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在蜂群中的什麼地方?如何在蜂群中辨別蜂后?

2020-12-05 趣蜜蜂

蜂后俗稱蜂王、雌蜂、母蜂、女蜂、產卵王等,是一個蜂群的「老大」,不管一個蜂群的規模如何,群勢是強是弱,也一定只有一隻蜂王,蜂王也是整個蜂群中唯一一個擁有繁殖能力和產卵能力的雌性蜂,通過特有的「蜂王信息素」維持著蜂群的秩序,那麼在蜂群中如何辨別風后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在蜂群中如何辨別蜂后吧!

一、在蜂群中如何辨別蜂后?

蜂后和工蜂一樣雖然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雌蜂,但蜂后是蜂群中唯一能產卵且生殖器官發育完全的雌性蜂,蜂后和工蜂在外觀體態上有區別,在生理功能構造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差異,主要如下:一是看外觀,在自然環境下,一個蜂群有且只有一隻蜂后,從外觀來比較,蜂后明顯大於工蜂,比工蜂體長約三分之一,最為明顯的就是腹部較長且末端有螫針,腹下無蠟腺,膜翅只能覆蓋腹部一半;相比工蜂,蜂后的足也比較細小,不如工蜂的粗壯,且後足沒有花粉筐,在整個蜂群中是最好分辨的蜂型二是看食物,蜂王從出生到羽化成蜂均餵食蜂王漿,因蜂王漿的營養成份較高,對雌蜂的生殖器官發育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蜂王在整個蜂群中的壽命是最長的,一般可以大大4-6年左右。

二、蜂后會不會飛?

蜂后承載這蜂群繁衍的重任,剛長成的蜂王是會飛的,它在交配前要飛出蜂巢和雄蜂交配,但是處於產卵中的蜂王腹部很大,不利於飛行,而且它也確實不需要再飛了,交配後的蜂后只負責產卵,它和雄蜂交配時儲存的精子可以用很久,甚至一生。同時,如何蜂后產卵力強盛,蜂群發展壯大,就會發生分蜂現象,此時老蜂后就會帶著一群蜜蜂飛出蜂巢,另尋它處重新安家建立新的巢穴。

三、如何找到蜂王?

1、蜂王怕光:可以打開蜂箱的巢門,然後把巢脾取出提高一些,然後在一個正對陽光的地方,人站在陽光的背面觀察,因為蜂王有怕光的特性,大家如果發現向北面爬動的蜜蜂,就有可能是蜂群中的蜂王。

2、喜伏卵脾:蜂群中的蜂王經常會在存有幼蟲和卵脾的地方巢脾上活動,大家可以根據這種特性把巢脾取出來,然後看再根據蜂王的外形識別出哪只蜜蜂是真正的蜂王。另外大家也可以取出巢脾以後,用眼睛快速的在這個巢脾的橫豎分區中觀察,如果沒有發現蜂王,就快速的翻過巢脾,蜂王一般就存在巢脾的背面上。

3、外觀不同:蜂王就是母蜂,在每一個蜂群之中,也只有一隻存在。蜂王的外形比普通的工蜂以大一些,通常能大到三分之一左右。而且這種蜂的腹部比其蜜蜂都長。不過蜂王的足相對於工蜂來說要纖細一些,而且最後那對足上也沒有花粉筐存在。

四、在蜂群中蜂后起什麼作用?

1.專職產卵:在蜂群中,蜂王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蜂王不參與具體的工作,專職負責產卵,一個完整蜂群中的所有成員(新蜂王、雄蜂和工蜂)都是由蜂王產下的卵發育而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雄蜂和工蜂都是蜂王的子女,一直優良的蜂王年產卵量可達到幾萬枚。

2.控制秩序:蜂王不同於其他蜜蜂,它可以通過自身分泌的一種化學信息素----蜂王信息素,控制著蜂群的良好秩序,一旦蜂群失王(蜂王死亡或其他不可抗逆的失王)就會使工蜂萌生出失王的不良情緒,行為上表現得躁動不安,出勤率低,產量低下等表現。如果失王時間過久,因缺乏蜂王信息素的控制,一些工蜂就開始出現產卵的現象,但未發生交尾,只能產下未受精卵,最終蜂群會沒落下去。

3.基因傳承:因為蜂王是唯一的產卵王,所以蜂王自然而然就成了品種遺傳多樣性的載體,深刻影響著蜂群的生產性能、抗病能力、分蜂的強弱等。就如何培育出優質的蜂王一直都是養蜂業的頭等大事。

五、蜂王死了怎麼辦?

