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好還是生女兒好?現在頗有爭議。可是不管就算知道了答案,人類是無法決定是生兒還是生女的。可蜂王就有決定生兒生女的能力,想要產雄蜂就能產雄蜂,想要產工蜂就能產工蜂。
我們知道,蜂群負責勞動撫子的是工蜂,工蜂是蜂群裡的勞動者,沒有工蜂的勞動蜂群是不能發展存活的。但工蜂與蜂王一樣是雌性蜂只是雌性器官還沒有發育完成。雄蜂作為蜂群的唯一的雄性,個兒大無用,只負責交尾授精的作用。所以蜂群就要盡力多培育些工蜂,只有在繁殖期才會少量培育雄蜂。蜂王的職責就是產卵繁殖,所有的工蜂和雄蜂都是蜂王的兒女,該產雄蜂卵還是工蜂卵?蜂王就要按照需求來,不能聽天由命胡亂產卵,蜂王就要有決定生兒生育的能力。否則工蜂少,雄蜂多就會嚴重影響蜂群的發展。那麼蜂王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許多動物在受精時,都是與排卵期相同,交配不久就完成卵受精。可是發育成熟的處女王出巢交尾受精時,還並沒有排卵 ,交尾時得到的精子只是儲存備用,卵什麼時候受精那是以後的事情。
處女王發育成熟,具備交尾能力時,會出巢婚飛,吸引眾多的雄蜂來參與交尾。不枉只有一個交尾期,交尾完成的蜂王就不會再交尾,也不能交尾了。每隻蜂王要與20~60隻雄蜂交尾,要儲存幾百萬的精子備用 ,蜂王才有一天產幾百幾千個卵,能維持幾千上萬的蜂群的能力。為了能把每一個交尾雄蜂的精子有效利用,蜂王就要有特殊的能力。
在交尾時,雄蜂生殖器進入蜂王生殖道,排出精子以後,蜂王的生殖道肌肉收縮 ,使雄蜂生殖器撕裂留在生殖道,使精子都能留下防止流出。然後精子通過蜂王受精囊導管進入受精囊——蜂王交尾時的精子是無緣與卵相見,都是留在受精囊備用,以後能不能用得上,就靠蜂王的調配了。
所以說蜂王交尾只是在收集儲存精子,不是卵受精,怎樣產卵還是以後的事情。蜂王在衰老體弱時,就會被工蜂或者養蜂人淘汰,儲存在受精囊的精子是不可能全部用完的,雄蜂付出生命代價提供的精子用不用得上,也靠的是運氣。
受精卵會發育成工蜂,未受精卵會發育成雄蜂,工蜂的數量要遠遠多於雄蜂。雄蜂只有在繁殖期才能少量撫育,蜂王在產卵時就要嚴格控制是產受精卵還是未受精卵。
其實蜂王應該怎樣產卵,還是由工蜂決定的。工蜂會根據蜂群的發展需求決定要培育多少工蜂,培育多少雄蜂。工蜂會把產子巢房清理好,產子巢房有多少是什麼樣的,蜂王就決定該怎樣嘗到。工蜂巢房要比雄蜂巢房小,佔巢脾的絕大多數,雄蜂巢房只在蜂巢脾邊角處。需要撫育工蜂就清理工蜂巢房,需要雄蜂就清理雄蜂巢房。蜂王產卵時先把頭探入巢房底部,用觸角測量巢房的大小。發現是比較小的工蜂巢房就產受精卵,是大的雄蜂巢房就產未受精卵。
蜂王有兩個非常發達的卵巢,佔滿了腹部的大部分。蜂王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可以持續不斷的排卵,只要蜂王想產卵就可以產下來,一分鐘可以達到十幾次。蜂王在決定產卵時,就可以調配儲存在受精囊的精子。如果是需要產受精卵,受精囊精子就會排出,與排出的卵相遇,就會結合,產下受精卵,長成的就是工蜂。當需要產未受精卵時,就會控制精子流出,產下的未受精卵,長成的就是雄蜂。
所以蜂王能決定卵是否受精,關鍵是精子先被儲存,在需要時能自由的控制是否排出。這是與一般動物的受精方式最大的不同——「精子在我手,用不用自己做主」。我們也不用擔心儲存的精子能放多久?只要蜂王體質是健康的,存在受精囊的精子就如同存在雄蜂精囊裡一樣,是可以存放終身,沒有使用期限的。
排卵期受精這是大多數動物的生殖方式,可是蜂王卻把交尾受精和卵受精分開進行。這樣違背一般規律的行為真的正確嗎?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蜂王是蜂群裡唯一具備產卵繁殖能力的蜂,一個蜂群只有一個蜂王。工蜂的壽命短,蜂群代謝快,想要維持幾千幾萬隻蜂,蜂王就必須要具備強大的產卵能力。在繁殖期,中蜂王一晝夜要產卵600~1000粒卵,意蜂王一晝夜要產1000~3000粒卵。這樣強大的產卵量所消耗的精子數量當然也是相應的,如果每天所需要的精子都必須要在交尾時完成,蜂王就需要天天出巢交尾了。蜂王對於蜂群的意義重大,在交尾時充滿風險,如果出巢頻繁很容易損失。為了避免蜂王頻繁出巢交尾,把精子儲存起來慢慢用,就是高明的選擇。
而且蜂群必須嚴格控制工蜂和雄蜂的數量,如果是在交尾時完成卵受精,肯定就無法控制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數量。只有把精子儲存在受精囊裡,才能自由的調控,才能按照蜂群的需求產下受精卵和未受精卵。
所以說蜂王是值得被王者樣對待的,有許多神奇的功能,有驚人的產卵能力,而且能自由的控制產工蜂還是雄蜂,這樣蜂群才能正常的發展。不過似乎其他動物有這樣的功能並不一定是好事,比如說人類要是能夠做到生兒生女自己決定,世界該是什麼樣子呢?