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位蜂友向聽蜂之語反饋了一個這樣的問題:他用十幾脾蜂的強群進行人工育王,在新王即將出房之前進行了人工分蜂,先把兩脾帶蜜帶子的蜂脾從種群裡面調到了分蜂蜂箱,在第二天再從種群當中提了一個王臺介入到了分蜂群。但是新王出房之後不到兩天就被分蜂群的工蜂給圍掉了,而且在圍掉這隻蜂王以後出現了急造王臺。這種情況達到了70%-80%的程度,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對於這位蜂友的提問,聽蜂之語將從多方面為大家進行分析,相信很快我們就能找到答案。
一、蜂友的分蜂流程是否合理?
首先要肯定的是這位蜂友的分蜂過程是沒有問題的。
對於意蜂來說,在分蜂的時候首先調蜂脾,第二天再調王臺,一般情況都不會出現不接受的情況。即使是有不接受的情況,在這種流程下的概率也不足5%,根本不可能達到70%。
所以說,這位蜂友的分蜂流程是沒有問題的。
二、人工培育的王臺是否合格?
人工育王,成功率會根據每個人的技術熟練度存在一些差異;如果育王技術不熟,導致出現空王臺,死亡臺的現象比比皆是。但是聽蜂之語認為這位蜂友所培育的蜂王出問題的可能性較小。道理很簡單,要是培育的王臺有問題,那早就可以發現了,蜂王也不可能正常出房。所以問題沒有出在他育王的質量上。
三、調脾的選擇是否有不合理的可能?
我們在分蜂的時候,調的巢脾最好是選擇從繼箱裡面拿,而不是從底箱裡面拿;因為底箱有種群的蜂王,氣味濃烈,需要去味的時間更長。
如果這位蜂友是從底箱調的脾,那就增加了王臺被咬和蜂王被圍的可能性。
所以這位養蜂的朋友所反饋的問題,有可能是因為他是從底箱調的巢脾,加上介入王臺以後蜂王出房太快,工蜂還沒來得及咬王臺,最終這種不接受的情況以圍王的形式出現。
但是聽蜂之語認為這種可能性還是較低,畢竟他是在調脾的第二天才介入王臺的,意蜂在隔了一個晚上再介王臺是很少有因為氣味的問題而出現不接受的情況的。
四、移植王臺的過程是否操作得當?
把王臺從種群移到分蜂群,整合過程要細緻小心,王臺要從根部連同巢脾一起割下來,移的過程不能晃動王臺,插入王臺的時候不能捏到王臺,等等。
如果在移植王臺的過程中出現了任何一個不當行為都有可能傷到裡面蜂王。這種蜂王因為馬上到了出房時間,所以可以正常出房,而且我們也看不出什麼毛病,但是最了解蜜蜂的還是它們自己,工蜂很快就能夠判斷出這隻蜂王是不是自己的「優秀領導」;如果是不能滿足它們的「領導」,這個時候工蜂就會把這隻劣質蜂王給圍掉,然後再急造王臺。
總的來說,聽蜂之語認為這位蜂友的問題最大的可能就是出在第四點上面,能讓圍王現象達到70%-80%,基本都是養蜂人的慣性操作有問題而造成的。
如果大家對於這個現象還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歡迎留言分享,我們一起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