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蜜蜂來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現代化的養蜂技術越來越先進,我們不但可以獲得更多的蜂產品,更是可以直觀的觀察蜜蜂生活,知道了蜂群中的蜂王,實際上是蜂群中唯一一隻會正常產卵的母蜂,而且這隻母蜂通過蜂王物質來控制著整個蜂群,蜂群中的不同級型的蜜蜂又通過自身的各種信息素來完成整個蜂群的生產活動。
對於我們對蜜蜂不了解的朋友來說,很多朋友都認為蜂群中只要沒有了蜂王,整個蜂群的正常秩序就亂了,蜂群也就面臨滅亡。實際上,對於一個蜂群來說, 想要真正的滅亡,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容易,對於一個蜂群來說,可能最嚴重的失去蜂王是失去蜂王以後蜂群中連幼蟲都沒有,因為只要蜂群中有幼蟲,工蜂都可以通過幼蟲來培育新的蜂王,所以就算蜂群失去蜂王,也要看蜂群中的具體情況,並不一定意味著蜂群就滅了。
就算是蜂群失去蜂王以後,蜂群中沒有幼蟲,這樣的蜂群也未必就滅了,從我們生產的角度來說,如果一個蜂群失去蜂王以後,蜂群中沒有幼蟲,任由蜂群自生自滅的話,忽略我們人的欲望不說,可以說即使一個蜂群失去蜂王以後,蜂群的秩序也是正常的,就算是我們看到的工蜂產卵現象,從蜂群延續的角度來說,這也應該算是正常現象。
很顯然,就算蜂群出現了工蜂產卵現象,實際上蜂群能夠延續的時間也比較長,蜂部落小編曾經注意觀察過,可以說幾個月的時間蜜蜂都不會死完,最後的哪怕是剩餘幾隻雄蜂,這些雄蜂也會在蜂群中直到最後一刻才會死亡,可見哪怕是在我們養蜂人看來已經沒救的蜂群,真正的滅絕的時間也是非常長的。那麼究竟在失去蜂王以後,蜂群中的正常秩序是如何維持的呢?誰在控制著這個已經看起來沒有希望的蜂群?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這一問題,本章內容涉及到下面幾個方面的內容。
1.雄蜂可能控制一個失去蜂王的蜂群嗎?
2.工蜂的潛力有多大?
3.失去蜂王的蜂群中工蜂控制蜂群的證明
雄蜂可能控制一個失去蜂王的蜂群嗎?
其實在提到失去蜂王的蜂群中,究竟誰在控制這個蜂群的時候,蜂部落小編已經明顯的偏向於失去蜂王的蜂群中,是工蜂在控制整個蜂群了,但是客觀的來說,蜂群中除了蜂王和工蜂之外,其實還有雄蜂。那麼失去蜂王的蜂群中,雄蜂是否有可能控制整個蜂群呢?其實只要對蜜蜂了解一點的朋友都知道,這完全沒有可能。
主要原因是雄蜂在蜂群中除了交尾之外根本沒有用,從數量上來說雄蜂也不佔據優勢,最主要的是當蜂群失去蜂王的時候,就算蜂群中沒有雄蜂,不管是急切改造王臺還是工蜂產卵,這些現象都會出現,所以說雄蜂對於失去蜂王的蜂群來說, 實際上並沒有實際意義。那麼剩餘的就是工蜂了,所以說一個失去蜂王的蜂群,其正常的秩序最有可能的就是工蜂維持的。
工蜂的潛力有多大?
當蜂群中失去蜂王,而且蜂群中不存在子脾的情況下,我們都知道蜂群是會出現工蜂產卵現象的,但是到了今天我們發現的問題是,出現工蜂產卵的蜂群中,產卵的工蜂具備了兩種特點,既有蜂王的特點,又有工蜂的特點。
所謂的具有蜂王的特點,其實最直觀的就是會產卵,因為在正常的蜂群中,工蜂由於受到蜂王信息素的抑制,根本就不會產卵,但是在失去蜂王的蜂群中,如果沒有幼蟲脾,則工蜂不受蜂王信息素和幼蟲信息素的影響,則工蜂卵巢發育,出現工蜂產卵現象,這或許就是我們現在普遍認為的工蜂產卵蜂群中工蜂表現出來的蜂王特徵吧。
在正常的蜂群中,我們都知道,蜂群中的蜜蜂被分為了三型蜂,分別是蜂王、工蜂、雄蜂、這三種蜜蜂各有各的職能,共同構建了這個完整的蜂群整體,這個各有各的職能,實際上是一個精細化的分工,是一個專職的結果,比如蜂王精細到了只產卵,工蜂精細到了只負責生產、雄蜂精確到了只負責交尾。
很顯然,蜜蜂的這種精細化分工,對蜜蜂的社會化群居是有一定的意義的,大多提升了整個蜂群的生產能力和防守能力,而工蜂產卵的蜂群中,產卵的工蜂不但具備了蜂王產卵的特點,還具備了工蜂會採蜜的特點,如果從從事的工作多少來看,似乎蜂王會的工作,工蜂也會,工蜂會的工作,可能蜂王已經退化,比如蜂王就無法採蜜,這些器官都已經退化了,工蜂僅僅是生殖器發育不完善,但是蜂王具備的東西,工蜂也有,可能在生殖上的一些器官沒有蜂王那麼發達。
不管怎麼說,我們發現的一個事實是,工蜂實際上可以從事的工作,比蜂王要多得多,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包含了部分蜂王的工作, 但是很顯然,工蜂的這些潛能,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才會被激發,就像上面說到的蜂群失去蜂王,蜂群中又沒有子脾的情況下。那麼工蜂究竟是不是具備一隻蜂王的潛能呢?
