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蜂群中的工蜂叛變,真假蜂王各自為政,堪稱昆蟲版戰國七雄

2021-01-22 蜂部落

說起蜜蜂我們都不陌生,蜜蜂居住在石洞中或者泥洞中以及土洞中,一句話,只要是適合居住的洞穴,蜜蜂都有可能居住。蜜蜂屬於典型的穴居動物,從表面上看,我們只看到蜜蜂有序的採集和防禦工作,只看到蜜蜂的勤勞,但是在蜜蜂幾十升的洞穴中,發生著類似我們人類一樣的故事。

蜜蜂是無脊椎動物中社會化群居程度最高的昆蟲,其生活中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有著明確的分工,這種等級制度和分工與蜜蜂的三型蜂相適應,可以說蜂群中的三型蜂的產生,實際上就是蜜蜂社會化分工合作的結果,三型蜂的分工讓蜂群向著最有利於種族發展的方向發展,這種發展可以以犧牲蜂群中任何一個級型和任何日齡的蜜蜂作為代價,比如蜂群中的工蜂淘汰老王,驅逐和屠殺雄蜂,在外界缺蜜的時候工蜂拖子,老齡工蜂的偵察蜜源的時候先吃等等。

從蜜蜂的生活來看似乎我們找不到蜜蜂社會化群居中嚴酷的制度執行目標是啥,但是如果我們了解蜜蜂全部的生活,實際上蜜蜂所有的行動最終都指向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有利於蜂群更好的生存下去,這就是蜜蜂殘酷的生活的秘密吧。

我們都知道,一般情況下蜂群中只有一隻蜂王,只要蜂群中有一隻蜂王存在,這樣的蜂群秩序才不會亂,但是如果蜂群中的蜂王劣質,或者蜂群中沒有蜂王,則蜂群就會混亂,甚至滅群。今天蜂部落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故事就是關於一個蜂群中沒有了蜂王以後的故事,失去蜂王的蜂群,一旦「戰事」拉開,就算再次引來蜂王也未必成功。

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有一個比較有名的戰亂年代,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比較有名的關於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的故事數不勝數,而今天蜂部落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關於蜂群中的這場工蜂叛變,可以說算是昆蟲版的戰國七雄。

天下三分

對於一個正常的蜂群來說,只要有蜂王存在,則蜂群中就有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和分工,蜜蜂按照各自的任務進行著自己的工作,它們或者相互協調,或者獨立完成,最後都會有序的把蜂群中需要做的工作做完,這些工作都是在一個蜂群結構完整的情況下,在蜂群中蜂王信息素、工蜂信息素、雄蜂信息素以及幼蟲信息素的指導下完成,可以說是有條不紊,公私分明。

在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有這麼一句話:「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對於人類的世界來說,如果歷史變遷,無非就是皇家出了問題,雖然說蜜蜂的世界有著嚴密的管理制度,但是也難免出現蜂王意外死亡或者失去的情況,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其實蜂群內部的情況也類似於古代的皇族,首先是尋找蜂群中的「皇位"繼承者,如果成功,則蜂群保持和平,如果失敗,則出現動亂,這個變化結果為下面兩種方式。

第一:成功尋找到蜂群中的」皇位「繼承者

蜜蜂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會,蜂群中以雌性蜜蜂為主,雄蜂就是提供了精子,其餘的工作,都是雌性蜜蜂完成的,但是對於一個蜂群來說,如果蜂群中的蜂王突然失去,蜂群就會選擇新的繼承者,這種繼承者是有要求的,一般為蜂群中3日齡以下的雌性蜜蜂幼蟲或者卵,如果蜂群中擁有這樣的條件,工蜂改造一些這樣的幼蟲或者王臺,蜂群恢復,如果沒有則進入混亂。

第二:沒有找到」皇位「繼承者

如果蜂群中失去蜂王以後工蜂找不到3日齡以下的蜜蜂幼蟲,則過一段時間以後蜂群中的雌性工蜂就有一部分會出現卵巢發育,並且分泌像蜂王一樣的蜂王信息素,蜂群失王時間越長,蜂群中卵巢發育的工蜂就越多,或許是受到這些卵巢發育的工蜂分泌的蜂王信息素的影響,蜂群中正常的工蜂會把這些卵巢發育的工蜂當成蜂王一樣照顧,飼餵這些工蜂,形成嚴密的飼餵圈,和正常的蜂王沒差別,除了沒有蜂王那麼大,數量比蜂王多,蜂群中卵巢發育的工蜂各自為王,正常的工蜂則選擇跟隨不同的卵巢發育的工蜂。