1、介入新王:我們可以從蜂場中其它蜂群引入一個蜂王,新引入的蜂王要用隔王籠關幾天,讓新蜂王和蜂群接觸一段時間,熟悉新蜂王氣味,不然工蜂會攻擊新蜂王,致其死亡。

2、自然產王:當老蜂王死後,大約1-2天左右,失王群中的工蜂救會開始給蜂巢中的幼蜂餵食蜂王漿,等這些吃蜂王漿的幼蜂出臺後就會成長為新的蜂王。

3、合併蜂群:如果蜜蜂的數量不是很多,養蜂人也打算用其他蜂群來補救失王群,那麼就只有將失王群的蜜蜂合到其他群勢較強的蜂群了。但在合併蜂群時一定要注意防止兩群蜂打架,其中相對比較妥善的辦法是將有王群蜂箱用薄紙隔成兩個區,然後將失王群移到無蜂的一區,操作完成後兩邊的蜜蜂都獎勵飼餵一次,過段時間蜜蜂便會咬破中間的薄紙自然合併在一起。

相關焦點

  • 失去蜂王的蜂群中,誰在維持蜂群的正常秩序?工蜂潛力被激活?
    對於蜜蜂來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現代化的養蜂技術越來越先進,我們不但可以獲得更多的蜂產品,更是可以直觀的觀察蜜蜂生活,知道了蜂群中的蜂王,實際上是蜂群中唯一一隻會正常產卵的母蜂,而且這隻母蜂通過蜂王物質來控制著整個蜂群,蜂群中的不同級型的蜜蜂又通過自身的各種信息素來完成整個蜂群的生產活動。
  • 其實蜂王才是一個蜂群中的可憐蟲,解析蜂群中的等級制度
    在很多人看來,蜂王是一個蜂群的老大,這點似乎成了真理,不管是老蜂農還是養蜂新手,或者社會人士,只要對蜜蜂有點了解的人都會這麼認為。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一個秘密,那就是蜂王才是一個蜂群中的可憐蟲。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請看蜂部落小編給您慢慢道來。
  • 誘蜂箱來偵查蜂后,要多長時間才會來蜂群?
    可以確定的是,如果這個位置被偵查蜂選定,蜂群到來的時間不會很短,這主要是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程序問題。自然分蜂發生的情形自然分蜂發生的情形是在一個蜂群足夠狀態,蜜足、蜂足、蜂巢小的情況下發生,一般發生的時候為少量蜜蜂先飛出巢門,後續有大量蜜蜂和蜂王飛出巢門並在蜂場附近結團。
  • 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機械蜂群,高度智能,無可挑剔
    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機械蜂群的外表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機械蜂群是一隻極度高智能的蜂群,它們全部由機械製造出來,根據我們的系統觀察,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機械蜂群的劃分很簡單,分為蜂王,蜂后,兵蜂,工蜂。這個蜂群系統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高等統治蜂群的蜂王和蜂后擁有著120的智商。整個蜂群系統目前共有23萬隻機械蜂。
  •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在蜜蜂養殖中,我們很多朋友為了避免蜂王飛走,往往會將蜂王的翅膀剪掉來預防蜂王逃跑,依據是剪掉翅膀後的蜂王,如果不發生自然分蜂,中蜂是不會離開巢房的,對於蜂群的穩定有巨大作用。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究竟剪掉蜂王的翅膀後對蜂群有哪些影響,到底剪掉蜂王翅膀的好處有哪些,壞處又有哪些,蜂王的翅膀該不該剪掉很多朋友都搞不清除。
  • 蜜蜂養殖技術|蜂齡結構對準備分蜂群蜂王產卵量的影響及養殖應用
