點

  • 美國「殺人蜂」蜂巢住著200隻蜂后,昆蟲學家:我們摧毀得正是時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英國《衛報》11日報導稱,美國華盛頓州的科學家在上月底剷除的「殺人蜂」蜂巢中發現了近200隻蜂后,以及500多隻成長到不同階段的「殺人蜂」,令當時領導摧毀蜂巢行動的昆蟲學家不禁感嘆「我們趕得正是時候」。
  • 美國摧毀"殺人蜂"巢穴,發現200隻蜂后,可能已有蜂后逃脫
    近日,華盛頓州的科學家摧毀在美國發現的第一批「殺人大黃蜂」巢穴時,他們發現了大約500個處於不同發育階段的活體標本,其中有將近200隻蜂后。科學家們認為其他巢穴已經存在,表示在第一個巢穴被摧毀之前就無法知道是否有任何蜂后逃脫
  • 美國發現「殺人蜂」蜂巢,有近200隻蜂后,這種蜜蜂有多可怕?
    如現在美國就遭遇到了一種「殺人蜂」的入侵。,當時工作人員就已經開始要尋找到這些大黃蜂的巢穴,然後進行摧毀。雖然看起來當時已發現的亞洲大黃蜂只有6隻,但是可能還有很多未被發現的亞洲大黃蜂,而後來的搜索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在2020年11月10日,華盛頓的科學家就成功摧毀了第一批發現的「殺人大黃蜂」的巢穴。在這一批巢穴中就有多大500個處於不同發育階段的活體標本,其中就有近200隻蜂后。
  • ...其中有將近200隻蜂后,「殺人大黃蜂」身長約5釐米,毒刺可致人...
    美國摧毀第一批「殺人大黃蜂」巢穴,其中有將近200隻蜂后,「殺人大黃蜂」身長約5釐米,毒刺可致人死亡 每日經濟新聞
  • 美國剷除首個「亞洲巨型殺人蜂」巢穴!專家警告須徹底消滅
    原創 南方都市報2020-10-26 16:54:34 身穿防護服的美國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當地時間10月24日剷除了在全美境內發現的第一窩「亞洲巨型殺人蜂」,並將它們從華盛頓州的一棵樹上用吸塵設備吸了出來。
  • 瓦特康捉到巨型殺人蜂,科學家粘追蹤器找巢穴,因膠水幹太慢失敗
    副標題:殺人蜂,還威脅蜜蜂生存?到了咱們這能給它吃滅絕了瓦特康位於華盛頓州,近日當地居民報告發現了若干只「殺人蜂」,昆蟲學家趕到當地後,成功捉到了一隻活的殺人蜂,這隻殺人蜂體型巨大,初步判斷附近有殺人蜂的巢穴。
  • 「三下蜇倒一頭牛」 雲南男子養殺人蜂年入百萬
    劉定茂說,那些不帶刺的雄蜂進食的時候,他是可以撫摸它們,甚至可以親吻它們;但如果是蜂王和工作蜂,那可惹不起,他就得把自己裹得像太空人一樣防止被攻擊。虎頭蜂的個頭是蜜蜂的十幾倍,它們不採蜜,卻愛吃昆蟲和肉,就連有毒的眼鏡蛇它們也吃。劉定茂說,有一次,一條眼鏡蛇想闖進虎頭蜂的巢穴,卻被蜇了出來,上百隻虎頭蜂群起攻之,眼鏡蛇毫無招架之力,不一會兒就癱軟不動,活活被蜇死。
  • 親吻"殺人蜂"的男人:三下蜇死一頭牛的毒蟲讓他年入百萬
    而如果是見到蜂王和工作蜂,他就得把自己裹得像太空人一樣。虎頭蜂的個頭是蜜蜂的十幾倍,它們不採蜜,卻愛吃昆蟲和肉,就連有毒的眼鏡蛇,它們也敢吃。劉定茂說,有一次,一條眼鏡蛇想闖進大虎頭蜂的巢穴,卻被蜇了出來,上百隻大虎頭蜂群起攻之,眼鏡蛇毫無招架之力,不一會兒就癱軟不動,活活被蜇死。兩天之後,他發現那條眼鏡蛇還在蜂巢附近,只是皮肉被大虎頭蜂吃個精光,留下一副完美的眼鏡蛇骨骼。
  • 美國首現「殺人蜂」,可1分鐘內毒死老鼠,數秒擰下蜜蜂腦袋!
    目前這些亞洲大黃蜂因要為蜂后尋找食物(蜂后冬眠醒來)而變得更加活躍,開始築巢落戶,甚至當地的養蜂人近日紛紛發現大批被扯掉頭死亡的蜜蜂。顯而易見,這是亞洲大黃蜂的傑作。目前尚不清楚生活在亞洲大黃蜂究竟是如何跨海到達北美,但它們已經傳播得如此之廣泛,以至於在加拿大邊境以北都有發現。WSDA建議任何人發現亞洲大黃蜂,請立即通報當局並附上照片。
  • ...韓國|大黃蜂|looney|美國|華盛頓州|高橋|蜂群|昆蟲|大虎頭蜂
    貪吃的大虎頭蜂目前,研究人員還不能確定大虎頭蜂是如何抵達的。Looney說,它們很可能是意外地被困在了自己國家的貨櫃裡,然後被運到了美國。2019年底,人們在加拿大納奈莫附近發現並摧毀了一個完整的大黃蜂蜂巢。但是基因測試表明這些大黃蜂是分批引入的。在韓國等其他國家,大虎頭蜂已確立了入侵物種地位。
  • 美國農業部苦戰亞洲「殺人蜂」!中國人看到笑了...