由於工蜂是沒有經過交配的雌性蜜蜂,是不具備產下受精卵的能力的,時間長了蜂群中就只剩下雄蜂,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蜜蜂消耗乾淨蜂群中的所有食物,失去生產能力,最後慢慢死亡,蜂群毀滅,所以這是蜂群中不能出現的。

真假蜂王的戰爭

在蜜蜂養殖中是不能出現嚴重的工蜂產卵的,所以養蜂人通常會對嚴重的工蜂產卵的蜂群進行幹擾,其中比較常見的方法就是誘入產卵王或者成熟王臺,其實誘入成熟王臺對於嚴重的工蜂產卵的蜂群來說已經沒有多大意義,比較常用的就是誘入產卵王,其實看似平靜的失王蜂群中,在誘入王臺或者產卵王的時候,蜂群中發生了一場無硝煙的戰爭。

在失王群中蜜蜂各自為政的前提是蜂王信息素,因為正常情況下工蜂是不會分泌蜂王信息素的,在一個正常的蜂群中,只有蜂王會分泌蜂王信息素,其次是王臺可能也有某種抑制工蜂卵巢發育的信息素產生,所以有王臺的蜂群中也不會出現工蜂產卵,但是這並不是嚴格的,特殊情況下哪怕是有蜂王的蜂群中也有可能出現工蜂產卵。

所以對於一個已經大量的工蜂開始產卵的情況下,實際上蜂群中的每一隻工蜂都相當於一隻蜂王,這些假蜂王在蜂群中分泌各自的蜂王信息素,正常工蜂在蜂群中被這些產卵的工蜂分成了很多群體,哪只產卵工蜂體質好,分泌的蜂王信息素濃度最高,其接受的正常工蜂數量就越多,這實際上就相當於咱歷史上戰國時期的五霸七雄一樣,誰的勢力最大,擁護的人自然就越多。

產卵王和王臺都相當於是在一個亂世中突然出現的英雄,至少能夠與這些產卵的工蜂勢力對抗,所以在介入蜂群中以後,會有一部分的工蜂擁護我們介入的王臺或者產卵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蜂群中的戰亂就結束了。

蜂群中的」戰亂「是否結束,其主要的標準是我們介入的蜂王或者王臺是否優質,一般嚴重工蜂產卵的蜂群介入王臺幾乎沒有作用,很快就會被咬掉,介入產卵王成功率卻比較高,其實這個過程相當於蜂群中的真假蜂王的一場實力比拼。

工蜂認王是通過蜂王信息素,產卵的工蜂也分泌了蜂王信息素,所以我們對一個已經出現工蜂產卵的蜂群介入一隻產卵的情況下,蜂群是否恢復,看的是我們誘入的這隻蜂王,其蜂王信息素是否能高於蜂群中所有工蜂產生的蜂王信息素,如果能超過,慢慢的其他工蜂的勢力就會被削弱,擁護蜂王的工蜂越來越多,蜂群就慢慢恢復了,如果我們介入的蜂王劣質,蜂王信息素還不如一隻工蜂,則我們誘入的蜂王慢慢的被孤立,真假蜂王各自為政的局面繼續。

有效」勤王「的方法

關於工蜂產卵現象一直是蜜蜂養殖中養蜂人害怕,關注度比較高的問題,在實際養殖中其實我們是有辦法輔助我們誘入的蜂王的,因為想要篡位的工蜂畢竟不是蜂王,一般時間長了有了正常蜂王工蜂都會被壓下去,但是如果時間過長,也容易給我們的蜂群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對於蜂群中已經有工蜂嚴重產卵的這種情況,不但需要及時誘入蜂王,還需要我們及時的讓我們誘入的蜂王產卵,因為在一個蜂群中,當蜂群中幼蟲過多的情況下,產卵的工蜂分泌的蜂王物質也會減少,卵巢也會萎縮,原因在於產卵工蜂產卵的關鍵是蜂王漿無法分泌出去,導致體內營養過剩,卵巢發育,出現蜂王特徵。