其實要嚴格的來說,工蜂和蜂王之間除了級型分化的差別之外,其遺傳物質完全相同,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而蜜蜂級型分化的產生,實際上是蜜蜂進化的結果,就像其他的蜂類一樣,比如我們熟悉的很多胡蜂蜂類,它們的蜂王具備的特徵,並不是蜜蜂蜂王的特徵,而是蜜蜂工蜂的特徵,差別在於胡蜂的蜂王經過了交尾,可以產受精卵。
實際上,遠古的蜜蜂生活方式和今天我們看到的胡蜂的生活方式相同,在初期蜂王獨自擔負起採集和哺育以及生產全部工作,在職蜂出房以後才會專職產卵,但是由於這種生活方式不利於蜂群抵禦敵害和種族延續,蜜蜂長期聚集在一起越冬慢慢地發現了分工對種群延續的重要性,這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蜜蜂的高度社會化群居生活,所以說如果要挖掘工蜂的潛能,實際上工蜂是具備一隻蜂王的潛能的,甚至可能說工蜂就是在進化初期捨棄了生殖權利的一批蜂王,所以說工蜂在產卵的時候,未必光是產卵這點類似於蜂王,甚至有可能控制整個蜂群的方式也與蜂王相同,這點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如今也無法解釋的現象來說明。
失去蜂王的蜂群中工蜂控制蜂群的證明
既然已經說了失去蜂王的蜂群中,是工蜂在控制蜂群,那麼我們怎麼證明失去蜂王的蜂群中是工蜂在控制蜂群呢?其實有幾個非常明顯的例子是可以證明的,比如嚴重工產的蜂群中介王成功率低、無王群的衝群、產卵工蜂形成的飼餵圈,就這三個就足以說明了。
①嚴重工蜂產卵的蜂群介王成功率低:這個問題是一直存在,但是一直沒有被認真研究的問題吧,不知道是咱蜂部落小編孤陋寡聞還是真的沒有被研究,直到今天在蜜蜂養殖業上,提到工產蜂群介王,不管是專家還是學者,給出的說法都是嚴重工產的蜂群介王困難,建議分散合併或者收集飛行蜂,但是如果你要問一個為什麼?可能這個為什麼能夠回答的人就非常少了。
其實如果我們結合蜂王的特點,不難猜測到,或許工蜂擁有的,不僅僅是工蜂信息素那麼簡單,或許在產卵的時候,工蜂也分泌了特殊的信息素,因為我們都知道,如果是在一個有王群裡面,想要介入蜂王是不可能的,但是對於工蜂產卵的蜂群來說,只要我們把蜂群中產卵的工蜂一隻一隻的滅掉,我們介入蜂王那是絕對成功的,那麼咱為啥沒有理由質疑產卵的工蜂,擁有的蜂王特徵包含了分泌「工蜂信息素」?蜂部落小編認為,這是咱質疑嚴重工蜂產卵的蜂群中,為何介入蜂王困難的真正原因。(這裡補充一句,這確實僅僅是蜂部落小編的猜測,的確沒有證據,反正咱即非專家又非學者,質疑一下總是可以的吧,萬一哪天就給某位專家證實了呢。)。
②無王群的衝群現象:對於失去蜂王又沒有子脾的蜂群來說,除了工蜂產卵之外,還可能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衝群現象。很顯然,蜜蜂衝群的時候,實際上蜂群中早就沒有了蜂王,但是衝群的蜜蜂,並不是單只蜜蜂的行為,而是一個整體的行為,那麼衝群的蜜蜂究竟是聽了誰的?很顯然這裡面是有一部分蜜蜂領頭的,咱不管是哪只工蜂領頭的,至少這個現象說明了一點,失去蜂王的蜂群,並非無組織無紀律,而是一個有組織的整體,哪怕是滅絕,也是一個群體出現的問題,而衝群的蜜蜂,蜂團中可能含有雄蜂,可能不含雄蜂,有可能含有蜂王,但是含有蜂王的可能並不大,所以衝群的蜜蜂,如果是無王群,只能是工蜂控制蜂團。
③產卵工蜂形成的飼餵圈:這點也是比較有意思的一點,如果按照蜂群中的等級來劃分的話,蜂群中的工蜂算是一個等級吧,而在蜂群中出現工蜂產卵的時候,產卵的工蜂除了會產卵之外,這些工蜂還會接受其他工蜂的餵食,甚至還可以看到明顯的飼餵圈,這很顯然是蜂王才具備的特徵。
當然,在關於工蜂產卵的蜂群中,並沒有專家否認了產卵的工蜂不具備蜂王特徵的,只是關於產卵的工蜂具備的蜂王特徵,其實研究比較淺顯,就像這裡說到的產卵的工蜂接受其他工蜂的飼喂,形成了飼餵圈,僅僅是這種現象看起來像蜂王的特徵,但是並沒有深入到內因。
如果要深入的研究,蜂王形成的飼餵圈,實際上是工蜂鼓勵蜂王大量產卵,並且默認了蜂王就是整個蜂群中的產卵母蜂,那麼在工蜂產卵的時候,同樣形成了飼餵圈,這些形成飼餵圈的工蜂,究竟是把產卵的工蜂當成了蜂群中的正常產卵蜜蜂還是有特殊的對待?或者說這些產卵的工蜂,是否也在蜂群中釋放了某些特殊的化學物質,比如像蜂王信息素那樣的,導致整個蜂群哪怕是已經嚴重的工蜂產卵,還是按照一定的秩序發展下去?很顯然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研究的,雖然今天我們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我們卻不能否認它的存在,你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