    也正因為如此,當華盛頓州首次出現大虎頭蜂時,美國媒體曾管它叫做「殺人蜂」,大肆渲染其恐怖之處,簡直要把當地老百姓給嚇死...所以,從那時候起,美國農業部就踏上了一條討伐大虎頭蜂的徵途。終於在上周,他們成功搗毀了第一個大虎頭蜂的巢穴,引得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甚至還將此事放上了新聞頭條...
  • 亞洲巨型殺人蜂在美國迅速擴散,或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如今,這些殺人蜂已經在美國迅速蔓延,以至於在加拿大邊境以北也被發現。當它們飛經普通蜜蜂群落時,會將所有成年蜂殺死,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以幼蜂為食飽餐一頓。這將造成美國本土蜂群數量的斷崖式下跌,嚴重影響生態平衡,甚至可能打擊農業生產活動。
  • 美昆蟲家摘取一個殺人蜂蜂巢,蜂巢大小像籃球,約有200隻黃蜂
    而近日在美國華盛頓州布萊恩市,一群昆蟲學家穿戴全身防護裝備,是全副武裝,才敢靠近蜂巢,才成功摘除了一棵樹上的「殺人大黃蜂」蜂巢,這大黃蜂的蜂巢面積接近一個籃球大小,裡面大約有200隻大黃蜂。據介紹:是這些昆蟲學家活捉了幾隻大黃蜂,然後在這幾隻大黃蜂身上安裝追蹤器後,用了幾個星期才在布雷恩市附近一個樹洞發現這個蜂巢位置,這也是美國境內首次大黃蜂的蜂巢,最終昆蟲學家身穿防護衣和戴手套,才成功摧毀一個「殺人蜂」蜂巢。
  • 蜜蜂在自然分蜂后,為什麼不會直接飛走,而是在附近結團?
    文/隨風飄散蜜蜂在自然分蜂后,為什麼不會直接飛走,而是在附近結團?養過蜜蜂的人都應該知道當一個蜂群在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蜂群中就會生產出王臺,王臺封蓋後的兩天到五天,年老的蜂王就會帶領一部分的蜜蜂進行分蜂,它們一般會在一個非常晴朗的天氣裡分蜂,但是非常奇怪的是,蜜蜂在分蜂后都不會直接飛走,而是在蜂場附近的建築物上或者是書上結團,這是為什麼呢?它們這麼做有什麼用意?
  • 非洲殺人蜂?渣渣,中國這種蜂才是蜂界的霸主!
    殺人蜂則不然,國際上認可的非洲化蜜蜂已經具備殺人能力。被國人喚作殺人蜂的胡蜂(wasp)則更危險,它的毒性比蜜蜂強5~7倍,5下就可能讓一個成年人得急性腎衰竭。它們的性格極為剛烈,一些脾氣大的胡蜂甚至不允許其他生物進入巢穴20米範圍內。
  • 亞洲巨型殺人蜂入侵美國!美專家警告:遇到請立即逃離,可能發展失控
    如今,這些殺人蜂已經在美國迅速蔓延,以至於在加拿大邊境以北也被發現。當它們飛經普通蜜蜂群落時,會將所有成年蜂殺死,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以幼蜂為食飽餐一頓。這將造成美國本土蜂群數量的斷崖式下跌,嚴重影響生態平衡,甚至可能打擊農業生產活動。昆蟲學家ConradBérubé曾前往溫哥華島搗毀巨型黃蜂的蜂巢。
  • 虎頭蜂是用什麼築巢的?遇到虎頭蜂該如何應對?
    除了這種「傳統的素食」外,成年的虎頭蜂也是吃肉的,不過,它吃肉並不是直接將肉吞下,而是先將獵物咬死,然後帶回巢穴中,讓自己的幼蟲吃。幼蟲吃完之後,會像牛的反芻一樣吐出一些流質食物來,這些流質食物中富含胺基酸,是一種高營養的物質。因此,成年虎頭蜂從不主動吃肉,而幼蟲的虎頭蜂則主要以肉食為主。
  • 如何在蜂群中辨別蜂后?
    蜂后俗稱蜂王、雌蜂、母蜂、女蜂、產卵王等,是一個蜂群的「老大」,不管一個蜂群的規模如何,群勢是強是弱,也一定只有一隻蜂王,蜂王也是整個蜂群中唯一一個擁有繁殖能力和產卵能力的雌性蜂,通過特有的「蜂王信息素」維持著蜂群的秩序,那麼在蜂群中如何辨別風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