鑑於工蜂產卵的實際情況,我們不難找到」勤王「的方法,首先必然是消耗工蜂體內的飼料,如何消耗呢?飢餓可以消耗工蜂體內營養,蜜蜂幼蟲可以消耗工蜂體內營養,優質蜂王可以抑制工蜂卵巢發育。這樣下來我們就不難找到」勤王「的辦法;首先是清理掉蜂群中所有的工蜂產下的蜂卵和幼蟲,其次是讓工蜂飢餓,只要不餓死,餓個半死,然後對蜂群中調入卵蟲脾和少量糖脾,繼續消耗產卵工蜂體內的營養,然後介入優質的蜂王,讓蜂群中充滿蜂王信息素,這樣對於我們營救工產蜂群有著不小的作用。

當然,工蜂產卵的蜂群是否還有救,或者說是否有必要救,我們主要看蜂群中剩餘的工蜂數量,如果工蜂數量夠多,則可以營救,因為一個蜂群中的工蜂, 每一隻都是蜂群的生產力,如果蜂群中的工蜂已經死光光,這樣的蜂群拯救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如果不小心讓這些雄蜂與正常的蜂王交配,還會影響下一代,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把火滅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於蜜蜂世界的真假蜂王大戰的相關內容,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工蜂能決定蜂王生死,工蜂與蜂王,哪個更重要?真相是這樣的
    在蜂王被證實為蜂群中唯一的一隻正常產卵母蜂以後,三型蜂的概念被廣大的養蜂人所熟知,知道了一個蜂群中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種蜜蜂,尤其是隨著養蜂人的文化水平不但提高,新一代的養蜂人還知道三型蜂的產生方式,知道了蜜蜂是由染色體決定性別的,蜂王與工蜂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雄蜂屬於」無父之子「,是蜜蜂孤雌生殖的產物,與蜂王是否授精沒有直接關係。
  • 蜂王不會與本群雄蜂交配,工蜂培育雄蜂幹啥?不同蜂群間也有默契
    蜜蜂與人類的密切關係表面上看起來蜜蜂似乎就為我們人類提供了蜂產品,但是如果我們了解蜜蜂的生活,其實蜜蜂給我們提供的,遠遠不只蜂產品那麼簡單,因為蜜蜂在為我們提供蜂產品的同時,蜜蜂也是自然界中授粉最多的昆蟲,在自然界中,大多數的植物都需要蜜蜂授粉,所以蜜蜂間接的影響到我們人類的存亡。
  • 工蜂是蜂群中真正的老大 !
    信州區土蜂繁殖場:蔡呈貴蜂群中真正的老大是工蜂,而不是蜂王。蜂王只不過是被工蜂奴役的一臺「造卵產卵機器」。工蜂從來沒有視蜂王為高高在上的「王」。只是我們人類依照傳統的等級觀在給它牽強附會罷了。蜂王除了發揮「造卵產卵」的重大作用外,另一個作用就是渾身散發著不同作用的信息素。分為上顎腺信息素,背板腺信息素,跗節腺信息素。
  • 蜂王在蜂群中的什麼地方?如何在蜂群中辨別蜂后?
    蜂后和工蜂一樣雖然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雌蜂,但蜂后是蜂群中唯一能產卵且生殖器官發育完全的雌性蜂,蜂后和工蜂在外觀體態上有區別,在生理功能構造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差異,主要如下:一是看外觀,在自然環境下,一個蜂群有且只有一隻蜂后,從外觀來比較,蜂后明顯大於工蜂,比工蜂體長約三分之一,最為明顯的就是腹部較長且末端有螫針,腹下無蠟腺,膜翅只能覆蓋腹部一半;相比工蜂,蜂后的足也比較細小
  • 蜜蜂族群中的「蜂王」、「雄蜂」和「工蜂」的區別!