    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蜂群有準備分蜂的行為,蜂群分蜂準備過程中,築臺育王前後,蜂王的產卵量有較大的變化,其中在築臺前,蜂王產卵量較大,達到一年中最高峰,而在築臺之後,蜂王產量隨之下降,甚至臨近分蜂停產,意蜂蜂王產卵的變化較中蜂明顯。
  • 為什麼蜜蜂世界只有蜂王沒有蜂后?誤解太深!雄蜂真的是送快遞的
    在提到一群蜜蜂的時候,很多朋友都會想到一隻特別的蜜蜂,那就是蜂王,但是很奇怪,對於我們不是專業研究蜜蜂的朋友來說,說蜂王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說蜂后可能就沒有人聽說過了,但是在蜜蜂的養殖中,的確有蜂后的說法。曾經有很多朋友這麼認為,認為一個 蜂群中就只有一隻雄性的蜜蜂,這隻蜜蜂就是一個蜂群中的王,其他的蜜蜂都是他的「妻子」。
  • 蜂群有了王臺後如何人工分蜂?
    王臺是蜜蜂培育新蜂王的臨時性巢房,蜂王從卵到蜂都是在王臺中完成發育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王臺就是一隻準蜂王,因此蜂群出現王臺也是人工分蜂的最佳時期,那麼如何利用王臺進行人工分蜂呢?
  • 蜜蜂分家了,蜂王什麼時候才能恢復產卵呢?
    蜂群分家,養蜂人叫分蜂。自然界中的蜂群分家,稱之為:自然分蜂。人工養殖的蜜蜂分家,稱之為:人工分蜂。這兩種分蜂是完全不同的,對分家後蜂王產卵的時間也是不同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接下來閩南蜂就分別來講一講,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后,分蜂王什麼時候會恢復產卵。
  • 揭秘蜂群中的工蜂叛變,真假蜂王各自為政,堪稱昆蟲版戰國七雄
    從蜜蜂的生活來看似乎我們找不到蜜蜂社會化群居中嚴酷的制度執行目標是啥,但是如果我們了解蜜蜂全部的生活,實際上蜜蜂所有的行動最終都指向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有利於蜂群更好的生存下去,這就是蜜蜂殘酷的生活的秘密吧。我們都知道,一般情況下蜂群中只有一隻蜂王,只要蜂群中有一隻蜂王存在,這樣的蜂群秩序才不會亂,但是如果蜂群中的蜂王劣質,或者蜂群中沒有蜂王,則蜂群就會混亂,甚至滅群。
  • 中蜂分蜂后失王后怎麼辦?蜂群失王的原因是什麼?
    3、人為原因:蜂群管理不善,亦或是操作不當,傷害到蜂王,如:查蜂、插脾、割蜜、並群等常規操作也會導致失王的現象,因此在日常的蜂群管理中,一定要小心、仔細。5、蜜源匱乏:如果蜜源缺乏,蜂王就會帶上一些新峰飛逃。6、蜂王出走:蜂群的群勢較弱,規模較小,或者巢脾的質量太差等情況,都會引起蜂王飛逃,導致蜂群失王。
  • 蜂群中,很多蜜蜂的顏色開始發黑,這難道是工蜂老化了?
    如果有太多死去的老峰,並且同時又沒有足夠的幼蜂來補充它們,整個蜂群都會崩潰。若是養蜂人遇到了這種情況,那麼這個蜂群是肯定發展不起來了。許多人發現,有時候蜂群中的蜜蜂會轉變成黑蜂,認為蜂群中黑蜂的出現代表了大量工蜂的老化。這種觀點正確嗎?這些黑蜂又是從哪裡來的?首先就是要確定這個蜂群是否已經走向衰退,就可以確定這個蜂群裡是否有許多老齡化的工蜂了。
  • 中蜂造脾有什麼特點?養蜂人:無非3個,用好了,蜂群更均勻
    關於中蜂造脾有什麼特點的問題,從蜜蜂養殖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可能會對我們養蜂有幫助。由於中蜂分蜂后要開始新的生活,導致中蜂必須在短時間內建造出巢房給蜂王產卵和工蜂進行儲蜜,否則就會導致蜂王無法產卵,蜂群也難以有儲蜜的空間,時間過長蜜蜂就容易因為飢餓而死亡,蜂群的更新也會受到影響,這就註定了中蜂必須擁有快速造脾的能力,通常中蜂在分蜂以後一夜間就可以造出一張蜂脾,蜂群很快就可以穩定下來。