    蜜蜂:蜜蜂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人工馴養資源昆蟲,市面上常見的蜂蜜,都是由人工飼養的蜂蜜釀造加工製成的,而在蜂農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幫助蜜蜂族群的擴大和發展。當然,餵養蜜蜂至關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學會區分蜜蜂族群中的「蜂王」、「雄蜂」和「工蜂」!下面,就和編編一起來看看吧!
  • 失去蜂王的蜂群中,誰在維持蜂群的正常秩序?工蜂潛力被激活?
    對於我們對蜜蜂不了解的朋友來說,很多朋友都認為蜂群中只要沒有了蜂王,整個蜂群的正常秩序就亂了,蜂群也就面臨滅亡。實際上,對於一個蜂群來說, 想要真正的滅亡,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容易,對於一個蜂群來說,可能最嚴重的失去蜂王是失去蜂王以後蜂群中連幼蟲都沒有,因為只要蜂群中有幼蟲,工蜂都可以通過幼蟲來培育新的蜂王,所以就算蜂群失去蜂王,也要看蜂群中的具體情況,並不一定意味著蜂群就滅了。
  • 其實蜂王才是一個蜂群中的可憐蟲,解析蜂群中的等級制度
    在很多人看來,蜂王是一個蜂群的老大,這點似乎成了真理,不管是老蜂農還是養蜂新手,或者社會人士,只要對蜜蜂有點了解的人都會這麼認為。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一個秘密,那就是蜂王才是一個蜂群中的可憐蟲。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請看蜂部落小編給您慢慢道來。
  • 蜂王、工蜂、雄蜂三種類型蜜蜂的科普介紹
    其實對於這個群體一直是分工明確的也是有不同的職業蜜蜂,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大家做下蜜蜂相關的科普工作。蜜蜂是屬於膜翅目的昆蟲,身軀分為3部分:頭部、胸部和腹部。胸部上面有3對足和2對翅,頭部上面有2隻複眼和3隻單眼,還有2個觸角。 文章作者:農業洞察 雄性的是雄蜂。然而、雌性的有兩個級型:蜂王和工蜂。
  • 沒有蜂王的分蜂群,新蜂王出房以後為什麼會被工蜂圍掉?
    今天有位蜂友向聽蜂之語反饋了一個這樣的問題:他用十幾脾蜂的強群進行人工育王,在新王即將出房之前進行了人工分蜂,先把兩脾帶蜜帶子的蜂脾從種群裡面調到了分蜂蜂箱,在第二天再從種群當中提了一個王臺介入到了分蜂群。
  • 一隻蜂王需要多少工蜂才能養活?
    關於一隻蜂王要多少工蜂才能養活的問題,這是一個不確定的問題,因為蜂群是不是可以存活,需要的條件是比較多的,比如蜜源條件,溫度,工蜂年齡,蜂王年齡、養蜂人的技術等等都影響到工蜂是不是可以養活蜂王。第一:工蜂全是幼蜂如果工蜂全是幼蜂,外界流蜜條件好,溫度不是非常高,適合蜜蜂發展的情況下,我們保證蜂脾相稱,蜂部落認為就算只有100隻蜜蜂也是可以養活蜂王的,但是要保證蜂群中的這些工蜂的年齡都在5日齡以下,這樣蜂王的第一批幼蟲出房後還剩餘一部分老工蜂,幾批下來蜂群中的蜜蜂慢慢增多,工蜂能夠哺育的幼蟲數量也慢慢增多
  • 原來工蜂也會產卵,工蜂產卵與蜂王產卵到底有何區別?
    老蜂農都知道,不僅蜂王會產卵,其實工蜂也是會產卵的,並且產卵的工蜂壽命還能長達兩三年之久,所以只要工蜂產卵的蜂群沒有人工介入,那麼這群蜂即使有子也是只能滅亡,為什麼這麼說?下面我就給大家分析下工蜂產卵與蜂王產卵的區別,聽完後你就明白了。
  • 蜂群裡出現金黃色工蜂,這是什麼原因?告訴你趕緊換蜂王吧!
    這幾年很多本地業餘養殖中蜂的朋友,都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養了很多年的本地土蜂,突然蜂群裡出現純黃色工蜂,感覺很新奇。哪中蜂群裡,出現純黃色的工蜂是怎麼回事?其實在最近一段時間,百事通的蜜蜂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根據百事通對附近養蜂人的走訪和了解,這個問題其實是我們本地中蜂品種受到外來品種蜜蜂的汙染,品種特性發生改變導致的結果,是一個不怎麼好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會嚴重影響到本地蜂種正常繁育發展,讓本地品種特性受到很大的威脅。
  • 工蜂也能產卵,為何千萬年來甘願屈居蜂王之下?其實原因很簡單!
    蜜蜂作為一種社會群居性昆蟲,以抱團成群的方式生活在自然界中,蜂群是由三種蜜蜂構成:蜂王、雄蜂和工蜂,不同的蜜蜂會負責不同的工作,比如蜂王負責產卵、雄蜂負責與蜂王交尾、工蜂負責採蜜釀蜜等工作。因此,可以說蜂群是一個具備高度社會分工的群體,也有人把蜂群比作「小社會」!
  • 蜂王出臺了,工蜂只有幾十隻,怎麼辦?
    這個就不好說了,曾經蜂部落飼養的弱群中,可以弱到蜜蜂數量一眼看下去就能數清楚,大概也就幾十隻。但是還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裡面雖然不足上百蜜蜂,但是工蜂、雄蜂、蜂王三種蜜蜂都有,這樣的蜂群你怎麼辦?今天蜂部落就來向朋友們分享在蜜蜂養殖中工蜂數量過少的應對方法。
  • 春繁蜂群繁蜂,讓工蜂護子脾,蜂巢脾上工蜂數量越多越好!
    蜂群內蜂巢脾上工蜂數量越多,這樣的子脾上子圈往往較大,子脾周圍的邊角儲蜜較少,子脾上子圈質量優質,春季是蜂群的繁殖旺季,蜂巢脾上多一圈幼蟲數量,蜂群就能哺育出更多的工蜂,在春繁過程中,可以幫助蜂群提高哺育能力,在流蜜期到來的時候,蜂群能夠哺育出更多的採集工作,幫助蜂群增加採集量和採粉量。
  • 蜂群中,很多蜜蜂的顏色開始發黑,這難道是工蜂老化了?
    如果有太多死去的老峰,並且同時又沒有足夠的幼蜂來補充它們,整個蜂群都會崩潰。若是養蜂人遇到了這種情況,那麼這個蜂群是肯定發展不起來了。許多人發現,有時候蜂群中的蜜蜂會轉變成黑蜂,認為蜂群中黑蜂的出現代表了大量工蜂的老化。這種觀點正確嗎?這些黑蜂又是從哪裡來的?首先就是要確定這個蜂群是否已經走向衰退,就可以確定這個蜂群裡是否有許多老齡化的工蜂了。
  • 工蜂的辛苦不僅僅是採花釀蜜,探究工蜂的一生能有多少感嘆和啟示
    蜜蜂的不同就是在幼蟲期嬌貴程度是其他昆蟲難以相比的,飼餵的食物所得到的照顧讓人也驚嘆。蜂王負責產卵,蜂群裡所有的蜜蜂都是由蜂王的卵發育而成的。在繁殖期蜂群必須要維持34~35攝氏度的蜂巢溫度才能保證蜂卵正常孵化,幼蟲正常發育。如果蜂巢溫度過高或者過低,輕則使幼蜂體質差,壽命短,重則出現發育不良,幼蜂殘疾的現象,嚴重的還會造成蟲蛹死亡。
  • 蜜蜂養殖:工蜂產卵怎麼辦?工蜂產卵的處理方法
    在正常的蜂巢中,產卵都是由蜂王來完成的,普通的工蜂由於生長時沒有食用足夠的蜂王漿所以性腺沒有蜂王發達,一般情況下不會產卵,就算偶爾有偷偷產卵的也會被其他工蜂清理掉,但是如果蜂王死亡一段時間後沒有新蜂王產生就很容易出現工蜂產卵的情況,而且這時其他工蜂也不會將這些卵清理掉了,但是這對蜂群來說是很不利的
  • 分蜂了其它工蜂跟不上,蜂群還會返回老巢嗎?
    根據養蜂實踐表明,分蜂了其他工蜂跟不上,參與分蜂的蜂群會按照正常的降落結團、尋找新巢穴、飛往新居的分蜂過程,不會去等待未跟上的工蜂,也不會去理會分蜂過程損失了多少工蜂,只要蜂王還在,分蜂依舊照常進行;而未跟上分蜂的工蜂,一段時間後會自行返回原巢,並不會在外迷失方向。
  • 如何區分馬蜂蜂王、雄蜂、工蜂?養蜂人告訴你方法
    導讀:關於馬蜂蜂王和雄蜂以及工蜂怎樣區分的問題,首先我們把上面三種蜜蜂叫做蜂群中的三型蜂,馬蜂也是社會化群居的生物,生活方式與蜜蜂相似,上面提到的蜂王、雄蜂、工蜂其實就是一個蜂群中的三型蜂,在馬蜂的蜂群中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職蜂,實際上我們說的職蜂就是工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