  • 當蜂群失去了蜂王,會發生啥?爭奪王位大戰開始
    當蜂群失去了蜂王,比如說,蜂群女王不小心殺死了,那麼蜜群就會產生信息素的缺乏。 信息素是一種化學物質,是同一物種的不同人對一種或多種行為反應的一種輸入。以蜜蜂為例,蜂王死了後,蜂群由於缺少了蜂王的氣味,這些工蜂就開始了緊急爭奪蜂王的過程。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一、蜂群首次分蜂新群的特徵1、蜂量在分蜂群中,由於蜂王具有多雄交配及交配雄蜂精液量隨機,因此,蜂群都是由數個同母異父的亞家庭組成,導致新群中老蜂王和原群中王臺與蜂群中蜜蜂個體親緣關係指數不同(僅討論雌性蜜蜂),如果從春繁開始沒有換王的情況下,老蜂王與蜂群中所有的已經羽化的蜜蜂及未羽化的蜂兒之間親緣關係指數均為
  • 自然分蜂后怎麼處理?
    自然分蜂后怎麼處理? 分蜂是蜜蜂繁衍種群的自然方式,一般發生在每年的春季,蜜源植物大量盛開,讓蜂群得以快速發展,那麼蜜蜂是怎樣自然分蜂的呢?自然分蜂后怎麼處理呢?下面我們就跟隨趣蜜蜂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什麼是自然分蜂?
  • 工蜂是蜂群中真正的老大 !
    信州區土蜂繁殖場:蔡呈貴蜂群中真正的老大是工蜂,而不是蜂王。蜂王只不過是被工蜂奴役的一臺「造卵產卵機器」。工蜂從來沒有視蜂王為高高在上的「王」。只是我們人類依照傳統的等級觀在給它牽強附會罷了。蜂王除了發揮「造卵產卵」的重大作用外,另一個作用就是渾身散發著不同作用的信息素。分為上顎腺信息素,背板腺信息素,跗節腺信息素。
  • 為什麼蜂群中有的蜜蜂眼睛是白色?影響蜂群發展嗎?
    導讀: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我們看到的蜜蜂,不管是雄蜂還是工蜂以及蜂王,其眼睛的顏色都差不多,一般是黑色中帶有棕色,這算是蜜蜂眼睛的正常顏色。蜜蜂的眼睛主要由單眼和複眼組成,就我們看見的蜜蜂眼睛來說,其實是無數的單眼構成的複眼,一般數千隻單眼構成一隻複眼,顏色一般都是黑棕色,但是有的細心的朋友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特別的現象,就是在蜂群中發現了少數蜜蜂的眼睛竟然出現了白色,白色眼睛的蜜蜂一般都是雄蜂,很多朋友搞不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蜂群中出現這樣的蜜蜂對蜂群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 春季蜂群增長階段中,養蜂場的朋友們要知道蜂群的變化規律(上)
    (本文適合中蜂、意蜂,文章內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外界的氣候和蜜粉源條件是影響蜂群發展的主要因素。在一年四季中的氣候和蜜粉源植物的變化都是有規律的。這會導致蜂群在一年之中也是有規律變化的。蜂群的周年變化規律是蜂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適應自然的表現。在野生狀態下的蜂群周年變化非常明顯。蜂群的周年變化規律對生產有利有弊,平時的管理中就要充分利用對生產有利的變化;避免或減少對生產不利的變化。
  • 蜂群出現哪種蜂王臺?不會產生分蜂熱,養蜂人:「交替王臺」!
    養蜂人在飼養管理蜂群的過程中,會發現蜂群內會出現3種蜂王臺,自然王臺、急造王臺、交替王臺,蜂群內出現前面2種蜂王臺的時候,蜂群的結構會發生變化,導致蜂群出現工蜂熱,但是,當蜂群內出現交替王臺的時候,蜂群不會產生分蜂熱是什麼原因,養蜂人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